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6 月 2012

淨空法師法語:你是真學是假學,你怎能瞞得過人

1 論說教育,沒有比佛陀教育更徹底,更圓滿。

但是,現在佛教在世間,淪落為宗教、淪落為迷信,誰的責任?

當然首先是出家人的責任。

2 出家人不懂得佛法,不懂得經典,盲修瞎練,把佛法形象破壞了,

讓大家看到佛教是迷信,你說他要不要負因果責任?

3 我們要有高度的警覺心,古人常講地獄門前僧道多,出家人的衣服不好穿,這碗飯不好吃。

4 我常常提醒大家,既然出家了,要好好地學佛,經義要懂得,

要記住,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要用經典來對比:我這個念頭該不該起?我這個話可不可以說?我這個事能不能做?

5 一定要曉得,佛的經典是標准!與經典相應,你是真佛弟子;與經典不相應,你是假佛弟子。

6 假佛弟子,就是魔王子孫,他是來破壞佛法,他不是來興佛法,無論是有意無意,他都要負因果責任。

7 學佛得到吉利是正常的,可是有很多人學佛,卻得凶災,為什麼?他學錯了,他沒有遵從佛的教誨,他沒有依教奉行。

8 我常常對同學們說,如果真學佛,這個好處是非常明顯;你要得不到這個好處,可見得你沒有認真修行。

所以學佛,實在話,你是真學是假學,人家一眼就把你望穿了,你怎能瞞得過人?

淨界法師:修行最怕錯用心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槃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這一段的經文講到根本的問題。

我們一般人在修習佛法不太重視根本,尤其是初學者。他一出家就想要一天拜佛拜幾拜,念佛念幾聲,要誦幾部經典。當然這個都很好,但是我們忽略了根本,最後的結果就不是我們要的結果。本經後面會講到因地不真,果遭迂曲。你因地拿沙去煮,你煮了一輩子,結果還是沙。

印光大師文鈔有講到一個公案:有一個人他每天拜佛很用功,念佛也念得很多,但是他越拜佛念佛他的脾氣越大,他不知道怎麼辦?他就問印光大師,印光大師說:你這一念心沒有調好,你這一念心都是向外攀緣,你用攀緣心念佛,用攀緣心來拜佛,你要小心!你來生不是求生到淨土,你來生到阿修羅法界去。

我們這一念心是個根本,你是一個葡萄的種子,它終究是成就葡萄,你是一個蘋果的種子,他最後一定變成蘋果。你的加行只是加快它的速度而已,頂多你在阿修羅當中只是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你的拜佛念佛變成一個大福報的阿修羅,但是你阿修羅的本質沒有改變。

我希望大家抓到你的根本,每一件事情都有根本,你看你要煮飯,飯的根本是什麼?你要拿米,米是飯的根本。成佛也有成佛的根本,你找到你那不生不滅的本性,如果你今天沒有掌握那成佛的根本,你怎麼修行,你不可能成佛,因為你根本上就是錯的!

我們從前面一路走來,阿難尊者問佛陀成佛的法門,佛陀到這個地方,什麼法門都還沒講。先找到你的根本,因為你第一步錯了,後面就錯了,後面修行都沒有用。

所以古人講,修行最怕一開始錯用心,無始劫來錯用心那就完了,你後面加行都沒有用。你本身是一種嗔心的個性,用功下去嗔心越大,阿修羅法界;你是貪心的個性,用功下去,變成魔王魔眷屬。所以這個地方值得我們注意,就是你要先掌握一個根本。什麼是成佛的根本,什麼是生死的根本?

這地方是二種根本的過失相跟功德相把它標出來。但是什麼是常住真心,什麼是攀緣心,它的相貌還沒講出來,只講到它的過失跟功德。一個是產生生死,一個產生菩提涅槃,先把它的功德跟過失標出來。

樸拙成就的密宗行者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據今約一百二十年前,在喜馬拉雅雪山近雅魯藏布江上游處,有一所小小的村落,一位隱密修行的行者成就了。他的名字叫做阿布喇嘛,俗名阿故。

阿布喇嘛從小就父母雙亡,孤苦無依,長大後經族人介紹,入贅到妻家。生了兩小孩後,因為家鄉鬧饑荒,無人僱他種田,聽說貢德仁波切在建寺,需要苦力泥水工人,因此前往求貢德仁波切收留做工,以賺取些許的工錢養家活口。貢德仁波切十分慈悲,就收留他在後面柴房住下。

從此,他十分勤勞。每日天未亮就起來,不用人吩咐。同時發心墾地種菜,施肥澆水;又去挑土抬石,幫忙修廟。從早做到天黑,從不休息。因為他感恩於仁波切的收留,認為努力工作是應該的。從未想過:「我種的這些菜要是挑到市場上去賣可以值多少錢,而我一個月才拿多少工錢!」

做了一個多月後,一天,他的老婆抱著小孩來找他,小舅子、岳母、侄兒們也來,總共七、八口擠滿了柴房。

貢德仁波切聽了,趕忙來說:「阿故!我收留你做工,你怎麼卻把老婆小孩家眷也帶到廟裡來住呢?佛寺是不可以住婦女的!」
阿故說:「我也不要他們來,但是因為地主收回土地,把他們全趕了出來,梅處可去了。」
貢德仁波切想了一想,說:「好吧!不過你只可叫他們在寺院後山另搭一座茅棚住,就讓他們全在本寺做工吧!」
一家八口聽了,都感激得在地上叩拜不已,感謝救命之恩。貢德仁波切說:「你們不用謝我!人類互助是應該的,何況我們是學習慈悲的佛門弟子。再說,本四人雖多,肯做苦工的卻不多,大家都希悟研究經典打坐,所以也缺人手。只是本寺生活清苦,大鍋飯不像葷食有味道。」

阿故一家從此便在寺中做雜工。由於個個感激,人人勤勞,竟在後山開墾出一畦一畦的菜圃,種出又大又肥的各種蔬果,供全寺人吃;並把全寺打掃得一塵不染。

阿故也不與妻室住在一起,一個人住在茅棚中。

二年後,一天,貢德仁波切來巡山時,阿故突然跪在地上,一直叩頭。
「阿故!你要做什麼呢?」
「師父!我今世這麼福薄,一定是前世未修又造孽之故。我現在想:這一輩子一定要好好修學佛道,以求來生勿再淪墜!可是我不識字,又醜陋,求師父教我最簡便的方法。」
貢德仁波切於是教阿故一家人念誦阿彌陀佛和觀世音佛的聖號,與六字大明咒,並交代:「你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做苦工、種菜、說話,都要把自己想成是阿彌陀佛和觀音佛那般清淨無礙,慈悲無量,柔和寬容。只要一心專誠,既可成就。」

從此之後,他便摒息諸緣,一心念佛持咒,專心種菜鋤土。不久,阿故與一家八口,都落髮出家受法。阿故也改名阿布喇嘛,出家時,貢德仁波切慈示:「以前我叫你念佛、持咒,現在我要你心中覺悟:我不是我,心中無我,無所求。只要我執一破,一切功夫自然得。
你生性樸拙,肯低心做事、學習、修持,毫無我慢、疾恨、貪求;只是一心做去,這是千萬人不及你的地方。一般人自恃聰明,貢高我慢,不但說不得罵不得,還拿著尺,量師量道場。修行不到三年就想當阿闍梨;當了上師就想名聞利養。從不低心內省,功多少?德多少?能生多少智慧,對生死有多少把握。所說的法有幾句自問有把握的。
所以,你不要自卑而生退心;更不要去學人家的聰明樣。笨才好。」

從此,阿布每天自動操作各種勞役:種菜、施肥、挑糞、掃地。對人客氣、千公、慈悲。能幫的盡量去幫;能做的盡量去做。
五年後,貢德仁波切見阿布境界已不錯了,但見識太少,要他出門去參學,參拜名山道場的善知識,以便度人方便運用:「以後願回來就回來。若有善緣,依緣行止也可。」
阿布泣拜,說要服侍師父。貢德仁波切斥道;「不必執我,我不用你服侍!」
五年後,阿布突然又回來了,說:「天下名山道場都去過了,所有善知識所說的不外是內心清淨、慈悲的德,弟子還是不離師父,才有萬德具足的可能。失去了供師之德,什麼道行也沒根柢。」

阿布又開始做些別的同修做不來,或不願做的笨重的,低下的雜役。
一天, 貢德仁波切問他:「這次回來,你該去看看你的家人!」
「大家都出家修行了,有什麼好眷戀的?」
「見見也無妨!」
「不去!不去!」
阿布就是每日辛勞的勞作。舉凡挑糞、挑石、挖土、砌牆、種菜、砍樹、除草、掃地、犁田、煮飯。。。所有最勞苦,最輕賤,最骯髒,最煩複的事,都自動擔當起來;也不問師父看不看得到。有了空閒,就同寺旁的農人、生意人,坐在石上、樹下,談起佛法。有時甚至也幫人做事。

早上大鐘一響,總是第一個上殿參修;也不說雜話、是非。貢德仁波切觀察在心,覺得十分安慰,知道他內在的進境,已十倍百倍於任何人了。

一天, 蓋祖師塔時,阿布突然要求:「將來塔蓋好之後,弟子來守塔好嗎?」
貢德仁波切知道,這是一句禪話、讖語,知道阿布功行將滿,即將化去。心中雖然不忍,卻也為他高興,因此答應說:「一切隨緣,不可強求!」

一天, 寺中傳戒,阿布突然將所有法器,三衣,買了供養大眾。
晚間阿布來辭行:「弟子特來辭行,只是不知以後誰來侍候師父?」
「該去的就去吧,別因我誤了一大事因緣!我會修法,念經助你!」

阿布再拜後,向後園行去。入夜,監院法師查房,發現阿布不在。
「是不是吃不了苦,還俗了呢?」

眾說紛紜之時,見後面菜園的坪子,一陣白光沖宵,連寺外的百姓,也以為寺中大火,紛紛提著水桶前來。

來到坪子,突然見阿布端端正正的坐著,巍巍然不動,眼瞼下垂,半開三分,面帶微笑。眾人正要去拉,貢德仁波切突然來到,並且阻止:「阿布已經坐化了。你們所見的光,就是他的三昧真火。」大家仔細一看,只見阿布的木魚柄、磬柄、袈裟,蒲團,全成了灰。

貢德仁波切跪下合掌說:「恭喜你已破我執,證大阿羅漢與無生法忍。」

而後,已師尊的身份三拜,其餘的弟子也跟著下拜。阿布的身體再保留一天,供地方長官、善男善女朝拜後,貢德仁波切最後說:「阿布!你密行功深,如今已功德圓滿。就讓為師送你入祖師塔吧!」
說完,阿布全身微震,化作灰塵,傾倒了。

阿布以貧苦之身,因勤苦、謙下心修持而成就;因敬師、護持同修、道場的情義與拙樸功深,而契入法界。

此種偉大的行持,對今日貪執名位、利養,競求為師、為尊,只講究能說好聽話;只求表面功夫,暗中則損德敗行的虛浮的修持風氣,可以做為一個人人反省,鑑戒的例子。因書此以自戒,並提供參考。願人人踏實的行出同修之德、弟子之德、父母之德、子女之德、朋友之德。人人謙卑奉師、敬師;踏實行持六度,在具足人的品德之後,方可確實免於沉淪三塗,進而上昇佛道。

達真堪布:利益眾生是圓滿自己的方法

一提到發菩提心,利益眾生,很多人有這樣的心態,我不為自己誰為我呀?我不利益自己誰利益我呀?還有的人想,難道學佛不能利益自己啊?那我學佛有什麼意義?不是這樣的。你發菩提心,不自私、真心地去對待眾生,這樣才能感化眾生。利益眾生是解脫自己、圓滿自己的一種方法。

還有人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是要為自己,但不是自私自利地為自己,而是不自私不自利地為自己。這樣,天能容你,地也能容你。你以一個狹隘的心態,自私自利地去為自己,實際上是在傷害自己。這是一種愚癡的做法,不是一個智者的做法。

若是沒有一個開放的心態,沒有一個利他的行為,你會傷害眾生,眾生也會傷害你。不僅是有形的眾生,那些無形的眾生也隨時都會傷害你。你若是有一個開放的、利他的心態,就能感化有形和無形的眾生。同時,這些眾生也會感恩你。有形眾生感恩你的時候,你就有了親友眷屬的幫助;無形眾生感恩你的時候,你就有了善神護法的護持。

你現在連家人都沒有照顧好,沒有感化得了,因為你是自私自利的。我不是自私,我不是為自己,我是真心為他們的,是無私的奉獻。其實,你並沒有放下自我。你為什麼對他們這麼好呢?因為這是我的父母,我的兒女。都因為是我的,然後你才去做的,所以就感化不了他們。你應該把他們視為與自己有緣的眾生,這樣你才是真正為眾生,這才是真心對待眾生。在家裡、在單位,處處這樣去對待眾生,這是真正無私地奉獻付出,這樣才能感動所有的眾生。

自私自利地為自己實際上不是為自己,不是利益自己,而是傷害自己,所以要斷掉自私自利之心。沒有自私自利之心,包括吃穿都可以說是為眾生的。我們保護身體、保護生命是為了學佛,為了成就。學佛、成就是為了利益眾生。自己吃好、穿好、休息好,都是為眾生,不會擔因果,不會造業。你要明白,利他心、願行菩提心是圓滿自己的方法。這才是真正的利益自己。

你不為自己,只利益眾生的時候,自己的功德、福德當下圓滿,內心當下快樂,當下自在。看人看事看一切,若是心態好就是好,心態不好就是不好。你發利他心、慈悲心去看一切,就不一樣了,眾生都變了,自己快樂,眾生也快樂,這就是活著到西方極樂世界。修菩提心就要明白這個道理。

 

達照法師:遇不到善知識的原因

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條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的經書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的徒眾。受五戒了,就不能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再進一步,在家居士可以受菩薩戒,也可以受八關齋戒;出家僧眾就受沙彌戒,再進一步就受比丘戒、比丘尼戒,然後也受菩薩戒。這些都要按照一定的規矩去學,學起來條條框框也是比較清楚的。但是戒律有開、遮、持、犯。戒定慧這三學,只有你有智慧、有定力了,持戒才會滿分、才會到位。定和慧都不夠的人,持戒可以打打基礎,做一個好人,但是以後修起來,可能反而成為固執。但是這個固執,起碼比那些壞的固執要好得多。

戒定慧三學是攝心為戒,然後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有這個前後的次序。先要學戒,然後再學定。實際上,戒是人品道德的養成。一個人修行路上障礙重重,遇不到善知識,是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福德不夠;持戒不嚴,也是他福德不夠;做人、做事,表現出到哪裡別人都不喜歡,這是福德不夠。福德、因緣、善根這三者,福德是最關鍵的。你能夠學佛,說明因緣有、善根有,但如果福德不夠,你就是遇到善知識了,善知識也會錯過。有些人遇不到善知識,那是因緣不夠,福德也不夠。

宗喀巴大師告訴我們:不是這個世界沒有善知識,是你不具備弟子相。你不能當一個好的弟子,善知識如果現前了,反而會害你,因為你對善知識也會起懷疑、起誹謗,還在善知識那裡挑三剔四。那麼挑來挑去,自己以愚癡的眼光去挑別人,甚至挑善知識,所以這樣一來,善知識不能現前,在你的眼中再也不會有善知識,這是福報不夠的人。如果具備了弟子相,善知識不遠千裡都會來求你。不是你能夠度善知識,而是善知識能夠度你。迷時師度,悟時自度。

觀世音菩薩也講得很清楚:應以何身得度,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應該以哪一種身可以度你的,觀音菩薩就會現哪一種身來度你。現在家居士身、童男童女身、比丘比丘尼身,甚至是以宰官(當官的人)、國王大臣身能度你的,他都可以現這些身來度你。我們大家想想,觀音菩薩有沒有來度你呀,為什麼不能來度你啊?他現什麼身都度不了你了,沒辦法了。他如果現一個大 富長者 居士身能度你,他就現居士身來度你了;他要現一個要飯的人能度你,他就現要飯的人來度你;他要現一個很有福報的善知識、出家比丘或者比丘尼身來能度得了你的,他馬上就會現這個身來度你。但是他現所有的身都無法度你的時候,他不能度你。我們要生慚愧心啊,遇不到善知識,一定要生慚愧心啊!

修行的基礎,一定要培養福德、培養定力。福德不夠的人,第一他就根本遇不到善知識,遇不到的;第二呢,遇到了也會擦肩而過。因為某一個小小的誤會,以自己淺狹的知見,會去評判善知識,那麼這個結果就非常可怕,所以即便遇到了也會錯過,這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我們在持戒這個方面,就是包括了培養福德。什麼是福德?大家在生活當中親身體會去感受一下,什麼是德,什麼是福?一個人無論走到什麼地方,大家都喜歡他,他的所作所為別人都會尊重他,這就是他的福德。你到這裡嫌這個地方吵,不夠安靜;到那個地方,安靜了,又嫌那個地方事情多;再到一個安靜的地方,又嫌供養少;在那裡又嫌護法居士不來,這種人到什麼地方都不會受歡迎。他只會挑剔,他的身上長滿了像刺猬一樣的刺,只會去刺傷別人,這樣的人是沒有福德的。

我們大家看看自己,你哪怕在生活當中,在家庭裡面,你用修行的借口去刺傷家裡的人,這也是罪過的,你也是沒有福報的。你為什麼會刺傷他們呢?學佛在心裡呀,你念佛一定要擺一個香案坐在那裡,別人覺得擺香案很討厭,你就偏偏要擺;別人覺得你今天不能到廟裡去,這裡很忙,我偏偏就要去,看你能怎麼樣,你這不把家庭搞亂了嗎,這就沒有福德啊!這樣的人是沒有善知識的,你到了善知識那裡,善知識叫你這樣,你偏偏要那樣;叫你上天,你要落地。

培養福德最簡單的一個標準:你到哪裡,那裡人都歡迎你。在廟裡,一般來說你勤勞,多幹活、多做事,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同樣的活你多做一點,大家就歡喜了,你就培養了這種愛護大家的心了;分利益的時候,最好的分給別人,差的給自己,大家歡喜你了,沒人跟你爭了,無爭第一;要念經的時候,你念的聲音比別人稍微響一點,你心裡想,要讓大家輕一點,讓大家能夠安心。你的心量有多大,你的成就就有多大。你不要在那裡念閉口真言,反正大家念,我不念,多一個少一個都一樣。大家都不念了,就不一樣了。這份心是很細的,你在時時處處只關注自己一個人,這種人的成就啊,這一生度不了任何一個眾生!因為他沒有注意他身邊的任何一個人,只要你能夠幫助身邊的一個人,你都能夠度這些人,你的心量就有那麼大。

我想,我們古人啊,一萬人講法的時候,沒有麥克風,大家卻都能聽到,因為古人的心量太大了,一包圍下去,他的聲音就很洪亮。你看現在人,用麥克風就這麼點聲音,還要吼著講,心量太小了。你看,女眾的聲音都很低的,男眾的聲音都很洪亮的,這是業習呀。女眾的聲音要是很響了,人家說這個人不像女人了。心量小,你的所有一切都會小掉。心量有多大,你的慈悲就有多大,你的智慧、你的事業就有多大。如果你現在想,我一定要利益天下眾生,這個觀念一旦形成了,你以後的心量一定是觀察天下眾生需要什麼,你努力的最終結果就能夠利益天下眾生。你如果想,拔一毛利天下而不為,那麼連你身上的一根毛都沒人要,也沒人管,也起不了作用,這是很簡單的道理。

 

孝顺金錢不是孝順的全部

我有一個老鄉,全家都到了美國,就把媽媽一個人丟到藏區。

 

有一天鄰居打電話說,你媽媽希望你們偶爾回來一下。

 

他們就想:媽媽是不是缺錢呢?我們寄一些錢給她好了。

 

第二次媽媽又托鄰居打電話說,媽媽再希望你們回來一下。過了兩三年,子女們還是不回來,他們總說自己沒空,認為媽媽那邊需要什麼,我們就寄錢回來,請鄰居幫媽媽買點東西。

 

   等後來他們打電話給鄰居,得知媽媽已經往生了。

 

媽媽去世了,他們也回來了,個個哭天喊地,說自己有罪,說自己沒有孝敬好媽媽。鄰居就很不屑地對他們說:“你們不要在這兒哭啊,你們媽媽不會相信你們現在的眼淚了。

 

她活著的時候三番五次求你們回來看一看她,卻沒有一個人回來;現在你們回來在這裏哭,只會讓你們媽媽更生氣。我也不相信你們的眼淚,你們媽媽肯定也不會相信,你們不用在這哭了,她的後事我們會幫她做好的,不缺你們那幾個錢,你們回去吧!”

 

這家的女兒就很難過,來找我問該怎麼辦。我說能怎麼辦,多做一點功德吧,做點佈施吧,起碼讓人家說你以前想寄錢給你媽,雖然對你媽沒有用,但是現在還是對有些人有用,你做這些事情補償一下你的愧疚感,以後會好受一點。

 

盡孝要趁早。對父母最大的孝順,不是給多少錢,而是要讓父母在精神上達到最大的快樂。這種快樂是給父母多少錢都達不到的,需要做兒女的用心給父母。

 

 

 

.

給自己一片懸崖,絕地重生

. (給自己一片懸崖,絕地重生)

在非洲草原上,常常有這樣一種令人吃驚的畫面:當一隻幼羚羊剛剛能夠飛奔時,在獵豹和猛獅的緊緊追捕下,那些成年羚羊往往引領著小羚羊們箭似地奔出平坦的開闊地,然後引領著幼羚羊們奔向險峻的山嶺。

 

 

 

動物學家們驚訝地發現,羚羊們逃命的山嶺往往是附近最陡峭、懸崖最多的山嶺,尤其是那些陡峭的山崖,那裡往往是羚羊們的逃生首選之地。

 

 

 

每當獵豹和雄獅氣勢洶洶地追來時,帶隊的羚羊會在一瞬間一躍而起,牠果斷地引領著羚羊們的浩蕩隊伍,避開重重攔截,向距離最近的山峰奔去。

 

 

 

其實,一隻成年的壯羚羊如果在草原上飛奔起來,那些快如閃電的獵豹和雄獅也是很難追上牠的,牠矯健地在草原上左右盤旋,就是跑得最快的獵豹也常常對它望塵草及。

 

 

 

那麽,羚羊們為什麽在生命的攸關的時候卻要給自己選擇一片懸崖呢?

 

 

 

當一隻幼羚羊剛剛學會在大草原上飛跑時,由於奔跑的動力不大,牠的腹肌並沒有被最大化的拉開,所以,既使牠撒開四蹄拚命奔跑,奔跑的步幅也不過是 三公尺 左右。

 

 

 

但當一隻幼羚羊在獵豹和雄獅的瘋狂追逐下,被成年羚羊引領上峰頂,前無生路面對懸崖時,在後邊獵豹和雄獅的一步步虎視眈眈逼近下,在成年羚羊悲壯地捨命一躍中,那些幼羚羊也都會悲壯地攢下自己所有的力量,像一張徹底拉滿的弓,然後毀滅性地拚命一躍,讓自己從懸崖上箭一樣地射出去。

 

 

 

幸運的羚羊,牠們會躍過深淵,跳到對面的山坡或峰頂上,就是那些不幸的羚羊,牠們也是躍落到淵底或躍落到懸崖斷壁上,由於牠們的身體柔韌和矯健,牠們不會遭到多大的損傷。

 

 

 

而那些把羚羊們逼上懸崖的獵豹和雄獅,基於自己的身軀太過龐大和沉重,面對那些奮身一躍的羚羊,往往束手無策空手而歸。

 

 

 

最大的不同是,經過躍崖的幼羚羊們,在剛剛躍崖後,牠們的腹肌都有程度不同的拉傷,但拉傷很快恢復後,牠們飛奔的步幅明顯已經增長了,差不多可以達到近四公尺,這樣的步幅,就是在草原上飛奔起來,雄獅和獵豹們往往是望塵莫及的。

 

 

 

動物學家終於明白羚羊們給自己一片懸崖的目的了。

 

 

 

給自己一片懸崖,給自己的命運一片懸崖,絕地往往可讓你重生,絕境才會給生命創造出神話和奇蹟。大自然造物自有一定的道理,給予了獅子強壯的身軀與尖牙利爪捕食,卻也給予羚羊矯健的機動力讓其逃生。

 

 

 

在這篇小故事中,看到了「傷害有時是為了説明成長」、「優點有時會變成致命傷」、「熟悉自己的優點並懂的發揮將會為自己帶來莫大的成就」。

 

 

 

而親愛的蓮友們,您呢,在這篇的故事中,您又看到了什麽?

 

淺談地藏菩薩的臨終修法-夢參老和尚


 夢參老和尚的叮嚀:

 

出家行道 忙的是臨走時走得很清淨

 

在《地藏經》的教授方法當中,說到我們若要死了,臨終時,你怎樣修?

 

我們出家行道,忙了一生,主要忙的時候是臨走的時候走得很清淨,走得很解脫,不被多生累劫的業障所纏縛。人人都有恐懼心,都怕最後的時候失去唸頭,走的不好再墮落下去,一失人身萬劫不復。當然我們學佛的人都懂這個道理,特別注重臨終的時候,但是你平常要是不修,臨終的時候正念怎麼會現前呢?一個人作惡一生,等臨終的時候能遇到特善的善緣了,得到善知識的啟示,一下就能超脫,這種事情很少很少,甚至可以說沒有。

 

況且無量劫來一生一生做的惡業太多了,到了臨終的時候,怎麼會有那個善根呢?要靠自己的修行啊!

 

我們舉例子說:以前我在鼓山的時候,禪堂老和尚講開示的時候,提醒我們要注重自己話頭,也就是我常跟大家說的注重你的念頭,在你臨終時能夠與你的念頭相應。對我們學法的諸位法師來說,無論學戒、學定、學慧,平時學的時候,就是為了準備到臨終時用,學而致用。

 

我們在這裡學什麼呢?學死啊!現在我們學的佛法都叫我們了生死,大家一天都聽好幾遍「了生死」,你怎麼了?特別是我們這些學教理的人。

 

 

地藏菩薩的臨終修行方法

 

地藏菩薩告訴我們一個臨終修行的方法,就不必悲傷,按《地藏經》修行的方法,臨終時你怎樣修行?也不是說等你要死才修行,在你活的時候就要準備。這臨終修法是別人幫助他,他自己不修,或者道友或六親眷屬怎麼幫助他,為他設福啊!設福不必一定是了生死,是給前面路上舖一個道,未來能得解脫,是這樣一個意思。

 

我們應當自己修,親友、父母、眷屬都是靠不住的。觀世音菩薩拿念珠,表示「求人不如求己」啊!你自己現在就凖備,修好你要走的道路,不要等到那時候才去修福。

 

地藏菩薩向佛說:「這世界眾生都是作惡,行惡眾生太多了,大惡小惡無量惡,從纖毫間至於無量,為什麼呢?」無量劫來習氣過去所熏習,就是如是。像這種人,他的眷屬在他臨終的時候,給他設施福報吧!讓他前路不至於墮三塗,這還沒說成道的事,能免去三塗就算很幸福了。

 

 

燒紙錢其實是沒用的

 

至於燒紙錢,看人要死了先燒點紙錢,這其實是沒用的。佛教是不主張燒紙,但鬼道還是需要的。

 

有人問印光老法師,他不置可否?鬼道還是需要的,其它道確實沒得用處。如果在佛前供的幢幡、寶蓋或供點油燈,這都解決不大問題。

 

 

最好的方法是念《地藏經》

 

最好是把《地藏經》念一念,轉讀尊經,或者供養佛像、菩薩像,或念佛念菩薩名號,乃至辟支佛名號,使臨終的人還能得到清醒,耳根還沒失去聞力,耳根還能聞。他若不能聞,效果就沒有了。你念的時候,他的耳根能收攝,收攝他的神識當中,就是他所造的惡一定要墮三塗,感惡果報,因為他眷屬或道友,給他臨終助念、給他念佛,念佛念聖號,他聽到了,有怎麼殊勝因緣,他的罪惡就能消滅。

 

假使進一步說身死之後,七七四十九天之內,他的神識尚未轉到別的道去。西藏《度亡經》救亡法,人在死之後,中陰身還沒超度的時候,修這救亡法,給他修善事,能使他能夠離開惡趣。雖然不能使他生極樂世界、生到淨佛國土,他沒有這種修行的善因,但是他能離開惡趣、不墮三惡道,或者生人中或者生天道,以後再繼續去修行吧!那麼他的眷屬,給他做佛事做殊勝業的時候,也能得到很大利益,也就是生者、亡者都能得到好處。

 

因此應當對臨終的人,對他的道友、六親眷屬,給他這樣做,千萬不要人死了,做殺豬宰羊祭奠事,這簡直把他害了。本來他造的惡業就重,臨終再行殺害惡業,惡的緣給他助成,不拜三寶、去拜鬼神靈祇,魍魎精魅鬼去求鬼,這不但沒福而且糟糕了,送他下地獄增加罪惡,這個帳都在算他的頭上,這對死者不但沒有利益、好處,還增加很多的罪。

 

本來他自己做的善因,修行應該得到善報,但是他眷屬給他這麼一做造惡的業了,他死不下去,或者死的時候很痛苦,乃至會障礙他生善處了。如果這個人本身善根很深厚,經過一段辨別他可以得生善處。如果他本身沒有善因,再增加這些惡緣,本來就受生惡趣,那業障更重了。

  

 

給臨終之人 造些善因生善處

 

所以在臨終之人的眷屬,給他造這些善因能幫助他生善處。造什麼善?方法就是念佛聖號、使他耳根聽,或者修布施、幢幡寶蓋、修供養佛法僧三寶,或將他自己所得到的財物轉去塑佛聖像,塑地藏菩薩像、觀音像,一切諸佛菩薩像都可以。不能再給他造惡緣了,這就是臨終修法時要特別注意的。

 

 

更殊勝的是打佛七或是拜一個懺

 

假使說殊勝一點,諸位道友給他打佛七或是拜一個懺,減少他的罪業,臨命終的時候修持的方法,這不是本人,都是眷屬幫助他。為什麼?他到臨終時已經不能修,神識將離體一剎那間他已不能修,有的善業很重,像有人在臨終時,善友給他念,他微笑就走了,那是很殊勝的。有的現的相貌很恐怖,那就很危險。

 

地藏菩薩在《地藏經》上所說的、從各各經典所說的,地藏菩薩對著現實事上說了很多,很清楚。《地藏經》從文字、思想、理路上看起來很簡單,其實他是很深奧的。如果你把第七品〈利益存亡品〉這一品經文深入地講,臨終的時候再有殊勝因緣,離開這個文字,比如做觀想。如果是我們本身從這個教育,那我們臨終時囑託親友,像我們出家人可能無親友,不住在一起,都是道友。若圓寂在寺廟,乃至圓寂時你身邊也有些同參道友,有深切修為的人,那情況不同了。他們能送你到極樂世界,送你到兜率天或忉利天,或到彌勒菩薩、淨佛國土去,乃至就是這個娑婆世界清淨的地方很多。

 

假使圓寂在五台山,你一生里自己感覺現生沒有做什麼惡業,加上善緣幫助你,文殊菩薩道場就在清涼山,你會被文殊菩薩攝受去的。這是你的願力、修行力、善根力三個結合起來。這是教我們每位行道者、修道者應做凖備資糧,到臨終時無罣無礙,這是專對一般人來說,生在世俗家、社會上,不是指出家人及四眾弟子說的。

 

這段經文在臨終救亡修法時,因為《地藏經》是講事,普度一切眾生,因此你對社會上一般沒信三寶,或信而不懇切,聞到、聽到對這一類的,特別是在醫院。台北榮總,我有位弟子在榮總當護士長,由於她提倡在醫院裡設佛堂,每一個人進太平間一定給他念佛,而且他們經常到太平間念佛,往生到這樣醫院也不錯,都有人念佛、有助念。在沒有助念,她會組織幾位護士道友,為他念佛送去。這是台北榮總醫院。

 

還有林口長庚醫院,這兩間醫院都有佛堂,就設在太平間前面,有的設在太平間、有的離開太平間,但是一定要助念。若太平間有佛堂供養佛像。

 

這也是助緣,幫助他不墮惡道,不管他本人是造什麼業或造很多惡,不管信佛也好、不信佛也好,到臨終時幫助他念佛,也得有這個緣。

 

往往他到快臨終的時候,家屬把他接出醫院,在家裡做追悼、不是做法會,追悼是世俗上請親友吃喝,這會增加他的罪業。就如經文所說:這是什麼呢?這是緣,在你臨終時遇到助緣不好,或者你的不肖子孫、子女、道友,非要如是做不可,這是你過去生所造的業招感、善緣不具足、善緣沒有。

 

臨終的時候,大家共同誦誦,像我們這清淨僧一定送他到極樂世界去,那不是消災免難,而是得生淨土。我也看到很多事,多講一講,這是很重要的。

 

 

植物人的現相

 

有的是死不下去。我剛才說的這兩間醫院,植物人加起來恐怕有上千、沒上千也有八百,我看見很多。植物人的神識是什麼都不知道,就有一個空殼子,你說他死吧!他會吃飯,你餵他他就吃,不餵他他也不吃,眼睛也不認識人,六根全在,可是六識全完了,只剩肉體在,子女就得照顧。

 

在《地藏經》說,他在陰間受罪,他的業在陰間打官司,善惡沒定,壽命沒盡,還沒有死。現在的不可思議力量是那個藥物,延續他的身命。這種人差不多他生前積累很多的財富,這錢沒地方花,就在醫院裡頭花吧!有的專請護士小姐八個小時一班,一天花費的錢很多,而且用的藥物是很貴的延續生命,一天花很多錢。

 

在台北我有個弟子,她的先生一天將近花十萬台幣,他延續了將近十一個月,把他掙的錢花的差不多,他才死。如果把他生前掙的錢做慈善事業,更不說供養三寶,不比這樣花強嗎?

 

我跟他夫人說,妳跟妳的子女這樣做!她說不行啊!社會的壓力啊!因為他的同事公司一定要這樣做,財富在公司里大家掌握,不給家屬掌握,公司要給他這樣做,這叫業。

 

我們經常說罪業重、罪業重,這叫罪業重。這叫業不由己,在哪兒表現?在這地方表現,這類事情很多。

 

我們是雖然依著經教講,不見得人人都聽到《地藏經》,如果聽到《地藏經》他肯信嗎?他能按《地藏經》上說的去做嗎?他為什麼遇不到這個緣?就是遇到那個緣呢?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業障重、業障重,這時顯現出來,這叫真正業障重。

 

像地藏菩薩所說的,修布施、修供養增長他的福德,辦不到。像我們這些法師,雖然都是持銀錢戒的,我們怎樣布施呀?我們在寺里當一個清眾,我們布施給誰?我們道友都一樣,誰布施給誰?

 

布施就是給供養,多種多樣的,你別認為我在這裡頭就不能行布施!你布施的對像多的很,可不是這些同住的師父們。上供養三寶,下施一切鬼神眾,我們相信嗎?我們學佛弟子都應該相信,我說供養對像多的很,施給鬼神嘛!供養的心,各有各種說法、想法。

  

 

結齋時留一口 供養不得飲食的鬼道眾

 

例如說我們在台北道場的道友,吃完飯要把缽洗的非常乾淨,都吃乾淨了洗缽倒一點水,拿個小刷子刷完了,洗乾淨完了喝了。

 

我就不是這樣做,我的做法又不同!我有時候留一點點,都要吃完了要結齋的時候,留一口,完了出來找一個清淨處施食給他,供養那些不能得飲食的鬼道眾生,然後給他念念咒,舍施法大家都會。

 

但是我們這個齋前,上供養三寶,不是在我們吃齋堂時候,吃供齋時,先拿出一點在供養台階上,擱上一點給他,那也是念咒。但我們吃完了,雖然是刷牙水,也可以把它供給鬼神眾。

 

佛教導我們的修行方法是多類化的,隨你個人的意願,同樣的一個方法,你個人的思想、認識、體會的不同,修行的方法好像是一個方法,它就不一樣。我們念阿彌陀佛,臨終念彌陀佛,當然自己念是最好,到時候能念不能念?自己能做主否?若是能做主,念著佛往生了,臨終時清淨十念都可以,這說是臨終方法的修行,你現在沒到臨終,天天做臨終修行也可以啊!不是不可以。

 

你如果每天都能這麼修行,各人教授的方法不一樣,總的根據佛所說的精神。如果你一天早、中、晚三個時間,各人都有各人的功課,還有常住一切事物,念十聲不多吧!誠懇地一心一意念十聲,早中晚各十聲共三十聲,佔不了你一分鐘,你隨便做什麼都可以。你再加一個起床時及臨睡眠的時候再念十聲,這該做得到吧?中午休息時,念十聲該做得到吧?結完齋再念十聲,該做得到吧?

 

就這個你能一生保持著,天天如是,那你的功夫已經很大了。到臨終時也能幫助你啊!到臨終時一到這個時間就念佛,還不是說你修觀想呢!我只說的事修,沒有說理,如果能用理觀,念佛時再觀想到理上去,自佛、他佛,自他不二,心佛一如,觀想自己就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是自己,阿彌陀佛常住在你的頂上。

 

平常一天想二、三次,這就叫功夫啊!功夫就是磨練可不要間斷,一間斷功夫就沒有了,功夫就是這樣子,天天不間斷、天天如是,你看的很簡單、做起來也不困難,也不要你付出多大的損失。

 

我不是輕視諸位,我想以前這樣做過的找不出幾個人,或許有,沒有好多人是這樣做的,這是一種自己的修持。

 

 

一聲地藏菩薩名號  永遠不墮三塗

 

一聲地藏菩薩名號,歷於眾生耳根,他就永遠不墮三塗了,特別是在臨命終的時候,臨命終的父母眷屬把臨命終的這個人的自身財物,不是集體的、不是家庭的、是他本人的,多少都沒有關係,屬於臨命終人他自己的寶物、東西把它變賣了,或畫地藏菩薩像,或者印《地藏經》都可以。

 

這個功德使這個命要將盡的人,他的眼睛能看見、耳朵能聽見,在這個時候根識都沒壞,在他眼能見、耳能聽的時候,知道他的眷屬拿他的財物,變化給他塑地藏菩薩形像,或者給他印《地藏經》,以這個功德力量,這個命終人或者病還能好,臨終還能好!或者是命已盡了,那他來生的果報享受去不會再墮三塗,不但不墮三塗他一定能夠繼續聞到佛法,或者生人天中。

 

我們能夠在寺廟裡頭,或者大眾僧之中圓寂了走了,大眾僧給你助念,那你的未來更不可思議,非常好。

 

 

觀空法師、圓拙法師 擇地壽終的啟示

 

我有個同學觀空法師,住在北京中國佛教會,他死前幾個月,要求把他送到莆田廣化寺,到了莆田廣化寺二、三個月就圓寂走了。

 

還有,我另外一個同學圓拙法師,可能好多人都知道他。我到泉州承天寺看他的時候,不能說話了,我就跟他說、他就跟我點頭,讓我把他扶著坐起來。我就把他扶著坐起來,我說:「現在你的心裡什麼都不要想,頂好回廣化寺去。」廣化寺,大家都知道是學戒的道場,非常注意臨終助念,他以前幫助好多人,到廣化寺去住,他也跟我點點腦殼。我離開泉州的時候,我知道他就回廣化寺了,是學誠法師把他接回去了。

 

為什麼壽終的時候,要擇善地?有助念!這是靠自己的福德呀!到臨終的時候,他可以從這個地方出去,本來在道場裡住的,人家能修行到臨終的時候,能有一個善力、有個助力念力使你走,自己的力量不夠、得靠他力。

 

  

佛教是不忌諱隨時把死掛在口邊

 

我們今天講的是臨終修法,死的時候要注意,現在大家道友們都二十多歲,離死好像很遠似的,但是你要凖備,佛教是不忌諱隨時把死掛在口邊。

 

佛就問弟子,看哪個說的準確,說人命在什麼時間?或再一天或再二天說的都不一樣,人命在呼吸之間,隨時都可以不出氣。

 

說我還年輕,身體很好,可是有橫禍來!

 

說我們住在聖地就很保險,也不一定啊!你的業障超出保險範圍去了。那天我的弟子跟我講,他們去朝東台、西台,在清涼橋上面的路上,一部車子翻下去死了八個人,也不見得是很老,也不見得八個人都應該一塊死吧?

 

 

隨時要準備面對死亡

 

所以隨時要準備面對死亡。生死臨終對一個人、對我們來說隨時會發生,沒有什麼保障。你跟閻王爺訂合同了嗎?定了合同也不保證,沒有保險公司能保證你。那不是人壽保險很多,人壽保險是賠幾個錢,你去保是天天要給他進貢,他是賺錢的,不能保證你不死,你死了我只是賠幾個錢而已,他怎麼能保證你不死?他連自己都保證不到,還能保證你嗎?都是不可靠的。

 

最可靠就是你自己,多行善事、莫做惡事,隨時這是個準備,不說你馬上就死了,不一定的。

 

準備資糧,臨終不等別人助念,自己做得了主,當一氣不來的時候,正念馬上現前,佛法僧三寶現前,絕對不會墮惡道,今天就跟大家談這些吧。

   

淺說地藏經大意

 

時間:2000 年結夏安居

 

地點:五台山普壽寺

 

文字整理:方廣編輯群

 

.

幾個人真正認真把佛說的話當話–淨空法師

 

佛法因緣生,這說出世出世間一切法離不開因緣,沒有因緣那就無緣無故生起,這講不通的,沒這個事情,佛法也是因緣。那這因是阿難啟問,我們前面讀過了,世尊允許為大家來說明。演出究竟方便、最極圓頓的殊勝淨土法門,這一句話就不可思議。在大乘教裡面,這是第一法門,這個法門裡面所說的超情離見,不可思議難信之法,凡夫一品煩惱都沒斷,臨命終時十念都能往生,生到極樂世界就作阿惟越致菩薩,誰相信?難信之法!絕對不是六道凡夫情見所能理解的,所以叫超情離見。這就是說,絕對不是六道凡夫所能夠理解,所以就變成難信之法。

 

尤其現在眾生情執深重,相不相信?真的不相信。你不要看修淨土的人多,好像天天在念阿彌陀佛,管不管用?不管用。為什麼不管用?因為他不信,他還相信這個世間的五欲六塵。就像 李 老師早年在台中講經,他舉了一個例子,老師在講經,我們一般都在聽經,有個人來報信,「你家裡失火了」。你是不是趕快回去?那就不信;聽到家失火了,如如不動,我聽經要緊,那叫真信。可見得真信難!一考就考出來了,他是真的還是假的。今天這個地方法師在這裡講經,你今天晚上去做一筆生意可以賺一百萬,你是來聽經放棄那一百萬,還是去賺一百萬,今天經缺一堂就無所謂。肯定是去賺一百萬,他就不來了。這不都是假的嗎?這叫難信之法。有幾個人真正認真把佛所說的話當話,佛所說的大千世界七寶佈施,不如經裡面的四句偈功德大,誰相信?別說一百萬,恐怕賺十萬塊錢,他就不聽了,捨棄了,十萬塊錢重要。這是我們從這些地方細心去觀察,真正相信的人不多。不相信他也常常到這裡來聽經,這是為什麼? 李 老師說一句話很有味道,他說是什麼?來消遣消遣。原來這些人到佛堂來學佛是消遣,他沒事幹,到這裡來玩玩的,是這麼一個心態。坐在家裡感到無聊,佛堂去走走,熱鬧熱鬧,不是真學。真學還得了,真學不個個都成佛了?聽了過去老人的話,我們這麼多年細心觀察,一點都不錯,所以我們就見怪不怪,知道這個法門不容易。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節錄精華(第153集)淨空法師 2010/9/30

 

夢參老和尚:給大家講一個真人真實的故事


夢參老和尚:給大家講一個真人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從弘一大師那聽到的。

 

       在清末民國初的時期,袁世凱要發起洪憲,恢復封建帝制,要做皇上,他把帶頭反對他的名人都抓走,給關了起來。章太炎是當時的一個知名學者、國學大家,有著救國救民之心的他也被抓走了,兵卒把他關在了北京的龍泉寺裡。

 

       在被關起來的那段時間裡,章太炎心情很不好,整天胡思亂想。有一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很多人來,請他去鬼道當閻王爺,等快天亮才把他送回來,一到夜裡又把他請去,把他累的夠嗆,都不能休息了。

 

       他回來後跟寺院裡的老和尚講:有美國人、歐洲人甚麼都有,案子也非常多,簡直忙不過來。他辦公桌上擺放的案子,忙了一宿,回來累的不得了,醒了之後一點精神都打不起來,一到夜裡又被拉了去。他問老和尚:“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離開這種痛苦呢?”

 

       老和尚說就告訴章太炎,念誦《地藏經》可以擺脫這種痛苦,於是他就開始念誦《地藏經》,一念誦《地藏經》果真見效了,夜裡再也沒有人請他去做閻王了。

 

       這個故事是弘一大師講的,是因為《占察善惡業報經》的緣故,我們談到了這個問題。你看《地藏經》裡面,地藏菩薩化身無量無邊,自從打這十幾多年來學“地藏法門”,接觸認識了很多人,也有很多真實的故事,要如何理解呢?這不是我們信和不信的事,而是怎樣去理解的問題。

 

       現在《地藏經》專一來講述地獄的情況,像什麼拔舌地獄、油鍋地獄,這都是地獄的名詞,而且是佛所講的。在第五品“地獄名號品”,普賢菩薩問地藏菩薩,讓地藏菩薩說地獄名號。

 

       大家都知道普賢菩薩的果位是什麼嗎?《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的那種大智慧能不知道地獄嗎?他為何要問地藏菩薩呢?這些大菩薩互相演暢,目的是讓我們生起信解。

 

給大家講一個真人真實的故事,這個故事我從弘一大師那聽到的。

 

       在清末民國初的時期,袁世凱要發起洪憲,恢復封建帝制,要做皇上,他把帶頭反對他的名人都抓走,給關了起來。章太炎是當時的一個知名學者、國學大家,有著救國救民之心的他也被抓走了,兵卒把他關在了北京的龍泉寺裡。

 

       在被關起來的那段時間裡,章太炎心情很不好,整天胡思亂想。有一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到了很多人來,請他去鬼道當閻王爺,等快天亮才把他送回來,一到夜裡又把他請去,把他累的夠嗆,都不能休息了。

 

       他回來後跟寺院裡的老和尚講:有美國人、歐洲人甚麼都有,案子也非常多,簡直忙不過來。他辦公桌上擺放的案子,忙了一宿,回來累的不得了,醒了之後一點精神都打不起來,一到夜裡又被拉了去。他問老和尚:“有沒有什麼辦法,可以讓我離開這種痛苦呢?”

 

       老和尚說就告訴章太炎,念誦《地藏經》可以擺脫這種痛苦,於是他就開始念誦《地藏經》,一念誦《地藏經》果真見效了,夜裡再也沒有人請他去做閻王了。

 

       這個故事是弘一大師講的,是因為《占察善惡業報經》的緣故,我們談到了這個問題。你看《地藏經》裡面,地藏菩薩化身無量無邊,自從打這十幾多年來學“地藏法門”,接觸認識了很多人,也有很多真實的故事,要如何理解呢?這不是我們信和不信的事,而是怎樣去理解的問題。

 

       現在《地藏經》專一來講述地獄的情況,像什麼拔舌地獄、油鍋地獄,這都是地獄的名詞,而且是佛所講的。在第五品“地獄名號品”,普賢菩薩問地藏菩薩,讓地藏菩薩說地獄名號。

 

       大家都知道普賢菩薩的果位是什麼嗎?《華嚴經》中的“普賢行願品”,普賢菩薩的那種大智慧能不知道地獄嗎?他為何要問地藏菩薩呢?這些大菩薩互相演暢,目的是讓我們生起信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