按月存檔:8 月 2013

信心,有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和勝解信心。

信心,有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和勝解信心。

      清淨信心是一種清淨的歡喜心。首先我們要仔細觀察自己的相續,我們是不是喜歡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的智慧與慈悲?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有無漏、廣大的智慧,有無偽、平等的慈悲心,他們能引導眾生走進佛門,讓眾生走向解脫,證得佛果。你喜歡這些功德,因而喜歡具有這些功德的佛菩薩、上師善知識們,這才是清淨信心。

      我們現在生起的這個喜歡的心是不是清淨的?這個信心是不是清淨信心?這個非常重要,一定要觀察。我發現很多人的信心都不是清淨的。因為佛神通廣大,救苦救難,能保平安,於是就貪平安,貪廣大神通,想得到佛的一些保佑。這統統都是貪心,不是清淨信心。

      還有的人因為上師善知識有錢財、有勢力,把寺院建得非常壯觀,因而喜歡這個寺院,喜歡這個上師善知識,這也不是清淨信心,而是貪心,貪物、貪財。因為他有很大的名氣,聲望,然後就開始喜歡他,開始信他,開始跟他學,這也完全是貪心。這個上師善知識長得特別帥,相貌特別莊嚴,然後又開始喜歡他,跟他學。這統統都是貪心,不是清淨的歡喜心,不是清淨信心。

      那什麼是清淨信心?他有無偽的、平等的慈悲心,能平等地對待眾生;他有廣大的、無漏的智慧,能引導眾生走向解脫。你喜歡他的這些無漏的功德,進而喜歡具足這些功德的人,這才叫清淨信心。不管他富還是窮,相貌莊嚴還是醜陋,有名氣還是沒名氣,你都對他有歡喜心,想跟他學,跟他修,這叫清淨信心。

      你想學到那些超凡的、無漏的功德,希望自己也能變成具德的上師善知識那樣,有慈悲、有智慧,自己沒有煩惱痛苦,還能幫助眾生脫離煩惱痛苦。你有得到這些功德的欲望,這叫欲樂信心。

      勝解信心就是堅定不移的信心。你對佛講的因果、輪回、無常、空性這些道理堅定不移地深信,沒有絲毫懷疑,永不退轉,這叫勝解信心。若是有欲樂信心,卻不是很堅定,而是半信半疑,三心二意,那就不行了。

      清淨信心、欲樂信心、勝解信心這三個是緊密關聯的。你喜歡,你希望得到,這是一種動力。有動力才有行動,有行動才有成就。如果不是對上師三寶的功德生起歡喜心,欲樂信心就無法生起;若是有欲樂信心,卻因不堅定而中途退轉,最終也無法證得上師三寶的功德。這三種信心是一切功德的來源,是一切成就的根本。

行善即是修行

我們修行,佛只教我們十善,十善展開,在小乘阿羅漢,三千威儀,十條變成三千條;大乘菩薩更殊勝,把它展開為八萬四千,八萬四千歸納就是十善。十善的功德不可思議,不能小看它,佛光當中顯示的就是十善業道。我們看許多畫的佛像,畫的佛像頭部有個圓光,畫一個圓光,圓光上面寫了三個字,一般是梵文,也有用藏文寫的,用中國文字寫的,發音相同,叫唵、阿、吽。這三個字是什麼意思?就是十善業道。十善業道分配在身口意,唵是身業,不殺、不盜、不淫;阿是口業,不妄語、不兩舌、不綺語、不惡口;吽是意業,不貪、不瞋、不癡。佛圓光頂上這三個字就表法,表顯十善圓滿就成佛。十善圓滿是一切善法圓滿,展開為八萬四千,再擴大就是無量善法,無量無邊善法歸納起來就這十條。佛經裏面用這個方法用得很多,我們要明瞭它的意思。

 

  四色,四原色展開之後是無量無邊的色彩。四色摩尼,紅綠青白,「此諸寶」,經上舉這些例子,「總攝眾寶之善妙,乃最上之寶」。極樂世界的寶有無量的善德、妙德,善德帶給我們智慧,妙德帶給我們福德,福慧增長。所以善妙代表福慧,妙善也可以,妙善跟善妙意思完全相通。一個表福德,一個表智慧,用妙代表智慧,善就是福德;善代表智慧,妙就是福德,可以互用。這都是一切眾生念念所希求的,告訴你,到西方極樂世界,你一切所求圓滿成就。「最上之寶,故稱眾寶之王」,它能夠變現無量無邊的妙寶。「以如是最上之寶作為瓔珞,遍垂樹之枝條以為莊嚴」。這是『眾寶之王以為瓔珞』。

 

  下面,『雲聚寶鏁』。這個地方的「鏁」,是「指建築物中相鉤連之結構」。柱跟梁如何把它結構在一起,讓它堅固下來。古時候這個工做得巧妙,完全用木結構,不用一根釘子,它用榫頭,榫頭把它結著,這個都叫鏁,把它鎖住。這是最高的建築,不用一個釘,不用一切附屬的這些成品,完全用原來的材料做榫頭,讓它自然結構,這是最高的藝術品。我們普通人都用釘子把它釘牢,把它鎖緊,用釘子這個手段來做。「雲聚者乃寶之名」,這是寶名。雲聚寶鏁,「如《唐譯》曰:有師子,雲聚寶等,以為其鏁。故知雲聚寶鎖,即以雲聚寶所成之鉤連結構」。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南無阿彌陀佛!請大家共修一下十念法,願每位有條件的師兄出聲或默念十聲南無阿彌陀佛或阿彌陀佛,回向求生極樂世界!

佛學是越辯越明

中國翻譯出來的經典,說釋迦牟尼佛個子很高,常常講丈六金身,他的身體一丈六尺。一丈六尺很高,差不多我們普通人兩個人那麼高,這樣的人走出去,別人都看傻了​​,怎麼這麼高!所以弘一大師做周尺考,做考據,周朝的尺到底多長,跟現在的尺來比,這一篇文字收在弘一大師《律學三十三種》裏面。這個書我收藏了有,可能在澳洲。過去搬家搬的次數太多,景美那裏留下有一部分,達拉斯也留下一部分,聖荷西那邊也留下一部分,多半都收藏在澳洲淨宗學院。弘一大師的考據,周朝的一尺,大概現在合我們的市尺六寸,這差距就很大,它的一丈就是現在六尺。丈六金身,這就講得通,大概現在的高度一八0、一九0,大概就是這樣的,這是個高個子,高不是太多。由旬,說法都不定,印度每個國家有它自己說的長度。

 

  佛在世時,樹高四百尺,我們可以相信。「後屢經殘伐,猶高四五丈是為此世界之菩提樹。今經雲彼土樹高四百萬裏」,這《無量壽經》上佛說的。「或以《觀經》中佛身高六十萬億那由他恒河沙由旬」。這兩個一比,佛太高,樹太小,很不相稱,但是經上確實有這個字樣,誰也不敢改動。下面念老給我們折衷來說,「實則此亦無礙」,實實在在講,怎麼說也沒有什麼妨礙。「種種說量」,這個量就是度量衡,「皆隨眾生機宜,故不拘於一格」,我們不要執著這些。我們知道在那個時代,那個時代叫城邦國家,部落,小國只有二、三十裏;換句話說,就是比較大一點的村莊,他居住在那一方,它就是一國。鄰居二、三十裏出去,就出了國界,另外一個國家。你看中國在周朝時候,中國的版圖不大,北面黃河流域,南面長江流域,還沒有達到珠江,也就是現在講的中原這個地帶,多少個國家?八百,八百諸侯。大國,一百里是大國​​;小國,二、三十裏,真的是現在一個村莊。現在一個鎮,比以前一個國都大。

 

  中國古時候的文字,諸位要是去研究,很多種不同的寫法,是不是造字人造的?不是,每個國家有每個國家人寫法,多一劃、少一劃不一定。你看用得最多的壽字、福字,一百多個,一、二百個,你去搜集,那是什麼?各個不同地方寫法,很複雜。統一文字,秦始皇,完全用小篆。像鐘鼎、甲骨,那地方的就很多,各個地方不一樣。秦統一之後,統一文字統統用小篆。中國的典籍靠這個保留下來流傳到現在,小篆、大篆、隸書、楷書、草書,就有很多種流派。「種種說量,皆隨眾生機宜,故不拘於一格」,這個說法好。「且此經舉體是事事無礙,不可思議境界。此處高低縱然有異,若達廣狹自在之玄門,則洽入一切無礙之法界。」廣狹自在玄門,《華嚴經》所說的。廣狹無礙,廣能容狹,狹也能容廣,大能容小,小也能容大,互相沒有妨礙,這就講到理事無礙,事事無礙,這是無障礙的法界。

佛學與科學印證

科學家今天發現這個,了不起!這是佛在經上講過的,佛說用我們的意識,就是思想,第六意識跟第七識。第六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這兩個都是管思想的,一個是思,一個是想。思是第七識,末那,想是第六意識,打妄想,就這兩樣東西。思想在佛法講是兩個,一個第六識、一個第七識,是兩個。它們所緣的力量太大了,它對外能夠攀緣到宇宙,宇宙的邊緣它能攀緣到,對內能夠緣到阿賴耶。阿賴耶就是三細相,就是物質、精神跟自然現象,從哪里來的它能緣得到。現在科學家緣到了,物質講得清楚,跟佛一樣,精神講得沒有佛講得清楚,自然現象也都沒講得清楚。佛經是高等科學,科學所講的出不了佛經的範圍,佛經上所講的,科學還沒有做到、還沒有發現。

 

  科學家講的能量就是阿賴耶的業相,他講的資訊就是精神現象,是阿賴耶的轉相,物質現象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如果從四分上來說,能量是阿賴耶的自證分,阿賴耶的自證分是能量,資訊是阿賴耶的見分,物質是阿賴耶的相分。所以科學家能夠做到這裏。宏觀宇宙,研究宏觀宇宙的,他的報告說,用現代最先進、最精密的儀器去觀察,實際上只能觀察全宇宙的百分之十,還有百分之九十不見了。這是宏觀宇宙的報告。微觀世界的這些量子力學家,他們的報告就是阿賴耶的三細相。我們都知道。宏觀宇宙,百分之九十的宇宙不見了,到哪里去了?他不知道,我們知道。到哪去了?用淨土宗的說法,它回常寂光了。回常寂光你怎麼知道?你找不到。為什麼?常寂光裏沒有現象,沒有物質、沒有精神、沒有自然現象,你當然找不到它。換句話說,科學家能夠找到實報土,他找不到常寂光。

 

  我們相信,科學再有二、三十年的進步,肯定會承認佛教是高等科學,不再是宗教,釋迦牟尼佛是大科學家。方東美先生當年介紹給我的,釋迦牟尼佛是最偉大的哲學家,現在我們發現釋迦牟尼佛是科學家。他一生所講的,我們把它分為五大類,五個科目,倫理、道德、因果,這三種是普世教育。教人做好人、行好事,能夠帶給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事業輝煌,社會安定,天下太平,能達到這個目的。再向上提升,那就是科學跟哲學,都到了登峰造極。了不起的大學問!沒人知道,真可惜。

一個非常重要的訣竅—心轉向法

一個非常重要的訣竅心轉向法

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訣竅——岡波巴四法,其中的“心轉向法”將是我們在這一小節中和大家分享的內容。

 

關於岡波巴,我們在前文中已經提到過,他是達波噶舉派的祖師。岡波巴四法,顧名思義,只有四句話。但切忌小看這四句話,小乘、大乘、金剛乘,乃至佛陀所有的法教都包含其中。有人會想,四句話有這麼大的能耐,是不是太誇張了?絕不是。讓我們先看看這四法都是何法吧。

 

它們依次是:心轉向法、法成佛道、去除道障、惑轉成智。要知道,這四法是有次第的,最後的“惑轉成智”是最難的,也是最有幫助的。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直接修煉最後一法,走個捷徑?當然不行。如果第一法沒做到,後面三法是無法做到的,所以《了義炬》的重點就是講解第一句——心轉向法。

 

我們當中可能有些人已經皈依了佛門,有些人已經接受了口傳,學習了很多法門,經常磕頭、念咒、打坐、誦經、繞塔等等,這些自然是非常好的,但都不是重點,那重點是什麼?重點是心轉向法,也就是我們在最開始講的:要發心正確。

 

大家可以先不急於去誦經、念咒、打坐……而先要觀察自己的心,自己的心只有自己才知道。你的家人、你最親近的朋友,他們都不可能完全知道你心裏的真實想法。無始以來,只有你自己從沒離開過你的心,你對自己的心最瞭解。所以學佛首先要觀察自心,看看心是不是真正轉向了佛法,看看自己的發心是否正確。

 

如果學佛的目的是想讓佛菩薩保佑、事業順利、生活輕鬆、身體健康、一生平安,或者是通過學佛讓自己的談吐顯得很高明,以這樣的動機學佛就是心沒有完全轉向佛法,就和普通人上班、賺錢一樣,是出於對此生的執著,只不過是方式不同,動機卻完全相同。這樣的人是因為執著此生而學佛,如此學佛的人談不上是修行者。

 

這樣學佛雖然不是壞,不是在做惡,但佛法的最終目的很顯然不是為了此生。為了上面提到的那些目的去學佛,就像是用極珍貴的寶貝換來一個廉價物品。曾經一位父親擁有一個價值連城的如意寶,他日夜看守,很辛苦很疲倦。他的孩子就跟他說:“您去睡一會吧,我幫您看著。”於是父親就去睡覺了。

 

有個小偷一直在窺伺如意寶,當他看到父親睡覺以後,就拿了很多糖果來找小孩,騙小孩說:“你看護的就是一塊破石頭,什麼用也沒有,不如用它換這些漂亮的糖果吧。”於是,小孩把珍貴的如意寶給了小偷,換來了糖果。佛法的價值就像如意寶,此生的快樂就像糖果的價值。

 

學佛的目的不是為了獲取此生的某種利益,也不是為了享受來世的福報,佛法能讓我們瞭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明白無始以來我們一直在輪回中受苦,一直在折磨自己,一直在噩夢中沒有醒來。佛法能讓我們覺醒、讓我們解脫,也能讓一切眾生解脫,獲得無限的安樂,佛法能夠給予我們這樣的能力。以這樣的發心來學佛,就是心轉向法。

 

現在我們能遇到佛法,一是因為自己過去世累積了很多福報,二是因為佛菩薩願力的加持。我們現在還有健康的身體、正常的思維能力,可以說成佛的條件已經具足,一定要好好珍惜。

 

也許有人會覺得,自己學佛的條件還不夠好,因為還要照顧家庭,還要上班等等。其實佛法並不是要改變你所做的事情,而是要改變你的觀念,也就是要把心轉向佛法,而非把事情轉向佛法。大家一樣可以照顧孩子,操持家務,努力工作,生活不需要作任何改變,但是觀念一定要改變。

 

學佛以後,做什麼事都要有耐心,要包容,要有一顆淳樸善良的心,同時要保持清醒。清醒代表智慧,善良代表慈悲。表面上看,你跟別人一樣在做事,但心態卻完全不一樣。佛法就是要改變你的內心。大家既可以工作養家,又可以如法修行,這是可以兼顧的。

 

心如果能轉向法,學佛的基礎就會很扎實,方向也不會偏差。反之,如果心的方向不正確,不管學到什麼高深的大法,對於解脫和證悟都不會有幫助。所以,在學佛的過程中,前行比正行更加重要。前行是基礎,如果基礎沒打好,由此所建立起來的東西都是徒勞無益,甚至是危險的。可見,學佛最根本的基礎就是“心轉向法”。

 

光知道心轉向法很重要,但是不知道實踐的方法也不行。那麼,心轉向法的方法是什麼呢?就是要建立對三寶的勝解信。

 

 

很多人都聽過皈依三寶,“三寶”就是佛法僧。佛指圓滿的佛陀,法指佛陀所傳的成佛之道,僧指跟隨佛陀的修行者。那麼,三寶到底有何功德值得我們去追隨?

 

我們先從佛的功德談起。從最圓滿的方面講,佛具有三身五智,三身即法身、報身、化身;五智是指佛陀具備的法界體性智、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成所作智五種智慧。

 

佛陀有斷證圓滿的功德,還有身語意的功德。身的功德,如三十二相八十種相好等。語的功德是佛陀具有六十種妙語,佛陀講出一句話,漢人聽到的是漢語,藏人聽到的是藏語,美國人會聽到英語,不同國家或民族的人都會聽到自己的語言,不止我們小小的地球,整個宇宙所有的眾生,聽者不同,聽到的語言也不同,獲得的領悟也不同;

 

喜歡洪亮聲音的人就會聽到洪亮的聲音,喜歡細微聲音的人就會聽到細微的聲音,等等,這叫做六十種妙語。佛陀意的功德是無量的。簡單地說,佛陀圓滿具備了大智慧、大悲心、大願力。

 

法的功德是什麼?

法最大的功德是道諦和滅諦的功德。道諦有五種:資糧道、加行道、見道、修道、無學道。佛陀的境界是無學道,法身如如不動,色身任運圓滿。滅諦的功德是修資糧道時獲得資糧道的領悟,修加行道時獲得加行道的領悟,同時斷除粗大的煩惱,然後是見道、修道,最後無學道時,徹底斷除一切煩惱障和所知障,並獲得佛陀圓滿的覺悟。

 

道和滅是不一樣的,透過修道所獲得的境界叫做滅。比如,有一間黑屋子,你打開燈讓屋子明亮,點燈的方法是道,光明自然顯現、黑暗同時消除的結果叫做滅。道是方法,滅是結果。滅有不同的層次,不一定都是佛陀的境界,聲聞、羅漢、菩薩都有各自的境界。

 

僧的功德是什麼?僧是指小乘佛教的僧眾和大乘佛教的菩薩眾,他們內心所具備的慈悲心、智慧、大願力等都屬於僧的功德。

 

簡單來講,信三寶就是以佛陀為導師、以佛法為道路、以僧眾為伴侶。佛法僧就好比學校裏的老師、課本、學生,或者醫院裏的醫生、良藥、護士。有了對三寶的瞭解,才會建立起對三寶的信心,才不會去追求世間的利益,而去追求三寶的功德,做到心轉向法。

 

 

三寶雖然有如此大的功德,但如果不信任三寶,不願追隨,就不會體會到這些功德,我們接下來就說說對三寶的信心,沒有信心就不會跟著信仰,就好像常人不會接受自己不信任的人一樣。對三寶的信心分為三種,分別是清淨信、欲樂信、勝解信。

 

清淨信

清淨信是指人們雖然不瞭解三寶的功德,也不知道行善的好處、造業的過患,但當他們看到佛陀的法相時覺得很親切,看到寺廟覺得很莊嚴,看到高僧大德和修行者後,心裏自然生起一種信心,或者是因為身邊的親人信佛,自己雖然不瞭解,也就跟著信了,這叫做清淨信。清淨信好像小孩對佛法的信心,雖然他們對佛法的功德、成就不瞭解,但是看到佛像的尊嚴,看到大殿的華麗,見到三寶後自然生起歡喜的感覺,這就是清淨信。

 

欲樂信

欲樂信比清淨信提升了一點。比如一個普通人看到某個修行者修得非常好,心裏非常高興,自己也產生修行的想法,或者這個人看到一些斷惡的內容會特別高興,產生出想要斷惡的念頭。顧名思義,“欲”的意思就是很想、很願意,“樂”就是高興。很高興地想去做好事,想去斷惡、磕頭、持咒、修持六度等等,這叫欲樂信。欲樂信雖然比清淨信提高了,但並不是堅定不移的信心,如果遇到挫折,或者聽到與佛法不同的言論,可能就會對三寶產生懷疑。

 

勝解信

 

從自己的智慧判斷所引發的信心叫做勝解信,勝解信是最好的信心。比如對三寶有非常清楚的認知、對四聖諦理解很深、對因果堅決地相信,因為這樣的智慧所產生的信心,叫勝解信。勝解信是學佛者必須具備的一種信心,清淨信和欲樂信容易動搖,只有生起了勝解信,不管遇到什麼困難,對三寶的信心才會永遠不會退失。

 

岡波巴大師講過,遇到四種情況都不放棄、不動搖對三寶的信心,就是勝解信。

 

其一,欲樂不能動搖對三寶的信心。“如果你放棄對三寶的信心,我就給你很多錢、很多房產,讓你當公司的總裁,只要你放棄信心,這些你都可以得到。”如果有人這樣誘惑你,卻不能使你放棄對三寶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就是勝解信。

 

其二,兇惡不能動搖對三寶的信心。如果有人對你說:“你必須放棄對三寶的信心,否則我會打你、殺你、奪走你的財產、傷害你的家人……”以這樣非常兇惡、非常嗔恨的方式來對待你,但你還是沒有放棄信心,這樣的信心就是勝解信。

 

其三,恐懼不能動搖對三寶的信心。假如有人威脅你說:“你若不放棄三寶,我就用刀子把你的肉一片片割下來,把你的腿砍掉,把你的房子燒掉……”以這樣的方式來威脅你,你還是沒有放棄對三寶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就是勝解信。

 

其四,愚迷不能動搖對三寶的信心。如果有人對你說:“你還是放棄三寶吧,三寶都是騙人的,因果並不存在,輪回也並不存在,沒有前生和來世,沒有佛、沒有菩薩,你學佛有什麼用呀……”講一些讓你迷惑的話企圖讓你放棄佛法,但你依舊堅持對三寶的信心,這樣的信心就是勝解信。

 

每一個人都可以從這四個方面來判斷自己的信心是不是勝解信,自己的心是不是真正轉向了佛法。這一世,我們獲得了難得的人身,進入了佛門,這些已經很好,但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心轉向法。瞭解了三寶的無量功德,我們才會產生真實無偽的虔誠心,生起堅定不移的勝解信。進而,建立起無限的信心,才會更深地認識三寶的功德,才會做到心轉向法,二者是互相作用的。

 

我們前面也說過,清淨信、欲樂信並不穩固,勝解信則堅定不移。因為勝解信是在研究了很多佛法,徹底瞭解了佛陀的智慧,瞭解了佛陀所講的真理,也瞭解了輪回的真相之後,通過這種殊勝的理解所產生的信心,是必須要和智慧配合才能生起的。當我們有了勝解信,不論遇到欲樂、兇惡、恐懼還是愚迷,便都不會動搖。

 

一切功德的來源是信心,一切成就的根本也是信心。我們的信心多大,成就就有多大,且一切成就都將隨著信心的增長而增長、由信心而獲得。當然,如果我們毫無信心,就算一輩子和佛陀在一起,也終究無法獲得佛陀的加持。

 

比如,佛陀的侍者善星比丘,跟隨佛陀二十五年,不但沒有得到佛陀的加持,反而因為對佛陀產生了邪見,最後墮入餓鬼道,可見沒有信心是多麼可怕。

 

但如果我們對三寶有正確而虔誠的信心,即使所信的物件不具德、不如法,還是會得到加持。從前,藏地有一位老婦人,她誤把狗牙當作佛牙來供奉、禮拜,由於她的信心很虔誠,狗牙生出了很多舍利,老婦人後來也獲得了成就。

 

所以說,學佛最主要就是我們的心,一切都將由心顯現。

信心像寶藏,是所有佛法的源泉,也是一切功德的源泉。

信心像雙足,讓我們能堅實地站在成佛的道路上。

信心像雙手,佛法的一切功德我們都能夠把握。

信心像種子,有了種子植物才會發芽、開花、結果。

 

有了信心,佛陀、菩薩的功德自然會產生。沒有信心,就如同我們種下被火燒過的種子,即使是種在最肥沃的土裏、澆再多的水、施再多的肥,也永遠不會發芽、開花、結果。

 

但是話說回來,如此重要的勝解信又是怎麼產生的呢?方法說起來不難,但做起來就不易了。要獲得勝解信,就必須要對佛法有很殊勝的理解,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面入手。

 

一方面,多讀佛菩薩的故事,以及傳承上師、歷代高僧大德的傳記。多讀,信心就會慢慢生起,逐漸提高。如果沒有讀過,對佛菩薩一點都不瞭解,勝解信就很難生起,即使生起了也很容易退失。

 

另一方面,勝解信是在出離心的基礎上建立的,出離心是在思維四共加行的基礎上建立的,四共加行就是——人身難得、死亡無常、因果業力、輪回過患。比如說,如果沒有死亡無常的思維和體會,信心就可能不堅固、不正確,就可能夾雜著貪欲。要知道,有時候貪欲跟信心是很難分辨的。

 

貪欲是指對今生的執著,由此而帶來的功德並不好。如果我們學佛是為了今生的利益,不是建立在思維死亡無常的基礎上,即使對佛菩薩很有信心、對歷代上師很有信心、對傳承上師也很有信心,即使佛菩薩的願力很強、傳承的加持力很大、法也很殊勝,但我們所得到的功德也僅僅是今生的利益罷了。就像前文所說的例子——我們拿如意寶換了糖果。

 

大成就者阿底峽尊者有三位非常有名的弟子,一日,他們問阿底峽尊者:“要想獲得圓滿佛果,通達佛陀的經典和上師的口訣,哪一個更重要?”阿底峽尊者回答:“上師的口訣更重要。因為即使把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全部通達,對萬法的真相也都了然於胸,但沒有上師的口訣,你就不知道怎樣修行,不知道該從何入手。”

 

他們又問:“上師的口訣包括三個戒律——別解脫戒、菩薩戒、三昧耶戒,如果三個戒律很清靜,是不是就已足夠?”

 

阿底峽尊者說:“不是。即使三個戒律都已清淨,如果對輪回沒有產生出離心,這些功德都會化為輪回的因;即使做了再多功德,修持再多深奧的法,如果沒有回向,這些功德還是會被分別念所毀滅;即使智慧再高,修行境界再好,如果沒有放棄對今生的執著,那麼所有的功德都會只成為今生的利益而已。”

 

正如阿底峽尊者告誡我們所說的,如果沒有出離心,就不能建立勝解信,再殊勝的法、再大的功德也無法幫助我們獲得成就。而要想生起出離心,放棄對此生的執著,就要思維四共加行。

 

綜上所述,我們學佛的第一步是要心轉向法,也就是建立對三寶的勝解信,建立對輪回的出離心。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思維四共加行。四共加行是專門為了將心轉向法而設計的,是全部佛法的基礎。下面我們就進入本書的正文——四共加行。

 

 

《了義炬》簡介:

《了義炬》簡介:

 

 

教法與證法

 

世親菩薩說:“佛陀的八萬四千法門可以分為兩大類——教法與證法。”關於教法和證法,我們該如何理解呢?從廣義上講,對佛法進行聞思、研究、辯論以及討論等行為,都屬於教法;教法主要以聞思的方式來維持佛法、弘揚佛法。

 

而閉關修行,或是從具德上師那裏得到傳承,並按照上師的指導念佛、禮拜、打坐等,則屬於證法;證法注重的是實踐修持,以修持的方式維持佛法。再簡單一點說,聽到一句佛法,即是教法;做到一句佛法,即是證法。

 

當然,教法和證法都是非常重要的,並且互相依存。倘若只追求教法而忽視修證,就會像“鸚鵡學舌”一般,雖能言語卻不懂言語的意思;如果只追求證法而輕視教法,就會像“盲人行路”,雖能往前挪步,卻看不見方向和各種情況,危險異常。也就是說,對於我們學佛而言,沒有教法就得不到證法,沒有證法也得不到教法。所以,我們一定要把教法與證法融合在一起,先學習佛法、慢慢思考,再去實修,也就是我們前文中所提到過的“聞思修”。

 

修行建立在思考上,思考建立在聽聞上,三者既有先後順序,又可以同時進行。我們學習教法的目的是為了證法,也就是修正自己、解脫輪回、證得佛果,以這樣的動機來學佛,教法與證法便可以同時得到了。

 

學習佛法,最為重要的其實是當下,並不一定要學習完全部的教法,也不一定要歷經多年閉關修行才能得到證法。一位真正的修行之人,或許只需聽聞四句教法就已足矣——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然後依照它去實修,把內心的煩惱儘量去除,這就是證法。

 

現在我們很明確地知道,想要按照《了義炬》去實修,就必須先從教法的角度瞭解它的內容。

 

單從字面意思去看,《了義炬》的內容似乎並不艱深,因為文中並沒有涉及到“空性”、“中觀”等相對比較複雜的內容。但它真實的含義卻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簡單,反而是因人而異的。我們常說,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佛法亦是如此。同樣的內容由於每個人的智慧程度不同,最終被理解的程度也不同。

 

譬如,蔣貢康楚仁波切所著的《了義炬》、巴珠仁波切所著的《普賢上師言教》等書,初學者看來,會覺得頗容易理解;而成就者看來,反而會覺得其中諸多奧義還無法完全理解。

 

面對大海一般深奧、天空一般無邊無際的佛法,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只有教法與證法互相配合,不斷深入,才能真正學有所得。若是真心祈望解脫輪回的苦痛,修得佛果,在研究《了義炬》的同時則務必要按照它的內容進行實修。

 

 

*     *     *

 

《了義炬》的作者

 

 

《了義炬》的作者第一世蔣貢康楚仁波切,生於1813年,於1899年圓寂,是雪域藏地近代持教大師之首,猶如寶幢頂珠般崇高無上。

 

他智慧圓滿,以淨觀之寬宏視野無分別地看待所有教派;他通達佛陀所有經典,把所有佛法進行了濃縮與歸納,再以大慈大悲之心傳承下來。

 

他是利美運動的發起人之一,宏法利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偉大事業,他編寫了佛教巨著《五巨寶藏》等一百多部經卷,令噶舉,寧瑪,薩迦,覺囊等教派浩瀚的傳承法教繁榮興盛,在實修傳承祖師教法瀕臨滅絕之際,使這些法得以複生。此外,他還撰寫了醫藥,曆算等大小五明之釋論及指引等著作,令後世學者大開眼界。

他依止過來自所有教派的三十五位善知識,其中包括根本上師貝瑪寧傑旺波,以及嘉華特秋多傑,巴沃祖拉確嘉,蔣揚欽哲旺波,鄔金秋吉德千林巴等五位。當時在雪域西藏可獲得的教法,似乎沒有他未曾聽聞過的,這令他成為佛法的殊勝寶藏。他的一生中大半的時間隱居于山林,圓滿了百部新舊密乘的修誦,直接顯明的通達金剛密意的證境,成為實義傳承黃金珠鬘中的上師。

 

《了義炬》是他撰寫地又一部完整無缺、正確無誤的佛法教義。此教義可以讓我們解脫輪回之苦,獲得圓滿佛果,書中可謂字字珠璣、價值無量。若能認知到《了義炬》的巨大價值,定會生出一種歡喜心,而以歡喜的心態來聽聞《了義炬》,哪怕只聽到一個字,對我們的生生世世也會有異常大的益處。

 

對於一位真正的修行者來說,《了義炬》是必須要學習的,而且還要反復溫習。它是佛教的精髓,也是傳承上師的訣竅,學習的人不但能獲得無比的加持,更會讓自己迅速覺悟和成就,乃至證得無上菩提。不僅如此,藏傳佛教特別強調四加行的修習,如果沒有學過《了義炬》,四加行就將無法修習。

 

 

[佛教故事] 王者的德相

典故摘自:《賢愚經‧卷三》


釋迦牟尼佛成道後,初次帶著弟子們回到故鄉迦毗羅衛國弘法。所有的釋迦族人見到從前的太子成佛了,威德巍巍,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尊貴相好,不禁同聲讚歎。


比丘們向佛稟告族人的讚歎,世尊告訴大眾:「過去生中,我於族人之中,即是最尊貴莊嚴的人,不是只有這一世。」比丘們問:「可否請世尊為我們開示這段因緣呢?」佛即為大眾娓娓道來:

過去無量劫前,有一位大國王,名叫令奴,統領了八萬四千個小國,他有一萬個大臣、五百位太子,以及二萬名夫人、綵女。令奴王的皇后名叫提婆跋提,她最小的兒子有著殊勝的相好,身如紫磨金,髮為紺青色,雙手手掌各有千輻輪相,左足底有馬形相,右足底有白象相。這些相好都是福德尊貴的象徵,他依父母的名字,取名為提婆令奴。

後來令奴大王生了重病,臨命終時,眾人哀戚請示:「大王,若您駕崩,誰可以繼承王位呢?」國王回答:「在諸位太子中,具足十種功德者,才可嗣立為王:一、身紫金色,其髮紺青。二、兩手掌中,有金輪相。三、其右足底,有白象相。四、其左足下,有馬形相。五、著王衣服,與身相合,不大不小。六、坐王御座,威德巍巍,其坐安穩。七、諸王群臣歡喜禮敬,稱善無量;入於後宮,夫人綵女,踊躍歡喜,作禮恭敬。八、至天祠,泥天木像皆對其恭敬作禮。九、由其福德威力,七寶神物如雨落下,滿足一切所需。十、須為提婆跋提夫人之子。如果哪一個太子具足我所說的十種功德,便可立他為王。」話一說完,令奴大王隨即駕崩。

大臣們依照令奴大王的遺旨,從五百位太子中一一選拔。但從第一位到第四百九十九位太子,都沒有人具足這十種功德,有的不具足相好,有的穿上國王的衣服,鬆垮垮地不合身;也有人坐上御座,座前的木獅子竟作勢撲咬;有的人則是進到天祠,神明們理也不理;還有些太子不得眾生緣,大家看了不歡喜。到最後,最小的太子提婆令奴,雖然排行最末,但只有他具足十種功德,於是所有人歡喜地立他為新王。

提婆令奴王登基的第十五天清晨,大殿上有七寶自然出現。首先是「金輪寶」從東方飛來,金輪具有一千個輻條,寬達一由旬。提婆令奴王說:「假若我的福德具足應當為王,金輪寶即臣服於我。」於是金輪寶果真如大王所言,來到宮殿前,停住於虛空中。接著,又有「白象寶」從香山來,大象身上的每一根毛都貫串著寶珠。白象可飛行於空中,一天之內即可遍行於四天下,足跡所到之處,瓦礫即成金沙。然後是「紺馬寶」來,馬的毛色如珍珠一般光澤,只要一頓飯的時間,就可以跑遍四天下,而且不會疲倦。第四種寶物是「神珠寶」。神珠寶散發的光明,不僅能遠照二十里路,亦能落下七彩珍寶,滿足一切應求。同時,「典藏臣」也出現了,他能知道天下寶藏所在之處,若是國王需要的寶物,他都能找到。而「玉女寶」也出現於殿中,頂禮國王。最後,還有「典兵臣」,國王需要軍隊時,典兵臣能在瞬間召集行陣嚴整、威猛善戰的軍隊待命。

令奴王坐在王座上想著:「我今天能夠得到王位,有這些福報,都是過去世勤修福德的緣故,今生應當繼續勤修福德,使福德世世不絕。」所以,大王即以香湯沐浴,著新淨衣,手執香爐,面向東方長跪祈請,說道:「東方的有道之士,請來受我供養。」乃至四方天下,王皆請之,結果共有六萬辟支佛至王宮接受供養。其他八萬四千小國王也和提婆令奴王一起供養修福。最後,大眾都因為布施供養的福報,命終後生到天上。

佛陀開示完畢,問比丘們:「你們知道過去的這位令奴王是誰嗎?就是我的父王白淨王,提婆跋提夫人即是我母摩耶夫人,而提婆令奴王就是我。當時的五百位太子,即是今日五百位釋迦族人。我過去生在諸人中,最尊最勝;今日成佛,在族裡,仍是最具福德相好之人。」比丘們聽完佛陀開示後,個個生起無上道心,有證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羅漢者,亦有發無上菩提心者,對於佛陀所說教法信受不渝,頂戴奉行。

省思


有福德的人擔任領導時,所有的人都願意幫他,所需的各項資源也一應俱全,這是為什麼呢?原因即在於「福德」。就像提婆令奴因過去供養三寶,所以具備王者的德相,又有七寶為其所用,因此領導不只要靠智慧,還要有福德。我們應當效法佛,世世勤修福德,供養三寶,一切事業必能圓滿成就。

鏡中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相需心印,無心無相。心需相證,無相無心。

      鏡中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是虛幻的,那只是自我影像的反射。如果它只是對真實的反射,那它必是真實的,如果它是虛幻的,只能說明反射的整個現實的你也是虛幻的,如果是真實的,那把鏡子打破了後鏡中自己又在哪里?忽然想到這其實就和莊公夢蝶是同一個問題。若說自己是真實存在的,那當你死去,你又如何證明那個死去的你是真實的你呢?無所謂真實,無所謂虛幻,真實虛幻只是你定義出來的,但這個定義是否是真實的呢?又如何證明這個定義的真實性?如果說鏡中自己是虛幻的,因為鏡中自己只是借著鏡子反映出來而已,如果鏡子沒了,鏡子中的自己也就沒了,所以虛幻。如此來說,定義也是依附於了,而我又依附於這個肉身,肉身又依附於組成肉身的各種元素,如果這個身體,這些元素被打破——就如同鏡子被打破一樣,那依附於這些元素的那個身體還在哪里?依附於身體內的那個我還在哪里?依附于那個我的定義還在哪里?如果沒有定義的存在,那又哪來的真實與虛幻?
       
  真實:跟客觀事實相符合,不假。虛幻:主觀想像,不真實的(形象)。沒辦法,借助詞典,但很顯然,詞典定義並不能解決這個問題,虛幻是主觀想像,不真實(不跟客觀事實相符合),但事實是,鏡中自己也並非是主觀想像,也並非不真實。因為鏡中自己並非主觀想像,他是客觀存在——他不依人的意識存在於鏡子之中,但在漆黑的夜晚,鏡中那個自己又何以不見?如果這鏡子是哈哈鏡,這鏡中的自己又是誰呢?是我?非我?是真?非真?若鏡中的自己是虛幻的,那鏡外的自己是真實的還是虛幻的?

 

如果一個人接受下列四項真理,他就是佛教徒。
  
(諸行無常) (諸漏皆苦)
(諸法無我) (涅磐寂靜)   
  這四句佛陀宣說的話,稱為四法印。印在此處意指確定真實性之印記。
    
  智慧來自佛教徒所謂具有正見的心。但一個人甚至不需要自認為是佛教徒,就能具有正見。
    
  當然你不需要隨時隨地、不停地專注于這四項真理。但它們應該常存於你的心中。就好像你不需要隨處者憶起自己的姓名,但當有人問起來,你馬上就記得,完全不會猶疑。
    
  悉達多的重點是要直探問題的根源。佛教是不受文化所限制的。它的利益不局限於某個特定的社會。它關切的是另一種實際性,他想直探痛苦之源。
   
  經過了長時間的思維,他終於了悟到一切萬有,包括我們的血肉、我們所有的情緒和我們所有的覺受,都是由兩個以上的元素組合而成。當兩種或多種元素和合在一起,新的現象就會產生:釘子和木頭產生了桌子;水和葉子產生了茶;而恐懼、虔誠和救世主,就產生了神。
   
  他接受了變化是不可避免的,而死亡只是這個迴圈的一部分。而且他更進一步地體認到沒有全能的務量能夠扭轉死亡之路,因此也就不會困在期待之中。如果沒有盲目的期待,就不會患得患失,也才能真正完完全全地活著。
    
  對悉達多來說,生指的是一切萬有,不僅僅是花朵、蘑菇、人類,而是一切生成或和合的事物。而死亡指的是任何的解體或是解構。
    
  拿煮雞蛋來做例子。如果沒有不斷的變化,蛋就煮不熟;煮好蛋的這個結果,需要某些基本的因緣。就像蛋一樣,所有的現象是由無數的成分所組成,因此它們是可變的。這些無數的成分幾乎都不是我們所能控制的,所以會讓我們的期待落空。
   
  甚至不信也需要信仰:對自己基於多變情緒的邏輯和理性完全盲目的信仰。
   
  恐懼的背後是對確定性不斷的渴求。我們對未知感到恐懼。人心對肯定的渴望,是根植于我們對無常的恐懼。當你能夠覺察不確定性,當你確信這些相關聯的成分不可能保持恒常與不變時,就能生起無畏之心。你會發現,自己真正能準備好面對最壞的狀況,同時又能容許最好的發生。你會變得高貴而莊嚴。這種特質能增強你的能力,不論是在工作、作戰、談和、組織家庭,或是享受愛和情感關係。知道下個轉彎處就有某件事等著你,接受從此刻起有無限的可能存在,你將學會運用遍在的覺性和預見的能力,如同英明的將軍一般,胸有成竹,毫不驚慌。
   
  對無常的體認是個關鍵,讓我們不再害怕身陷於某個情境、習氣或模式,而永遠無法逃脫。
  
  我們的關懷與愛心變得沒有附帶條件,而歡樂常在當下。當另一半來日限時,我們會更自然、也更願意地付出愛和支持。
   
  我們不用依靠神的旨意這種超自然能力,只需要單純地瞭解和合現象的本質,就能扭轉乾坤。
   
  我們能認清因緣的不穩定,就會瞭解自己有力量轉化障礙,並且完成不可能的任務。生活中的各個層面都是如此。如果你現在沒有一台法拉利,你完全有可能創造出因緣而擁有一台。只要世上有法拉利,你不有機會去擁有它。
    
  佛:我今若不證,無上大菩提,寧可碎此身,終不起此座。
    
  生命是一個巨大的和合現象,因此生命是無常的。
  
  比龍:因緣和合即生命,因即生,命即果,因無常因,果無常果,故生命無常。豈止是生命,世間萬象,宇宙萬象,所有一切皆是因緣和合。因緣變化,和合恒常,常本無常,無始無終。
   
  火圈和身體具有相同的本性。如果有人相信其中之一真實存在——不論是短暫的或恒常的——那麼也的信念就是根源於誤解;如此,便是失去了覺察,也就是佛教徒所說的無明。
   
  無明單純的就是不瞭解事實,或對事實瞭解不正確,或認識得不完整。任何源自無明所做的行為,都是冒險。
   
  我們有如在沙漠中走失的旅人,瞧見遠處有生氣盎然的綠洲——這綠洲只是熱氣在沙上反射而已——由於絕望、饑渴與期待,這位迷失者把它看作是水。他用盡了力氣走到那兒,才知道這是海市蜃樓,反而陷入極度的失望。
   
  否認是一種低估,而盲信則是一種高估。
  
  我們生命中的一切覺受都是在目前是”.
  

  想像某人美麗是一個概念,他說道,執著於這個概念就會限制你,將你捆綁成結,而且禁錮你;然而如果你想像某人是醜陋的,那也是一個概念,也會綁住你。
  
  在佛教哲學中,一切為心所覺受之事物,在心未覺受之前不存在;它依存於心。它不獨立存在,因此它不真實存在,因此它不真實存在。但這並不表示它沒有某種程度的存在。佛教徒稱這覺受世界為相對真理“——這是被我們凡夫度量而且標示的真理。要認定為究竟,真理必須非造作而成,它不能是想像的產物,而且必須不依靠詮釋。
  
  我們能享受經驗,但僅僅由於能夠經驗某事,我們能夠經驗某事,並不代表它就是真實存在的。悉達多只是建議我們榆社自己的經驗,而且思維它可能只是一種暫時的幻想,如同白日夢一般。如果有人要你展開雙臂飛翔,你會說我不能飛。因為在我們相對世界的經驗中,飛翔實質上是不可能的,就好像躲進氂牛角一樣。但是,假設你在睡眠中夢見自己在空中飛翔,如果在夢中有人說,人類不能飛翔,你會說,可以啊,你看!然後你會飛走。
  
  不是顯現(外相)困住了你,而是你對顯現(外相)的執著困住了你。
  
  另外一個日本佛教傳說中,有兩位禪宗比丘正準備渡河,一位年輕女子請求他們背她過這湍急的水流。這兩位比丘都受過重戒,不可碰觸異性,但其中年長的一位毫不遲疑地將她背了起來下水。抵達彼岸後,他把女子放下,也不交談就走了。幾個時辰過後,年輕的比丘忍不住問道:我們不是比丘嗎?為何你背那位女子過河呢?年長的比丘答道:我早已把她放下了,你怎麼還背著她呢?
  

  假設有一個膽小鬼叫傑克,他對蛇有恐懼症。傑克走進一個幽暗的房間,看見一條蛇蜷曲在牆角,頓時驚嚇不已,事實上他看到的是一條花紋的亞曼尼領帶,但是由於驚慌,他誤認為所見的東西,嚴重到呆能把他嚇死的程度——被一條不真實存在的蛇給嚇死。
  
  雕刻家可以從大理石中雕出美麗的女人,但他應該有足夠的瞭解,不會和自己的作品墜入情網。然而,如同希臘神話中匹格梅裏安愛上了他自己創作的雕像伽拉泰婭一般,我們自己創造出朋友和敵人,卻忘記他們是怎麼來的。由於缺乏專注力,我們自己創造的東西轉化為堅固而真實,而更糾結於其中。當你完全了悟這一切都只是你所創造的,而不只是智識上的瞭解時,你就自由了。
  
  我們像是沙灘上的兒童,忙著堆造沙煲,而聖者恰如在陽傘下望著我們的成年人。兒童們為了自己所創造的東西著迷,為了貝殼和鏟子爭吵,被拍上岸的浪頭驚嚇。他們經歷各種各樣的情緒。但成年人躺在附近,啜飲著椰子雞尾酒,只是觀看著,沒有批判,不因為沙城堡建得好而得意,也不因為有人意外踩到烽火塔而生氣或悲傷。他們不像兒童一般地糾纏在戰劇之中。我們還想要求什麼更好的證據呢?
  
  一把刀變利,來自於兩種耗損——磨刀石和金屬的耗損,同樣的,證悟就是染汙的對治也耗盡的結果。最終,我們連證悟之道路也要拋棄。

 

佛祖得道——釋迦牟尼悟到了什麼?

佛祖得道——釋迦牟尼悟到了什麼?

概要地說,就是四諦八正道十二因緣,這是佛教教義最基本的內容,也是釋迦牟尼對人生和宇宙作出的總的解釋。
   
四諦:即苦諦、集諦、滅諦、道諦。
    苦諦:指痛苦的現象,包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會苦(怨仇家見面)、愛別離苦、求不得、五陰盛苦(五陰又為五蘊,為色、受、想、行、識。色指物質,後四蘊屬於精神。五陰盛苦指在物質和精神上過分要求引起的痛苦。)
   
集諦:是產生痛苦的原因。
   
滅諦:是消滅痛苦後到達理想境界的結果。
   
道諦:是消除痛苦的途徑。
   
諦的意義就是真理。從四諦中可以看出最根本的是苦諦。因此,釋迦牟尼認為人生世界皆如苦海。他的人生哲學實質上可以說是的哲學,是探尋人生痛苦現象的原因和消滅這種痛苦的學說。
    “
四諦說所依據的根本原理是緣起論。佛教的所有教義都是緣起於這個基本理論。緣起就是諸法由因緣而起。簡單地講,就是一切事物或現象的生起,都是有相對的互存關係和條件的,離開了關係和條件,就不能生起任何事物和現象。就如釋迦牟尼所言:若此有則彼有,若此生則彼生;若此無則彼無,若些滅則彼滅。
   
八正道:是達到精神解脫,進行修行的正確途徑和方法。即正見、正思、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
   
正見:正確地理解四諦學說;正思:對四諦深入思考,理解透徹;正語:言談謹慎,不違佛理;正業:生活行為正確,不違佛法要求;正命:正當合法地生活,不違華法戒律規定;正精進:正確地修煉,堅持不懈地向著修行目標前進;正念:正確的思想,銘記四諦等佛教真理;正定:正確地修習禪定,進入無煩惱的清靜境界;釋迦牟尼認為,人們按此八正道來觀察、思考、說法、行動和生活,就可以達到涅槃的境界。涅槃的意思就是圓寂。圓是智慧福德圓滿,寂是滅除了一切煩惱痛苦,永恆寂靜,達到了最安樂的解脫境界。
   
十二因緣:是釋迦牟尼用緣起論來說明人生生命迴圈的原理,就是把人生分為十二個階段,序列結構是:無明(愚癡),行(行為、業力),識(心識)、名色(由色、受、想、行、識五蘊組成的身心),六入(眼耳鼻舌身意六種根基),觸(由外界事物刺激引起的心理活動),受(由客觀環境和事物引起的苦樂感覺),愛(對生命欲望的追求貪念),取(對色、聲、香、味、觸五欲的執著乞求),有(由貪念等欲望引起的善與不善的行為),生(今生與來生),老死。釋迦牟尼用十二緣來說明人生的一切活動都是互為聯繫的,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現象也都是因果關係;互相聯繫,互相依存,互為條件。認為人之所以有老病死是因為有了,而則歸緣於,如此上溯逆推,最終認為,人生的一切痛苦是由於無明,做了(行)許多不善的事情,引起許多煩惱而造成的,直至為緣,引起老死的苦果。並認為十二因緣為一輪回,一生死,流轉不斷。
   
釋迦牟尼在緣起學說的理論基礎上,對宇宙萬有提出了四條法則性的解釋,即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有漏(即煩惱)皆苦涅槃寂靜,佛教把這四條法則稱為四法印這是佛教提示人生本質的四個根本性論點,也是佛教與當時其他教派相區別的根本標誌。

注:載自整理《佛教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