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12 月 2011

2012,生活沒有什麼不可以面對的

摘要 :春華秋實,日月交替,我們一天天在磨難中成長,痛苦來臨時,不要總問:為什麼偏偏是我?因為快樂降臨時,你可沒問過這問題。佛陀告訴我們:痛苦和快樂都是人生中的體驗和歷練,不要畏懼痛苦,也不要漠視快樂。走到某一個流年的秋天,當我們登上某一個生命的峰巔,回眸,我們才發現

春華秋實,日月交替,我們一天天在磨難中成長,痛苦來臨時,不要總問:為什麼偏偏是我?因為快樂降臨時,你可沒問過這問題。佛陀告訴我們:痛苦和快樂都是人生中的體驗和歷練,不要畏懼痛苦,也不要漠視快樂。走到某一個流年的秋天,當我們登上某一個生命的峰巔,回眸,我們才發現,天空留不下我的痕跡,但我已飛過。當所有的過往都凝成了淡然,當所有的滄桑都化為了意境,當所有的意境都成為了領悟,我們終於能夠笑著感嘆:生活,已經沒有什麼不可以面對的了。生活就如同手裡握著的沙,抓得越緊流失得越快。我們若能放鬆下來,不把生活中的每件事都看得至關重要,而是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修行上,生活並不會因​​此變得更糟。相反,真正的轉變會在這時出現,我們也會因為放鬆而第一次嚐到自由的滋味。2011要結束了,2012即將開啟新的生活,世事滄桑,錦瑟年華,既然已經捨棄了那麼多的繁華,不如平淡的走下去,如水中青蓮,開落收合,安好如初。不是天涯不是客,一笑坐對雲來時。只是換一種心情,就不再流浪,淡然走過歲月,本身就是一種美好。

佛教智慧:一切隨緣,緣動則心動,心動則緣起

摘要 :緣動則心動,心動則緣起;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隨緣一世,一世隨緣,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人生有時候真的沒有預測,所有的事情都那麼突然的發生,讓你措手不及。也

緣動則心動,心動則緣起;緣來好好珍惜,緣去淡淡隨緣。隨緣一世,一世隨緣,在這個世界上,凡事不可能一帆風順,事事如意,總會有煩惱和憂愁。當不順心的事時常縈繞著我們的時候,我們該如何面對呢?人生有時候真的沒有預測,所有的事情都那麼突然的發生,讓你措手不及。也許前一秒鐘還是興奮、快樂,而下一秒卻讓你欲哭無淚。世事無常,人生又該如何面對,這一切的一切,似乎永遠無法預估。。閉上眼,進入睡夢中,當再睜開雙眼時,眼前的一切似乎還是按照原來的樣子呈現在自己的眼前,然而熟不知在睡夢中的幾個小時,身邊會發生什麼,遙遠的地方會發生什麼,是喜或悲,無從得知。。似乎一切隨緣,已成為了一種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也許是消極等待,也許是一種釋然。。那何為隨?隨不是跟隨,是順其自然,不怨恨,不躁進,不過度,不強求;隨不是隨便,是把握機緣,不悲觀,不刻板,不慌亂,不忘形;隨是一種達觀,是一種灑脫,是一份人生的成熟,一份人情的練達。何為緣?世間萬事萬物皆有相遇、相隨、相樂的可能性。有可能即有緣,無可能即無緣。緣,無處不有,無時不在。你、我、他都在緣的網絡之中。常言說,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識。萬里之外,異國他鄉,陌生人對你哪怕是相視一笑,這便是緣。也有的雖心儀已久,卻相會無期。緣,有聚有散,有始有終。有人悲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既然要散,又何必聚?”緣是一種存在,是一個過程。有緣即住無緣去,一任清風送白雲。人生有所求,求而得之,我之所喜;求而不得,我亦無憂。若如此,人生哪裡還會有什麼煩惱可言?苦樂隨緣,得失隨緣,以入世的態度去耕耘,以出世的態度去收穫,這就是隨緣人生的最高境界。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可謂是有事必有緣,如喜緣,福緣,人緣,財緣,機緣,善緣,惡緣等。萬事隨緣,隨順自然,這不僅是禪者的態度,更是我們快樂人生所需要的一種精神。隨緣是一種平和的生存態度,也是一種生存的禪境。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放得下寵辱,那便是安詳自在。吃飯時吃飯,睡覺時睡覺。凡事不妄求於前,不追念於後,從容平淡,自然達觀,隨心,隨情,隨理,便識得有事隨緣皆有禪味。在這繁忙的名利場中,若能常得片刻清閒,放鬆身心,靜心體悟,日久功深,你便會識得自己放下諸緣後的本來面目:活潑潑的,清靜無染的菩提覺性。人們獲得緣不是靠奮鬥和創造,而是用本能的智慧去領悟去判斷。

一切隨緣,是智者的生活,是一種不一樣的意境,眾生隨緣,亦是隨緣眾生;緣來緣去,緣生緣滅,生活亦是如此。

 

人生八苦是指哪八苦

摘要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總是苦樂參半,知其樂,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說,所想,所做,所為,所用,所棄,所喜,所怨,所憂,所慮。皆為人之五行,心誌之所發。人生第一苦——生苦。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

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長久,求不得,放不下。人生總是苦樂參半,知其樂,忘其苦。明其心,苦其志。追其型,忘其意。所說,所想,所做,所為,所用,所棄,所喜,所怨,所憂,所慮。皆為人之五行,心誌之所發。

人生第一苦——生苦。

生之苦,人多不復記憶,事實上,十月胎獄之苦,且不必說,即出生之際,一個 六磅 八磅 重的嬰兒,通過狹窄的生門,這痛苦已非言語所可形容。脫離母體之後,為外界灼熱或寒冷的空氣所剌激,被接生者巨大的手掌抓來提去,這對嬰兒細嫩的肌膚而言,其痛苦較皮鞭抽體尤有過之。嬰兒出生後呱呱大哭,實是肉體上的痛苦所引起的。

人生第二苦——老苦。

佛說,青春易失,少年不在,所有美麗的想念都將削隱於日漸深刻的皺紋。活的同時,已經死了。人得本體隨時都是在新生和死去。相對與昨天來說你已經老了,生息代謝的變化人怎麼能控制呢?

人生第三苦——病苦。

人自呱呱墮地之日起,就與病結下不解之緣。少年的病如天花麻疹,中年的病如胃潰瘍肺結核,老年的病如高血壓心髒病,也許有人說,科學進步,新藥日出,只要有錢,何愁治不好病?其實不然,特效藥固然層出不窮,新的疾病也日有所見,如小兒麻痺症,癌症,在近年來日漸增多。進一步說,即是藥物能治愈身體上的疾患,但由於社會競爭劇烈而致精神緊張憔慮所引起的神經衰弱,精神分裂,妄想狂,躁鬱狂等心理上的疾病,又豈是藥石所能奏效的?

人生第四苦——死之苦。

佛說,死亡也許並無所謂痛苦,死亡的事實給活著的人帶來的恐懼遠遠超過死亡本身。死亡是新生的開始,輪迴是下一個生命體的誕生,但死時的留戀是痛苦的。

人生第五苦——愛別離苦。佛說,愛是追求融合克服分裂的表現,愛上帝是追求精神的統一,愛情人是追求生命的統一。但愛的本身包含的痛苦是人所共知得,問世間情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許。

人生第六苦——求不得苦。佛說,人的慾望不能與慾望的對象聚合為一體,慾望就像拉長的橡皮筋找不到挂靠的地方就會彈回來打中自己,痛苦。追求著痛苦著,同時也在失去著。

人生第七苦——怨恨會苦。佛說,當愛不能彌合時,就會用感性方式來實現——怨恨,所有外在的怨恨都會被反彈而傷及自己,所有內在的怨恨都會傷及別人。貪戀、私慾為痛苦之源。

人生第八苦——五陰過盛苦。佛說,人所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遇到的、感受到的各種形形色色的假象,就會迷失自我,陷入痛苦。世人常常為表象所迷惑,因而深陷其中。

 

通過臉色來看五臟疾病

摘要 :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主 任 醫師,國際生物醫學特徵辨識學會副主席,被稱為中國色診第一人的 王鴻謨 教授日前接受《生命時報》的獨家專訪。他告訴記者,每個人都可以從臉上的顏色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人的氣色如何,10%是天生的,剩下90%屬於人為能夠改變的。年近七旬

首都醫科大學博士生導師、主 任 醫師,國際生物醫學特徵辨識學會副主席,被稱為中國色診第一人的 王鴻謨 教授日前接受《生命時報》的獨家專訪。他告訴記者,每個人都可以從臉上的顏色知道自己的健康狀況。人的氣色如何,10%是天生的,剩下90%屬於人為能夠改變的。年近七旬的王鴻謨,從外表看起來就只有五十幾歲。從他的臉上,能充分體現出他對記者所說的,好氣色應該是明亮、潤澤、含蓄的

青色和黑色是最嚴重的病色

中國人的臉色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那就是'紅黃隱隱'為什麼這麼說呢?王鴻謨解釋,因為我們在兩側顴骨處的紅色比較明顯,其他部位則是黃色。這兩種顏色隱約交替,沒有明顯的界限。當你的面色發生哪些變化,就說明可能有病呢?他指出,第一是面色變得太深或太淺;第二是紅黃隱隱中,突然紅色消失,全部變成了黃色,或者黃色消失,都變成了紅色;第三是臉上突然出現了原本沒有的顏色;第四是面色違背了季節規律,正常應是春季略青、夏季略紅、秋季略黃、冬季略灰;第五是顏色出現在了不該出現的部位,比如應在兩側顴骨部位的紅色轉移到了其他部位。

3種顏色,如果突然出現在臉上,是最明顯的疾病標誌。王鴻謨說,它們分別是白色、青色和黑色。白色多與肺病、虛證有關。臉色過白的人,往往都患有貧血。不僅如此,還會感覺沒力氣、愛出汗,這是血虛和氣虛的表現。青色多與肝病、氣滯血淤有關。通常形容一個生氣的人,會用到青筋爆出臉都綠了這類詞。中醫認為,肝能反映人的情緒,所以面色偏青的人一般性格暴躁,要謹防肝病。而滿面青紫,往往是由血淤、組織缺氧引起的,嚴重者會發生劇痛或猝死。黑色多與腎病有關。青色和黑色都是最為嚴重的病色,提示有重大疾病。當臉上出現兩者結合的青黑色時,就意味著有嚴重的血淤。而整個面色髮灰、發黑的時候,可能是慢性腎病的表現,主要特徵是腰膝酸軟、排尿失常、性功能減退。

此外,黃色和紅色如果太多,也說明有一定的疾病。臉色過黃表示脾胃不和,可能表現為吃飯不香,吃點東西肚子就脹,長期腹瀉、大便溏稀。如果不注意,時間長了,會逐漸發展為消瘦或虛胖,甚至黃疸。一旦出現白眼仁發黃,必須及時就診,否則可能危及生命。紅色多與心病有關。一般人提到滿面紅光,總覺得很健康,其實,臉發紅的人要提防心髒病,還有一些感染引起的熱證,如傷寒、肺結核等。

五臟的疾病體現在臉上

在 王鴻謨 教授看來,色診是一門既深奧又不那麼太難的學問。有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幫助大家自診,從臉上不同部位的顏色,初步判斷自己的五臟到底出了什麼毛病。

肺髒病色看兩眉間。這個區域叫印堂,最好是白裡透紅,最忌諱發黑,代表有不可治癒的重大疾病。如果特別紅也不好,說明有肺熱;發白是血虛或氣虛;發青是血瘀。

心髒病色看兩眼間。過度的紅就是心火太盛,會引起心煩、失眠,甚至神經失常。如果兩眼間出現了青紫的顏色,就表示有血淤,可能是由冠心病所導致的。

肝髒病色看鼻樑。鼻樑骨最高的點如果發紅,可能是肝火偏盛,表現為易怒、眼睛發紅、月經增多等;出現青黑色,可能是肝硬化或肝癌等。

膽色、胰色看鼻樑兩旁。肝色的右邊是膽色,這裡淡白無華,會氣短乏力,容易驚恐;發紅通常有發熱、噁心、嘔吐等症狀;顏色晦暗,或呈灰褐色,可能是有蛔蟲。肝色左邊是胰色,這裡氣色蒼白,是胰腺虛寒,女性易出現腰腹酸沉;顏色青黃,是胰胃不和,多表現為厭食、反酸。

脾髒病色看鼻頭。如果發紅是脾胃有熱證,就是特別能吃,吃完一會就餓,甚至會得糖尿病;發白就是氣虛;發青是氣滯血瘀,會肚子痛。

胃色看鼻翼。此處及兩側如果淡白無華,是消化功能減退的徵兆,多半會厭食、飯後腹脹。顏色淡紅乾燥是胃部津液不足,通常會口乾唇裂、大便乾燥;顏色過紅是胃火亢盛,出現口臭和牙齦腫痛。

腎髒病色看兩頰。這裡不怕灰黑就怕嬌豔。明亮、潤澤、含蓄的淡灰色出現在腎色部,是健康的表現,反而是出現胭脂般嬌豔的紅色,說明已經病重。

子宮、前列腺色看人中。此處變白,是血虛、氣虛;變黃是脾虛;變紅是有熱證,女性多有宮頸糜爛,男性則是前列腺炎;變青​​或黑是寒證,會有劇痛和癌症。

養好氣色有秘訣

有人可能會覺得,臉色的變化那麼微妙,自己怎麼才能看出來呢?王鴻謨教大家,最關鍵是要學會對比。看臉色要爭取在白天室內的間接日光下觀察,還要對照自身的手背、頸部膚色,比這兩處深或淺就表明面色有變化。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擁有像 王 教授一樣的好氣色,就要學會一些他保養五臟的秘訣。首先是調理肺色。可在早晚進行半小時左右的呼吸鍛煉,採用腹式呼吸:伸開雙臂,盡量擴張胸部,然後用腹部帶動來呼吸,能增加肺活量。還可用大拇指按揉印堂,能調理肺氣。當肺有症狀時,按20分鐘左右,一般就可以得到緩解。還可以服用川貝蒸梨,把梨核挖掉,中間放上川貝,蒸熟後連皮吃,能清肺熱。

要想心色好,除了在飲食上少油、少鹽、少脂肪、不吃動物內臟外,每天可以按揉手掌中心的勞宮穴,或用對掌法:雙手合十,然後將手掌根部稍微打開,再慢慢合上但不要合攏,可以感受到手掌心的兩個勞宮穴在相互吸引。練習一段時間後,雙手不接觸,並將距離拉大,常練手掌心相對,能強心健體。

人們常說肝膽相照,所以護肝和護膽有共性,都要學會宣洩情緒,遇到委屈別憋著。按揉太衝穴(在大腳趾和二趾之間)也可以起到製怒的作用。生氣時,這個穴位會特別酸脹,經常按摩可以消除酸脹、疏泄肝氣。

對於脾胃來說,很多人都知道,多吃薏苡仁、茯苓和粳米煮的粥,能夠起到滋養的作用。還有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揉鼻頭,每次20分鐘左右,能改善胃脹氣等症狀。

王鴻謨教授的護腎絕招是,每天早晚各吃一個核桃,多嚼慢嚥,多分泌唾液以滋養身體。此外,還可以練習腳掌心相對,通過刺激湧泉穴,達到補腎益氣的效果,30分鐘就能練得渾身發熱。

了解氣色的秘密,可以幫我們對自身健康狀況有個基本的了解,起到一定的防病作用。 王鴻謨 教授最後指出,不忽視身體每一點微小的變化,才是真正的養生秘訣。

 

淨空法師開示:如何超度已故的亡人及冤親債主

摘要 :問:我們桂西市佛教居士林遵照老法師教導,每天念佛聽經十二個小時以上,但有 許多 居士需要超薦亡者,我們鄭林長一日在念佛堂打坐迴向之時,見有無數亡靈排成隊伍跪在佛前,另有三位莊嚴相好的女菩薩對 鄭 居士說,'超度還是需要的',此境界是否可信?每日念佛堂迴向時,是否. ..

問:我們桂西市佛教居士林遵照老法師教導,每天念佛聽經十二個小時以上,但有 許多 居士需要超薦亡者,我們鄭林長一日在念佛堂打坐迴向之時,見有無數亡靈排成隊伍跪在佛前,另有三位莊嚴相好的女菩薩對 鄭 居士說,'超度還是需要的',此境界是否可信?每日念佛堂迴向時,是否可以代替其餘法事,是否可以接受信眾錢財並設立牌位檔次價錢?

淨空法師答: 念佛堂裡面可以附帶超薦亡靈,不舉行任何儀式,就是念佛迴向。往年印光大師在蘇州靈巖山寺,他老人家就是這樣作法,可以帶牌位,但是最好不要收錢,收錢的毛病很多,盡可能的去避免。供養是隨意,決定不勉強,訂出價錢不好,這是裨販如來,不如法。居士 林是 居士道場,只要是正法道場,弘法利生是需要用金錢的,道場裡面可以放一個福田箱,(一般叫功德箱,那不是功德,叫福田箱),廣種福田,大家到這裡來是隨意,絕不帶絲毫勉強。供養道場,幫助做弘法利生的事業,這個可以.

問:我的父母兄弟姊妹,我作女兒來說,超度給他們三十多年了,水陸法會也超度給他們,一直沒有夢見他們,請師父開示。

淨空法師答:這個不必開示了。沒有夢到他們,他們已經超度了,到好地方去了,常常夢到就麻煩了。

問:若去世後把骨灰灑入海中,不設靈位,對超度亡者有影響嗎?會成為孤魂嗎?

淨空法師答:沒有影響,超度對他是有好處的,他也不會變成孤魂野鬼,不會的.

問:這一位同修,他說他是大 連的 居士:殘疾不能自立,由同參道友代我請老法師開示。念佛五年,剛念時,進入仙道兩個月,已經附身。每天讀經念佛,聽老法師錄音帶,並懺悔迴向給冤親債主,到寺院做超度,至今沒有離身。念佛不得力,臨終時又怕障礙,怎麼辦?

淨空法師答: 這的確是很嚴重的問題。懺悔不得力,是我們的真誠心不夠。儒佛都教導我們,至誠就能夠感動。上,可以感動諸佛菩薩;下,可以感動天地鬼神。你修懺悔,做超度佛事,都沒有能感動你的冤親債主,是你的誠意不夠,這確實是第一個因素。你要再懺悔,以真誠心求三寶加持。以真誠心,真誠心才能夠修積功德,你的功德讓給冤親債主共享,沒有不受感動的。總而言之,這個真誠心不夠.

問:這位同修問的問題,第一個,我從《地藏經》中,聽師父講如夢中夢到過世的眾生,給他們念《地藏經》,但是我看到有些道場誦《阿彌陀經》,我到底應該如何?

淨空法師答:都可以,誦《地藏經》、誦《阿彌陀經》都可以。但是一般可以說是多半的眾生,特別是沒有學佛,沒有修淨土法門的,念《地藏經》比較好。因為這些眾生你能夠夢到的,多半都在鬼道,所以念《地藏經》超度他,對他們有好處。當然念《彌陀經》也可以,不必執著.

問:超度已故的亡人及冤親債主,以什麼方法幫助他們最有利?寺裡的法師做法事等等,是否有能力真正超拔他們?

淨空法師答: 這一樁事情,在清朝乾隆時候, 彭際清 居士是當時佛門的大德,他的著作也很多;還有一位高僧慈雲灌頂法師,在家出家的都是通宗通教。而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批註》裡面,這批註是他作的,他說世間極重的罪業,佛法所有的經教、經懺佛事都沒有辦法超度的,最後還有一門能夠超度,這一門是什麼?念阿彌陀佛給他迴向,念佛功德不可思議,超出所有一切的法門,你去讀這本書你就知道了。所以你問超度用什麼方法最有利,沒有比阿彌陀佛更殊勝的。所以你要念經, 你念《阿彌陀經》,或者是念《無量壽經》,不念經就念這一句佛號給他迴向,但是要真誠、要懇切,你要念多少,專為他念的。譬如說我念十萬聲佛號超度他,你一定要念滿十萬聲。你念一百萬聲佛號超度他,你在多少時間之內一定要把你的功課做圓滿,這力量不可思議.

問:我們專修專念淨土法門,是否需要在初一、十五念《地藏經》、念地藏佛號?算不算夾雜?

淨空法師答: 這個看什麼樣情形。如果你是慈悲心為一切墮在惡道眾生,念經幫助他、超度他,很好。如果自己專修淨土,那就沒有這個必要。清朝乾隆時間,慈雲灌頂法師在《觀無量壽佛經》批註裡面告訴我們,實際上消除業障力量最殊勝的,就是恭恭敬敬持這一句佛號。他說得很好,業障重的時候,所有一切的經典、所有一切懺悔的儀規都沒有辦法救的時候,最後還有這一句佛號能救。造五逆十惡之罪,只要他一口氣不斷,頭腦很清楚,如果得癡呆症就沒辦法,最怕的是這個,這是業障現前,頭腦清楚、真正懺悔,這一句佛號也能往生。所以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所有一切經懺都不能跟它相比,這個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

 

淨空法師開示:播經念佛時需要注意的問題

摘要 :問:長期念佛總覺得口乾,氣力不足,怎樣念佛口不干,心平氣和,法喜充滿?淨空法師答:誠心誠意的念,就有感應。念佛的人,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到,不是口念,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學佛,學得要跟佛一樣。佛在什麼地方?《無量壽經》就是

問:長期念佛總覺得口乾,氣力不足,怎樣念佛口不干,心平氣和,法喜充滿?

淨空法師答: 誠心誠意的念,就有感應。念佛的人,我們在講席當中常常說到,不是口念,口念彌陀心散亂,喊破喉嚨也枉然!念佛最重要的是要學佛,學得要跟佛一樣。佛在什麼地方?《無量壽經》就是阿彌陀佛,我們要明了經典裡面所說的道理,明了經典裡面所有的教訓,依教奉行,真正落實在自己思想言行之中,這一句佛號就靈了,你就能得到一切諸佛護念,龍天善神保佑,冤親債主對你也就不得其便。更何況我們將自己修學的功德,迴向給冤親債主,代他們求往生淨土,這個冤結就化解了,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不跟人結怨,這個樣子你心地才能得清淨。所以學佛,特別是學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個經上在經題告訴我們的清淨平等覺, 我們以清淨心、平等心、覺心來念佛,這非常非常重要,你自然能得法喜。

問:這位同修問的,請問為何唱誦佛號愈大聲,頭部就愈痛,有時還想吐,有時會莫名流淚,這是什麼原因?是不是業障深重,愚癡無明的影響所致?

淨空法師答: 念佛大聲念,頭就會痛,你到念佛堂去問問他們,大聲念他頭痛不痛?你會頭痛,別人不會頭痛,確實你說得沒錯,這是業障。念佛不但不會頭痛,愈念精神愈好,愈念愈歡喜,念到法喜充滿,所以人家念佛可以不眠不休。禪宗裡面,禪悅為食;念佛人,持誦為食。我們念佛得的效果相反,自己一定要反省、要檢討,我們一定不如法,或者是理論上不透徹,心裡面有懷疑,對於念佛法門信願行都有疑惑,很勉強的在念,念得很辛苦!如果道理都明白、都通達,念佛自然生歡喜心。

問:為什麼有時頭部就像抽絲剝繭似的感覺,愈靜下來念佛,這種現象就愈強烈?

淨空法師答:這還是屬於業障。如果遇到這種情形,或者是類似這種情形,不要害怕,應當將精神意志更集中,更認真努力去唸佛,拼命去唸,把這一個瓶頸突破就好了。障難可以依靠佛菩薩本願威神的加持,我們誠心誠意去唸,就得到佛力加持,這些業障縱然不能消滅,決定可以減輕。

問:這一位是天津來的居士,學習課程已經有三年,但是每念佛念到心平氣和的時候,常常流眼淚,從內心湧出很多悲感,不知道是什麼原因?

淨空法師答: 你這種情形有,佛在《無量壽經》上說過,這是過去生中的善根發現,知道就好了。由此可知,過去生中曾經學過這個法門,修學這個法門,但是沒有能認真,所以沒有成就,還是搞六道輪迴;這一生又遇到了,內心裡頭自自然然有這種慚愧的意念,所以才有這些現象。知道了,就更應該認真努力,這一生決定不要錯過。

問:第二個問題,弟子常常聽到在很遠的地方有佛號聲,心靜的時候愈近,這個境界是好是壞?是否會是魔境?弟子心中不安。

淨空法師答:這是好境界。魔念佛也是好事情,魔就變成佛了。這種境界很多人都有,不是你一個人有,這是功夫得力的現象。但是要以平常心來看,不要生歡喜心,也沒有恐懼,非常正常,我們還是要老老實實念下去。

問:念佛時懷有感恩的心,或是存著我要向佛學習的心情,這樣念佛是否成了二心?

淨空法師答:這個不是二心,這是正確的。我們確實要感佛的恩德,感佛恩德不是一個空的念頭,決定要向佛學習,要把佛的教誨普遍介紹給一切大眾,這是真報恩,這是正確的。念佛確實我們有這樣子深切的願望。

問:當弟子望著佛像念佛,念得很相應時,眼睛一閉起來就看到所有的境物,包括門窗、相架、佛像,都是光明的。又曾在聽經的時候累了,眼睛合上也出現以上的情形,而且前面幾位同修的頭也是放光了。

淨空法師答: 世尊在《楞嚴經》上教導我們,我們在用功的當中,會有一些境界出現,你看到佛像光明,這是好境界,也有出現魔鬼很恐怖的惡境界。佛告訴我們,無論是佛境、是魔境都不要去理會。不要放在心上就沒有事,都是好境界;如果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常常想著,就容易著魔,就變成魔境。所以禪宗祖師常講:魔來斬魔,佛來斬佛。這是很有道理的,都是遵守《楞嚴經》的教誡。所有境界不要去理會,境界出現,記住《金剛經》上所說的: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我們回歸到清淨平等,老實念佛,這樣就很如法。這個境界,我想有不少同修都曾經有過,也不必去跟人說。

問:念佛是不是總念一個調子好?如果換調子,我就會聽不到耳邊有念佛的聲音。聽到耳邊有佛號聲是不是好事?

淨空法師答: 這個情形有的。這是一個很普通的現象,念佛念久了,阿賴耶識裡頭印象深刻,時時刻刻自己會聽到佛號,確實沒有別人念佛,自己會聽到,會聽得很清楚。有些時候有幾個人同時可以聽到,這是屬於感應。當然念佛的聲調要適合自己身體狀況,也要適合自己工作環境,念得很歡喜、念得很舒暢、念得心很定,這種音調對自己就有好處。如果自己聽到這個念佛的聲調,自己感覺到很厭煩、不歡喜,我們就不必採取這個音調。每一個人根性不相同,念佛音調不是只有一個,一定選擇自己歡喜的,能夠讓自己心定下來的,以這個為標準就好。至於常常聽到有念佛的聲音,不要去執著就好。《楞嚴經》裡面佛說得很清楚,只要一切不執著、不放在心上,都是好境界;如果執著、放在心上,這就是魔境界。《金剛經》上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無論佛境、魔境現前,都不理會都是好境界。

問:我一念佛就控制不住眼淚,但我聽有人講,好流眼淚是悲魔。什麼是悲魔?怎麼區分?請師父慈悲開示。

淨空法師答: 你這種情形不是悲魔,悲魔是悲傷得很痛苦,而且悲傷是不間斷的,常常有的,而且時間很長,控制不住,那才是悲魔。你們這種情形,佛經上講,為什麼聽到佛號、念佛或者聽經,不知不覺悲從心裡面生起來?佛在經上又說,過去生中,你曾經修學過這個法門,修學法門沒有成功;如果成功了,你就到極樂世界作佛了。沒有能去得了,所以又墮落在輪迴裡面,這一次再遇到,阿賴耶里面的種子起現行,才有這種情形。這是好現象,希望這一生當中把握住機會,不要再錯過了,這樣就好。

問:我媳婦的妹妹,第一次來四樓念佛堂念佛,就覺得自己眼淚一直不盡的流,請師父指示這是什麼原因?

淨空法師答: 這現像不只是一個人,我已經遇到好幾位有這個現象。實際上《無量壽經》佛已經講得很清楚,為什麼會有這個現象?經上說這是過去生中善根的發現;如果沒有過去生中的善根,就不可能。從這個現象,我們到一個地方會有所感觸,證明人確實有前生,很多人都有經驗,我自己本身就有很多次的經驗。我們到國外去旅遊,確確實實第一次去,以前沒有去過,但是突然之間感到這個地方好像很熟,好像是來過似的。我過去在德州有一位同修,他就更明顯、更顯著。他居然能夠指得出來那個地方有哪些建築、街道怎麼走法,他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確確實實第一次去,以前沒有去過。所以我們講到過去今生他相信,他說可能過去生中,他大概是在那裡作礦工,舊金山是挖金礦的,他說可能前世他在那裡作礦工,所以對那地方街道建築都很熟悉。這是 蔡文雄 居士告訴我的,有一次他們開車迷路了,迷路走進小鎮的時候,感到很熟悉很熟悉,證明人確確實實有過去生,過去生中印象深刻。念佛也是如此,走進念佛堂,換句話說,過去生中也曾經修學過這個法門。修學法門為什麼沒有成就?大概在臨終打了妄想,障礙了就沒有成就,這一生當中有緣又遇到了,心裡面不知不覺起的感觸,會有這個現象。所以這個現像明白就好,不要放在心上,沒有事情,時間長了你就會恢復正常。

問:有時用心聽,聽到虛空每個地方有聲念佛,並同時也會帶動身心都念,有時身體內外有明亮的感覺。

淨空法師答: 這個都是好境界。念佛功夫得力,都有這個境界,也不是你一個人。但是你要記住,境界現前不要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有麻煩了,會變成魔障。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要去理會它,那就是好境界。這是釋迦牟尼佛在《楞嚴經》裡面教導我們的,無論什麼境界現前都不需要理會。

問:我專誦《無量壽經》,讀經的時候嘴麻木。第二個問題:眼睛常出光圈,身體常常打哆嗦。

淨空法師答: 這是業障,非常明顯的業障,要真心去求懺悔。懺悔的方法,就是反省自己的過失。要認真反省,找出自己的過失,把自己的過失認真改過來,這叫做真懺悔。同修要記住,不是在菩薩面前禱告:我做了好多錯事,請佛菩薩原諒我。佛菩薩今天原諒了,明天再乾,乾了晚上再禱告,這個沒用處的,這是錯誤的。自己要認真去反省,把毛病找出來,然後消除自己的毛病,改過向善,這叫真懺悔,你這個業障可以消除。

問:請問老法師,我家拜一尊觀世音菩薩。如果皈依了以後,早晚課只念彌陀,這樣會不會對觀世音菩薩不恭敬?

淨空法師答:我想這個事情,觀音​​菩薩不會像一般人那麼小心量,我們不要把觀音菩薩看低了。阿彌陀佛是觀音菩薩的老師,觀音菩薩是阿彌陀佛的學生,我們稱揚他的老師、拜他的老師,我相信他一定很歡喜,所以這個用不著顧慮。

問:請問法師,弟子學佛十多年,念佛號時有時感覺心裡很煩惱,坐著靜念佛時就會睡眠。有時候就像作夢,還有時候脖子後面像做電療似的,不知弟子業障重嗎?

淨空法師答: 這些境界如果現前的時候,佛在《楞嚴經》上教我們一個方法,不去理它,你慢慢就會正常,不要把這個事情放在心上。縱然遇到了,或是昏沈,或是掉舉,都不要理它。如果是昏沈,打瞌睡,精神提不起來,可以繞佛,可以在佛堂繞佛,經行繞佛,或者是拜佛。如果感覺到哪個地方不舒服,可以調整自己的身體,調整自己坐著或者站著的姿勢,這樣就好。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這個非常重要。

問:第一次來居士林的北京 李 居士有一個問題,上次沒有機會問,這次託我代問。他在念佛時,經常感到前後心發熱,而且有時熱得很厲害。這種現象是好,還是不好?應該怎麼辦?

淨空法師答: 念佛、參禪,修行用功的時候,有一些境界現前,世尊在《楞嚴經》上教我們一個原則,教導我們不要去理會它,把我們的精神意志集中在念佛上,這是講念佛的功夫。心裡面除了​​有佛號之外,其它的都不要去想它,也不要去理會它,這個境界慢慢就消失了,就恢復正常。千萬不要被境界干擾你的功夫,這一點非常重要!只要不予理會,就沒有事情。佛在經論裡面告訴我們的總原則,一切法從心想生,所以不理會,這個境界慢慢就會消失了。

問:我不念佛的時候,耳朵裡就有念佛機唱的四字佛號聲音,靜坐時該不該聽?

淨空法師答:可以聽。這個現像是你功夫剛剛得力,你能夠保持就很好。如果心散亂,就不能保持;心散亂的時候,這個境界就沒有了。如果攝心,心地很清淨,這個聲音會常有。但是這是很普通的感應,不要生歡喜心,也不要疑惑,專聽,行,跟著念,也行,都是很好的境界。

 

淨空法師開示:夢見過世的親人,如何讀經、念佛迴向給他們

摘要 :淨空法師開示: 1佛在《地藏經》上明白為我們開示,凡是夢到已經過世的家親眷屬或是熟人,這都是他與你有緣分,有求於你,你應當幫助他。2不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情形,按照民俗,會為他燒紙錢,因為他多半在鬼道,這樣幫助他;如果是學佛的,應當念佛、誦經,將這些功德迴向

淨空法師開示:

1佛在《地藏經》上明白為我們開示,凡是夢到已經過世的家親眷屬或是熟人,這都是他與你有緣分,有求於你,你應當幫助他。

2 不學佛的人,遇到這種情形,按照民俗,會為他燒紙錢,因為他多半在鬼道,這樣幫助他;如果是學佛的,應當念佛、誦經,將這些功德迴向給他。 

3 《地藏經》上講得很清楚,替他誦經迴向的最好是親人,跟他有關係的人,誦經的時候心地誠懇,他能夠得到利益,可以減少痛苦,這是一個方法。

4 你要念經,你念《阿彌陀經》,或者是念《無量壽經》;不念經,就念這一句佛號給他迴向。佛號的功德不可思議,講到超度,沒有比念阿彌陀佛更殊勝的了!

問:第一個,老法師曾說夢中見到過世的親人或動物,最好是讀經、念佛迴向給他們。請問怎樣迴向法?讀哪一個迴向偈?或者要念他的名字嗎?

淨空法師答:這樁事情是《地藏經》上說的,我們一般人夢到過去的親人、家親眷屬、朋友過世的,多半都是來請求超度的,很多都是,雖然他沒有說話,我們在《地藏經》上得到的訊息。如果有這個事情,我們恭恭敬敬的為他念一部《地藏經》,就是給他迴向,特別為他念的。迴向偈沒什麼關係,用哪一種,通常我們念「願以此功德,莊嚴佛淨土」都行;或者你改一句,「願以此功德,迴向某某人」,改一句就可以了,其它的都照念,誠心誠意,對他就有好處。 

問:第二個問題,為過世者舉辦超度法會時,有蝴蝶飛來棲息在靈前。有人說這是亡者的靈魂回來,請問這個說法是否可靠?

淨空法師答:不可靠,但是也有這種情形發現;換句話說,他已經到畜生道去了,那就不是在鬼道。畜生道,如果他的執著很重,情執很深,雖然變了畜生,你在超度他的時候他有感應,他也會來。但是這是偶爾的事情,並不完全是這個樣子,所以這個事不一定可靠。

 

學佛感悟分享篇一

摘要 : 1、我們不能正確理解死亡和懼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為不知道我們到底是誰。如果你真正的明白了死亡的真相,從中找到了自己,並且明白死亡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新的開始,那你的人生一定會活的更有意義。如果到了死亡的那一天才能讓你明白一件事情,那也許就遲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

1、我們不能正確理解死亡和懼怕死亡的最大理由,是因為不知道我們到底是誰。如果你真正的明白了死亡的真相,從中找到了自己,並且明白死亡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新的開始,那你的人生一定會活的更有意義。如果到了死亡的那一天才能讓你明白一件事情,那也許就遲了,既然如此,為什麼不在活著的時候開始反思呢?

2、古靈禪贊禪師有一首詩偈說:蠅愛尋光紙上鑽,不能透過幾多難。忽然撞著來時路,始信平生被眼瞞。很多人總是冀望找尋來時的路,唯恐丟失了自我的本真,卻常陷落在樹欲靜而風不止的境地裡。

3、生命中,總有些人,安然而來,靜靜守候,不離不棄;也有些人,濃烈如酒,瘋狂似醉,卻是醒來無處覓,來去都如風,夢過無痕。緣深緣淺,如此這般:無數的相遇,頻繁的別離,傷感良多,或許不捨,或許期待,或許無奈,終得悟,不如守拙以清心,淡然而淺笑。看花開花落、雲卷雲舒、緣來緣去。

4、普通人每天忙著做各種事情從不願提死亡;在修行的人知識上很懂死亡但還是不相信自己會那麼快死,所以修行總是可有可無;誰都不想死可死亡總不請自來,是統治者還是一隻螞蟻死後都將經歷中陰身的恐怖,那時只有佛法和善行能幫助,自己的輪迴取決於自己的行為,這就是為什麼必須把修行當成生命的一部分。

5、煩惱猶如盜賊,遲早偷走心中的善財。貪欲會偷走知足之財,讓你飽受貪婪之苦;嗔恚會偷走愛心之財,讓你飽受怨恨之苦;愚癡會偷走才智之財,讓你飽受無明之苦;妒忌會偷走隨喜之財,讓你飽受嫉妒之苦;我慢會偷走恭敬之財,讓你飽受消福之苦。學佛,就是認識煩惱;修行,就是解決煩惱;成就,就是戰勝煩惱。

編輯:佛善堂

 

佛學健康:學佛不要熬夜

摘要 :對許多人來說,人生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用在了睡眠上,但怎樣睡才對身體好呢?好多人卻並不清楚。按中醫的觀點,每晚11點到3點,是造血排毒的黃金時間,此時要達到深度睡眠。我們佛教中,也要求初夜、後夜精進修行,中夜一定要入睡。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熬夜,不然,熬一次很久

對許多人來說,人生幾乎有一半的時間,都用在了睡眠上,但怎樣睡才對身體好呢?好多人卻並不清楚。按中醫的觀點,每晚11點到3點,是造血排毒的黃金時間,此時要達到深度睡眠。我們佛教中,也要求初夜、後夜精進修行,中夜一定要入睡。所以,希望大家不要熬夜,不然,熬一次很久都補不回來!

為星雲大師健康祈福(轉至:佛教網)

摘要 :佛教星雲大師昨晚因左側手腳無力,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治療。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內血管硬化,且合併右側額葉缺血性的腦中風。我們大家為星雲大師健康祈福!希望大師早日康復!南摩消災延壽藥師佛!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

佛教星雲大師昨晚因左側手腳無力,住進高雄長庚醫院治療。經核磁共振檢查,發現腦內血​​管硬化,且合併右側額葉缺血性的腦中風。我們大家為星雲大師健康祈福!希望大師早日康復!南摩消災延壽藥師佛!

星雲大師,江蘇揚州(江都)人,1927年生,十二歲於南京禮志開上人出家。為臨濟宗第48代傳人。1945年入棲霞律學院修學佛法。1949年春,組織僧侶救護隊來台灣。曾主編《人生》、《今日佛教》、《覺世》月刊等佛教刊物。早年主要在宜蘭弘道,1967年依托信徒支持在高雄縣大樹鄉購買土地,從此創建佛光山,以弘揚人間佛教為宗風,樹立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宗旨,致力推動佛教教育、文化、慈善、弘法事業。並融古匯今,手擬規章制度,將佛教帶往現代化的里程碑。先後在世界各地創建200餘所道場,並創辦美術館、圖書館、出版社、書局、中華學校、佛教叢林學院及大、中、小學等數十所。星雲撰有《釋迦牟尼傳》、《星雲禪話》、《迷悟之間叢書》等幾十種著作,並翻譯成英、日、德、法、西、韓、泰、葡等十餘種語言。大師有來自世界各地之出家弟子千餘人,全球信眾​​則有數百萬之眾。1991年成立國際佛光會,被推為世界總會會長。於五大洲成立170餘個國家地區協會,成為全球華人最大的社團。

星雲大師經典語錄,關於星雲大師經典語錄之五十條精選。

失敗者,往往是熱度只有五分鐘的人;成功者,往往是堅持最後五分鐘的人。

用感情換取他人的信仰,無法長久;用道德建立他人的尊敬,歷久彌深。

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閒雜之書少讀,邪妄之書不讀。

死,要死得有價值;死有重如泰山,輕如鴻毛。活,要活得有意義;活有流芳百世,遺臭萬年。

無言、心心相應,是談話的最高藝術;無相、事事默契,是做事的最高境界。

會讀書不如會讀人,會讀人不如會識人,會識人不如會用人,會用人不如會做人。

萬法相互緣起,世事不必強求;只要因緣具足,自能水到渠成。

懂得利用時間的人,便是懂得永恆的智者;懂得利用空間的人,便是懂得無邊的聖者。

能勤,時間自然比他人多;肯動,空間自然比他人廣;耐苦,成功自然比他人大。

人可以窮,心不能窮,心裡的能源,取之不盡;身可以殘,心不能殘,心裡的健康,用之不竭。

不憂不懼、精進奮發,是袪病第一良方;不排不拒、放下執著,是除惱第一秘訣。

心中要有根,才能開花結果;心中要有願,才能成就事業;心中要有理,才能走遍天下;心中要有主,才能立處皆真;心中要有德,才能涵容萬物;心中要有道,才能擁有一切。

以力服人,時間短暫,功效淺;以德感人,時間久長,功效深。與其用力服人,不如用德感人;與其用力做事,不如用德做事。

在心量方面,要能容納不喜歡的人;在做人方面,須具備謙虛卑下的心;在事業方面,要有捨我其誰的願力。

有苦有樂的人生是充實的,有成有敗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

忙,像一把鋒利的慧劍,能斷妄想的葛藤;忙,是點石成金的手指,能化腐朽為神奇;忙,是營養調身的補品,使人生充滿生機。

往好處看,往大處想,往細處察,往深處解。

龍要游到大海裡應付猛浪,才能活動自如;獅要跑到山林裡擊敗群獸,才能展現英姿;鳥要飛到虛空裡接受挑戰,才能學會遨翔;人要走到社會裡承擔考驗,才能快速成長。

倏忽因緣,點滴把握,則跟前一時,跨越千載;一時不異千載。千年暗室,一燈即明,則雖經千載,盡在一時;千載不異一時。

舍生取義,雖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雖生,精神已失。

粗者與人鬥力,愚者與人鬥氣,慧者與人鬥智,賢者與人鬥志。

隨緣不是隨波逐流,而是珍惜當下;當下不在他方淨土,而是內心一念。

優秀的演技,來自演員認真領會角色的內涵;豐富的生活,必須自己努力體證生命的意義。

一個有用的人,即使是小事,也能做得轟轟烈烈;一個無用的人,大事交給他,最終必然偃旗息鼓。

只要耐煩有恆,時間的浪潮會將小人物推向時代的前端;只要腳踏實地,歷史的巨手會將「小」因緣聚合成豐功偉業。

做人要像一面鏡子,時刻自我觀照;做人要像一隻皮箱,隨時提放自如;做人要像一本簿子,不斷記錄功過;做人要像一枝蠟燭,永遠照亮別人;做人要像一個時鐘,分秒珍惜生命。

一個良將,殘兵敗卒也能訓練成勇士;一個明醫,枯木朽石也能炮製成仙丹;一個名匠,破銅爛鐵也能鍛煉成精鋼;一個巧婦,剩菜殘羹也能烹煮成佳餚。

成功的里面,包含了多少辛酸;名人的雙肩,承受了多少壓力;榮耀的背後,付出了多少代價;偉大的成就,奉獻了多少犧牲。

飛鴿千里傳書,才有人豢養;駿馬萬里奔馳,才有人喜愛;海豚盡力演出,才有人喝采;做人力爭上游,才有人欣賞。

春天,不是季節,而是內心;生命,不是軀體,而是心性;老人,不是年齡,而是心境;人生,不是歲月,而是永恆。

真正的感情應該不是佔有,而是一種奉獻。但是,一般人卻不容易做到,總是以一種嫉妒的心理來擁有感情,甚至於用一種永不滿足的態度來爭取感情。這種感情並不純潔,真正的感情應該從奉獻中獲得,因為用奉獻的態度獲得的感情才是最崇高的感情。

俗語常說:有心栽花花不開,無意插柳柳成蔭。一個人不要把感情用在少數人的身上,不要局限於自己所認為的有緣,應該擴大心胸,視一切眾生都是我們的父母兄弟姊妹,學習觀世音菩薩的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什麼人有困難,即施恩惠給誰,這就是菩薩的精神。

我常常覺得一個人不必以擁有很多物質為滿足。試看天上的日月星辰,其數無量,可以供我們自由欣賞;宇宙自然界的花草樹木,爭妍鬥麗,可以供我們隨意觀看;東西南北的道路,任你奔馳;士農工商各類階層,隨你交往。摘自《洛陽晚報》

為了得到幸福,非得從親自去找幸福開始不可。凡事順遂並非就等於幸福,在追求幸福的途中,或許才是最幸福的時刻。

聰明的人,凡事都往好處想,以歡喜的心想歡喜的事,自然成就歡喜的人生;愚癡的人,凡事都朝壞處想,愈想愈苦,終成煩惱的人生。世間事都在自己的一念之間。我們的想法可以想出天堂,也可以想出地獄。

■ “幸福配方”——每天說一些歡喜的話,激勵自己不要悲傷。每天做一些利人的事,激勵自己融入群眾。每天談一些益智的事,激勵自己增長智慧。每天審視聖者的慈像,激勵自己增加內心的善美。

人生中,感動是一時的,感恩是一世的;榮耀是一時的,影響是一世的;委屈是一時的​​,成就是一世的。

愚者以為幸福在遙遠的彼岸,聰明者懂得將周遭的事物培育成幸福。

好心腸一條,慈悲意一片,道理三分,敬人十分,道德一塊,信行要緊,老實一個,中直十成,豁達全用,方便不拘多少,此十味藥,用包容鍋炒,用寬心爐燉,不要焦,不要躁,去火性三分(脾氣不要大),於整體盆中研碎(同心協力)三思為本,鼓勵做藥丸,每日進三服,不限時,用關愛湯服下。

人生最大的悲哀,是自己對前途沒有希望;人生最壞的習慣,是自己對工作沒有計劃。

凡事皆有利弊,只要懂得權衡之道,往大處著眼,枯石朽木也能入藥;凡人皆有長短,只要懂得用人之道,取彼之所長,破銅爛鐵也能成鋼。

求學讀書要:讀做一個人,讀明一點理,讀悟一點緣,讀懂一顆心。

轉至:佛教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