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11 月 2012

虛雲老和尚開示修行的四個先決條件

辦道(修行)四個先決條件,載於《參禪要旨》一文中,是虛雲大師晚年在雲居山的開示,一片婆心為修行人指點迷津,以免走錯路,真是航海的指南針,值得我們認真學習,依教奉行。

  

辦道(修行)四個先決條件:深信因果、嚴持戒律、堅固信心、決定行門。

  

一、深信因果

  

無論什麼人,尤其想用功辦道的人,先要深信因果,若不信因果,妄作胡為,不要說辦道不成功,三塗少他不了。佛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又說假使百千劫,所造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楞嚴經說因地不真,果招紆曲,故種善因結善果,種惡因結惡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乃必然的道理,談到因果,我說兩件故事來證明。

  

1.琉璃王誅釋種的故事。釋迦佛前,迦毘羅閱城裡有一個捕魚村,村里有個大池,那時天旱水涸,池裡的魚類盡給村人取吃,最後剩下一尾最大的魚也被烹殺,只有一個小孩從來沒有吃魚肉,僅那天敲了大魚頭三下來玩耍。後來釋迦佛住世的時候,波斯匿王很相信佛法,娶釋種女生下一個太子,叫做琉璃。琉璃幼時在釋種住的迦毘羅閱城讀書。一天因為戲坐佛的座位,被人責罵,把他拋下來,懷恨在心,及至他做國王,便率大兵攻打迦毘羅閱城,把城里居民盡數殺戮,當時佛頭痛了三天,諸大弟子都請佛設法解救他們,佛說定業難轉,目犍連尊者以神通力用缽攝藏釋迦親族五百人在空中,滿以為把他們救出,那知放下來時已盡變為血水。諸大弟子請問佛,佛便將過去村民吃魚類那段公案說出,那時大魚就是現在的琉璃王前身,他率領的軍隊就是當日池裡的魚類,現在被殺的羅閱城居民就是當日吃魚的人,佛本身就是當日的小孩,因為敲了魚頭三下,所以現在要遭頭痛三天之報,定業難逃,所以釋族五百人雖被目犍連尊者救出,也難逃性命,後來琉璃王生墮地獄。冤冤相報,沒有了期,因果實在可怕。

  

2.百丈度野狐的故事。百丈老人有一天上堂,下座後各人都已散去,獨有一位老人沒有走,百丈問他做什麼?他說我不是人,實是野狐精,前生本是這裡的堂頭,因有個學人問我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我說不落因果,便因此墮落,做了五百年野狐精沒法脫身,請和尚慈悲開示。百丈說你來問我,那老人便道請問和尚,大修行人還落因果否?百丈答道不昧因果,那老人言下大悟,即禮謝道今承和尚代語,令我超脫狐身,我在後山岩下,祈和尚以亡僧禮送,第二天百丈在後山石岩以杖撥出一頭死狐,便用亡僧禮將他化葬。

  

我們聽了這兩段故事,便確知因果可畏,雖成佛也難免頭痛之報,報應絲毫不爽,定業實在難逃,我們宜時加警惕,慎勿造因!

  

二、嚴持戒律

  

用功辦道首要持戒,戒是無上菩提之本,因戒才可以生定,因定才可以發慧,若不持戒而修行,無有是處。楞嚴經四種清淨明誨告訴我們,不持戒而修三昧者,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亦落邪魔外道,可知道持戒的重要。持戒的人,龍天擁護,魔外敬畏,破戒的人,鬼言大賊,掃其足跡。從前在罽賓國近著僧伽藍的地,有條毒龍時常出來為害地方,有五百位阿羅漢聚在一起,用禪定力去驅逐他,總沒法把他趕跑,後來另有一位僧人,也不入禪定,僅對那毒龍說了一句話賢善遠此處去,那毒龍便遠跑了,眾羅漢問那僧人甚麼神通把毒龍趕跑,他說我不以禪定力,直以謹慎於戒,守護輕戒,猶如重禁。我們想想,五百位羅漢的禪定力,也不及一位嚴守禁戒的僧人,或云,六祖說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參禪,我請問你的心已平直沒有?有個月裡嫦娥赤身露體抱著你,你能不動心嗎?有人無理辱罵痛打你,你能不生嗔恨心嗎?你能夠不分別冤親憎愛,人我是非嗎?統統做得到,才好開大口,否則不要說空話。

  

三、堅固信心

  

想用功辦道,先要一個堅固信心,信為道源功德母,無論做什麼事沒有信心是做不好的。我們要了生脫死,尤其要一個堅固信心。佛說大地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而不能證得,又說了種種法門來對治眾生的心病,我們就當信佛語不虛,信眾生皆可成佛,但我們為什麼不成佛呢,皆因未有如法下死功夫呀。譬如我們信知黃豆可造豆腐,你不去造他,黃豆不會自己變成豆腐。即使造了,石膏放不如法,豆腐也會造不成,若能如法磨煮去渣放適量的石膏,決定可成豆腐。辦道亦復如是,不用功固然不可以成佛。用功不如法,佛也是不能成,若能如法修行,不退不悔,決定可以成佛。故我們應當深信自己本來是佛,更應深信依法修行決定成佛。永嘉禪師說證實相,無人法,剎那滅卻阿鼻業,若將妄語誑眾生,自招拔舌塵沙劫,他老人家慈悲,要堅定後人的信心,故發如此弘誓。

  

四、決定行門

  

信心既具,便要擇定一個法門來修持,切不可朝秦暮楚,不論念佛也好,持咒也好,參禪也好,總要認定一門,驀直幹去,永不退悔,今天不成功明天一樣幹,今年不成功明年一樣幹,今世不成功來世一樣幹。溈山老人所謂生生若能不退,佛階決定可期,有等人打不定主意,今天聽那位善知識說念佛好就念兩天佛,明天聽某位善知識說參禪好就又參兩天禪,東弄弄西弄弄,一生弄到死,總弄不出半點名堂,豈不冤哉枉也

 

常祈禱文殊菩薩,無形中開啟智慧 作者:索達吉堪布

通過文殊菩薩的加持,誰都可以獲得利益,關鍵要看你有沒有信心。文殊菩薩是十方諸佛菩薩的智慧總集,關於文殊菩薩的功德,有關傳記中記載:

  

有一次,佛在靈鷲山傳法。山下城市裡有個妓女叫妙金光(上金光首),相貌端正、美麗動人,更奇妙的是,她全身發出金色的光芒,因而國王、大臣等各種男人都對她特別貪執。儘管她是種姓低劣的妓女,但身邊時時有無數人的圍繞。

  

有一天,她陪某商主之子(畏間長者子)去市場買東西,準備要到樂園嬉樂。文殊菩薩知道度化她的因緣成熟,便在途中化為一英俊少年,全身發出極其耀眼的光芒。妙金光看到少年發出的光遠遠超過她的金光,在他光芒的照耀下,自己身體黯淡失色,於是便對他的衣服生起貪心,立即甩掉商主之子,下車想用美色​​勾引少年。

  

這時,文殊菩薩加持多聞天子(息意天王)勸她:你不要對他生貪心,他是諸佛智慧的總集文殊菩薩,可以滿足一切所願,你需要什麼?妙金光說:我不需要別的,最想要他漂亮的衣服。文殊菩薩回答:你若能趨入菩提,我可以把衣服送給你。她不懂什麼叫菩提,文殊菩薩就為她一一講解。

  

講解的過程中,釋迦牟尼佛在靈鷲山發出善哉的讚嘆詞,三千大千世界都在震動。眾眷屬問佛為何如此,佛說:文殊菩薩為度化某妓女,正以慈悲和智慧在宣說佛法。你們想听的話,可以到那裡去。於是佛身邊的好多弟子都跑到文殊菩薩那裡去了。(就像現在這個上師傳法時,那個上師舉行灌頂,好多弟子都跑到那邊去了,結果這個上師身邊沒剩幾個人了。)他們聽了文殊菩薩的講法,有些獲得法眼淨,有些獲得無生法忍,有些獲得不退轉果位,成千上萬的眾生都得到相應的利益。

  

妙金光也對諸法無自性的道理生起定解,很想隨文殊菩薩出家。但文殊菩薩說,菩薩的出家不一定要剃光頭,而應為了利益眾生精勤修持佛法,尤其要捨棄自己,這就是菩薩的出家。並勸她上車跟商主之子一起去。

  

妙金光跟商主之子到樂園時,無常現前了,她死在他的懷裡。商主之子最初很傷心,但看到美女的身體慢慢腐爛,七竅開始流出膿血,一股惡臭直撲鼻孔,覺得特別可怕,拔腿跑到靈鷲山,向釋迦牟尼佛尋求庇護。釋迦牟尼佛給他傳授佛法,他獲得了無生法忍。佛陀授記:妙金光以文殊菩薩勸她發心之力,將來在某某剎土成佛,號為寶光如來(寶光明如來)。而商主之子,會成為他手下的菩薩(德光曜菩薩)……”

  

商主之子聽後,不解地問道:為什麼文殊菩薩的弟子——妙金光將來會成佛,而佛陀您的弟子——我只是變成菩薩?他有點想不通。佛陀說:文殊菩薩的功德不可思議。我最初也是在文殊菩薩面前發心的。過去無量佛也是如此,現在無量佛仍是如此,未來無量佛還是如此,他的功德如何如何……”

  

所以法王如意寶經常強調,我們平時應該多念文殊心咒,多祈禱文殊菩薩,因為文殊菩薩的加持和力量跟諸佛菩薩不相同,這是有關經典中講的。憑我們的分別念,根本不知道釋迦牟尼佛的加持大,還是文殊菩薩的加持大,但有了經典為依據,完全可以作出判斷。如果經常祈禱文殊菩薩,生生世世可以開啟智慧,同時,可將諸佛加持合為一體融入自相續。表面上文殊菩薩只是菩薩,但實際上,誠如有些經典所言,他早已成佛,故加持力不可思議。

  

法王如意寶從小就與文殊菩薩有緣,傳記中說,他老人家降生的時候,剛落地就朗朗念誦嗡阿RA巴匝納德文殊心咒。到了6歲時,有一次在石堆中發現《文殊語獅子修法》,見此法結尾有一個偈頌說:印度聖境一老人,高齡已至九十九,不識文字勤修持,一日得見文殊尊。意思是印度聖地有一個老年人,年齡已高達99歲,他遇到《文殊語獅子修法》後,原本是連字都不識的文盲,但以誠摯的信心祈禱修持,一日中就現見文殊菩薩而速得成就。上師當時想:這麼老的人只修一天就見到文殊菩薩,像我這麼小的孩童,很快修成應該沒問題。他高興極了,專心致志地修了幾天,結果出現許多驗相,對一切顯密經論自然通達。

  

因此,只要祈禱文殊菩薩,智慧無形之中即可開啟。有些人經常抱怨:我很笨啊!上師,您給我吹一吹,給我打一打,給我摸一摸!當然,如果上師是成就者,倒是可以,但若上師只是一般人,這樣做不一定起作用。可如果你以信心來祈禱,定能得到文殊菩薩的加持。我以前去五台山時,整天想著見到文殊菩薩,以這樣一種不共的信心,雖然沒有真正見到菩薩,但還是得過一些加持——原來背不下來的《大圓滿願詞》 、《文殊贊》等,到了那裡,念幾遍就背下來了。每個人的信心不同,感覺可能也不相同,但只要有了文殊菩薩加持,顯密經論隨時可在心中現出來。不一定像有些道友那樣,冥思苦想、勞心費神地記記記,記了以後又忘光了,​​自己特別傷心。

  

 

國曆12月殊勝日

西曆12月殊勝日

藏曆十月十八,西曆121,觀世音菩薩節日,作何善惡成千萬倍;十齋日

 

藏曆十月二十一,西曆124,地藏王菩薩節日,作何善惡成億倍

 

藏曆十月二十三,西曆126,十齋日

 

藏曆十月二十四,西曆127,十齋日

 

藏曆十月二十五,西曆128,一切女性本尊及空行母會集薈供日、供養龍王日、煙供火供吉祥日

 

藏曆十月二十七,西曆1210,十齋日

 

藏曆十月二十八,西曆1211,十齋日

 

藏曆十月二十九,西曆1212,大護法及一切勇父護法會集薈供日、供養龍王日;十齋日

 

藏曆十月三十,西曆1213釋迦牟尼佛節日,作何善惡成九億倍、布薩誦戒日、煙供火供吉祥日;十齋日
 
藏曆
十一月初一,西曆1214,禪定勝王佛節日,作何善惡成百倍

 

藏曆十一月初三,西曆()

 

藏曆十一月初八,西曆1220,藥師佛節日,作何善惡成千倍;十齋日

 

藏曆十一月初十,西曆1222,蓮師薈供日;千劫佛節日,作何善惡成十萬倍

 

藏曆十一月十三(),西曆1226,十齋日

 

藏曆十一月十四,西曆1227,十齋日

 

藏曆十一月十五,西曆1228,阿彌陀佛節日,作何善惡成百萬倍

 

藏曆十一月十八,西曆1231,觀世音菩薩節日,作何善惡成千萬倍

 

 

心種種故色種種

心和物是組成世界的兩大因素,並具有相互作用。但佛法特別強調心的主導作用,故稱心性之學。就像某人持槍殺人,我們不會給槍判罪,而是會給持槍者判罪。因為他有一顆兇惡殘暴的心,才會將槍口對準他人,才會置人于死地。所以說,心才是善惡的源頭。

  佛教關於心的典籍非常之多,主要有兩類,一是立足于真心,一是立足于妄心。真心,是指生命本具的清淨無染的覺性,禪宗就是依此建立修行,其特點在於直接、迅速,所謂一超直入如來地。此外,唯識、阿含等思想體系則側重從妄心來建立修行。因為真心雖然重要,但凡夫很難觸及,只有上根利智者才有能力直接體認真心,見性成佛。就像極薄的雲層,能迅速被陽光穿透。而常人都是活在迷妄的系統中,塵垢重重,不見天日。

 

  凡夫所以為凡夫的根本原因,就在於無明。正是無明所形成的錯誤的認知模式,使我們看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看不清世界的真實相狀。這種誤解是由認識決定的,修行所做的,正是幫助我們摘下這副由錯誤認知構成的有色眼鏡,如實看待自己,看待世界。

 

  佛典中,對妄心有著詳盡分析。如心理學所說的注意、表象、情感、意志等普通心理,佛教稱之為遍行心所,有作意、觸、受、想、思五種。以此構成的認知模式,是不可能對世界達成正確認識的,所以就會發展出貪、嗔、癡種種煩惱。除此而外,我們內心也有善的心理,就是道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

 

     從佛法觀點來看,當善的心理產生作用時,當下就能給自他雙方帶來快樂。比如慈悲,不僅能令他人感到溫暖,也能令我們自己調柔安樂。反之,不善的心理產生作用時,當下就能帶來痛苦。

 

  人是什麼?相貌嗎?地位嗎?身份嗎?這些都是外在符號,暫時和我們有關而已。真正的內涵不是其他,正是我們當下的心態、性格和人格。這種心態和人格來自生命的積累,同樣是貪心,有些人貪吃,有些人貪色,有些人貪財。這些貪心引發的負面情緒也各不相同,有的會帶來焦慮,有的會帶來恐懼,有的會帶來孤獨,有的會帶來沮喪。此外,有些人很自卑,有些人很自大;有些人很狹隘,有些人很寬厚;有些人很粗暴,有些人很慈祥。不論這些情緒多麼強烈,也不論這些性格多麼剛強,都不是天生,而是由心念積累而成。最初不過是一念之微,但這一念接著一念,就會念念相續。

 

  但心念又是無常的。比如你現在很開心,可能很快就因為什麼不開心了。這種開心與否,並不是我們的主動選擇,而是面對不同境界的本能反應。也正因為心念是無常的,我們才能主動加以改變。比如有人會在痛苦中無力自拔,其實,那只是我們不懂得心的運作規律,不懂得怎樣進行調整。雖然我們都害怕痛苦,卻常常在痛苦到來時沉溺其中,越陷越深。我們不知道,痛苦也是一個念頭,即使當下再強烈,其本質仍是空無自性的,仍是可以改變的。

 

  每種心念都是我們反複串習的結果。在這樣的執著中,我們是不得解脫的。因為貪著會像繩索一樣,把我們和執著對象牢牢綑綁在一起。佛法所說的解脫,就是幫助我們解開這條執著之繩。當我們不再執著,當下就回歸到解脫了。

 

  因為我們本身就具有解脫的潛力,不必再去另外找尋一種叫做解脫的境界。所以說,解脫並不是天方夜譚,事實上,它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方法正確,無須千里追尋、萬里跋涉——當下即是。

 

淨空法師:您想到什麼事情那麼開心?

弟子問:我看您老是面帶微笑,您想到什麼事情那麼開心?

淨空法師回答:我不想事情,想事情就會不開心。腦子裡是空白,那個空白裡面充滿了能量,充滿了美好。喜悅是從內心來的,不是從外面來的,外面刺激是像打嗎啡似的,那是有副作用,從內心裡面真正發出歡喜。

淨空法師關於開心,做過下面的開示,和各位佛友一起分享一下:

1、我們為什麼不自在?著相。著相就煩心,生煩惱;不著相的人生智慧不生煩惱,生喜樂、生智慧,他怎麼會一樣?所以你看極樂世界菩薩個個都開心,個個都是法喜充滿,道理在此地。離開分別執著你才能得到,離開分別執著你才能看到菩薩的喜樂、菩薩的智慧,看到極樂世界人真快樂。

2、慾望是假的,慾望就是刀口切除了一點肉,看著很鮮,付出的代價非常多。你那個開心很短暫,過後就是哭。你不要跟人家比,比的時候你就累死了,你不比的時候,比他快樂多少倍,自己想想看不錯,是有道理,你不要去跟人家比。

3、今生見到的人都是業力感召來的,今生,每一個你見到的人都是業力感召而來,都是你的冤親債主,你要友善地對他,不可生怨恨心,如果他做得不對,一定是你欠他的,你有機會還債,你該很開心。

4、諸佛菩薩念念為一切眾生。這個經一開頭,我已經講過很多遍了,要為一切眾生做一個好樣子,那是佛、那是菩薩。好樣子,空有兩邊都不住,所以你做起來不辛苦,會做得很開心、很愉快、很快樂,樣樣事情都做得很圓滿,這就叫金剛般若。

 

師兄姐發心請購**妙法蓮華經導讀(夢參老和尚講述)**10本與有心研讀 眾生結緣

在佛經上.(法華經)是成佛的法華.是佛經中最圓滿的.最究竟的道路.

 

大家共同學習.就可以得到(法華經)的法華和滋潤.自從(法華經)

 

到中國以來.大家都公認.佛陀的一切圓滿智慧都可以從(法華經)

 

現出來.他含攝著大乘.小乘.顯教.密教一切教義的精華..這是我們共

 

同承認的.在佛教史上.(法華經)這部經起了這麼大的作用.

 

師兄姐們發心請購十本(每本定價300元)來跟對佛法法華經有緣眾

 

生及有心研讀者來結緣.我們希望索取者:

 

1.請務必研讀.(如無心研讀者請忽索取)研讀完亦可送與有緣朋友研

 

讀.請務必惜福.

 

2.不限時間請恭頌一部妙法蓮華經(與佛結善緣).

 

3.自備運費郵資.

 

4.請以隱密留言寄送地址姓名電話我們將會寄送.

 

願以發心結緣功徳利益回向一切眾生祈求..

                                     

                    國土安穩.

 

                    風調雨順.

 

                    國泰民安.

 

                    心想事成.

 

                     家庭和樂.


 妙法蓮華經導讀為夢參老和尚講述編制而成.本書分三部份,一為「心悟轉法華」與「法華問答」,夢參老和尚以深入淺出的方便義理,導入一乘的真實境界;二為《法華經講述》的玄談,從「緣起性空」鳥瞰法華開權顯實的大意;三為摘錄《普門品》的講述內容。

本書特色

  成佛的法華,不但是大乘佛法的基石,也是中國佛教最具特色的教理,本書以導讀的方式,引領讀者逐步契入《法華經》的奧理。

  本書深入分析佛法中的六種緣起觀,極具學術參考價值。

  2009年在香港的「法華問答」,生動有趣,發人深省。


法華問答

哪一個法門懺悔業障快?

問:要懺悔業障的話,不知是持咒快?滅定業真言快?金剛薩埵心咒快?還是念佛快?

答:都不快。

怎麼樣才快?快的不是那些咒,是你的心。一樣的磕頭一樣的拜懺,人家在觀想佛像,觀想佛的聖號,懺悔自己的業障,這個頭磕下去,他的業障就消失了。你光跟人家懺、跟人家唱誦,也沒有注意觀想,你這樣磕頭效果不大的。

為什麼這樣說?文殊菩薩教授我們,做任何事物,懺悔也好、發願也好、持咒也好、念經也好,別忘是用什麼心來念?如果發菩提心,當你念這一部經,你給誰迴向,誰就有感覺,他能得到,大家可以試驗看看。這個我經驗很多,因為有的弟子他的病,醫生宣布不能治了,判他死刑了,他可以拜佛拜好,身體又健康了。你說他會不信嗎?別人看著信不信,他不管你信不信,事實就是事實。

我得直腸癌開刀的時候,開刀的醫生跟我講,他說:「師父,您最多活五年。」

我現在活了十五年,二○○八年我回到臺灣秀傳醫院,看見給我開刀的那位醫生。我說:「師父還活著!」他再給我複查一下,總共複查了三個地方,他講,我這個五臟六腑,比開刀前還好。

這個問題就是我說的重點,看人家發心,發菩提心,那個效果絕對不同;但是得真發菩提心,不要在利害關係上頭,那菩提心就沒有了。

懺悔業障的方法也是這樣,業是我們心造,罪業沒有體性,罪性本空,大家都是知道唯心造。不過自己修行的時候,自己的我執、妄想都沒有了,連心都沒有還要懺嗎?罪在哪兒呢?不要認為罪很重,罪沒有體性的,「罪性本空唯心造」。

對於這些,我們道友們有個大障礙,他一開口:「我的罪業深重呀!」那就好了,你就罪業深重去吧!「罪性本空唯心造」,我現在心空了,罪業在哪兒存在?學法要知道用心,文殊菩薩教導我們,「善用其心」,你把心用錯了,那就沒辦法懺悔了,「罪性本空唯心造」,心都沒有,罪還安立嗎?我們有很多道友,一開口就說「我的罪業深重」,那你永遠出不了三界,能看破放下那就行。

談尋覓善知識

問:老和尚慈悲,弟子多年尋覓善知識,希望他能夠救濟苦難的眾生!再者,《法華經》的〈藥王菩薩本事品〉當中,佛告宿王華菩薩,如來滅度後五百世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得往生安樂世界。願老和尚慈悲開示,如果信根不夠的修行人,要怎樣能不受紅塵世界的潮流所淹沒?

答:覓善知識,得有緣。你認為什麼樣才算是善知識?佛在世的時候,以佛所說的因緣,有一個字,自己不認識,問別人,別人跟我說,這就是善知識;一件事我自己不明了,別人跟我解說,他是我的善知識。

你想遇到什麼樣善知識?文殊菩薩才是善知識,觀世音菩薩才是善知識,你只能求,一般的凡夫聖人,只能知其一而不能知其二。

你想救濟苦難眾生,我們講《法華經》,《法華經》都是善知識。《金剛經》,佛說的話都是善知識,哪一個向你解說《金剛經》,解說《法華經》,乃至解說《彌陀經》都是善知識。但是得有一點,你有緣沒緣?你跟這個師父、跟這位大德有緣,他的語言,你能聽的進,你能接受,你能得到啟發。

中國歷來的善知識都是以禪宗為主,那得對機開悟的。有些只道個三言兩語,或給你一個棒子,一記棒喝,你問他如何是祖師西來大意?他拿起棒子打你幾下子,是這樣的善知識。假使你挨幾棒子,你能開悟嗎?

善知識是善知諸法、解一切義,這只是在法上。對機呢?你得有那個福德,有那智慧,你才遇到那個善知識,他能知道你的根機,知道你過去無量生的宿業。

舍利弗算不算善知識?舍利弗有兩個弟子,跟他學了五六年,什麼都沒開悟;有一次佛去了,佛叫舍利弗那兩個弟子把修行方法顛倒一下,修觀的先叫他參禪,參禪的先叫他修觀。佛這樣一給他們顛倒,重新指示一下,他倆不到兩三個月都開了悟。因為舍利弗只見到八萬大劫的事,八萬大劫他以前見到的事,他們對這倆個根機,說的是八萬大劫之內的,佛可是八萬大劫之前的。

所以遇善知識得看我們自己有什麼福德,不是都是有緣的。你是個什麼善根,你是哪一級的你就去遇見哪一等的善知識,可以使你知苦,知道苦了別造業,他能這樣開示你,就算是善知識。所以善知識非常的廣泛,你這一世不認識,你問人家,人家告訴你,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你又問:「若如來滅度後五百世中,若有女人聞是經典,如說修行,於此命終即得往生安樂世界。」男人不行嘛?這個不一定。

人家有句話,「如說修行」,無論你念哪部經,你若照經上說的去做你都能信,不止《法華經》,包括任何經。你讀《金剛經》,《金剛經》告訴你,「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你什麼都不做,你還有心生嗎?無心生,就是要達到無心生,無生就無滅,有生就是有滅,所以一切法都是因緣,看你什麼因緣。

信根微弱的修行人,怎麼辦?你先修習信心,很簡單。如果沒有信心,你做什麼事也不成,就是在佛門,沒有一件事能做成。

為什麼?沒有信。你連信都沒信你還能去做嗎?「信為道源功德母,長養一切諸善根」,對於學世間的生活之道,你得認為我學這個本事能夠生活才去學,如果你認為這個我學到了也生活不了,你還肯去學嗎?

學佛也如是,念佛、參禪、讀誦大乘,讀誦大乘開智慧,有了智慧了你自己去修行不成問題,但就是沒有智慧。  

念佛時產生惡念怎麼辦?

問:我在念佛堂念佛時,經常有很多的惡念,比如看佛像時,就想我為什麼要拜你!有時還謗佛,產生淫念等等好可怕!請老法師慈悲救救我。

淨空老法師答:這些問題不是你一個人有,有的人很多,為什麼會有?這是宿世今生習氣在作祟。你不想降伏它的時候好像沒有事情,其實它是在動你沒注意到。現在念佛了,要修行、要靜下來,它突然好像都冒出來了,要曉得平常就是這個樣子,是你沒注意到。這一注意到,你才曉得日常生活當中,我們這些煩惱習氣是多麽的深,多麼嚴重,怎麼樣?不知道!到念佛堂念一念佛,在止靜全跑出來了。不是這個時候才跑出來、這個時候才有,還有些人不敢念佛,為什麽?那不是的,那完全誤會了。你念佛靜下來才發現它這麽多,不念佛的時候它還是這麽多,沒有發現,這個道理要懂得。發現怎麽辦?不要理它,佛經上如是教我們,祖師大德教我們不要理它。把你的整個精神意志集中在佛號上,「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憶是心裡想佛,口裡念佛,身拜佛,為什麽要拜佛?就是消除自己這些業障。我不拜佛、不念佛,這個業障沒辦法控制,所以這就是最好的方法。多聽經對你有很大的幫助,為什麽?斷除你的疑惑,多聽經是明理,聽經對初學的人最大的作用就是斷疑生信。經聽得少你懷疑,你的信心不夠堅強,你會被外面境界轉。經聽多了道理漸漸搞明白,外面境界就轉不動,你自己才能做得了主,不為外境所動,你才能堅持原則,才能成就道業。

淨空法師:我什麼都不需要,我所需要的是希望你們老實念佛

不要再浪費時間,也不要浪費精神。大家希望我留在這個世間,我多跟大家一點分享,如此而已,我不要大家給我一分錢。我什麼都不需要,我所需要的,就是希望你們能夠老實念佛,只要能老實念佛,不管懂不懂,皆有成就。把理論搞清楚,念佛謂之理念;如不懂,隻老實念下去謂之事念。工夫平等,所以這個法門普度一切眾生,一生平等成佛,此之謂妙。我們選擇淨土這個法門與文殊普賢菩薩相同,修行方法也一樣,生到西方所得的果位當然也相同。

希望你們用心跟世間人不一樣。世間人有名聞利養、有利害得失,你一樣也沒有,這就不一樣。一樣都沒有,你念念跟真如相應。眾生看到有災難,回頭的人沒有災難,哪來的災難?所以在現前這個社會,我們示現一個老實念佛就好,不曉得度多少人,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什麼也不放在心上。我希望你們將來都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到極樂世界蓮池海會就又碰到了。那才是好事情!千萬不要再搞三途八難,那個路走不得。

靜靜的看完這段話

當我們坐在小溪邊,耳聽嘩嘩如笑語的水聲,觀賞飛濺的晶瑩水

花,眼見水中閃爍的小鵝卵石和溪旁鮮綠的植物,這時內心可能感

到無比欣悅。因為我們與溪流的清新、純淨和澄澈是一體的。但轉

眼間,我們可能就覺得厭煩了。我們的內心充滿困擾,思緒牽纏著

其他事物,不再與溪流合而為一。若你的心失落於紛擾紅塵,那麼

端坐於寂靜森林也無濟於事。當我們與孩童或朋友為伍時,他們的

清新和熱情能讓我們身心放鬆:但若是你心猿意馬,忽視他們珍貴

的存在,那他們便不存在了。我們必須覺察他們存在的價值,讓他

們成為我們快樂的泉源。如果由於輕率和疏忽,使我們內心感到不

滿,對他們要求太多或訓斥他們,那他們將會離去。等他們走了之

後,我們才心生懊悔,真正發現他們的可貴;一旦人去樓空,追悔

便已成惘然。在我周遭充滿了各種生命的奇蹟——一杯水、一道陽

光、一片樹葉、一隻小毛蟲、一朵花、笑聲和雨滴。若你保持覺

知,隨處都可見到奇蹟。每個人都是奇蹟的綜合體。我們的眼睛能

看見各種形狀和顏色:耳朵聽得見蜜蜂振翅和雷鳴的聲音:大腦可

以冥思一粒塵沙猶如整個浩瀚宇宙:心跳的節奏與萬物的律動和諧

一致。當我們每日為生活艱辛奮鬥而感到厭倦和沮喪時,或許不會

留意到這些奇蹟,但它們一直都在那兒。看看院子裡那棵蘋果樹

!全神貫注地瞧著它,它真的是個奇蹟。如果你注意到它,就會

好好照顧它,而你也會成為奇蹟的一部分。即使只是照料一個星

期,它的樹葉也會變得更鮮綠閃亮。對待你周遭的人也是如此。在

覺知的影響下,你變得更為警醒、善解人意和慈愛,你的存在不僅

豐富了自己,讓你更加可愛和吸引人,也使別人看起來更美好。整

個社會可以因一個人平靜的存在而改變。我們的心創造了萬物。當

你觀照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壯麗山峰時,會發現它就是你自己。它的

存在端視你的覺知。當眼睛閉上,只要你的心在,那山就會在那

兒。當我們關閉感官之窗靜坐時,會感受到整個宇宙的臨現。為什

?因為那顆心在那兒。若你閉上眼睛,就會看得更清楚。外界的

五光十色並非你的敵人,你的敵人是缺乏覺知,是失去正念。



歌利王把忍辱仙人凌遲處死

釋迦牟尼佛往昔修菩薩道,在山洞裡面修忍辱波羅蜜,作忍辱仙人。暴君歌利王遇到了他,把他凌遲處死。好,你忍辱!我拿刀一塊一塊把你的肉割下來,看你能不能忍?割了之後,歌利王還問他:你生不生氣?忍辱仙人說:我沒有嗔恚心。忍辱仙人他能忍受,不但沒有報復的念頭,一念怨恨的意念都沒有,這是忍辱波羅蜜圓滿的現象!忍辱仙人沒有嗔恚心,一直到肉被割完,他都沒有嗔恚心。最後,忍辱仙人還說:我將來成佛,第一個度你 ​​釋迦牟尼佛成佛之後,第一個度的就是憍陳如。歌利王就是憍陳如的前世,釋迦牟尼佛就是從前的忍辱仙人。釋迦牟尼佛講話算話,決定不打妄語,成佛後果然第一個度他!忍辱波羅蜜不好修,但是非修不可,不修不能成就。《金剛經》上一再強調一切法得成於忍,這很重要!一定要修忍辱!對人要忍,對事要忍,對修行也要忍,不忍不能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