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2 月 2011

慎選食用油脂 降低憂鬱風險 文/柯俊銘

所謂「氫化植物油」又被稱為反式脂肪,具有耐高溫、不易變質與存放久等優點,被廣泛應用在食品(如速食、泡麵、洋芋片、鹹酥雞、甜點等)製作上。

 

攝取這類油脂除已被醫界證實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哮喘、過敏、癌症等疾患纏身的風險,近期發表在國外「公共科學圖書館期刊」線上版的一份報告更指出,食用反式脂肪也會讓人出現憂鬱症的機會大增,值得注意。

 

食用反式脂肪 罹憂鬱症機會大

由西班牙拉斯帕馬斯大學的預防醫學專家Almudena Sanchez-Villegas博士和納瓦拉大學的學者合作,針對12059名平均年齡為37歲半,且並無憂鬱症病史者進行為期6年的追蹤調查,以探討這些人各類油脂的消耗量和未來憂鬱症發病率的相關性。

 

研究人員每兩年會安排一次問卷訪談,主要是瞭解個案的飲食內容與生活方式。

調查結束時,也會參考當事者歷年來的就醫紀錄,以確定其是否曾被診斷為憂鬱症,或因故接受抗憂鬱劑的治療;統計發現,有657名個案得到憂鬱症。

 

進一步分析顯示,食用反式脂肪的量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呈現劑量效應關係,也就是吃得越多,罹患憂鬱症的機會就越大。例如,相對於沒有食用反式脂肪的人,攝取較多反式脂肪者罹患憂鬱症的風險居然高出48%

 

另外,食用的油脂若是傾向飽和性脂肪,如牛、羊、豬等動物肉中所含油脂,也有類似上述現象。但若是傾向攝取不飽和性脂肪,如深海魚油、橄欖油、蔬菜油等,卻能降低憂鬱症的罹患風險,發揮保護、預防的作用。

 

不飽和性脂肪 能降低罹患風險

研究結果似乎可說明,為何南歐國家的憂鬱症發病率較歐洲其他地區低,食物儼然扮演了重要角色。

南歐國家普遍採地中海型飲食,食材多海魚、蔬果、堅果等,烹調也以橄欖油為主,這些東西都富含不飽和性脂肪,例如Omega-3ω-9等。

 

建議大家買東西吃時,天然的最好,少碰油酥或油炸的加工食品,並養成閱讀營養成分標示的習慣,審慎選擇攝取的油脂,身心健康才有保障。 (作者為公職臨床心理師)

 

 

好習慣 好運到 摘自「管理雜誌」426期

有人會覺得有些人,天生就是老闆命。大家羨慕巴菲特做的投資總是賺的多,賠的少,但你不知道的是,他6歲就知道低價買可樂,然後高價賣給遊客。11歲他就買了「花旗服務」的股票,所以投資對他而言,是習慣,不是工作。

 

 

 

有些企業會被認為它們運氣特別好,像美國銀行較少遇到劫案,例如去逛Costco的時候,總覺得特別順暢。但你不知道的是,美國銀行規定停車場車頭一定要 朝牆停放,這樣歹徒還要倒車,脫逃就會較困難。Costco希望大家停車,車屁股靠走道,這樣上下貨就比較方便,車道較能暢行無阻。

 

 

 

習慣好,運氣就會跟著好,為什麼呢?因為生命中有10%,是由際遇所組成。而有90%,是由你的反應所決定。我們無法掌握10%的際遇,但是我們卻能掌握餘下的90%。好習慣愈多的人,這90%,就能掌握地愈好。

 

 

 

什麼是好習慣?台大心理學系八十歲的老教授柯永河,研究「習慣」一輩子,他說好習慣就是:能夠讓自己快樂,幫自己解決問題,也能夠讓別人快樂,幫別人解決問題,這樣的規律行為,就叫做「好習慣」。

 

 

 

習慣影響我們怎麼學東西,怎麼看事情,怎麼與人溝通,怎麼處理工作。學習影響思維思維影響決策決策影響行動行動影響成果成果影響命運。

 

 

 

那麼在管理上,有哪些好習慣呢?

 

 

 

先,做每一件事情,都談PDCA:事前計劃。:實際行動。:檢討成 果。:有修正的行動。

 

其次,做每件事,都想80/20法則:20%的人貢獻80%的績效。關 鍵的少數—Vital Few,有用的多數—Useful Many。還有:溝通時,傾聽對方,學尊重人的好習慣。不遲到、工作按時做完,學紀律的好習慣。檔案、桌面維持乾淨,學有條理的好習慣。勇敢發問,學追根 究底的好習慣。勤做筆記,學凡事紀錄的好習慣。衣著整齊,學社會禮儀的好習慣。

 

 

 

好習慣怎麼做,有沒有訣竅呢?

 

一、 立刻做:培養習慣最怕光說不練。

 

二、連續做:一個行為連續做21次,一天一次,就會變成習慣。

 

三、用鼓勵的方式做:用「酬賞」吸引培養好習慣。

 

四、從小事 開始做:回家就洗手,這並不用發毒誓。

 

五、有目標的做:談學好英文,不如談一天該背多少單字。

 

六、不談進步,談起步,不要想著要維持多久,不要想困不困 難,培養好習慣只需要「立刻改變」,好運就會發生。

 

 

 

人人都有好習慣,天天都有好運到,希望大家都能養成好習慣,從此改變命運,敲開成功的大門。

 

 

星雲大師:不爭人我

昭化道簡禪師追隨雲居道膺禪師學道很久,雖已得到老師的印可,仍繼續留在雲居山分擔寺務,因其戒臘最高,人稱堂中首座。

 

道膺和尚將圓寂時,侍者請示說:「老師,有誰可以繼嗣您的法脈?」

禪師回答:「堂中簡首座也。」侍者沒有聽懂,誤以為是從堂中揀選,就與眾僧商議,推舉其他人為堂主。

當時昭化禪師已經密承師命,並無謙讓推辭的意思,當仁不讓的就持具登上方丈法座,開堂說法。其他人等心生不滿,昭化禪師知道後,毅然下山離開。

 

當天晚上,山神號泣,聲貫如雷。大眾這時才知道犯了大錯,趕緊連夜趕路,追回昭化禪師,向他懺悔罪過,祈求禪師歸院領眾。此時山神又連聲歡呼:「和尚回來了!和尚回來了!」

有位學僧向昭化禪師問:「維摩居士就是金粟如來嗎?」

昭化禪師答:「是的!」

 

學僧疑惑地問:「既然維摩詰居士就是金粟如來,為什麼釋迦牟尼佛講經說法時,已是如來的維摩詰,還要來聽法呢?」

昭化禪師大喝說:「因為他不爭人我!」

 

「要得佛法興,除非僧贊僧」,成聖者也是「佛佛道同,光光無礙」。金粟如來到佛陀處聽法,無非是為了弘法、護法、興盛法場,並沒有你我、大小之分。一般人因為我執未破,所以才有你我、男女、好壞、高低的分別相。

 

學禪,要學心裏的富貴,對於世間上的功名富貴,榮辱毀譽,不要太認真,要「提得起,放得下」,才能有開闊的人生。尤其在大眾中,要樹立慈悲、道德、忍辱、犧牲的道風,在生活中不爭人我,才不失修道者的形象。

 

 

供養的訣竅

如果欲求世間的安樂,應當精勤供養三寶。《地藏十輪經》:“三界中安樂,皆由三寶生,故求安樂人,常供養三寶。”不信佛教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切安樂都是三寶帶來的?但不管他們怎麼想,以供養三寶而出生一切世間的安樂,這就是如來所說的真實語,也是無欺的世俗緣起。

  頂禮本師釋迦牟尼佛!

 頂禮文殊智慧勇識!

 頂禮傳承大恩上師!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為度化一切眾生,

      請大家發無上殊勝的菩提心!

        如今在學佛的人群中存在兩種情況:有些人對佛教的信心非常虔誠,但由於沒有接受過佛法的教育,雖然辛辛苦苦地做了一些善事,但往往都流於形象上,沒有得到很大的功德;而有些人雖然學佛多年,也懂一些佛法的理論,但目光一直盯著高深的大法,從來沒有踏踏實實地積資淨障。前者因為不懂佛法而不知道如何行持,後者雖然懂一些佛法,但因為見解偏頗,也沒能實地行持。我們現在學的這部《極樂願文大疏》對如何積資淨障講得非常具體,也引用了大量的教證和公案來說明積資淨障的重要性,可以兼治以上兩種人的毛病。這部論典中有許多藏傳佛教的竅訣,也宣說了顯密圓融之理。我相信學了這部法之後,以前對藏傳佛教不瞭解的人會有所瞭解,以前對密法有疑惑的人會遣除疑惑,有宿世善緣的人也會對密法產生信心。

        從我個人來講,這次跟大家共同學習藏傳淨土法以來,內心有很大的收穫,我也願意與更多的人分享這些殊勝的正法。在一次典禮上,一位道友說:“每當我在享受佛法的甘露時,就情不自禁想起那些處於迷茫中的同事。”我對這句話很有同感,現在我們自己懂了一點佛法,但許多與我們有緣的眾生還在渾渾噩噩中度日,為了讓這些人得到正法的利益,我們應該發大心,廣泛地弘揚佛法。

                   

        為了讓大家得到佛法的利益,我們為大家提供了良好的順緣。我講完課之後,發心人員整理出《講記》,當一本本《講記》發到手中時,不知道你們有什麼感覺。有些善根深厚的人得到法本時非常高興;而有些善根淺薄的人恰恰相反,得到法本時沒什麼感覺,拿到工資時卻激動得手都在發抖。道友們應該觀察自己對法本和錢財的反應,看自己屬於哪種人。

        得到法本後,不要從來都不看,應該反復看,認真思維其中的道理,這才能有所收穫。佛法非常深奧,一個看似簡單的公案也蘊含著甚深的道理,其深度完全不同於世間法。也許大家有這樣的體會:世間的小說看了一遍後,基本上就知道是什麼意思了,以後再看也看不出什麼新意;而佛教的道理完全不同,如果反反復複地看,每次都會有不同的收穫。去年許多人學完了《入菩薩行論》,今年我們要求部分人重新學習,有些人正在進行第二次學習。最近有人向我反映說:這次學習的收穫比上一次還大,因為上一次學習時,自己沒有佛教的基礎,許多道理聽起來懵懵懂懂的,而現在有了一定的基礎,學起來理解得更深入了。所以佛法非常深奧,僅僅學一遍是遠遠不夠的,應該反復深入學習。

        下面開始宣講正論。前面我們講了真實供養、意幻供養和自成供養,今天著重宣說要盡己所能供養三寶之理。

        每一個修行人都想積累廣大的資糧,怎樣才能積累廣大的資糧呢?如果能把握住幾個要點,則會輕而易舉地積累資糧。這些要點是:

一、隨時隨地作上供下施;

二、在傳法善知識前作供養;

三、對僧眾共修的法會作供養。

                  

                                 

           位於四川省甘孜州色達縣,全世界最大的佛學院—喇榮五明佛學院山門

                                                                                      版子於20108月拍攝的

    以下我們分別宣說。

        首先,欲求廣積資糧者應當在一切時處精進供養。對想往生極樂世界的人來說,見到任何悅意的對境時,都要將其供養阿彌陀佛,並發願令自他一切眾生往生極樂世界。在日常生活中,每個人都會見到悅意的外境,如公園裏的鮮花,藍天上的白雲,路邊的清泉,外出旅遊時能見到優美的自然風景,到商場購物時能見到精美的商品……在見到種種悅意的外境時,道友們不要輕易放過,這其實是積累資糧的大好機會,大家應該馬上將其供養三寶。不僅無情法可以供養,甚至人也可以供養,《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說,當見到俊男美女時,要作意將他們供養三寶。此外,當自己得到一件新東西時,也要首先供養三寶,然後自己再享用。比如得到一件新衣服時,先在空中甩一下,心裏想或者口中說“供養三寶”,再觀想三寶將衣服賜予自己使用。許多藏族人都有這樣的習慣。前幾天我和幾個藏族人吃飯,一個人佩戴了一件精美的銀飾,另外兩個人見到後,馬上異口同聲地說:“真好看啊!供養三寶!”

        這裏講在見到悅意對境以及得到新東西時都要供養三寶,這是要大家養成隨時隨地作供養的習慣。一旦有了這樣的習慣,在日常生活中,順便就能積累廣大的福德。有了廣大的福德,必然會出生世出世間的一切安樂。所以我們應恒時精勤供養三寶。

        如果欲求世間的安樂,應當精勤供養三寶。《地藏十輪經》:“三界中安樂,皆由三寶生,故求安樂人,常供養三寶。”不信佛教的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一切安樂都是三寶帶來的?但不管他們怎麼想,以供養三寶而出生一切世間的安樂,這就是如來所說的真實語,也是無欺的世俗緣起。     

                                    著名喇榮五明佛學院

        欲求出世間的安樂,也應精勤供養三寶。有些人認為,只要有高深莫測的境界,就會得到出世間解脫的安樂,因此他們往往輕視供養三寶。其實這種好高騖遠的想法是錯誤的。《前行備忘錄》中有一個比喻,“頭從高處系,頸從低處斷”,意思是如果只抓住身體最上端的頭,很可能身體從細細的脖子處斷掉,而沒有了身體的頭也沒有什麼用處。這比喻有些人一味希求像頭部一樣的正行法,但因為沒有積資淨障等前行法作為基礎,最終他們得不到任何實義。相反,如果從身體般的基礎法起步,不管修任何法都能成功,因此,欲求解脫者千萬不能輕視積資淨障等前行法。

        這些道理極其殊勝,我因此也非常感念大恩上師法王如意寶,上師老人家通達了一切顯密佛法,並且以身作則去實踐這些道理,受他老人家言傳身教的影響,傳承弟子們對世俗和勝義的善根都很重視,真正做到了二資雙運。在當今時代,這樣的上師和弟子都是非常罕見的。能值遇大恩上師,這確實是多生累劫的福報,每當我想到這一點,內心總是有說不出的歡喜。我並不是故意說一些溢美之辭,自己內心深處確實有這樣的感激之情。                  

                         

                            喇榮五明佛學院創辦人法王如意寶晉美彭措尊者

       下面講在傳法善知識前作供養。

        我們在善知識前求法時,不應兩手空空,什麼供養都沒有,這樣的求法是不合理的。雖然正法與上師不需要財富,但如果自己明明有財富,卻捨不得供養,這會耗盡自己的福德。具有法相的善知識不會為財富而傳法,但為了不致耗盡自己的福報,尤其是為了顯示佛法的珍貴,也為了表明對佛法的尊重,弟子應該慷慨供養。

       密勒日巴尊者傳》中有一則鄂巴喇嘛為求法而供養上師的故事。鄂巴喇嘛是瑪爾巴上師的弟子,有一次,鄂巴供養了瑪爾巴上師大量財物後,對上師說:“上師啊!我的身口意都屬於您老人家。這次我把所有的財產都帶來了,家裏只剩下一隻母山羊,它是羊群的祖母,因為它實在太老,又是跛腳,所以才把它留下了。我把這些都供養給上師,請您賜予我殊勝的灌頂與口訣,特別是耳傳派的甚深口訣!”說完向上師頂禮。瑪爾巴上師笑著說:“哦,深遠殊勝的灌頂和口訣是金剛乘的捷徑,依靠此口訣,不需要曠劫修行,此身就能成佛,這是一切口訣中的特別口授,為上師、空行所付囑。既然你要求法,那只羊雖然又老又跛,不拿來還不算全部供養,我的口訣還是不能傳給你,別的法我早已傳給你了!”鄂巴問:“如果我把這只老山羊供養了,您老人家肯傳法嗎?”瑪爾巴上師說:“只要你親自去拿來,我就傳!”於是鄂巴一個人跑回去,把老山羊背過來供養上師。他把所有的東西供養後,瑪爾巴尊者非常歡喜地說:“所謂秘密真言乘的學人,就是像你這樣的弟子。其實,一隻老山羊對我有什麼用呢?但為了尊重法必須要這樣做。”接著瑪爾巴上師便賜予他殊勝的灌頂和口訣。       

 

              瑪爾巴上師                                                      密勒日巴尊者

        沒有信心的人會覺得,瑪爾巴上師的貪心真大,弟子供養再多財產都不滿足,連一隻老山羊都不放過。其實根據密宗的觀點,在依止上師時,弟子必須對上師觀清淨心,應當想到:上師的任何行為都有甚深的密意。但現在有些人分別念很重,總覺得上師的行為這也不對、那也不對,甚至上師說一句話,他能挑出一百個毛病。這樣的噁心劣行會障礙自相續產生覺受和證悟。其實上師本來沒有任何過失,是弟子的心、眼不清淨,才覺得上師有過失,這就像鏡面上若有垢障,鏡中顯現的面容也會不清淨一樣。所以蓮花生大士有這樣的教言:應當一心一意祈禱上師,平時要以清淨心和慈悲心來修煉妙力。

         這裏講應該對上師作供養,但如果上師不願意接受供養,弟子也沒必要強迫上師接受。我曾見到這種情況:有一個弟子供養上師一百塊錢,上師把錢推回去,對弟子說:“我不接收供養。”但弟子哀求道:“上師!您一定要接受。”又把錢塞到上師的衣服裏。上師把錢掏出來扔得遠遠的,弟子又把錢拾回來,跪在上師面前苦苦哀求。上師想離開,弟子一直擋著不放,一定要上師接受……為了一個供養,給上師增添了許多麻煩。其實,在這種事情上,弟子應該隨順上師。法王如意寶曾說,如果上師不願意接受錢財,弟子也沒必要供養這些有漏的財物,只要內心作意幻供養就可以了,這同樣可以積累資糧。 

    

                     著名喇榮五明佛學院

        按理來講,求法者本應對傳法者慷慨供養,但是在現實中,有些吝嗇者就是捨不得供養。這些人要好好想一想:死死抓著有漏的財物有什麼意義呢?有些人一輩子辛辛苦苦積累財富,但死亡來臨時,即使他的財富多如須彌山,也沒有權利帶走芝麻許,只能兩手空空離開人間,隨著業風漂泊在中陰界。也許在那個時候,這些吝嗇鬼才會醒悟過來:人死後再多的財富也用不上,為什麼自己生前不用這些錢財作供養呢?

         托爾斯泰有一篇小說,小說中講了一個地主和土地的故事。俄國有一個貪婪的地主,他用一生的時間和精力來購買土地,最後他的地盤極其遼闊,從地界的這邊到那邊需要騎上馬來丈量。當地有一個習俗,死者生前要選擇自己死後埋葬的地方。當這個地主快死時,他為自己選擇了一處墓地,在看到自己的墓地時,地主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他感慨地說道:“一個人其實只需要六尺長的土地就足夠了,這一點土地就可以把自己放進去,但我卻把一輩子都浪費在多餘的土地上。” 現在有些富人把錢存在銀行裏,自己捨不得享用,也不願意貢獻給社會,他們的財富僅體現為存摺上的數位,此外無有任何實義。當他們離開人間的時候,一分錢也帶不走,一輩子積累的財富被認識和不認識的人瓜分一空。這些富人雖然暫時擁有廣大的財富,最終卻一無所有,用佛家的話來講,他們的財產就是不堅實的財產,最終必定會被劫奪。

壇城八供

        怎樣讓不堅實的財產成為堅實的財產呢?《法化談叢》中說,以前有位富商,他一直苦於無法保管自己的錢財,他想:若將錢財埋在地下,恐怕地鼠會偷走;若藏在森林中,恐怕猿猴會搬去;若藏在水裏,恐怕水中的動物移動;要是交給親人,恐怕他們揮霍無度……想來想去,還是自己隨身帶著保險,於是他將所有的財產兌換成黃金,天天纏在腰間。一次這個商人路過某地,見到街道中央擺著一個大缽,來往的行人都向缽中扔錢。富商問一個人:“這些人在幹什麼?”那個人說:“你不知道嗎?這是公共福田,捨一得百千萬億倍酬報,往後會受用不盡。佛在《寶積經》中說:‘我不捨財,財將捨我,我今當捨,令作堅財。’這口大缽就是堅牢藏,金錢財物一入其中,五家不得共用[1],唯供養者獨自享有。”富商聽後歡喜雀躍,說道:“我得到寄託財物的好地方了!”就解開腰帶,將黃金放到缽中,又到寺院裏皈依三寶,眾比丘為他誦經懺罪,他心開意解,獲得了須陀洹果。這個商人通過供養三寶,把被五家共用的財產變成了堅財,看了他的故事後,大家懂得該如何保管財產了吧。                        

                        喇榮五明佛學院著名的大幻化網壇城

                                                                                             版子於20108月拍攝的

       《大智度論》中說:“富貴雖樂,一切無常,五家所共,令人心散,輕躁不定,譬如獼猴不能暫住;人命逝速,疾於電滅,人身無常,眾苦之藪,以是之故,應行佈施。”財富雖然能帶來暫時的快樂,但一切都是無常的,最終自己的財富會被五家共用,而且人的心會因為財富而散亂不定,這也是一種痛苦;而且,人什麼時候死是說不準的,因此生前有自在時,除了留下生活必需的資具以外,多餘的財物都要用來上供下施。

        有些人說:不是我不願意供養,而是我太窮了,沒有供養的能力。其實,供養不在於錢多錢少,只要有供養的意樂,再窮的人都能供養。即使作不了大供養,供養幾朵花總可以做到吧,你可以在野外采幾朵花,或者買幾朵花來供佛,以這樣的供養也能積累廣大的福德。

      道理已經講得很清楚了,因此無論貧富貴賤,任何人都應精勤作供養。但現在存在這種現象,在斷惡行善方面,有的人對於廣大之事怯懦不為,對於微小之事不屑一顧,這樣高不成低不就,最終一無所成。現在這種情況相當普遍:當我們勸有些人做大的善事時,比如出家受戒、終生吃素或者做慈善事業,他們覺得這太難了,根本做不到;勸這些人做小的善法時,如供一盞燈、點一支香、念一句佛,他們又覺得這微不足道,甚至反過來還講一些似是而非的道理,“搞這些有什麼用啊?人生就像陽光下的露水,很快就過去了,還是及時行樂吧……”其實,對大的善法怯懦、對小的善法輕視,這都是不應理的,我們應該遣除這兩種心態。
                       

喇榮五明佛學院一景     

        如果有勇氣,有些大的事情並沒有想像得那麼困難。每個人都是一盞燈,每盞燈都有一份光和熱,都能遣除黑暗、帶來溫暖,如果不願意放出光和熱,這就是自己的不對了。有些人學習大乘佛法已經多年了,心態還是很怯懦,一提到為三寶發心做事情就搖頭:我哪有這個能力?只要自己有吃有穿就已經不錯了。我覺得這些人應該改變心態,要握緊拳頭給自己打氣:別人是人,我也是人,為什麼我這樣脆弱?如果能激發出勇氣,肯定會有一番作為。

        一個人成就的大小完全取決於自己的心。以前曾經有這樣一件事:德國有兩兄弟移民到美國,最初他們在紐約謀生,生活很艱難。當時兩兄弟的心態完全不同,哥哥認為在一個陌生的城市很難有所作為,於是到鄉下買了一塊地種菜,而弟弟沒有低頭,他白天打工,晚上求學,他的專業是地質學和冶金學。四年後,弟弟大學畢業了,他到鄉下去看望哥哥,哥哥問他:“你現在擁有什麼?”弟弟說:“除了文憑,別的什麼都沒有。”哥哥說:“你還是跟我扎扎實實地幹活吧。我帶你去看看我的菜地。”在菜地裏,弟弟蹲下來看了看菜,又看了看菜底下的土,然後進屋拿了一個臉盆,在裏面盛滿水,把土一捧一捧地放在盆裏漂洗,漸漸地,在盆底出現金燦燦的金屬屑。弟弟抬頭看著哥哥說:“哥哥,你知道嗎?你是在一個金礦上種捲心菜!”由於兄弟倆最初的心態不同,導致他們中間的行為不同,最終在同一塊土地上獲得的收益也完全不同。

      再舉一個例子。四個人去同一個花園,一個人精神不正常,他認為這是地獄,花園中的美景反而給他帶來痛苦;第二個人覺得這個花園很美,在花園中自得其樂;第三個人見到花園中的美景,以自我解脫的心供養諸佛菩薩;第四個人以菩提心攝持,將花園中的美景供養諸佛菩薩。同去一個花園,由於內心的狀況不同,每個人的收穫也完全不同。所以,心是決定一切的,道友們如果善用此心,完全有能力在佛法上做一些大事。

                          
                                  怙主大寶法王噶瑪巴 畫

 

        另一方面,我們也不要輕視小的善事,應該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一點一滴地積累資糧。有些善法看上去不起眼,實際上它的功德非常大。《大悲白蓮花經》中說:“觀想如來後,僅向空中拋一朵花,其善根我以善逝佛智也難以衡量宣說。”一般人認為,供養一朵花是非常小的善事,可是這個教證說,觀想如來後,僅僅將一朵花拋向空中作供養,連佛的智慧都難以衡量其功德。好好想一想這個道理,我們確實不能輕視任何看似微小的善法。我對這些道理是深信不疑的,每天早上起床後,內心都要觀想諸佛菩薩,然後一邊念供養咒一邊向空中噴香水作供養。

       《妙法蓮華經》中說:“若人散亂心,乃至以一華,供養於畫像,漸見無量佛。”這個教證講的非常清楚:是以散亂心供養,沒有要求安住在生圓次第或者禪定的境界中供養;是在牆壁的畫像、唐卡或者佛像前供養,不是親自在佛面前供養;是供養一朵花,不是供養許多花,以這樣的供養也能逐漸見到無量的佛[2]再退一步講,即便對佛沒有信心,只是以某種偶然的因緣對佛作供養,這也必定有功德,佛經中有許多這方面的公案。

        所以行持善法並不需要太高的要求,但現在有些人經常說:“心散散亂亂的,還供養什麼啊?這沒有任何功德,應該放下這些勤作,只要自然安住就可以了。”這些人說的話很大,但他們在實際行動中,該安住的本性一刹那也安住不上,而不該放下的斷惡行善卻全都放下了。道友們應當注意,不要被這些似是而非的語言誤導了。我們畢竟是凡夫人,在做善法時肯定會產生各種妄念,甚至是非常惡劣的念頭,但不能因噎廢食,放棄一切善法。暫時有一些分別念並不要緊,只要能經常提起正知正念,並採取各種對治法,使惡念逐漸減少,善念逐漸增加,這就是一種修行。

      通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許多善法的形象雖然不大,但功德並非微不足道。如果拿出一大筆錢作供養,或者安住在一念不生的境界,這些一般人很難做到,但剛才講的善法人人都能做到,功德又巨大,想積累資糧的人為什麼不去做呢?

      接著講在僧眾共修的法會中作供養。                       

      在舉行大規模的法會時,因為法會中有密宗的儀軌(此為藏地的情況),具有前行、正行、結行(即三殊勝),並且僧眾當中有許多高僧大德,所以行持善法具有巨大的變數,功德能成百上千倍地增上,因此尤其要在這樣的大法會中精勤作供養。

      我們學院每年都開極樂法會,每次都有成千上萬的僧眾參加共修,這些都是清淨戒律的出家人,在極樂法會中要修持密宗的儀軌,而且有前行發菩提心,正行的念修,結行回向往生極樂世界,因此,如果能對極樂法會作供養,功德確實非常大。不僅如此,現在我們每天學習淨土法,這也可算是開極樂法會,因為我們每堂課都有前行發心、正行聞法念佛[3]、後行回向,所以此時若能作一些供養,比如供燈、供水、供花,也會有很大的功德。

      今後學院開大法會時,希望各地的道友積極參加共修。能親自來學院當然很好,如果不能來學院,可以在當地舉辦共修法會:集中在各自的道場中,在佛像前陳設精美的供品,然後一起念咒誦經。現在漢地有些居士喜歡做火供,如果有生圓次第的境界,這當然有很大功德,但不一定人人都有這些境界。而剛才講的共修法會不需要很高的境界,不管什麼樣的人都能參加,而且絕對有很大的功德,所以今後道友們要廣泛發動人們參加共修。

      總而言之,一切今生來世安樂的根本就是積累資糧。許多人罪業深重、善根薄弱,好不容易遇到了三寶,此時千萬不要空過了,要以三寶作為積累資糧的對境,好好作供養,多多積累資糧。人生非常短暫,我們的時間非常寶貴,大家要抓緊時間斷惡行善。如果是造惡業,應儘量往後推,最後捨棄這件惡業;如果是行持善法,不能明日複明日地往後拖,這樣有可能會落空,一定要當下行持,爭取早日圓滿此善法。

                              回向偈
      
此福已得一切智    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    願度有海諸有情
———————————————————————
   
 [1] 五家共用:王臣以法令取之,盜賊以非法奪取之,不肖後人以放逸衰敗之,水火溺焚而毀壞之,由人共取由天沒收之。

    [2] 在香花供佛方面,漢地做得很好,寺院裏的供桌上經常擺滿鮮花等供品。尤其每月的初一、十五等吉日,眾多善男信女都拿著香花到寺廟供養,這些人的行為值得隨喜。雖然他們也許沒有出離心、菩提心、顯宗的空性見、密宗的清淨觀,但他們對佛菩薩有恭敬心和歡喜心,以這樣的心態來供養也很難得。從另一方面講,這些寺院的創辦者為眾生提供了供養三寶的場所,他們也功德無量。今後道友們如果有能力,也要建立一些道場,最好是聞思修行的道場,如果實在沒有能力把聞思修行搞起來,也要塑造一些莊嚴的佛像,這樣許多眾生都會來作供養。

宗薩欽哲仁波切:如何積聚福德

宗薩欽哲仁波切:如何積聚福德

分類:佳文共享
2011/02/28 17:29

了解福德

  西藏德格有一個小王國, 這個皇室的血脈在大約一個世代以前中斷了, 所以現在已經沒有德格皇室的後裔。大家都相信, 德格一位非常重要的國王曾是偉大的西藏上師蔣揚欽哲旺波的弟子。

  曾有預言說,當他們兩人舉辦大法會時, 蔣揚欽哲旺波應該要在法會當中把德格王痛打一頓。時至今日, 德格人甚至還會說,由於德格人沒有福報,所以那一天, 德格王的表現好到蔣揚欽哲旺波找不到打他的理由。 因為根據那個預言,如果蔣揚欽哲旺波在那天狠打了德格王, 德格王室就能持續的傳承下去。

  我之所以告訴你們這個故事,是因為這是了解「福德」 的另一種方式。「福德」的概念是非常廣大的。 在佛教的某些派別裡,比如聲聞乘, 他們沒有大乘佛教徒所討論的有關「佛性」的概念,他們只談「 福德」。

  我發現有關「福德」的詮釋混合了許多文化上的差異。有人問過我: 「累積福德不是很自私嗎?」這是很有意思的問題。 作為佛陀的追隨者,我們難道不是應該除去對任何事物的執著嗎? 我們怎麼會有積聚、儲存「定期存款」的這種心態呢? 我們怎麼能夠投資福德?

  在討論這些問題以前,我們先談談「福德」的重要性,它的功能, 以及它的作用。

  「福德」或藏文的「康亞」只是個名稱、標籤。剛才我提到, 許多人認為「運氣」只是必然會發生的偶然事件,但「福德」 不是如此。「福德」的道理其實是「業力」 原則最高且最細微的面向之一。

  如同我常講的,「業力」要比「空性」難教。你可以概括的說,「 業」就是因、緣、果。舉例來說,如果你種花,一旦把種子、肥料、 土壤、水分、時間和空間等所有這些因素湊在一塊兒, 假使又沒有任何障礙,花一定會綻放; 在這種層次上了解因果還算容易。不過, 一旦它涉及了某種隱含的因素,譬如你用同樣的種子種了十朵花── ─不只是一粒種子,而是十粒完全相同種類的種子─── 當其中一粒種子表現得不太一樣時,我們就必須更深入的探究。

  你對這些種子的照顧完全相同,可是這粒種子的表現就是不一樣, 因此你進一步探究:也許這粒種子的前二代種子, 因某個特殊事件而影響了它的基因。 當我們開始探索更多隱藏的因素, 有些人就從這裡開始變成宿命論者,有些人變成虛無主義者、 科學家、有神論者、無神論者等等。

福德可以被創造

  根據佛教的理論,福德是可以由你去創造、捏造、積聚的東西。

  假設你有兩個小孩,一個很懶惰,幾乎沒受什麼教育, 書又念得不好,家事也不行;而另一個則是恰恰相反。 可是他們長大後,你不抱任何希望的那個懶孩子,卻比較成功。 這種事情經常發生。如果你問佛教徒,他們會說這是福德使然; 或者他們可能會先說,這是業力的緣故。

  這麼說有點危險,因為許多人接著會想:「所以這就是我的命嗎? 我不能改變它嗎?」很多時候當人們聽到佛教徒對「業」的解釋, 他們的想法常是這樣。

  假設某人有六個鼻子,你不能說:「他無法擺脫他有六個鼻子的業。 」這不是佛教徒對「業」的詮釋。業力不是要這個人不斷的想:「 我擺脫不了這六個鼻子,我改變不了這種情況。」

  這一點很重要。「業」是你可以自己創造的;這意味著, 如果你想要再多一個鼻子,你可以作整型手術,尤其如果「七」 還是個幸運數字!了解「業」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

共同的福德

  我現在要講得再複雜一點。有個東西我們稱之為「共業」,或者「 共同的福德」。舉例來說, 我們不知道我們有何種福德或沒有何種福德, 所以某一位總統參選人會當選。我們都不知道。

  身為世界的公民與另一個國家的公民,我很關心這件事。 因為我還是認為,美國總統在這世界上扮演一個很重要的角色。 就連非美國人,也需有足夠的福德才能讓美國選出一個好總統。

福與非福

  當我們講到福德,我們討論的對象不單是一些很重大的事情, 它也可能是看似微不足道的俗事;這完全是相對的。

  譬如說你開車到某個地方並且順利抵達, 可是你卻沒有福氣把車停好,你到處找都找不到車位。 如果本來把車停好後,你的約會將帶給你一些美好的時光, 結果只因為找不到停車位而一切都毀了───這就是「缺乏福德」。

  不過,假設說,正當你一直找不到停車位,開車到處轉的時候, 你本來要進去的那棟大樓突然崩塌了───是因為你的「福德」, 所以找不到車位。

福德的相對性

  福德確實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我們的人際關係、 經濟、政治、日常的世俗生活,甚至你說話的語調。 從許多方面來看,它也是非常相對的。

  從中古世紀到現在,我們也許可以說因為我們擁有好的福德, 所以我們有 iPhone這樣的手機;我們不必走老遠的路去跟某人講話, 打個電話就行了。

  不過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像密勒日巴那樣的人應該會同意, 正因為我們缺乏福德,所以生在這樣物質主義的時代。

福德帶你接近實相

  佛法的參照點永遠是某件事情是否更接近實相真理,因此, 任何帶你更接近實相的,就是福德的行為;任何帶你遠離實相的, 就是缺乏福德。 它的範圍可以從看起來很小的事情一直到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現在是以佛教徒的身分來說,身為佛教徒,我們會說, 因為我們共同的福報,所以我們投生在一個仍有「佛、法、僧」 概念的時代和地點,或至少仍有「佛」的概念。 所謂缺乏福德可能小至當一個老師正要傳授深奧的教法時, 你打盹了半秒鐘,或者有人咳嗽,以致於你沒聽到。

  基本上,任何帶你趨近實相的行為或情境,就是「福德」。 那麼我們需要怎麼做呢?修行之道因而鋪展出來。 因為我們需要更接近實相,任何帶我們越接近實相的事, 我們要試著去作;任何帶我們遠離實相的事情,我們儘量避免。

積聚福德的三種訓練

  現在我要告訴各位三種積聚福德的方法。 這三個非常基本而重要的訓練藏文稱為「拉巴」, 我把它們的順序倒過來講。

一、 智慧的訓練

  第一個訓練是「拉巴西惹」───智慧的訓練, 智慧的訓練會幫助你們了解(我剛才所講的)無常及其他許多實相。 擁有智慧,你就更能體會、欣賞這些實相。為了累積智慧, 我們透過像是聞、思、修等方法來積聚一些因和緣。

  舉例來說,去參加討論實相的課程,在這裡, 我們不是指科學上的事實,或者什麼食物適合或不適合吃, 我們討論的不是這種事實。我們指的是能夠根除痛苦、 生起智慧的事實,那才是我們需要的───智慧的訓練。

  要訓練智慧,你必須習慣所謂「開放的心胸」,你必須慢慢的、 慢慢的放掉一切顧忌。如果你仍受文化、種族、某種思惟、 性別或像是佛教、印度教諸如此類的「教」或「主義」的束縛, 為了擁有智慧,你就必須超越這一切,你必須創造開放的態度。

  但這有點困難,你知道為什麼難嗎? 因為你要不斷對你自己下的結論保持懷疑的態度。我要說的是, 你必須在謙卑和自信之間找到平衡,而這兩者的平衡並不容易。

  當你研讀佛教哲學時,可能聽過:佛教是最批判、 最多疑的哲學系統,它是最無神論的哲學系統。 佛教分析辨理的目的與否定一切的虛無主義沒有一點關係, 否定一切不是佛教的目的。不過, 你真的必須試著超越所有文化上的束縛。這很難,因為所謂的「 客觀」其實還是「主觀」;你終將只選擇你信任的人,所以實際上, 作決定的人仍是你。

  我們來簡要的談一下智慧。典型的佛教智慧是:一切都是空性, 同時,外顯沒有任何障礙。

  我舉個例子,如果你看著鏡子,會看到你自己的臉在鏡子裡。 鏡子裡的臉並不真實存在,它不是你的第二張臉,它不是真實的。 但問題是,只有你的臉會反射在鏡子裡,當你看鏡子時, 你看到的只有你的臉,而不是一個杯子、一本書,或任何其他東西。 可能有人會想,假如這是幻覺, 那麼反映出來的東西就應該是一團混亂。可是,它卻井然有序。

  如果你移動你的臉,它也跟著動,這讓你忘了它是不真實的。 基本上,根據佛法,這就是一切事物(萬事萬物)運作的方式。 對你們來說,我坐在你們面前;對我來說,你們坐在我面前。 這就像鏡子裡的反射───空與顯同時存在。因為我們談到了智慧, 所以我提起這個例子。討論智慧並不容易。

二、 三摩地禪定的訓練

  第二個訓練是三摩地禪定。 禪定是累積福德的另一種訓練或另一種方法。禪定會帶你接近實相, 但不是所有類形的禪定都可以。我們講的不是欣賞夕陽的這種禪定。 近來,大家把欣賞落日餘暉、聆聽貝多芬伴隨鳥兒啁啾的音樂, 當作是禪定。

  只有以智慧為基礎的禪定,才能視為帶你接近實相的禪修;「 夕陽禪定」不會帶你趨近實相。在這裡我要小小顛覆你們。 現在我常聽到,很多人偷了佛教的這些點子:「不要回想過去, 不要臆測未來,安住在當下。」 他們卻沒有把功勞歸給佛陀或佛弟子們對「當下」的討論。

  各位知道嗎,就算你擅於不住過去、不住未來、安住當下, 假使你不了解空與顯,「當下禪定」就如同「夕陽禪定」 一樣沒有用;我是說真的。不過當然, 這樣的說法聽起來很有異國情調,很深奧。「安住當下」,哇, 聽起來很棒!當然囉!可是如果你不了解空與顯,它就完全沒用!

  為什麼要安住當下呢?而且,事實上根本沒有「當下」這個東西, 它完全是假的。首先,從究竟上來說,佛教徒不相信時間;「當下」 是時間,所以它也不存在。其實我會說,「夕陽禪定」還比較好, 至少它給你一點憂傷的感覺,你可能還能曬一身黑亮的皮膚。所以, 禪定的訓練必須有一個好的、完整的道路。

  要成為合格的創造福德的機器,禪定的訓練必須與第一個訓練─── 智慧的訓練───不相衝突。我之所以說這些, 是因為我們往往被禪修的種種儀式轉移了注意力, 以為那比了解智慧重要。我們喜歡那些規矩,比如身體坐直, 至少這是我們可以感知到。這裡順帶一提一些佛教典型的禪修。

  在眾多禪定的方法裡,有兩個是「止」和「觀」, 相信你們已經聽說過上千萬遍,所以我用幾句話作個概要的解釋。 基本上,「止」是個詭計,而「觀」是生意。為了要做生意, 你需要這些詭計;因此「止」和「觀」都是必要的。

  寂天大師剛出現在我腦海裡,所以我想我得提一下我想到了什麼。 根據那些偉大的大乘導師們,佛陀好比是個醫生, 我們如同生病的人,我們有情緒煩惱的疾病。 當你生了一般的疾病時,比如頭痛,就只有你受苦; 可是當你有情緒煩惱的疾病時,不只你受苦,你同時讓別人也受苦。 這其實是摘自寂天所說的話。

  對於一般的疾病,我們有許多藥物可用。當我到藥房買藥, 光是治療頭痛的藥就有很多,治療情緒煩惱的藥卻極為稀少; 事實上,只有佛陀才有。也許這話說得有點太過分。許多靈性修道, 比如印度教,也討論能去除這個情緒之病的藥方。 許多修道提到像是「愛你的鄰居」等方式, 但只有佛陀提到去除情緒煩惱的因,也就是去除我執。 這就是為什麼它如此的稀有。只有佛的教法能對治這種病, 禪定的訓練是佛所開的藥方。

  我最近才了解到,從佛教的觀點嚴格來看,當今人們所謂的「禪定」 ,多數根本不算是「三摩地」。大部分人以為,身體打直、 緩慢呼吸、不要移動,這就是禪定;那不一定是禪定, 那只是身體坐直。

  對於禪定,一個比較嚴謹的藏文用語是「釀札」。「釀」 的意思是平等,「札」是不打擾、不碰觸、順其自然。我對《 道德經》十分推崇, 它開頭短短幾句就說了許多關於順其自然的道理。一切事物皆平等, 沒有所謂的好、壞、對、錯、左、右,沒有這些;一切事物皆平等, 所以順其自然。不管你是坐直、倒立、躺下、在吊床上搖擺, 或在墨西哥度假勝地啜飲龍舌蘭酒,只要你可以做「釀札」─── 平等、順其自然,你就是真正在修禪定。

三、 戒律的訓練

  最後是第三個戒律的訓練,這點很重要。如同三摩地的訓練, 戒律的訓練也必須與智慧有關。如果你的戒律與智慧無關, 不論你做什麼───像繞行多次,用繩索將你的身體完全綑綁起來─ ──都不是我們這裡所談的戒律。

  我們討論的是福德,所以我講的是積聚福德的方法, 戒律和智慧不相衝突,這點很重要。彌勒菩薩說, 一個持戒的人心裡想:「噢,我的戒律持守得很好。 我凌晨四點鐘起床,不吃鴕鳥肉,我不殺蟑螂反而收養他們……」 如果你以此為傲,你守的戒律與智慧無關, 這種戒律會使你變得像清教徒似的嚴肅而拘謹。

  如果你變得嚴肅拘謹,你會有兩種「情結」。當你走在紐約蘇活區, 你會有優越情結,例如你看到妓女,你產生優越感, 因而瞧不起她們。當你在路上看到耆那教的僧侶, 你會產生自卑情結。自卑感不是謙卑,它基本上像是憤怒, 你會努力在耆那教僧侶的身上挑毛病。

  我們佛教徒常常做這種事,也許不該說我們, 實際上是我常常做這種事。我覺得耆那教那麼好, 不知道為什麼它沒能在這世界上興盛起來。 當我看見耆那教的出家人,我立即的反應是:「他們沒有智慧, 他們沒有空性和明覺。」 而不是去欣賞他們瑣碎而狂熱式的堅守非暴力原則。

  狂熱式的非暴力,你們聽過這種說法嗎?舊金山有耆那教的中心嗎? 你們應該上網查查。聽說美國東岸有他們的中心, 加州的這些比基尼可能對耆那教的僧侶來說多得難以招架。

發誓受戒

  我們再回來談「戒律」。任何事都可以當作是戒律。 通常的建議是你自己規範自己,而不是別人強迫你, 不過你可以選擇去要求某個人給你戒律。你知道這稱為什麼嗎? 這就叫作「誓言」。

  誓言可以是任何事。它可以是個很可悲的誓言,像新年願望之類的; 也可以是吃完很大一份義大利麵之後,立即產生的罪
惡感:「 從明天開始,我再也不吃義大利麵了。」但是到了明天,你又吃了, 然後你產生更多的罪惡感───一種「充滿罪惡感的誓言」。

  持有某種戒律來發展三摩地禪定,並進而發展智慧,這是必要的。 假使這個戒律的訓練還能利益他人,那更好, 在大乘佛教裡尤其如此。

  我要跟你們說,不要瞧不起微小的行為。 也許我們沒有能力發一個像是「不殺鴕鳥」的誓言, 但你有力量發誓,刷牙時把水龍頭關上而不浪費水─── 你可以發這種誓言。

  問題是,我們許多人認為這個誓言那麼微不足道。「 我們不要發那種誓言,我們要試著發些比較大的誓言, 比如不要有性行為。」那樣的誓言就很難了! 就算只是每個星期三不要有性行為都很難,有時你會忘記。

  不過老實告訴各位,我發現,連刷牙時關上水龍頭都並不容易。 我們許多人會認為這樣的小事和靈修的道路無關。關掉水龍頭? 這有何靈性可言?其實這個戒律算不算是靈修,完全在於你的動機, 端看你多有創意。

  如果你是菩薩,曾經受過菩薩戒,並且發過誓, 每一次刷牙的時候都要關掉水龍頭,這個行為就會利益眾生。 這不只能幫助他們證悟,也有益於生態環境,還能幫助人類。

  受戒或發誓是一個積聚福德資糧的好方式。比如說,現在, 你我沒有到處殺人。我們這樣沒有殺人已經過了多少年? 我們沒去殺人其實只是因為我們沒有那個膽量,沒有時間, 沒有力氣,也沒有理由去殺人。

  殺人要花很多時間,如果你殺人,就得花大量的時間在這件事情上─ ──之前、之後、和中間的過程。可是我們這樣有累積福德嗎? 沒有。我們沒有累積殺人的惡業,也沒有累積不殺人的善業; 我們只是懶惰。

  佛教積聚福德的方法非常巧妙, 一個簡單的行為就可以積聚大量的福德。 假設你一開始就發誓不殺人,一旦發了誓,即使你在睡覺, 因為你在睡覺時沒有殺任何人,所以你分分秒秒都在累積福德。 這是真的!所以如果你想要累積福德資糧,就得發誓。

其他積聚福德的方式

  其他積聚福德的方式包括:做大禮拜,以粉碎傲慢;做供養, 以對治慳吝;發露懺悔不端的行為,以摧毀我執藏匿或築巢之處; 隨喜他人善行,以對抗嫉妒;為了對抗錯誤的知見,我們做兩件事─ ──請上師轉法輪或開示,以及請上師住世;然後回向福德。 所以這應該回復了先前的問題:「積聚福德資糧是否太自私?」 答案是否定的,自私的「我」因為智慧已經消失了。

  我要以兩段話作結論。佛法的道路有兩項挑戰,第一個是, 有關實相的科學和哲學在智識上非常難理解;第二個是, 真正的相信───不是哲學討論的實相,而是實相本身─── 是如此簡單,簡單到讓我們難以信任。

  你們會有這兩項挑戰,第一個挑戰很容易,你可以閱讀書籍, 問有關佛法的問題,只要你能這樣做,你就會有進步。 第二個挑戰很困難,這個挑戰在於「簡單」。你不能閱讀書籍, 沒有人能教你,你越問就越糊塗;解決之道在於「福德」。 當你具足福德,甚至聽到嬰兒的哭鬧聲,你會去想「噢,這就是了。 」這整個世界也許會認為你是個白痴,但誰在乎呢?所謂「 什麼都不在乎」其實是對證悟一個相當好的描述。

20110228建造五輪塔札記(感恩回向)


第四座五輪塔坐落台東太麻里鄉美和村三腳路與東海岸鐵路交叉路口山上.面對太平洋.背山面海殊聖寶地.佛菩薩慈悲選擇此地利益一切眾生.飛禽走獸.龍群魚族.有緣生靈.有緣無緣眾生無所不利益.由於塔主.清淨法師.成就佛塔基地基座發心菩薩.參與贊助裝藏寶物跟參與312日 裝藏及安置五輪塔法會師兄姐們的發心協助.才能成就如此殊聖寶塔.有因即有果種種環環相扣才能促使第四座五輪塔因緣成熟.感恩佛菩薩慈悲.老上師遺願成就.上師.師父的協助.更要感謝台東太麻里清淨法師提供寶地及協助整地建造基座的台東法師師兄姐們.名單如下:

 

釋寬慧法師5000

比丘弟子5000

比丘尼弟子15000

沙彌弟子1000

鄒春菊1000

張燕巧全家1700

蕭敬楓300

孫國福全家3000

孫國龍1000

孫國敏全家3500

高銘煇2000

淨蓮全家3000

鞏秀蘭2000

陳聰榮12000

吳振嘉500

三寶弟子2000

林德福3000

                           南無法身普賢王如來(大日如來)

                          

                           南無藥師佛如來

                          

                           南無觀世音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    

諸佛菩薩怙念我  資糧圓滿我隨喜
三世所積諸善業  悉以供養三寶尊
願諸佛法普傳揚  善業迴向有情眾
願諸眾生皆成佛  積聚一切諸善根
惟願自心得成熟  二障清凈資糧圓
長壽無病證悟增  願我此生登十地
一旦命終得隨即  願能往生極樂國
生已蓮花開放時  即依彼身願成佛
乃至證得菩提果  願以化身度有情

感謝大家協助成就功德無量.

 

金庸皈依佛門的曲折之路

我皈依佛教,並非由於接受了哪一位佛教高僧或居士的教導,純粹是一種神秘經驗,是非常痛苦和艱難的過程。

 

197610月,我十九歲的長子傳俠,突然在美國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自殺喪命,這對我真如晴天霹雷,我傷心得幾乎自己也想跟著自殺。當時有一強烈的疑問:為什麼要自殺?為什麼忽然厭棄了生命?我想到陰世去和傳俠會面,要他向我解釋這個疑問。

 

此後一年中,我閱讀了無數書籍,探究生與死的奧秘,詳詳細細地研究了一本英國出版的《對死亡的關懷》。其中,有湯恩比博士一篇討論死亡的長文,有不少精湛的見解,但不能解答我心中對人之生死的大疑問。

 

這個疑問,當然只有到宗教中去求解答。我在高中時期曾從頭至尾精讀過基督教的新舊約全書,這時回憶書中要義,反復思考,肯定基督教的教義不合我的想法。

 

後來,我忽然領悟到(或者說是衷心希望)亡靈不滅的情況,於是,去佛教書籍中尋求答案。

 

中國的佛經卷帙浩繁,有數萬卷之多,唯讀了幾本簡單的入門書,就覺得不符合我對真實世界的認識;但還是勉強讀下去。

 

後來,讀到《雜阿含經》、《中阿含經》、《長阿含經》,幾個月之中廢寢忘食、苦苦研讀,潛心思索,突然之間有了會心:真理是在這裡了!一定是這樣!

 

不過,中文佛經太過艱深,在古文的翻譯中,有時, 一兩 個字有完全歧異的含義,實在無法瞭解。

 

於是,我向倫敦的巴厘文學會訂購了全套《原始佛經》的英文譯本。所謂原始佛經,是指佛學研究者認為是最早期、最接近釋迦牟尼所說佛法的紀錄,因為是從印度南部、錫蘭一帶傳出去的,所以也稱為南傳佛經。大乘佛學者和大乘宗派,則稱之為小乘佛經。

 

我經過長期的思索、查考、質疑、繼續研學等等過程之後,終於誠心誠意、全心全意地接受。佛法解決了我心中的大疑問,我內心充滿喜悅,歡喜不盡,原來如此,終於明白了!從痛苦到歡喜,大約是一年半時光。

 

隨後,再研讀各種大乘佛經,例如《維摩詰經》、《楞嚴經》、《般若經》等等,疑問又產生了。這些佛經的內容,與南傳佛經是完全不同的,充滿了神奇、不可思議的敘述,我很難接受和信服。

 

直至讀到《妙法蓮華經》,經過長期思考之後,終於了悟,原來大乘經典主要都是妙法,用巧妙的方法來宣揚佛法,解釋佛法,使得智力較低、悟性較差的人能夠瞭解與接受。

 

《法華經》中,佛陀用火宅、牛車、大雨等等多種淺近的比喻來向世人解釋佛法,為了令人相信,甚至說些方便妄語也無不可,目的都是在弘揚佛法。

 

我也是瞭解了妙法兩字之旨,才對大乘經充滿的神奇不起反感。這個從大痛苦大歡喜的過程,大概是兩年。

 

對於我,雖然從小就聽祖母誦念《般若波羅密多心經》、《金剛經》和《妙法蓮華經》,但要到整整六十年之後,才通過痛苦的探索和追尋,進入了佛法的境界。在中國佛教的各宗派中,我心靈上最接近般若宗

 

 

 

珍惜「真正重要」的

生氣的時候,開口前先數到10;如果非常憤怒,先數到100~ 美國政治家托馬斯傑弗遜

 

有一對夫妻非常疼愛他們五歲的兒子,而這個小男孩也很乖巧體貼,一家人和樂融融。某天,小男孩跑到媽媽面前,高興地對母親說:「今天是爸爸的生日,所以我為他做了一件事,想給他一個驚喜!」

「喔?你做了什麼呢?」母親好奇地問。

 

小男孩得意地說:「我覺得爸爸的電腦很髒,上面都是灰塵,所以我幫他洗乾淨了!」

「什麼?你把電腦拿去洗?」母親一聽,連忙跑到浴室。果然,先生最心愛的昂貴筆記型電腦整台被泡在肥皂水裡,雖然母親連忙「撈」出電腦搶救,但電腦已經壞了!母親很生氣,把兒子臭罵一頓。小男孩覺得很委屈,所以哭得一把鼻涕、一把眼淚。

 

父親聽到妻子的怒吼與兒子的哭聲,跑過來一探究竟。看到還在滴水的電腦,他也愣住了,隨即臉色一沉!小男孩覺得爸爸一定要生氣了,害怕地縮起脖子。但父親冷靜了幾秒,深呼吸一口氣,接著拍拍妻子的肩膀:「電腦壞了就算了,別再罵他了!」

 

「怎麼可以不罵他?這台電腦不是你最心愛的東西嗎?」妻子仍氣呼呼地說。

「妳錯了,電腦只是我『第二』心愛的東西。」爸爸眨眨眼睛,說:「我第一心愛的東西,是妳跟兒子呀!所以我怎麼忍心看到妳生氣的樣子、聽到兒子的哭聲呢?」

 

每個人都能夠輕易說出誰是我們「生命中最重要的人」,那個人可能是父母、孩子、伴侶,但奇怪的是,我們卻常因為「不是那麼重要的事」,傷害了「最重要的人」。

 

聽過一則故事:一對母女本來感情很好,後來卻斷絕來往,原因是她和姊姊出嫁的時間只差兩個月,但後來她卻發現,母親把祖傳的一對名貴玉鐲給了姊姊當嫁妝,自己卻什麼也沒有。因此,她覺得母親不公平,和媽媽大吵一架,甚至也把姊姊大罵一頓,最後嘔氣不與家人們聯繫。

 

子一天一天過去,她心裡很清楚,自己其實已經不生氣了,但她卻拉不下臉來,不知道該怎麼給自己找個台階下。最後,她終於有機會與家人見面,但卻是在母親的 葬禮上。她後悔地說:「我竟然為了一對手鐲捨棄了親情,真是太傻了!」但儘管有再多的眼淚、再多的後悔,卻也來不及了。

 

幸福往往是我們可以把握的,但我們卻時常為了一點小事,把幸福拒於門外。何必為了「不重要的事」,失去「最重要的人」呢?

 

 

欲望是苦 ~ 梭巴仁波切開示

不隨順欲望便是修行,隨順欲望則非修行;就這麼簡單。噶當派格西聖口宣說的開示《啟開佛法之門》,他們所修行體驗到的是,要斷除世俗八法,免除貪執今生的欲望。不管你是否修行佛法,世俗八法的惡念是一切障礙、問題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世俗法的念頭。

 

當你被告以應當捨棄欲望,你覺得好像是要你犧牲快樂。捨棄了欲望,你就沒有快樂可言,你就一無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沒收,快樂被剝奪,留下空蕩蕩的你,好像泄了氣的汽球。你覺得好像身體裏面的心被掏空,好像你失去生命了。

 

這是由於你還沒有了悟欲望的過患,沒有認清欲望的本質是苦。其實欲望本身是受苦、病態的心。若欲望薰心,心會產生幻覺使你看不出有別種快樂,真正的快樂。

 

如,當你對一個對境產生欲望,而享用它,你安立這種經驗為。對你來說,這好像是樂,其實只是苦。當你一直持續那個行為,例如吃東西,你的快樂不會增 加,只會減少。一旦肚子飽了,你的快樂就變成苦苦。在那個行為苦的本質還不明顯之前,看起來好像是樂,不過等到苦的本質顯著了,它就變成苦苦。當苦還不明 顯,被稱為的感受,好像真的是樂,可是一旦你持續那個行為,就逐漸變成苦受。

 

捨棄欲望帶來的安詳,引導你達到涅槃,無憂的境界。這份無欲的安詳,使你得以充份發展,臻至成佛。你可以永享這份安詳。從你初次超脫世俗八法的念頭,斷除欲望起,就開始在心流中發展這份安詳,乃至永遠享有。

 

如你覺得,犧牲欲望就是犧牲快樂,變得一無所有,要記得,你的一切困境,都是基於欲望和世俗八法的念頭。不知道欲望的本質是苦,即看不出另有更殊勝的快 樂。你看不出犧牲世俗法的念頭,內心無欲,便有真正的安詳,真正的快樂。這種快樂,不靠任何外在的感官對境,是在自己的內心中發展出來的。你可以用自己的 心,發展這份安詳。

 

譬如我們說,你得了會發癢的皮膚病。為了止癢,你抓得很厲害,把皮膚都抓傷了。

 

與其把抓癢帶來的舒解,稱為樂受,不如根本沒有任何皮膚病,那豈不是更好嗎?有欲望就像得了這種皮膚病。 

 

有欲望,就沒有由欲望滋生一切困境的肇因;就不會有演化的過程。假使我們沒有這具肇自煩惱和業,被煩惱的種子染汙的軀體、輪回,就不必經歷冷熱、饑渴以及 其他一切困境。我們也不必擔心生存問題,或耗費這麼多時間、金錢照顧身體。我們一直忙著,只為了維持這具軀殼好看。從頭髮到腳趾,我們下很多工夫裝飾這具 軀殼。寶貴的人生,很多就花在那上面。可是,一旦你生病了,即使吃藥也不一定治得好。所以,根本不要有這個軀體、這個輪回,不是更好嗎?那樣你就不必經歷 這一切麻煩。

 

沒有欲望,內心就會很安詳。你可以把這份安詳發展到完滿。這份工作有止境。依賴欲望外在的對境,尋求輪回的享樂,則永無止境。無論你朝著那個目標下多少工夫,永無止境;好比海浪,一波接著一波,它永不停息。

 

首先,依賴外在感官對境的短暫快樂,本質是苦;其次,不管你做什麼,謀求短暫快樂的工作,永遠沒完沒了。 

 

少欲即少苦 

 在種敦巴經常念誦的偈誦中,龍樹菩薩說:

得或不得;安樂或不安樂;悅意或不悅意事;

稱讚或譏毀:這些八世俗法不是我內心的對境。

它們對我而言,都是一樣。

 

求不得,不快樂,聽到不悅意聲,惡名昭彰,受到譭謗,何以這些都會是問題,很容易瞭解。這些都是一般公認的問題。可是你也許不承認,有所得,舒適安樂,聽到悅意聲,有好名譽,以及受稱讚也是問題。

 

事實上,它們都一樣,都是問題。

 

其實,境相本身不是問題。擁有財富不是問題。那麼,什麼才是問題?問題是渴求、執取財富的心,那才是問題。擁有朋友不是問題;執取朋友的心,使得擁有朋友變成問題。

 

望使得享有這四樣東西──物質、舒適、悅意聲、稱讚變成問題。假如沒有欲望,沒有俗慮,有沒有這些外境,都不成問題。有一天晚上你可能睡得正舒服,突然有 蚊子咬你,使得你的睡眠受到干擾。假使你有強烈的俗慮,強烈地渴求舒適,被蚊子叮到,便會很苦惱。僅僅是被一隻蚊子叮到,沒有什麼危險,不會引生任何嚴重 的疾病。蚊子只是從你的身體取出很小、很小的一滴血,可是一看到那只蚊子的身體,裝著自己的血,你就大感震驚。整個晚上,你都在生蚊子的氣,無法釋懷。隔 天,一整天都在埋怨那只蚊子,昨晚我有好幾個小時,沒辦法睡覺。失眠一個晚上或甚至幾小時,好像失落珍貴的珠寶一樣。你憤憤不平,猶如遺失一百萬元的 人。

 

對某些人來說,即使這麼小的問題,都可以小題大作。

 

另外有些人,非常渴望受到別人稱 讚、尊敬。如果你忽視這種人,鼻子朝天,和他們擦身而過,或僅僅說了一、兩句不恭敬的話,他們不中意聽,就可能使他們內心產生很大的痛苦。或者假使你以不 敬的態度,給他們東西,不管是不是故意的,同樣會引起很大的痛苦。對這種期望很高,非常執著的人,甚至是他們不喜歡的一個小動作,都會引起很大的痛苦,感 到好像有一隻箭射入他們的心一樣。

 

嗔怒頓時強烈地生起。他們的身體一下子變得很緊張。臉原先鬆弛、平和,現在變得有點恐怖──漲起來而且僵硬,耳朵、鼻子變紅,前額的血管暴張。整個人突然變得性情很粗暴、不快。

 

人們越渴望受到稱讚、尊敬,若是得不到,就會越痛苦。其他的欲望對境也一樣。越強烈地渴求物質、舒適、悅意聲和稱讚,一旦事與願違,就會更痛苦。

 

假如你期望朋友會一直愉快、微笑、恭敬、和善,一直順從你的意願做事,一旦有一天他們出乎意料地做了某件令你不悅的事情,那件芝麻小事,就會在你的內心,引起無法置信的痛苦。

 

這一切都和俗慮,和你對某物的欲望多麼強烈有關係。你對四種悅意境的欲望愈少,一旦遭逢四種不悅意境,問題也會比較少。少欲即少苦。斷除對此生的執取,你遭受非難或求不得時,就不會受傷害,因為你不執取稱讚或有所得。

 

同樣,假如你不執著地期望朋友會一直善待你,一直對你微笑,一直有求必應,即使朋友變了,做出違背你的意願的事,你也不會受傷害。你的心寧靜、平和。由於斷除了執著四種悅意境的欲望,就是遭逢四種不悅意境,也不成問題。那些都無法傷害你,不會干擾你的心。 

 

俗法的念頭,使你攀緣今生的四種悅意境。沒有這種念頭,內心會非常寧靜、平和。當你遭遇四種不悅意境,不會受到干擾;遭遇四種悅意境,同樣不會干擾你。如 果有人稱讚你,無所謂;有人譏毀你,也不會擾亂你的心。你的人生就會安穩,而且內心平和,不會再起起伏伏。這就是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遭遇困境時,你怎麼保持內心平和?你怎麼保護自己的心,不受四種不悅意境干擾?在於了悟,執取這四種悅意境正是問題所在。你必須了悟這四種悅意境的過患,捨棄一切攀緣。這是基本的心理建設。用這個方法,不悅意境就不會干擾你。

 

陳那瓦格西往往念誦這首偈頌,把世俗八法平等化: 

 

生活舒適就快樂,否則就不快樂:

凡是貪圖現世樂的活動,都要視如毒藥地捨棄。

善與不善,純粹是內心的作用。

斷除不善、以及非善非惡的動機。

 

後者是指懷著不定動機的身語業;這些稱為不定業。

 

最好的修心方法,是期待四種不悅意境,而非四種悅意境。預期遭受非難和不敬。這樣修行出離心,斷除欲望,是最佳的心理建設。如果我們修煉自己的心,期待不悅意境,一旦不悅意境真正出現,就不會覺得它突如其來,因為有備無患,所以不會受到傷害。

 

在你懂得佛法或禪修之前,你認為不舒適,不悅意聲,受非難和求不得,是可厭的問題。現在,只要你好好地審察執取物質、舒適、悅意聲、讚譽的心,其本質如何,便不會認為那是快樂;反之,你會看出那也是苦。那不是你在懂得佛法之前所認為的快樂。那不是平和;是痛苦。

 

取的心,黏著在欲望的對境上。當你受到讚譽:你真聰明!”“你講得真好!”“你對佛法的瞭解真是透徹!,你的心黏著在讚譽上,不再自由。好比身上綁著 鎖鏈,內心被貪欲系縛、套牢、主宰,好像黏住外境,動彈不得。又如飛蛾飛入熔化的臘;整個身體,翅膀,四肢全都浸在燭臘中。由於它的身體、四肢非常脆弱, 很難從燭臘中抽離。好比蒼蠅困在蜘蛛網中:四肢都被蜘蛛網裹住,很難脫身。又好像陷在蜂蜜中的螞蟻。貪欲,即是黏著在外境上的心。 

 

欲望是一切問題的根源 

 正如宗喀巴大師在《菩提道次第廣論》提到:

 

我們隨順欲望,希望得到滿足,然而隨順欲望,只會導致不滿足。

事實上,隨順欲望的結果,只是不滿足。你一而再,再而三地嘗試,卻只感到不滿足。

隨順欲望,和得不到滿足,是輪回的大問題。諸如罹患癌症或愛滋病,並不是大問題。和隨順欲望、得不到滿足比較起來,癌症和愛滋病不算什麼,不會生生世世延續下去。可是,如果你今生擁有暇滿人身,卻不設法處理欲望的問題,這個問題會生生世世延續下去。

 

隨順欲望,使你不斷地系縛輪回,一再地經歷六道的種種苦;周而復始,沒完沒了。只要你一直隨順欲望,就得不到真正的滿足,真正的平安。隨順欲望只會帶給你不滿足,使你一直遭受六道輪回的苦。

 

世俗法的念頭,一而再,再而三地召來這一切令我們非常害怕的疾病。它生生世世,周而復始地,召來一個人所遭遇的一切嚴重困境;由於俗慮而造業,使我們一再地經歷這些困境。世俗法的念頭、執取今生的欲望,是最嚴重的疾病。和世俗法比較起來,其他的問題都不算什麼。

 

果你沒有世俗法的念頭,使你系縛輪回,即使有人殺死你,那也不過是讓你換個軀殼而已。你的意識,取得另一個暇滿人身,或往生淨土。被殺,只不過是讓你轉換 到另一個軀體的因緣。然而,假使你有世俗法的念頭,又不修行,雖然沒有人殺你,你長命百歲,其實是一直不斷地糟踏自己的暇滿人身,用來造惡道的因;你把自 己幸運的人身,用來造下投生不幸惡趣的因,使自己不再有修行佛法的機會。你活得越久,造的惡業越多,那將使你沉淪惡趣,受苦好幾劫之久。所以,世俗法的念 頭,遠比仇人只是把你殺死,傷害力更大。

 

 

大寶法王:不要用修行傷你的心!

宗門實修第二天,元旦下午的課程,法王從開放提問的問題箱中選取其中一個具共通性的問題:我們平常工作已經很累了,怎麼還有時間修行?如果降低工作質量,在這個不景氣年代,很可能會被裁員,請問法王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修行?

 

法王針對這個問題回答說,這是個常見的問題,可見得提問的人重視修行和上師的交代。法王說:「一般人常把修行留在佛堂裏,佛堂門一關,修行就沒了。」這樣的修行是不夠的。

 

王舉自己的修行經驗說,一開始,一般人為什麼要修行?有兩個原因:一、是順緣造成的壓力;二、是逆緣造成的沮喪。有些人很能幹,上司喜歡交給他一大堆事, 他對自己要求也高,沒日沒夜的做,結果引起家人抱怨。而有壓力的人忙起來,一遇到挫折,就容易被激怒、有情緒,就會越來越不喜歡這樣的工作、生活和自己, 結果身體病了、心理也病了、得憂鬱症,最後是自殺。「乾脆不要這個不能帶給自己幸福的自己」。像這些,就要靠修行的方式解決。

 

王進一步開示:「所謂修行,就是修心,然後放到行為上用。」「心需要一個家,這個家不在外面,如果心裏有個家,無論外在發生什麼事,都會覺得滿足、安定, 內在有個家,心就可以休息休息、輕鬆輕鬆。」法王說,在藏文裏,修行有兩個意思,「修」是指心中的慈悲、關愛,「行」是付諸身語的行動。要注意的是,這兩 個字,都是「動詞」,就是要付諸實際行動。有行持,就會牽動整個社會,引起改變。「只有發願是不夠的,要展現於行為,修行的力量才會顯現出來。」

 

【你的心,聽話嗎?】

 

「修 行,就是要管好自己的心,如果我們不適時叫回外馳的心,久了它就會不聽話。」法王說,如果修行,有光明的心,就算明天會死,光明的心也不會死,死亡時也許 會失去一切,色身、財物都會消失,但光明的心和寧靜會一直陪著你;而如果不修行,沒有光明的心,看待世界都是負面的,就會覺得什麼事都沖著你來,連看自己 也都只看到負面的,生命就會變成一場自己和自己的戰爭。

 

命中難免有逆緣,法王說,消除逆緣最好的方法,就是心的光明。「心的本質,是清涼、透澈、喜樂,具有光明的覺照力量,有種內在的寂靜(此處法王說英文 inner peace)。」即使在死亡時,有了心的光明,就不會看到死亡的黑暗,心的清涼、喜樂、寧靜是不會和我們分離的。而所謂修行,就是恢復心的光明、清涼、溫 暖。問題是,怎麼做呢?

 

【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此處,法王提到,要避免三種錯誤的修行觀念:

 

    一、不要把修行當成有時間性;

    二、不要把修行當成功課;

    三、不要把修行當成儀式。

 

 第一點,修行不應該有時間性。不要把它當工作,有上班、下班時間,法王半開玩笑說:「像我就是整天在『工作』。」

 

行有「時間性」、有「下班時間」的人,平常不修,進了佛堂,勉強去修也行,但會覺得不舒服,一坐上座墊,發覺和菩提心、慈悲心都不熟,就在那裏想:「菩提 心你在哪里呀,快過來快過來」平常生活中不觀修,進了佛堂就要開始修行,就像沒有暖身,就要開始激烈運動,是會傷身的,「不要用修行傷自己的心,修行要 自然、平靜、習慣,心不是犯人,不要用暴力解決!」「修行,是慢慢熟練的過程,不要很暴力的,希望啪一下解決。」

 

如觀修慈悲,平時不修,修法念誦法本到「願眾生皆具足一切樂及樂因,願眾生皆淨除一切苦及苦因」時,就會覺得很奇怪,連小慈悲都沒有了,又如何能對一切有 情眾生自然生起慈悲心?所以,我們就要有次第、由近而遠的,從自己的母親開始觀修起,而後漸漸擴及有情眾生,這就是一個自然開展慈悲心的過程。

 

二點,不要把修行當功課。法王說,譬如做四不共加行,有些人太在意數字,連做大禮拜也去找一塊比較滑的板子,心想這樣滑得比較快,趕快做完,我就可以去領 受什麼特別本尊法,上師也會覺得我好棒。這樣拚命趕功課的結果,數字是進步了,但心卻一點都沒有改變。「重點是信心的增加,而不是數字的增加。」

 

「功課不是給上師看的,是給自己看的,功德是要獻給自已的。」法王提醒,「重點是心性」,有些人太在意數字,譬如做十萬遍四加行,累積了很多個「0」,心性上卻沒改變,結果還真是個「0」。

 

 第三點,不要把修行當儀式。法王說,不要把珍貴的法寶變成鄉下的祭祀儀式,觀修本尊時,重點是去思維特殊法相或法器內在的涵意。

 

如四臂觀音,華人都覺得很奇怪,觀音菩薩怎麼會有四條手臂?法王用中文開玩笑說,是不是觀世音菩薩「幹得不錯,所以佛陀就『欽此』,多賜給他兩條手臂?」 多出來那兩條,「也不是藏人裝上去的,那不是藏人幹的」……光這四臂就有這麼多妄念,「那觀修千手觀音時怎麼辦?」重要的是,要想這四臂代表的功德特質是 什麼,那是「慈悲喜舍」四無量心的象徵,要思維這四無量心的功德。

 

 【你看到生活裏,熱呼呼、香噴噴的佛法嗎?】

 

 如果避免了上述三種錯誤的修行狀況,接下來要怎麼做呢?就是直接去觀修生活裏、人世間熱呼呼、香噴噴、活生生的佛法,而不只是去修持那些幹幹的文字。

 

「所謂佛法,不只聽到,還要看到,要有直接體驗」,就像釋迦牟尼佛成道前,出王城四門看到的生老病死苦和修行寂靜之樂,那就是悉達多王子直接體驗到的「法」,那種對生命本質的直接體驗,對修行歷程是相當重要的。

 

於在生活裏怎麼修呢?法王說:「修行就在你的工作裏,就看你用不用。」當你設計或販賣一樣東西時,可以帶著「佈施之心」,讓它的品質更好一點。「佈施,不 一定要真的給一樣東西」,帶著善意努力工作,本身就是對社會的佈施,這是真正的菩薩行,真正的佈施。就像佛陀圓滿了佈施波羅蜜,但世間還有那麼多貧困的 人,他到底給了什麼?法王說:「佛陀給了他的未來,他的證悟是未來眾生無盡的資糧。未來無量,眾生也無量,豈不剛剛好?」

 

所以我們每天早上一起來,要憶持皈依戒,思維諸佛菩薩的功德,發願「今天的一切身語意,都要利他,不傷害任何眾生」,這就開始了「美好的修行的一天」。

 

有工作的人,要發願我們的工作帶給別人快樂,幫助別人,讓辦法、讓質量提高,這就是工作裏的修行和佈施。

 

 有孩子的人,努力把孩子教養成慈悲利他的人,「這樣養孩子本身就是一項修行」。

 

有伴侶的人,擴大對伴侶的感情,就成為對眾生的愛和慈悲,「真正的慈悲,是有感染力的」會自然影響伴侶,法王說,當一個太太非常慈悲,他先生即使只是到花園裏澆水,都不知道為什麼會覺得很溫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