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2 月 2012

金剛乘十四根本戒

金剛持云諸成就      隨阿闍黎行出生
  
由是於彼輕蔑者     說為根本第一墮
  
*不批評毀謗上師*
  
  
  
從善逝語違越者     說為根本第二墮
  
*不違犯世尊教法*
  
  
  
金剛兄弟起忿爭     說為根本第三墮
  
*不對金剛兄弟起忿諍、不挑撥是非*
  
  
  
於諸眾生捨慈心     說為根本第四墮
  
*對眾生不忘失慈悲心、令之離苦得樂*
  
  
  
斷正法根菩提心     說為根本第五墮
  
*不畏困難救度眾生,不退失菩提心*
  
  
  
毀謗自他宗派法     說為根本第六墮
  
*不毀謗顯密經典及非佛說,不毀謗自他宗派*
  
  
  
於未成熟諸有情     宣說密法第七墮
  
*於因緣未熟者不得輕說密法*
  
  
  
輕蔑蘊即五佛體     說為根本第八墮
  
*自身為五方佛五智之本質,不可傷毀*
  
  
  
疑諸自性清淨法     說為根本第九墮
  
*不偏廢『空』、『有』,不懷疑諸自性法*
  
  
  
於毒常具大慈心     說為根本第十墮
  
*不與毀謗上師、佛、法、僧的人為友作伴*
  
  
  
分別離名等諸法      說為根本十一墮
  
*不於諸真實法中自行分別、不起信解*
  
  
  
破壞具信心眾生     說為根本十二墮
  
*不破壞具善根善信之人,應對真心學密者說真實法*
  
  
  
  
不依已得三昧耶     說為根本十三墮
  
*依已得之三昧耶備妥法器及密法所需物品*
  
  
  
毀謗婦女慧自性     說為根本十四墮
  
*不輕視毀謗女人,應尊敬婦女成佛自性*
  
  
  
密者由斷彼諸墮   決定當得大成就
  
從此三昧耶退失   為退失魔所損惱
  
由此感受諸痛苦   命終顛倒墮地獄
  
安住等持上師前   所有諸物作供獻
  
於三寶前作皈依   菩薩戒等儀律者
  
設若希求得利益   咒者厲力應當持
  

 

如何使自己成為一個良好的佛法容器

賢良弟子所應具備的要件:

一、 精進大鎧:縱使遇到生命危險也不違背上師善知識的意願。

二、 智慧堅定:不會因為一時的逆境而動搖修行的意志,或改變誓言。

三、 依教奉行:依照上師言教而行。

「功德藏」云精進大鎧慧極堅,不惜身命做承侍,謹遵師命不護己,唯以敬信得解脫。

 

金剛乘弟子應具的要件:

一、 具大正信:將上師視作真佛看待。

二、 具大智慧:清楚明白上師善巧方便的密意。

三、 廣博多學:能夠受持上師善知識宣講的一切正法。

四、 具大悲心:敬愛那些痛苦無有依怙的眾生。

五、 淨護淨戒:恭敬上師所傳授的律儀和三昧耶戒。

六、 寂靜調柔:身口意三門寂靜調柔。

七、 寬宏大量:內心能包容上師和道友所作言行。

八、 慷慨大方:能將自己所擁有的一切供養上師。

九、 具有淨相:內心很少出現不清淨的分別惡念。

十、 具慚愧心:如果造了惡業要立即想到:諸聖者知曉我的惡行,因此而感到羞愧。

 

「華嚴經」:應當將自己當作受病苦折磨的重病病人想,將上師當作極高明的良醫想,又如生命遭遇危險急難恐懼萬分時,急欲尋求庇護與依靠一樣。


「功德經」:極護上師具善巧,斥呵不瞋如良駒,奔波無厭如舟船,賢劣皆載如橋樑,堅忍寒熱如鐵砧,依教奉行如奴僕,常處卑微如掃帚,捨棄驕慢如斷角。

 

這些都是身為弟子應具備的行為和態度,這樣修行才有成就的可能,對上師完全恭敬的人,一定會得到解脫,否則聽聞佛法也只是一種經驗而已,對出離輪迴沒有什麼幫助。

 

 

善知識應該具備那些條件

一位具德的上師所應具備的基本功德:
 一、相續清淨:沒有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金剛乘三昧耶戒。
 二、廣聞博學:通達經續論典。
 三、具大悲心:對無邊的眾生如母對獨子般地慈愛。
 四、通達顯密:精通外三藏.內密四續部儀軌。
 
五、現前斷證:依靠實修於自相續中現前殊勝的斷證功德。
 
六、圓滿四攝:以布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事攝受具善緣的弟子。
 
功德藏」云:圓滿諸勝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
 
如海顯密義,斷證淨慧果豐富,四攝鮮花奇爭豔,善緣弟子如蜂集。
宣說金剛乘教法的上師,除了具備上述要件外,尚須具足密續中金剛上師的功德:
 一、成熟相續:獲得不間斷成熟的灌頂。
 二、淨持律儀:沒有違犯灌頂時的誓言和其他戒律。
 三、相續調柔:煩惱和分別念微弱。
 四、精通顯密:精通金剛乘根、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
 五、念修圓滿:面見本尊等念修之相已經圓滿。
 六、解脫相續:現量證悟實相之義。
 七、一心利他:心相續遍滿大悲心。
 八、瑣事極少:斷除了今生世間的貪執。
 九、精進修持: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
 十、厭世勸他:現見輪迴的痛苦,生起強烈厭離心,並以此勸勉他人趣入正法。
 十一、攝受弟子:以各種善巧方便攝受調伏弟子。
 十二、具加持力:依照上師言教行持,具有傳承之加持。
 
功德藏」云:尤其宣講訣竅師,得灌淨戒極寂靜,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
 
無量唯利他,精進念法瑣事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加持,依如是師速成就。
 

 

20個佛教經典故事,開悟你的人生

1、泥濘路上
某日,坦山和尚與一道友一起走在一條泥濘小路上,此時,天正下著大雨。
他倆在一個拐彎處遇到一位漂亮的姑娘,姑娘因為身著綢布衣裳和絲質衣帶而無法跨過那條泥路。
來吧,姑娘,坦山說道,然後就把那位姑娘抱過了泥路,放下後又繼續趕路。
一路上,道友一直悶聲不響,最後終於按捺不住,向坦山發問:我們出家人不近女色,特別是年輕貌美的女子,那是很危險的,你為什麼要那樣做?
什麼?那個女人嗎?坦山答道,我早就把她放下了,你還抱著嗎?

2 、四個老婆
釋迦牟尼在一次法會上說:某地有個富商共討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伶俐可愛,整天作陪,寸步不離;第二個老婆是搶來的,是個大美人;第三個老婆,沉溺於生活瑣事,讓他過著安定的生活;第四個老婆工作勤奮,東奔西忙,使丈夫根本忘記了她的存在。
有一次,商人要出遠門,為免除長途旅行的寂寞,他決定在四個老婆中選一個陪伴自己旅行。商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四個老婆,第一個老婆說:'你自己去吧,我才不陪你!'
第二個老婆說:'我是被你搶來的,本來就不心甘情願地當你的老婆,我才不去呢
?'
第三個老婆說:'儘管我是你的老婆,可我不願受風餐露宿之苦,我最多送你到城郊
!'
第四個老婆說:'既然我是你的老婆,無論你到哪裡我都跟著你。
'
於是商人帶著第四個老婆開始了旅行
!”
最後,釋迦牟尼說:各位,這個商人是誰呢?就是你們自己。

在這則故事裡,第一個老婆是指肉體,死後還是要與自己分開的;第二個老婆是指財產,它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第三個老婆是指自己的妻子,活時兩個相依為命,死後還是要分道揚鑣;第四個老婆是指自性而言,人們時常忘記它的存在,但它卻永遠陪伴著自己。

3
、一切皆空
山岡鐵舟到處參訪名師。一天,他見到了相國寺的獨園和尚。
為了表示他的悟境,他頗為得意地對獨園說道:心、佛,以及眾生,三者皆空。現象的真性是空。無悟、無迷、無聖、無凡、無施、無受。
當時獨園正在抽煙,未曾答腔。但他突然舉起煙筒將山岡打了一下,使得這位年輕的禪者甚為憤怒。

一切皆空,獨園問道,哪兒來這麼大的脾氣?
4
、求人不如求己

一人去寺廟參拜觀音菩薩。
幾叩首後,這人突然發現身邊一人也在參拜,且模樣與供台上的觀音菩薩一模一樣。
此人大惑不解,輕聲問道:您是觀音菩薩嗎?
那人答:是。

此人更加迷惑,又問:那您自己為什麼還要參拜呢?

觀音菩薩答:因為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5
、輸與贏

一位武士手裡握著一條魚來到一休禪師的房間。
他說道:我們打個賭,禪師說我手中的這條魚是死是活?
一休知道如果他說是死的,武士肯定會鬆開手;而如果他說是活的,那武士一定會暗中使勁把魚捏死。

於是,一休說:是死的。
武士馬上把手鬆開,笑道:哈哈,禪師你輸了,你看這魚是活的。

一休淡淡一笑,說道:是的,我輸了。

一休輸了,但是他卻贏得了一條實實在在的魚。

6
、你且看他
寒山問拾得:世間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騙我,如何處置乎?
拾得曰:忍他、讓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你且看他。

7
、一杯茶

南隱是日本明治時代的一位禪師。有一天,有位大學教授特來向他問禪,他只以茶相待。
他將茶水注入這位來賓的杯子,直到杯滿,而後又繼續注入。
這位教授眼睜睜地望著茶水不息地溢出杯外,直到再也不能沉默下去了,終於說道:已經漫出來了,不要再倒了!
你就像這只杯子一樣,南隱答道,裡面裝滿了你自己的看法和想法。你不先把你自己的杯子空掉,叫我如何對你說禪?

8
、悟性如光
讀佛經。
****
問佛祖:您所說的極樂世界,我看不見,怎麼能夠相信呢?
佛祖把****帶進一間漆黑的屋子,告訴他:牆角有一把錘子。

****
不管是瞪大眼睛,還是瞇成小眼,仍然伸手不見五指,只好說我看不見。

佛祖點燃了一支蠟燭,牆角果然有一把錘子。
你看不見的,就不存在嗎?
9
、打破碗
一位老和尚有兩個徒弟,大和尚和小和尚。
一日飯後,小和尚在洗碗,突然把碗打破了一個。
大和尚立馬跑向老和尚的禪房打小報告:師傅,師弟剛剛打破了一個碗。
老和尚手捻佛珠,雙眼微閉,說道:我相信你永遠也不會打破碗!

10
、有看的,繼續灌

送一輪明月
一位在山中修行的禪師,有一天夜裡,趁著皎潔的月光,他在林間的小路上散完步後回到自己住的茅屋時,正碰上個小偷光顧,他怕驚動小偷,一直站門口等候他……
小偷找不到值錢的東西,返身離去時遇見了禪師,正感到驚慌的時候,禪師說:你走老遠的山路來探望我,總不能讓你空手而回呀!說著脫下了身上的外衣,說道:夜裡涼,你帶著這件衣服走吧。

說完,禪師就把衣服披在小偷身上,小偷不知所措,低著頭溜走了。

禪師看著小偷的背影,感慨地說:可憐的人呀,但願我能送一輪明月給你!
第二天,溫暖的陽光融融地灑照著茅屋,禪師推開門,睜眼便看到昨晚披在小偷身上的那件外衣被整齊地疊放在門口。禪師非常高興,喃喃地說道:我終於送了他一輪明月
……”
11
、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一滴水怎樣才能不干涸?
****
們都回答不出。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裡去。
12
、平常心

三伏天,寺院裡的草地枯黃了一大片,很難看。
小和尚看不過去,對師傅說:師傅,快撒點種子吧!
師傅曰:不著急,隨時。

種子到手了,師傅對小和尚說:去種吧。不料,一陣風起,撒下去不少,也吹走不少。

小和尚著急地對師傅說:師傅,好多種子都被吹飛了。
師傅說:沒關係,吹走的淨是空的,撒下去也發不了芽,隨性。

剛撒完種子,這時飛來幾隻小鳥,在土裡一陣刨食。小和尚急著對小鳥連轟帶趕,然後向師傅報告說:糟了,種子都被鳥吃了。

師傅說:急什麼,種子多著呢,吃不完,隨遇。
< span lang="EN-US">”
半夜,一陣狂風暴雨。小和尚來到師傅房間帶著哭腔對師傅說:這下全完了,種子都被雨水沖走了。
師傅答:衝就衝吧,衝到哪兒都是發芽,隨緣。

幾天過去了,昔日光禿禿的地上長出了許多新綠,連沒有播種到的地方也有小苗探出了頭。小和尚高興地說:師傅,快來看吶,都長出來了。

師傅卻依然平靜如昔地說:應該是這樣吧,隨喜。

13
、禪者的祝福

唐朝的龍潭禪師,他少年未出家時很貧窮,靠賣餅為生,無處棲身,所以道悟禪師把寺旁的小屋子借給他住。
為了表示謝意,他每天送十個餅給道悟禪師,而道悟總是回贈一個給龍潭,並祝福他說:這是給你的,祝你子孫繁昌!
他實在不解,有一天他問何故,道悟卻說:你送來的,我送給你有什麼不對?

龍潭聽後從此開悟出家,後來成為一代宗師。

取之於人要回報於人,得之於社會要回饋社會;要我好你也好,我贏你也贏。這偉大的祝福,也是生活的至理。
14
、死期到了
一休禪師自幼就很聰明。他的老師有一隻非常寶貴的茶杯,是件稀世之寶。一天,他無意中將它打破了,內心感到非常愧疚。但就在這時候,他聽到了老師的腳步聲,連忙把打破的茶杯藏在背後。當他的老師走到他面前時,他忽然開口問道:人為什麼一定要死呢?
這是自然之事,他的老師答道,世間的一切,有生就有死。

這時,一休拿出打破的茶杯接著說道:你的茶杯死期到了!說完一休將茶杯碎片交出,轉身而去
……
15
、天堂與地獄

有一位武士向白隱禪師問道。
武士問:天堂和地獄有什麼區別?
白隱反問:你乃何人?

武士答:我是一名武士。

白隱聽後笑道:就憑你這粗魯之人也配向我問道?

武士勃然大怒,隨手抽出佩劍,朝白隱砍去:看我宰了你!

眼看佩劍就要落在白隱頭上,白隱卻不慌不忙輕聲說道:此乃地獄。

武士猛然一驚,然後若有所悟,連忙丟棄佩劍,雙手合十,低頭跪拜:多謝師傅指點,請原諒我剛才的魯莽。

白隱又微微說道:此乃天堂。

16
、惹塵埃

神秀曰:身似菩提樹,心如明鏡台;時時勤拂拭,莫教惹塵埃。
慧能雲: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17
、修佛

一人去深山中的寺廟找禪師問道。
禪師問:你到這兒來是乾什麼的?
那人說:我是來修佛的。

禪師答:佛沒壞,不用修,先修自己。

18
、心境

有一天,蘇東坡到佛印禪師處與佛印禪師聊天,兩人均盤腿而坐。
聊到高興時,蘇東坡問佛印禪師:你看我現在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尊佛。

蘇東坡笑著對佛印禪師說:我看你像一堆牛屎。

佛印禪師笑笑,沒有說什麼。

蘇東坡以為他勝利了,回家後沾沾自喜地和他妹妹蘇小妹談起了這件事。
他妹妹說:哥哥,你輸了!禪師的心是佛一樣的境界,所以看你像一尊佛;而你的心態像一堆牛屎一樣,看禪師當然也就像一堆牛屎了。
蘇東坡聽後頓時
面紅耳赤。

19
、禮物
一位禪師在旅途中,碰到一個不喜歡他的人。連續好幾天,那人用盡各種方法污衊他。
最後,禪師轉身問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禮物,但你拒絕接受,那麼這份禮物屬於誰呢?
那人回答:屬於原本送禮的那個人。

禪師笑著說:沒錯。若我不接受你的謾罵,那你就是在罵自己。

20
、快樂之道

某日,無德禪師正在院子裡鋤草,迎面走過來三位信徒,向他施禮,說道:人們都說佛教能夠解除人生的痛苦,但我們信佛多年,卻並不覺得快樂,這是怎麼回事呢?”
無德禪師放下鋤頭,安詳地看著他們說:想快樂並不難,首先要弄明白為什麼活著。

三位信徒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沒料到無德禪師會向他們提出問題。

過了片刻,甲說:人總不能死吧!死亡太可怕了,所以人要活著。
乙說:我現在拚命地勞動,就是為了老的時候能夠享受到糧食滿倉、子孫滿堂的生活。

丙說:我可沒你那麼高的奢望。我必須活著,否則一家老小靠誰養活呢
?”
無德禪師笑著說:'怪不得你們得不到快樂,你們想到的只是死亡、年老、被迫勞動,不是理想、信念和責任。沒有理想、信念和責任的生活當然是很疲勞、很累的了。

信徒們不以為然地說:理想、信念和責任,說說倒是很容易,但總不能當飯吃吧!”無德禪師說:那你們說有了什麼才能快樂呢
?”
甲說:有了名譽,就有一切,就能快樂。

乙說:有了愛情,才有快樂。

丙說:有了金錢,就能快樂。

無德禪師說:那我提個問題:為什麼有人有了名譽卻很煩惱,有了愛情卻很痛苦,有了金錢卻很憂慮呢?”信徒們無言以對。

無德禪師說:理想、信念和責任並不是空洞的,而是體現在人們每時每刻的生活中。必須改變生活的觀念、態度,生活本身才能有所變化。名譽要服務於大眾,才有快樂;愛情要奉獻於他人,才有意義;金錢要布施於窮人,才有價值,這種生活才是真正快樂的生活。
筆耕生活柯靈

文字生涯,冷暖甜酸,休咎得失,際遇萬千。象牙塔,十字街,青雲路,地獄門,相隔一層紙。我最嚮往這樣的境界:只問耕耘,不問收穫,清湛似水,不動如山,什麼疾風驟雨,嘻笑怒罵,桂冠榮銜,一律處之泰然,但這需要大智慧大學問,不是隨便什麼人能夠企及的。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看蓮花的來源

一、佛教崇拜蓮花之由來
當人們走進寺廟,抬頭看見佛祖釋迦牟尼的坐像,身穿通肩大衣,手作說法印,結跏趺坐在蓮花台上,佛經說,這是釋迦佛祖修道成佛後向信徒們講經說佛的姿態。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也結跏趺坐在蓮台上,雙手仰掌足上,掌中托著一個蓮台,似乎在指引眾生往通西方佛國淨土;以大慈大悲聞名的觀音,更是身穿白衣,坐在白蓮花上,一手持著一隻淨瓶,一手執著一朵白蓮,彷彿在表露觀音懷著的一顆純潔的菩薩心,全力導引信徒脫離塵世,到達荷花盛開的佛國淨土。
在翻讀佛經書籍時,人們又常常會見到佛經把佛國稱為蓮界,把寺廟稱為蓮舍,把和尚的袈裟稱為蓮服,把和尚行法手印稱為蓮華合掌,至於和尚手中使用的念珠也是用蓮子串成。佛經說,用蓮子作念珠比用槐木珠要好,同樣掐念一遍,所得之福,可多千倍。
綜上所述,蓮華已與佛教結下了親密的因緣,成了佛國的象徵與聖花。
佛教為什麼如此崇拜荷花?簡要地說有兩方面原由:
第一,與荷花特性相關。
荷花,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植物花卉,她雖不像牡丹那樣雍容華貴,也沒有菊花那樣的孤傲清高,但她那出污泥而不染與迎著酷夏驕陽而盛開的特性贏得了佛教至高無上的崇拜。
佛教認為六塵,因世間充滿六塵,故把人世間稱為六塵。由於六塵的污染與乾攏,人世間又充滿著慾望與競爭,使人們難以班門平靜,難得潔淨。這種情況與遠塵離垢,得法眼淨的佛國淨土是格格不入的,要想進入佛國,必須遠離塵世,遁入清淨的空門,專心修佛,消除污染與乾攏。荷花出污泥而不染的特別屬性與人世間的佛教信徒希望自已不受塵世的污染的願望相一致,保持潔淨,以便順利進入淨土佛國。
第二
​​,受到古印度崇拜荷花習俗的影響。
早在佛教誕生以前的印度,每當夏天,烈日炎炎似火燒,在這酷暑的日子裡,正是荷花盛開的季節,夏夜,或清晨,在盛開荷花的池塘、湖畔散步賞荷,綠水蔭秀,粉紅淡紫相間,芬芳四溢,使人賞心悅目,清風徐來,荷香隨風從萬綠叢中散發出來,令人的心肺像洗滌過似地頓覺涼爽。荷花池塘便成了避暑的勝地。
在古印度的十典文學中,常常以蓮花比喻美麗的姑娘,如著名的史詩《羅摩衍那》說:悉多有位女朗長得儀容秀美,渾身卻像塗上污泥的蓮藕,閃光的美容從不顯露。另外,在古典文學中形容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大眼睛。
在印度佛經中,還將釋迦牟尼的誕生與荷花聯繫起來。佛經中說:釋迦降生之前,皇宮御苑中曾出現了八種瑞相,百鳥群集,鳴聲相和悅耳,四季花卉一同盛開,尤為奇異的是,在宮內的大池塘中突然長出一朵大如車輪的白蓮花,白蓮長出之時恰是釋迦降生人間,釋迦牟尼降生之初,在舌根中又閃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又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還坐著一位盤腳交*,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經《百緣經》說釋迦牟尼就是蓮花王子,還流傳著一則動人的故事:
從前,在恒河上游有個國家,國王名叫波羅奈,又稱蓮王,治國有方,人民安居樂業。有一年病疫流行,求醫藥者甚眾,國王見狀大發慈悲,集中宮廷御醫四處奔走,為百姓治病。禦醫們說,要治愈這種流行病,只有京城東北河中赤魚的血肉,食之能愈,而目前河中無此魚。王子聽後,便投入河中化為赤魚,獻身為百姓治病。百姓紛紛前來割切赤魚的血肉治病。奇怪的是赤魚割處隨而復生,赤魚是割不盡的,如是持續了十二年之久,直到國內的百姓全部治愈。佛經說,這位蓮花王子就是後來的佛祖釋迦牟尼。
在《雜寶藏經》中還載有蓮 花 夫人的故事:早在列量世之時,雪山之麓住著一位修行的仙人名叫提婆延。他經常小便在岩石之上。有一天,一隻雌鹿來此石岩上舐了幾下,不久便懷孕生下一女,端正殊妙,人稱鹿女。後來提婆延得知鹿女是自己之後,便取來撫養。鹿女長大後,所經的路上,均出現了蓮花,故又稱蓮花女。一次國王烏提延打獵路過看見地上有蓮花七重,便四處打聽鹿女,將她領回宮中,納為王妃。到王宮不久便懷孕,一胎生了五百兒子。個個面目端正清秀,長大之後又成了五百大力士,成為國家的保護者。國五欣喜萬分,封鹿女為第二夫人,時人又稱蓮 花 夫人。
在印度的佛經中,荷花的分類也與佛教相聯,與今天的科學分類有很大的不同,佛教中荷花的含義是廣泛的包括不同屬的睡蓮等等。
以荷花顏色分之,佛經上有白、青、紅、紫、黃等五色,稱為五種天華。其中白、青兩色最受青睞。
白蓮花,梵文音譯為芬陀利,此花最大,花瓣數百,考試又名百葉華。此花生長於佛國阿耨達池中,人世間難以見到,故又稱
(稀)有之華(花),佛祖釋迦稱她為人中好華

青蓮花,梵文音譯為優缽羅,因色青故名。葉狹長,近下小圓,向上漸尖,青白分明,酷似佛眼,故在佛經中稱之不蓮眼,也即觀音菩薩的眼睛。
這五種蓮花,為五大虛空藏菩薩所坐,佛經上說:
東方福智虛空藏,坐青蓮花,乘銀牛;
南方能滿虛空藏,坐赤蓮花,乘金像;
西方施顧虛空藏,坐白蓮花,乘琉璃馬;
北方無垢虛空藏,坐紫蓮花,乘獅子;
中央解脫虛空藏,坐黃金蓮花,乘水晶龜;
還有以蓮瓣多寡分之,佛經上說有人華、天華和菩薩華三種。人華者,蓮瓣僅十餘而已,天華者蓮瓣達數百,而菩薩華者,蓮瓣多達千數,即是佛教最尊崇的千(瓣)蓮花,佛國蓮華的象徵。

二、蓮花之美——“四德十善
隨著佛教的傳播與淨土蓮宗的建立與發展,對蓮花的崇拜形式,內容日益豐富多彩,佛教把蓮花的自然屬性與佛教的教義、規則、戒律相類比美化,逐漸形成了對蓮花的完美崇拜,把荷花的美德歸納成四德十優

佛經《涅槃經》說佛有四德,即常、樂、我、淨。所謂常德,是指佛性常住不離,具有曆三世而不遷,混萬法而不變的固定德性。所謂樂德,是指佛陀樂於遠離人世間生死逼迫之苦,樂於寂滅於涅槃淨土佛國。所謂我德,是指佛陀雖在人世間,但早已忘記了凡夫俗子的忘我,而具備有八自在真我。所謂淨德,,是指佛陀遠離人世間的垢污而無染,猶如清淨的大圓鏡,了無纖翳。
佛陀有四德,佛經也給蓮花總結為四義,與四德相應。據《華嚴經》載,大蓮華者,梁攝論中有四義:
一如蓮華,在泥不染,比法界真如,在世不為世污。
二如蓮華,自性開發,比真如自性開悟,眾生諾證,則自性開發。
三如蓮華,為群蜂所採,比真如為眾聖所用。
四如蓮華,有四德:一香、二淨、三柔軟、四可愛,比如四德,謂常、樂、我、淨。
《三藏法數》還把蓮華的優點與菩薩的十善相比,作子更加細緻的概括。

蓮華喻菩薩十種善法:
1
.離諸染污。菩薩修行,能以智慧觀諸境於一切法,不生貪愛,雖處五濁生死流中,而不為生死過失所染,比喻蓮花出於水而不為污泥所染也。(五濁者,即劫濁、眾生濁、煩惱濁、見濁、命濁)
2
.不與惡俱。菩薩修行,唯欲滅一切惡,生一切善,於身口意,守護清淨,不與纖毫之惡共俱,比喻蓮華,雖微滴之水,而不停留也。
3
.戒香充滿。菩薩修行,放諸戒律堅持無犯,以戒能滅身口之惡,猶香能除糞穢之氣。故經云:戒香芬馥,廣布充滿,比喻蓮華開敷,妙香廣布,遐邇皆聞也。
4
.本體清淨。菩薩因持戒故,身心清淨雖處五濁之中,而能無染無著,比喻蓮華生時雖處污泥濁水,而自然潔淨無所染也。
5
.面相熙怡。熙,和樂貌。怡,喜悅也,菩薩心常禪悅,則面無顰蹙,諸相圓滿,見者悉皆歡喜,比喻蓮華開時,令諸見才心意快然而生喜悅也。
6
.柔軟不澀。柔軟則隨順,不澀則無滯,謂菩薩修慈善之行,復於閉法無所滯礙,充於內而形於外,故體常清淨,柔軟細紗而不粗澀,比喻蓮華,體性柔軟而復潤澤也。
7
.見者皆吉。菩薩修行成就,形相美妙,凡所見者咸獲吉祥,比喻蓮華,芬馥美妙,人或眼見及夢見者皆吉祥也。
8
.開敷具足。菩薩修行功成,智慧福德,莊嚴具足,比喻蓮華開敷而其華果具足也。
9
.成熟清淨。菩薩修因既圓,妙果成熟,而慧光發現,能使一切有情見聞之者,咸得六根清淨,比喻蓮華成熟,若眼睹其色,鼻聞其香,則諸根示得清淨也。(六根者,即眼根、耳根、鼻根、身根、意根。)
10
.生已有想。菩薩初生之時,諸天人等咸樂護持,以其必能修習善行,證菩提果,比喻蓮華初生之時,雖未見花,凡諸人眾,咸生已有蓮華之想也。(梵語菩提,華言道)
以上的類比,內容雖無針對性,可比性也不大,但準確地把握了荷花的清秀潔淨之特性與佛陀的精神使蓮華得到了昇華。

蓮花與佛教的關係十分密切,可以說蓮花就是的象徵。
當我們走進佛教寺廟時,便可到處看到蓮花的形象。大雄寶殿中的佛祖釋迦牟尼,端坐在蓮花寶座之上,慈眉善目,蓮眼低垂;稱為西方三聖之首的阿彌陀佛和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也都是坐在蓮花之上。其餘的菩薩,有的手執蓮花,有的腳踏蓮花,或作蓮花手勢,或向人間拋灑蓮花(如天女)。寺廟牆壁、藻井、欄杆、神賬、桌圍、香袋、拜墊之上,也到處雕刻、繪製或縫繡各種各色的蓮花圖案。可見蓮花與佛教的關係何等的密切。
蓮花與佛教的密切關係,還表現在佛教將許多美好聖潔的事物,以蓮花作比喻,以蓮花為代表。在佛教故事中,佛祖釋迦牟尼的母親,長著一雙蓮花般的美麗清亮的大眼睛。佛祖降生時,皇宮御苑中出現了八種瑞相,其中最主要的一種瑞相,便是池中突然長出大如車輪的白蓮花。佛祖降生時,在他的舌根上放射出千道金光,每一道金光化作一朵千葉白蓮,每朵蓮花之中坐著一位盤足
​​交叉,足心向上的小菩薩。
佛教以蓮為喻的詞語,更是數不勝數。佛座稱為蓮花座蓮台;結跏跌坐的姿勢,即兩腿交叉、雙腳放在相對的大腿上,足心向上的姿勢,稱為蓮花坐勢;佛教宣傳的西方極樂世界,比作清淨不染的蓮花境界,故稱蓮邦;《阿彌陀經》描寫的西方極樂世界的情景是:極樂國土有七寶池,八功德水……池中蓮花大如車輪。故稱佛國為蓮花國;佛教廟宇稱為蓮剎為梵語,即西方淨土,以蓮花為往生之所託,故稱蓮剎;念佛之人稱蓮胎,比喻住在蓮花之內,如在母胎之中;佛眼稱為蓮眼,以青蓮花比喻佛眼之好妙;胸中之八葉心蓮花稱為蓮宮,即心中的蓮花般的境界;釋迦牟尼的手稱為蓮花手;僧尼受戒稱蓮花戒;僧尼之袈裟稱蓮花衣,謂清淨無雜之義;五智中的妙觀察智稱為”“蓮花智;稱善於說法者為舌上生蓮;謂苦行而得樂為歸宅生蓮;佛經《妙法蓮花經》簡稱《法華經》,都是以蓮花為喻,象徵教義的純潔高雅;東晉東林寺慧遠大師創立的我國最早的佛教結社稱為蓮社;佛教淨土宗主張以修行來達到西方的蓮花淨土,故又稱蓮宗。總之,蓮與佛教結了不解之緣,佛教在很多地方都是以蓮為代表,可以說蓮即是佛,佛即是蓮。
佛教為什麼如此推崇蓮花呢?這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佛教產生於印度,印度地方氣候炎熱。荷花盛開於夏,給人們帶來涼爽和美的享受。人們對於這種夏季暑熱時盛開的美豔之花,自然十分喜愛,因此在印度的文學作品特別是民間流傳的民間文學作品中,蓮花都是美好、善良、聖潔、寬容大度的象徵。這類故事非常之多,影響很深,如《蓮花王子的故事》,便將道德高尚、善良、正直、奉行為王十法(布施、持戒、慷慨、正直、和藹、自製、忌怒、忌殺、寬容和大度)的好國花比作蓮花。《蓮花王的故事》說蓮花王為了拯救百姓的飢荒,他跳進恒河之中,變成一條大赤魚,告訴百姓割他的肉吃,他的肉割了以後又生起來,這樣堅持了十二年,他用自己的肉供養全國百姓,度過長達十二年之久的災荒。《鹿母蓮 花 夫人》的故事,說鹿母蓮 花 夫人每走一步,腳後立即現出一朵美麗的蓮花,她一胎生下五百個童男,個個都是俊美的大力士,均是保衛國家的英雄,因此鹿母蓮 花 夫人成了能多生美男的象徵。
釋迦牟尼創立佛教,主張廢除古印度等級森嚴的製度,實行種姓平等,以慈悲為懷,普度眾生。為了弘揚佛法,使廣大群眾能夠理解和接受佛教教義,便以俗語傳道。又迎合民眾的愛蓮心理,將蓮喻佛,使得佛教能夠迅速傳播開來,信眾廣泛。
佛教以蓮喻佛的另一方面原因也是最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蓮花的品格和特性與佛教教義相吻合。佛教是著重尋求解脫人生苦難的宗教,將人生視作苦海,希望人們能從苦海中擺脫出來,其解脫的途徑是:此岸(人生苦海)——濟渡(學佛修行)——彼岸(極樂淨土)。即從塵世到淨界,從諸惡到盡善,從凡俗到成佛。這和蓮花生長在污泥濁水中而超凡脫俗,不為污泥所染,最後開出無比鮮美的花朵一樣。
佛教的重要信條之一,是廣愛博施。施予一切有生命者以慈悲。所謂慈悲,是指希望和幫助他人解脫苦難,獲得快樂。慈心是希望他人得到快樂,慈行是幫助他人得到快樂;悲心是希望他人解除痛苦,悲行是幫助他人解除痛苦。佛教要求對於有生命者,不計善惡,不分人畜,都應施予慈悲。對種種惡行,都要容忍和寬宥,用慈悲心去幫助他們,感化他們,使之向善,成為善良之輩,結出善果。但嚴戒同流合污,要身處污濁的塵世而不為其污染,保持自己的潔淨清芬。用來表達這種思想觀念的最好不過的是蓮花。
蓮生在污泥之中,猶如人生在濁塵的世界,這自然要與污濁相處在一起,受許多邪惡污穢事物的侵擾,佛教稱這些邪惡力量為。佛教要求人們不要受世間邪惡污穢(即魔)的侵擾和影響。蓮花出污泥而不染,開出潔美的鮮花,確是最好的象徵,因此佛經常常將蓮性比佛性。《大智度論8226;釋初品中戶羅波羅

一滴水

 佛祖釋迦牟尼考問他的弟子:“一滴水怎樣才能不乾涸?”

  

  弟子們都回答不出。

⋯⋯   

  釋迦牟尼說:“把它放到江、河、湖、海裏去。”

  

  修行亦如此,獨自躲到深山去修行,就算證道了,也還是個自了漢,修行僅能利己,不能利益眾生,又有何用?所以,作為一個修行人,應該以出世的心,去做入世的事,就是要到生活中去修,去利益大眾,你才可能真正的法喜充滿,得到永恆的法樂。

得針何須磨杵

 有個人不小心弄丟了針,實在找不到了,他突然看到家中放著的一根鐵棒,於是,他突發靈感,拿著鐵棒來到河邊,找了塊石頭,很起勁地磨了起來。

  

有一個路人從河邊經過,看到他正在磨那麼粗的一根鐵棒,便很奇怪地問他想做什麼,他抬起頭說: “我的針丟了,我要將這根鐵棒磨成針。”路人說:“這麼粗的鐵棒你要磨到何年何月啊? ”他卻說:“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路人一下子被震撼了,不由得被這個人的執著精神感動了。

  

路人回去後,便將這個人要將鐵棒磨成針的事情,向其他人繪聲繪色地講了。人們都對這個人肅然起敬。一下子,這個人出名了,成了人們學習的榜樣。許多人專程從很遠的地方跑到河邊看他,還不停地為他打氣。這個人便更得意,磨得也更起勁了。許多家長藉此機會將孩子帶到河邊,指著磨鐵棒的人說:“看看人家,多麼有恆心。”孩子們似懂非懂地看著滿頭大汗的磨杵人。

  

這個人磨鐵棒的事越傳越遠,甚至還有人把他的事蹟編成戲曲到處傳唱。事情很快傳到一個智者的耳朵裡,他沉思良久,決定親自去見見這個磨鐵棒的人。

  

智者來到河邊,從身上拿出一根針,要換這個人的鐵棒,這個人憤怒了,他站起身來吼道:“我憑啥要換給你?你一根小小的針,居然就想換我這根鐵棒,你不知道我正在磨針嗎?

  

智者搖了搖頭道:“那我就不明白了,你無非是需要一根針,我用針和你換,你為何又不願意呢?”這個人的臉一下子紅了。智者繼續說道:“你所做的,無非就是一件像針一樣小的事情,放著現成的針不用,卻非要耗費精力和時間,把一根好好的鐵棒浪費掉,這樣做,值得嗎?”這個人的臉更紅了。

  

智者說:“記住,當你只是需要一根針時,千萬不要去磨鐵棒。”

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有個教授和一個學生一起散步。他們在小道上看到一雙鞋,估計是在 附近幹活的人的。學生對教授說:我們把他的鞋藏起來,躲到樹叢 後面,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麼樣?教授比較有教養,他說:“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那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過他給自己 帶來更多快樂——你在每只鞋裏放上一枚硬幣,然後躲起來觀察他的 反應。學生照做了,隨後他們躲進了旁邊的樹叢。
  那個人幹完了活兒,回到這裏,一邊穿衣服,一邊把腳伸進鞋裏 。突然感到鞋裏有個硬東西,彎下腰去摸,竟然發現一枚硬幣。他的 臉上充滿著驚訝和欣喜。他繼續去穿另一隻鞋,又發現了另一枚硬幣 。他激動地仰望著藍天,大聲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他的話語中談及 了生病和無助的妻子、沒有東西吃的孩子……學生被深深地感動了, 他的眼中充滿了淚花。這 時 教授說:你是不是覺得這比惡作劇更有 趣呢?年輕人說:我感覺到了以前從不曾懂得的一句話——給予 比接受更快樂!
  
  智慧小語:所作所為只要能利他,就應該儘量放棄自己。西班牙 著名畫家畢卡索,對冒充自己作品的假畫毫不在乎,並且也從不追究 。他說:作假畫的人不是窮畫家,就是本地的老朋友,我為什麼要 小題大做呢?

[轉載]淨空法師對皈依的開示:什麼是真正的皈依?

一、為何要皈依?
首先我們要明了三皈的真實意義。學佛,我們對於佛教,也就是佛陀的教育有了相當的理解,真正發心,或者說是發願向釋迦牟尼佛學習,這才發心來求受皈依。求受皈依就是求釋迦牟尼佛收我做學生,從今之後,我們願意做釋迦牟尼佛的學生,遵從釋迦牟尼佛的教誨,糾正我們在生活當中許許多多錯誤的行為,這是皈依的正確動機,或者是說皈依正確的發心。如果我們對於佛教是什麼沒搞清楚、沒有很明白,看到別人皈依,我們也跟著去皈依,這是錯誤的,這叫盲從,這是迷信,決定得不到三皈真實的功德利益。

二、皈依重實質,不重形式
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給學生傳授三皈五戒,沒有聽說發皈依證的、發五戒證書的,沒有。為什麼呢?這是儀式,佛家講重實質,你有沒有真心皈依?

現在'皈依'叫方便皈依,形式給你做了,實際上有沒有真的皈依?沒有,你也沒有回頭、也沒有依靠,只是在佛面前磕個頭,法師發一個皈依證書;那個皈依證書也沒用的,也不作效的,不生效的,諸佛、菩薩,也不承認的。不但你這個皈依證沒效,你受戒的戒牒也沒效。佛、菩薩都不承認的,我們自己在這里辦兒戲而已,要懂得,不懂得,我們怎麼能成就!那麼這個皈依受戒,怎樣才能讓佛菩薩點頭?讓佛菩薩承認?你要真做到。所以,形式沒有關係。果然真正做到了,你就是沒有受這個形式,佛菩薩也承認。

三、錯誤的皈依觀念
[
]是回歸、回頭,[]是依靠。從哪裡回頭呢?從一切錯誤回頭,依什麼呢?依靠老師真實的教誨。所以皈依,諸位要記住,不是皈依一個法師,如果你們大家今天到此地來,我皈依淨空法師了,錯了,只有這一個錯誤、這一個罪名就要墮落地獄。你要不來受皈依,你不會造這個罪業,因為你來受皈依,你造的這個罪業將來要墮惡道。那麼我們皈依誰呢?我們皈依三寶,不是皈依某一個人。如果不清楚不明白,僅僅受這個儀式,這是不切實際的。

四、如何做到真正皈依?
真正皈依的人,要做所有一切人的好樣子。因此我們起心動念、所作所為,想想我可不可以做社會大眾的好樣子?不是好樣子不但不能學、不能做,念頭都不能起。做所有家庭的好榜樣,做全世界我這個行業裡面的好榜樣。

如果樣樣都能做社會大眾的好榜樣,你就真正皈依三寶。如果不是好樣子,你沒有真的皈依,你是假名皈依。說得不好聽,冒充佛弟子,你不是真正佛弟子。經典上常講的無上菩提心,必需落實在生活。我們對人、對事、對物要真誠,真是不假,誠是不虛。虛情假意、自欺欺人,你用心就錯了。佛菩薩用真誠心,決定不欺誑眾生。佛菩薩用清淨心,決定沒有絲毫污染,污染的根是自私自利,我們起心動念為自己的利益打算,這個念頭是罪,這是凡夫的妄心,不是真心,真心是清淨的,決定沒有污染。真心平等,決定沒有高下,如果覺得我高,他不如我,我們就錯了,我們沒有回頭,我們沒有皈依,所以皈依之後要用清淨心,要用平等心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要用覺悟心,覺就不迷。要用慈悲心,慈是愛心,這個慈悲心是從真誠、清淨、平等、正覺裡面流露出來的,這個愛是大愛、真愛。佛家怕眾生誤會,所以用慈悲,不講,慈悲代表有感情,所以愛心裡面具足了真誠、清淨、平等、正覺,這個愛心就叫做大慈大悲。我們要學佛存心,學佛用心,那你就是真的回頭了,真的皈依了,諸佛如來承認你是佛弟子,你是佛的好學生。務必要諸佛菩薩都承認你是三寶弟子,龍天護法才會擁護你,也常常幫助你照顧你。這一點非常重要。我們是三寶弟子,世尊是這樣傳授下來的,我們應當如是接受,依教奉行。

五、我們皈依誰?
我們不是皈依某一位法師,也不是皈依某一個寺院。
我們皈依[],皈依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我們皈依[],諸佛菩薩所說一切的經論,這是我們修學的依靠;
我們皈依[],是皈依虛空法界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僧團,你這就真的皈依了。這樣發心皈依,世尊告訴我們,你必定得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所以佛在經上講,真正受三皈,必定有三十六位護法神日夜保護你。

皈依佛
佛是'覺悟'的意思。
佛教給我們'皈依覺,覺而不迷'
沒有接受佛教導的時候,我們都是'迷而不覺'。從迷回過頭來,要覺悟。
佛弟子,從今天受了'三皈'之後,你就要曉得,起心動念、言語造作,一定要利人,利他!真正利己。我們要想自己得幸福美滿,乃至於家庭事業,樣樣順利,你就照佛這個話去做。從迷回過頭來,依覺,這個叫'皈依佛'

皈依法
法是'正知正見'
法是對宇宙、人生正確的見解、正確的思想;
佛告訴我們一切眾生無量的苦惱,苦惱從什麼地方來?對於自己、對於自己生活環境,不能夠明了,於是產生了錯誤的想法、看法,這樣才帶來了許許多多的苦難。如果我們能夠將自己,以及自己生活環境,徹底明白,真正搞清楚,我們的思想、見解就正確,這樣一切苦自自然然就消除,而享受的是真正的快樂,佛法教導我們的是破迷開悟、離苦得樂的方法,由此可知,佛陀的教育實實在在可帶給一切眾生真正的幸福。

皈依僧
僧是'清淨、一塵不染、和合'的意思。
所謂六根清淨,一塵不染,這是自性淨。其實學了佛,我們也沒有真的回頭!為什麼這麼說法?因為我們心還是被污染,妄想是污染、分別是污染、執著是污染,貪嗔癡是最嚴重的污染,叫三毒!所以,你了解事實真相了,你就會統統放下,不再染著了,恢復到身心清淨,所以,你才曉得從一切污染回過頭來,依清淨心,這叫'皈依僧'

 

【轉載】修行人為什麼要少語止語

善業,積累往生的福德資糧。

同時可以防止辛苦修積來的一點福報從說話之中流失掉,也可避免因口過而招來的麻煩和災禍,在較大的程度上斷絕了菩提道上的業因業緣。

二、能夠避免犯破六和敬,破壞正法道場的重罪。

諺語有謂人平不語,水平不流,易經上也說吉人寡語。凡夫喜歡雜心閒話,其實是由於內心裡貪嗔癡慢的煩惱習氣太重,不說話就難受,總要找話題來消遣消遣,太喜歡說話的人確實是心不在道。而且可以說明他幾乎還沒有覺悟,還沒有真正生起了生死出三界之心。

如果是真正的修道人,心裡常存慚愧,一定會珍惜光陰,把精力用在聽經、講經、看書、念佛、拜佛。

凡夫說出來的話既然是由煩惱習氣所引發,就難免對他人的害處遠遠大於好處,而且又缺乏真誠恭敬心。言談當中不知不覺就會誤導人、傷害人,於是由許多的小磨擦而演變成大磨擦,終於破壞了彼此之間的和諧,於是就在犯了破六和敬的罪過,而自己往往還不知不覺。既然破了六和敬,當然也破壞了正法道場,干擾了他人的正常修學,製造了惡劣的修學氣氛,這個罪過當然不輕。

三、能夠提升自己的忍辱功夫。

凡夫煩惱習氣很重,遇到不稱心如意的事情就會發牢騷,看人不順眼就想去糾正人、批評人。

譬如見人說話太大聲,就想去製止他,見人關門動作粗魯,發出巨大的聲響,又想去糾正他,見人小便後不沖水,就想去批評他。

止語就可以避免這些過失,逼著自己樣樣都要忍耐,克服自己的煩惱習氣,慢慢地就會做到不見他人過,只見自己過,逐漸就會懂得境緣無好醜,好醜在人心,心漸漸不再被外境所轉了。

四、能夠提升自己的誠敬心,能夠得到佛菩薩更大的加持。

誠敬心多一分則多消一分罪,多增一分福慧,多得佛菩薩的一分加持。止語是佛菩薩之所歡喜,是依教奉行的表現,比起不修止語,對佛法、對護法、對眾生、對道業的誠敬心是大大地提升了許多。

五、能夠提升自己的警覺心。

因為止語,受到別人的干擾會比較小,於是就有更多的精神照顧自己的起心動念,煩惱習氣生起之時能比較迅速地察覺,並且令其息滅,久而久之,煩惱習氣就會被控制住。同時也常常比較容易覺察出自己的毛病和過失,也能較快地改正過來。

六、能夠比較有效地保護自己的清淨心。

不跟人說話時間久了,人家也不會找自己說話,不用常常應付人,受到的影響就小,就有更多的時間聽經、讀經、看書,凡事不聞不問,心裡沒有憂慮牽掛,心常能保持空靈,心就愈來愈清淨,心愈清淨就愈有智慧。

七、能夠更好地學習隨緣度日。

因為止語,人不得不老實,不得不放下種種的要求和意見,凡事合自己的意思很好,不合自己的意思也很好,有也好,沒有也好,得也好,失也好,漸漸地就學會了隨緣度日,同時也不斷學習在一切順逆善惡境緣中保持心平氣和,久而久之,煩惱就能伏住了。

八、能夠放下種種恩怨。

與人多說,談得投機則生感情,談得不投機則免不了產生磨擦,就很容易與人結下怨仇,這些恩怨就會對往生造成很大的障礙。

常常找人說話,有時無意中也會得罪人,如果特別喜歡和某人說話,另一個人也許會想怎麼就不跟我說話,是不是看不起我,所以也產生讓人生煩惱的過失。同時也使自己失去了平等心,不能一視同仁,平等對待一切人。

九、能夠增長謙卑、恭敬的心。

因為不再發表意見了,人家也不會再問您這樣那樣的問題,貢高我慢、自以為是的煩惱習氣漸漸就會淡了下來,人人都不再對您多加關心,時間久了,就會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之人,謙卑、恭敬的心不知不覺也漸漸地增長起來了。

不提供機會讓人與自己談話,也減少了別人造業的機會,同時也能防止有人煩惱起現行而找藉口來障礙自己的正常修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