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三)

 

三、噶舉派關於上師善知識的地位和作用的論述

 

本文以塔波噶舉派的創始人塔波拉傑·索南仁青(亦名崗波巴)的名著《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以下簡寫《解脫莊嚴寶論》)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論述為根據,探討噶舉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思想。這個問題,我們須從本書思想體系的維度切入,如“成佛之因如來藏,成佛所依人身寶,成佛之緣善知識……”這是說,如來藏佛性及暇滿之人身寶是人人成佛之內在根據,上師善知識是人人成佛之外在條件。這就非常清楚地表明瞭人們在從凡夫到成佛之間上師善知識所處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這樣的思想框架表述,我們在寧瑪派、薩迦派、格魯派的關於上師善知識的論述中尚未見到。這是噶舉派關於上師善知識思想中的獨特之點。該書第三章“明善知識”,專門探討依止上師善知識問題。此章開頭就說:“緣者是為善知識。”這是說雖然具足圓滿的人身寶,但如果沒有善知識的教導和激勵仍是起不了作用的。因為吾人一向對許多惡行都習慣了。這種培養(深厚的惡習氣)的力量(極為巨大),使我們難以趨向菩提道,所以我們一定要依止善知識才行。這是說,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能成佛,並且絕大部分人都具備暇滿人身,這是人們成佛的可能性。要使這種可能性變成現實性,其前提性的條件便是上師善知識的啟迪、教誨、引導、激勵。

 

如何依止上師善知識呢?其具體內容分五個部分:(一)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二)上師善知識的種類;(三)諸上師之性相;(四)徒弟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或方便;(五)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功德。

 

  (一)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

 

關於這個問題,《解脫莊嚴寶論》的論述頗具特色,和前面討論的寧瑪派、薩迦派的說法都有很大的不同。如書中說:“1.須依止善知識之理由可由三門來解釋:A.依經文來解釋,B.依因明立量來解釋,C.依譬喻來解釋。”在這裏,塔波拉傑以經典根據、邏輯推理、正反譬喻等三個方面來闡明依止善知識的理由。

 

首先,以經典根據來闡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聖集頌》中的話說:“一個對上師有敬重心的弟子,他一定會經常依止一個有知識有修持的上師,而得到各種的進步。”

 

這裏,以《聖集頌》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記載為依據,說明了一個對上師善知識有敬重心的弟子,一個欲意獲得無上正等正覺的大乘菩薩乘人,必然會選擇一個品行端正、知識淵博、修證高深的上師善知識。塔波拉傑還引用《般若八千頌》的話說:“般若八千頌雲:‘若菩薩摩訶薩欲得無上正等正覺,必先於善知識恭敬承事而依止之’。” 這是由藏譯漢的譯文,而漢譯本《般若八千頌》中的譯文是這樣翻譯的:“若菩薩摩訶薩,深心欲證無上菩提,常應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真淨善友。”這就是說,若菩薩摩訶薩願獲證無上正等菩提,則應時常親近、供養、恭敬、尊重、讚歎上師善知識。唯其如此,始能實現證得果位的願望。

 

其次,以邏輯推理的形式(以因明宗、因、喻的邏輯推理程式)來闡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然理由。

 

《解脫莊嚴寶論》記載:“量曰:

  宗:欲證一切智位之有情必須依止善知識。

  因:彼不識如何積資及除障故。

喻:同喻:如三世一切諸佛。異喻:如辟支佛。

要想獲得圓滿佛位的人必須積聚一切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消除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積聚資糧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又一定要依靠善知識才能知道。”

 

佛教因明學的完整的敍述方式必須包括宗、因、喻三個方面,即首先立宗(提出命題),後說理由,再以譬喻說明此宗(命題)能否成立。譬喻也可分兩個部分,一個是同喻,一個是異喻。這裏,宗:想獲證一切智位的一切有情必須要依止上師善知識;因:彼(指的是想獲證一切智位的一切有情)等若不依止上師善知識,則即無法積累資糧,也無法斷除諸障故;同喻:如三世一切諸佛,即過去、現在、未來的一切佛皆是如此;異喻:如辟支佛,即辟支佛不依上師善知識故,無法獲得一切智位。用一般的敍述方式來說,想獲得圓滿佛位的人,必須積聚一切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消除一切煩惱障及所知障。積聚資糧和消除二障的方法就是依上師善知識。反之,則無法獲得一切種智,猶如緣覺等。

 

最後,以譬喻來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關於上師善知識的譬喻,幾乎藏傳佛教所有的宗派都用同樣的譬喻,皆把上師善知識比作渡河時的舵手、陌生路上的引路人及危險地帶的護送者等。《解脫莊嚴寶論》說:“善知識就像是陌生路上的嚮導或危險地帶的護送者或渡河的船師一樣。”在這裏,塔波拉傑也用了此三種譬喻,即渡河時的舵手、陌生路上的引路人及危險地帶的護送者等,以此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並對三個譬喻一一作了解釋。

 

第一個譬喻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解釋說:

 

“如果陌生路上沒有嚮導就會遲延或迷途,有了嚮導就可以避免這些失誤而一步不失地安抵目的地了。步入無上菩提道而獲證圓滿佛位者亦複如是,若無嚮導般的善知識,則有可能趣入外道,若有嚮導般的善知識,則可以順利到達一切種智之城。”

 

這裏說,上師善知識就像陌生路上的嚮導,若一個人沒有嚮導而獨自走陌生的路,就可能會導致遲延、迷途等,不會安然無恙地抵達目的地。若有了嚮導,則能順利地達到目的地。同樣,欲意獲得一切種智而趣入菩提道者也是如此,若不依止上師善知識,就很難獲證一切種智。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則能順利證得一切種智。

 

第二個譬喻說,上師善知識如行走危險之地時的護送者,如《解脫莊嚴寶論》中說:

 

“恐怖危險之地處處都有強盜、野獸等危害,若無護送者而行走於此地,將會有失去性命的危險。同樣,在入菩提道而積聚福德和智慧資糧,前往一切智城時,若無善知識之護送,則於內會被煩心妄念賊所乘,於外會被妖魔所誘而誤入歧途,斷送善根。頌曰:‘煩惱賊得便,善業為壞奪,善根滅無餘,斷上趣命根。’若有善知識之護導則無此憂慮,可以安抵一切智堡。”

 

所謂的危險之地是指處處皆有強盜,遍地充滿野獸的地方。你若行走于此種地方,必須依靠勇敢的護送者,否則,將會遇到生命危險。同樣,若你進入菩提道而積聚福德資糧和智慧資糧,前往一切智城、涅槃佛國的過程中,就必須要依靠上師善知識。否則,如盜賊般的煩心妄念之妖魔乘虛而入,因其誘惑而引入歧途,從而斷送善根。若依靠上師善知識之護送,則能順利、安全抵達目的地——一切智堡。所以,修行者必須要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護送。塔波拉傑還引用了《不動優婆夷本事品》中的一段話說:“善知識是引導我們到達一切智階位的護送者。”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是我們修行到達一切智階位的根本保障。

 

第三個譬喻說,上師善知識如渡河時的舵手,《解脫莊嚴寶論》中說:

 

“在橫越一條大河之時,河中雖有一條渡船,可是假如沒有船師,此時如果自己逕自行舟就有沉沒陷溺的危險,若有船師就可以毫不費力抵達彼岸。橫越生死大海亦複如是,若無善知識作導引,雖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仍有沉沒於生死巨流的危險。”

 

這裏說,當你乘船橫越一條大河時,若無舵手而獨自穿越,就有沉沒或被大浪卷走的危險。若有懂得水性且勇敢的舵手在側掌舵,則能順利到達河彼岸。對修行佛法者而言,修行者雖然能乘妙法之舟筏,但若沒有舵手般的上師善知識作導引,仍會有墮入生死巨流的危險。這樣,永遠流轉於生死輪回,無法得到解脫。所以,願獲得一切智的修行者,必須要依靠舵手般的上師善知識。唯有如此,才能達到輪回苦海之彼岸——涅槃之境地。最後頌曰:“若無救護歸依處,有舟亦難至彼岸,雖具圓滿諸功德,若無上師難解脫。”

 

綜上所講,噶舉派在論述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和根據時,提出了經典、正理、譬喻的框架概念。而在我們所見到的寧瑪派和薩迦派的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論述中,尚未見到如此體制化、概念化、理性化的體系支撐,只是一般的論述而已。更需要令人關注的是噶舉派在這個體系框架中引進了因明宗、因、喻三支比量的邏輯論證系統。用佛家之邏輯推理的方式,論證了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然理由。此似可作為噶舉派論證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理由的一個創新之處。

 

  (二)上師善知識的類別

 

塔波拉傑把上師善知識分為四類,《解脫莊嚴寶論》中雲:

 

“善知識之種類,概說有四:屬於普通眾生一類的善知識;屬於地上菩薩一類的善知識;屬於化身佛一類的善知識;屬於報身佛一類的善知識。”

 

塔波拉傑這個歸納法也和寧瑪派、薩迦派的說法不同,是噶舉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思想的一大特點。那麼,剛剛投入佛門、皈依三寶的善男信女如何區別四類上師善知識,又怎樣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呢?《解脫莊嚴寶論》中說:

 

“對這四類善知識,每個人要按自己的情況來審斷。如果自己是一個初道修業人,當然就很難去依止佛陀或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們,因此就必須去依止普通眾生類善知識了。在自己的業障大部淨除以後,那時就可以依止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如果自己已經證得資糧道以上的果位,才能依止化身佛的善知識;等到自己證得地上的果位時就要依止報身佛之善知識了。”

 

關於考察、選擇哪類上師善知識,這個主要是根據修行者自己的情況來決定。若以一個初修佛法的人來說,由於自己的聽聞不廣、思維不深、修證不高,很難直接依止佛陀或地上階位的大菩薩們。因此,初修者應依止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為適。投入佛門者經過聽聞、思維、修行佛法,淨除自己相續中的業障後,方可依止地上階位的大菩薩上師善知識。若菩薩摩訶薩已經證得資糧道以上的果位,則可以依止化身佛的上師善知識。若菩薩摩訶薩已獲得登地以上的果位時,就已具備了依止報身佛之上師善知識的條件。總之,修行者根據自己的佛學水準、性格取向、修證境界,在不同的階段可以選擇、依止不同類型的上師善知識。

 

對於剛剛投入佛門的初學者而言,選擇、依止哪一類上師善知識最適合呢?《解脫莊嚴寶論》中講:

 

“因為我們這些初學佛的人都是困在業障和煩惱的暗室當中,根本沒有能力見到佛菩薩一面,遑論依止!因為遇見了眾生類的善知識,依於他們的指示明燈才能知道學佛之道,逐漸親近諸佛菩薩。所以說在所有的善知識中要以普通眾生類的善知識們恩德為最大了!”

 

那些剛剛接觸、投入佛法的初學者,皆困在業障及煩惱的暗室中,尚無修證智慧之光。因此,根本就不具備見到佛陀或大菩薩上師善知識一面的能力,何談依止上師善知識!那些初學者遇見眾生類上師善知識,並借助眾生類上師善知識之指示明燈,方能了悟學佛之道,才能夠逐漸親近諸佛及菩薩上師善知識。所以,對於初學者而言,在四類上師善知識當中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的恩德最大。也就是說,我們初學者應當親近、依止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

 

  (三)諸善知識之性相

  

塔布拉傑大師還闡明了四類上師善知識的界別或不同特點。

 

首先,關於佛陀上師善知識,在《解脫莊嚴寶論》中雲:“佛陀善知識的定義是具足斷、證二種圓滿勝士。”佛陀上師善知識應具足斷、證功德,斷是指完全斷除了煩惱障和所知障,證是指完全圓滿了二種智慧。這裏,屬於報身佛一類的上師善知識與屬於化身佛一類的上師善知識皆稱為佛陀善知識,一同解釋。

 

其次,關於地上菩薩類上師善知識,在《解脫莊嚴寶論》中雲:“地上菩薩類的善知識是指初地到十地之間各地不同斷、證諸功德。此中又第八地以上之菩薩具足攝受眾生十力功德自在:于壽得自在,于心得自在,于資財得自在,于業得自在,於生處得自在,於所欲得自在,于願得自在,于神通得自在,于智慧得自在,于法得自在。”

 

屬於地上菩薩一類的上師善知識,指的是從初地到十地之間各地的不同的斷、證諸功德。從初地到十地的諸菩薩當中,住於八地以上的菩薩已具足攝受眾生之十力自在功德,一為于壽得自在,即能隨意住世,壽命長短,隨己所樂;二為于心得自在者,即隨己所樂,能出入任何三昧禪定;三為于資財得自在者,即能隨意變現無量寶珠,如降大雨利濟有情;四為于業得自在者,即能於地、界、眾生、生處及轉變他受用得自在;五為于生處得自在者,即能住於禪定而生欲界中,其禪定力亦不壞失,生欲界已亦不為欲界所染汙;六為于欣樂得自在者,即能隨自意之所欣樂轉變地大或水大等神通;七為于願求得自在者,即隨己意之願樂能圓滿成辦自他之種種願求;八為于神通得自在者,即隨眾生之愛樂能變現無量無邊之神通;九為于智慧得自在者,即于法、于義、於決定語、於辯才等得究竟通達智;十為于法得自在者,即能以一音聲同時為一切眾生說法。如契經說,各個眾生種性萬別千差,名、句、文辭各個不同皆悉明瞭,其心皆得滿足。

 

對我們初學者貢獻最大的普通眾生類上師善知識應該具備那些條件呢?塔波拉傑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講:“其條件可由八種、四種或二種來說明之。”這裏說,屬於普通眾生類之上師善知識應當具備的條件有八種、四種或二種等說法。

 

說八個條件者,在《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的話說:“菩薩善知識若具八相是為圓滿。何者為八?持守菩薩戒律,多聞大乘經典,具足修行證悟,悲心濟眾,無有畏懼,忍耐謙和,心離悔戚,善於言辭。此段話在漢譯本《瑜伽師地論菩薩地》中是這樣譯的:“雲何名善友性,謂八因緣故,應知一切種圓滿善友性,何等為八?謂如有一安住禁戒,具足多聞,能有所證,性多哀湣,心無厭倦,善能堪忍,無憂怖畏,語具圓滿。”

 

上師善知識具足八相,方可算為合格的、圓滿的上師善知識,八相分別是多聞大乘經典,持守菩薩戒律,具足修行證悟,悲心濟眾,無有畏懼,忍耐謙和,心離悔戚,善於言辭。

 

說四種條件者,在《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大乘莊嚴經論》中的話說:“多聞離諸疑,能持諸善法,二門說真如,是為菩薩相,為圓滿法師。”塔布拉傑大師引用《大乘莊嚴經論》中的一段話來闡明上師善知識應具備的四個條件:一為多聞廣學,由於多聞廣學的緣故,能開示廣大法要;二為斷除疑慮,因為智慧廣大的緣故,能除眾生的疑惑;三為能持,由於持守善士之作業的緣故,堪受讚揚;四為善說真如二門,即能由煩惱染汙門和清淨寂滅門說明實相道理。

 

這段話在漢譯《大乘莊嚴經論》中似難找到完全對應的偈頌,但其意思是有的,如說:“調靜除德增,有勇阿含富,覺真善說法,悲深離退減。釋曰,此偈顯示第一依親近,若善知識具足十種功德者,應堪親近,何謂為十?一者調伏,二者寂靜,三者惑除,四者德增,五者有勇,六者經富,七者覺真,八者善說,九者悲深,十者離退。調伏者,與戒相應由根調故。寂靜者,與定相應有內攝故。惑除者,信念與慧相應煩惱斷故。德增者,戒定慧具不缺減故。有勇者,利益他時不疲倦故。經富者,得多聞故。覺真者,了實義故。善說者,不顛倒故。悲深者,絕希望故。離退者,于一切時恭敬說故。”這裏說的是上師善知識應具備的十種功德。

 

說二條件者,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講:“真善知識者,深通大乘教,持菩薩勝律,雖逢命難緣,不舍菩薩戒。”塔波拉傑引用《菩薩行論》中的論述來說明二種條件者,也就是說善知識既要深通大乘教,又要守持菩薩戒。此即是所謂的二種條件。

 

  (四)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或方便

 

在《解脫莊嚴寶論》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分為三,即恭敬與供養;愛敬並承事;修行及努力。

 

首先,恭敬與供養。

 

在《解脫莊嚴寶論》中恭敬與供養分段解釋:“恭敬是說要對善知識常行禮拜和周圍繞行;他行近的時候要速即起立,近他的身旁時要躬屈身體;以誠摯的心情在適當的時候講話;以無厭足的心情時常瞻仰其慈顏。”這些皆為敬重上師善知識的具體表現,學佛者應如此時常敬禮上師善知識。

 

塔波拉傑大師還引用了《華嚴經》中的一段話說:“以無厭足心,頻視善知識。這是什麼理由呢?因為善知識實在是難見、難出、難遇的緣故!”在漢譯本《華嚴經》中似難找到完全對應的話,但有這個意思,“於善知識心無厭足……何以故?善知識者難見難遇。”這說明,真正的上師善知識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所以,當你遇到品德與修學雙馨的上師善知識時,就應以無厭足心瞻仰其慈顏,並對上師善知識行禮、敬重。

 

《解脫莊嚴寶論》中講:“供養是說要以與法不相違的食物、衣著、墊褥、醫藥、珍寶等財物像常啼菩薩一樣不計身命去承事供養善知識。”這裏說,弟子們用合法管道獲取的、並與佛法不相違的財富,如食物、衣著、墊褥、醫藥、珍寶等來供養上師善知識。供養時不應生起吝惜心,像常啼菩薩一樣的不計身命去供養、承事上師善知識。學佛的弟子,毫無吝嗇地恭敬、供養上師善知識,方能獲證佛菩提。

 

其次,愛敬並承事。

 

《解脫莊嚴寶論》中講:“愛敬是說要視善知識如佛,凡有所訓皆不違越,對善知識要仰慕、敬重和敬信,就像那諾巴大師依止(諦洛巴)上師時一樣。”這裏說,學佛者要視上師善知識為真佛,從而對上師善知識的一切語旨皆接受,不能違越。而且,對上師善知識要有仰慕、敬重和敬信之心,猶如印度修行師那諾巴依止(諦洛巴)上師一樣

 

塔波拉傑還引用了《般若經》中一段話來論證:“《般若經》雲:‘你應該對善知識竭盡全力的去敬重、愛惜和淨信!’”這也是說,應當把上師善知識視為真佛,對上師要敬重、愛惜、淨信,並且付諸行動。

 

最後,關於修行及努力。

 

在《解脫莊嚴寶論》中講:“修行及努力是說從善知識而得聽聞、思維和修持佛法,由聞、思、修三門努力地去行持乃能使善知識歡喜。”修行及努力是指弟子們對上師善知識的教言要洗耳恭聽,深入思維,如理修持。通過聞、思、修三門努力地去修持佛法及上師善知識的教言,方能使上師善知識歡喜。唯其如此,弟子方能得到加持,獲證真法,趨入佛道,獲得一切種智。

 

塔布拉傑又引用了《入法界品》及《大乘莊嚴經論》中的話來印證努力修行上師善知識的教言的重要性,如《入法界品》雲:若令善知識歡喜則能獲得一切佛菩提。”也就是說,通過修持佛法及上師善知識的教言,使上師善知識歡喜,就是獲得一切佛菩提的重要方法或途徑。《大乘莊嚴經論》雲:“為離於貪著,為求隨順行,隨順如所教,以此令彼喜。”並解釋說:“此偈上半顯示回向親近,下半顯示因親近回向親近者,不為貪著利養故,但為隨順修行故,因親近者,菩薩如所教授隨順修行,為親近善知識,何以故,菩薩以此隨順令彼善知識心生歡喜故。”

 

從上師善知識求得佛法亦有三個步驟,如《解脫莊嚴寶論》雲:“向善知識求法,第一步要有適當的準備,那就是首先要具足菩提心。第二步是要把自己作為病人想,把佛法作為藥物想,把上師作為醫生想,知道自己如果努力去修持佛法,就能夠治療宿疾。最後應該設想自己是一個孔口朝下的器皿或無底之瓦罐,所有的毒液都流光了!”

 

這裏說,誠心修法的善男信女向上師善知識求法時,首先應具足菩提心,這是入大乘佛法的不可或缺的條件。其次,要正確對待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即弟子應視自己為無明煩惱之疾病患者,視上師所講之佛法是救治無明煩惱疾病之妙藥,視上師善知識是救治無明煩惱疾病之醫師。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醫師、妙藥和患者的關係。最後,弟子聽聞佛法時應克服“三過”,即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

 

求法之弟子應具足出離心而發菩提心,要視上師善知識為真佛,聽聞佛法時捨棄“三過”等,而仔細認真地聽聞上師善知識所講之法,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研修彼妙法,方能獲得解脫,實現佛教之斷證功德。

 

  (五)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利益或功德

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在《解脫莊嚴寶論》中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和《般若經》中的話說:“《入法界品》雲:‘菩薩若為善知識所攝,則不墮惡道,若為善知識所護則不為惡友所誘。若為善知識所佑則於大乘法中不予退轉,善知識善護念諸菩薩必能速疾超離異生位。’《般若經》雲:‘善知識護念諸菩薩摩訶薩能速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

 

在這裏,塔布拉傑引用《華嚴經入法界品》中的話來印證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利益或功德。在《華嚴經》漢譯本中這樣譯的:“善男子,菩薩由善知識任持不墮惡趣,由善知識攝受不退大乘,由善知識護念不毀犯菩薩戒,由善知識守護不隨逐惡知識,由善知識養育不缺減菩薩法,由善知識攝取超越凡夫地。”也就是說,由上師善知識所攝,從而得到開示、加持的菩薩,不會墮入地獄、餓鬼、畜牲等三惡趣;由上師善知識所護佑的諸菩薩,將不會於大乘法中退轉;由上師善知識所護念的諸菩薩,必能速疾超離異生位,必能迅速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成就涅槃。

 

通過以上論述,《解脫莊嚴寶論》中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和寧瑪派、薩迦派相比較,其特點是顯而易見的,書中將如來藏佛性說、暇滿人身說、依止上師善知識說作為內因與外緣,融為一體來論述,這種論述維度和取向具有新穎、獨特之處。用因明學的維度來論述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然性和必要性,這也是噶舉派論證上師善知識的一大特色。

 

寧瑪派、薩迦派論述上師善知識時,不但示人如何為徒,且亦示人如何為師。也就是說,從師徒雙方的互相選擇、彼此辨識的互動中來考量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問題。而噶舉派則從上師善知識的類型及其特性的分析中,闡明每個人以個人的具體情況,選擇適合於自己的上師善知識。在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態度與方法上,噶舉派只強調了恭敬、供養、愛敬、修行及努力等幾個方面,而沒有提出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具體要求。也就是說,噶舉派更多地從上師善知識的維度,談了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問題,而少有從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條件方面進行探討。總之,噶舉派對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思想更趨理性化、邏輯化、體系化。

 

  【注】塔波拉傑索南仁青:《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簡稱《解脫莊嚴寶論》),本書是塔波噶舉派顯密佛法之基礎讀本。要修學噶舉派顯密宗佛法,首先要掌握本書的內容,方能系統、全面地驗修噶舉派的教法。本書第三章“明善知識”中,系統地論述了噶舉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其作者塔波拉傑索南仁青,是塔波噶舉的創始人,生於1093年,圓寂於1153年。《解脫莊嚴寶——大乘菩提道次第論》(藏文版)一書寫於12世紀中期。我們所見到的文本,由四川民族出版社於1990年出版,共371頁。漢文版由張澄基先生翻譯,民族出版社2001年出版。本文所引的漢文譯文均引自張澄基先生的譯本,對其中的某些所引用的譯文,筆者對照藏文原文,作了一些改動。特此說明。(待續)

 

作者:周拉 班班多傑

來源:《法音》 2007年第10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二)

二、薩迦派關於上師善知識的地位和作用的論述

 

本文根據薩迦派學者阿羅仁波切的著作《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中的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論述,分析薩迦派有關上師善知識的思想。在《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以下簡寫《明燈論》)一書中,薩迦派把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規則分四個部分:一、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原因;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三、徒弟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四、上師之演說及弟子聽聞之規則。

 

  (一)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原因

 

在《明燈論》中,以引導盲人走路、患者由醫師治療、以火鏡引取日光之火為喻來闡明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由。

 

《明燈論》言道:“不依止善知識,於聖教未聞思之諸有情眾生,即像遠離了智慧之眼故,他們不懂得如何修持解脫及一切智之道。不僅如此,亦難分辨善惡之差別,如盲者無伴而浪跡天涯。上師善知識是人天善趣、解脫、聲聞、緣覺與佛一切智之間的交通者和引路人,是不容懷疑故。若無導盲者,則盲者欲去高山、殿堂等而又無能力去,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

“如《真實論》雲:‘欲成一切智,即依善知識。僅憑自精進,無能成聖佛。盲者依自身,不能攀高峰。’昧於取捨之無明生起了業煩惱,由其痼疾所驅使而值遇三界輪回三苦之有情,須依止如同救命之醫師一樣之上師善知識,須依止如同包治百病之靈丹妙藥一樣之善妙佛法而如理修持,乃可從輪回之諸苦中獲得解脫,須修持獲得永恆安樂之解脫境界——佛一切智。儘管日光如此熾熱,然無其聚焦之火鏡及艾灸,則不能生起明火而受用。如是,儘管如來之慈悲及加持如何無量無邊不可稱計,若無上師善知識之攝收、教授,則佛之加持力無法進入弟子之心田。薩迦派大師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說:太陽之光雖熾烈,若無火鏡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若無上師亦不得。”

 

以上薩迦派以盲人須有引路人,火鏡引生日光火等為譬喻,形象、深刻、生動地說明了皈依四寶的一切有情眾生需要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一切有情眾生無始以來,由於無明煩惱的遮蔽,不能覺悟諸法之究竟實相。故而,不知善惡好壞,不懂是非對錯。處在流轉無量生死,常為我執所惑亂的迷茫苦難之中。若欲改變這種狀態,即要皈依佛門,修學佛法,斷除無明,覺悟實相,解脫成佛。要成就這樣的事業,實現這樣的目標,達到這樣的境界,就必須要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

 

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有兩個方面的原因:第一,佛教認為,我們這些鈍根薄福之人無明熾盛,罪孽深重,苦難深淵;第二,佛教之義理深邃,體系龐大,難明其底蘊。在這樣的語境下,人們要修持佛法,首先必須要經過佛教上師善知識的啟迪、啟蒙、教化與引導,唯其如此,人們方能啟發思路、開掘慧根、進入佛門、漸修佛法,去實現成佛的最終目標。據此,上師善知識對廣大的善男信女來說,具有發蒙啟蔽之功。故欲知佛法,必先依師。否則,佛門難進,佛法難得,人們仍處在無始輪回的無限鏈條之中而不能獲得解脫。佛教史上,沒有無師自通的先例。如此看來,欲投入佛法的善男信女,尋找、辨識、選擇一個合格、稱職的上師善知識,便成為前提性、基礎性的事情。

 

關於尋覓、依止上師善知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該文作了十分形象、深刻、恰如其分的比喻。例如,對一群盲人的出行來講,其引路人成為唯一不能或缺的事情。若缺少引領者,他們將會“離於善徑,行于險路”,釀成大禍。該文還列舉了醫治疾病不能離開醫師及藥物等,其中最為形象的是獲取日光火的例子。正如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說:“太陽之光雖熾烈,若無火鏡不生火,如是佛之加持力,若無上師亦不得。”這是說,太陽之光最極熾烈,我們如何將它獲取並受用?這便需要火鏡和艾灸。在太陽的光芒下,將艾灸置於火鏡之上,讓太陽光直射其中,便會引生火種。牧人在草原上常常採取這種方法來取火燒飯。太陽之光芒多麼熾烈,如果沒有火鏡和艾灸的接納與引導,也無法獲取火苗。同樣,佛陀之思想固然無量無邊不可稱計,如果沒有上師善知識向一切有情眾生宣說傳揚,佛法只能是建築在空中的樓閣,孤懸在彼岸的神燈,不可能在廣大信眾中發生實際的作用。因此,上師善知識是佛的代言人,是替佛行道。從這個意義上講,佛就是上師善知識,上師善知識就是佛。

 

  (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

 

關於師徒互相辨識及選擇,分兩個部分:即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的原因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之相。

 

第一,師徒間互相辨識、選擇之原因。

 

《明燈論》中講:“依止上師善知識,首先須辨識師徒關係。若不辨識,則師徒倆都會失去誓言而成為墮入地獄之因。”所謂觀察或辨識師徒關係,意思是說,上師和弟子在沒有正式結成師徒關係以前,各自都要對對方的品性、性格、學問、修行等做全面而細緻地考察、瞭解。經過這樣的試驗、觀察、選擇、認可後,弟子才能拜上師,上師方可收弟子,雙方正式締結為師徒關係。由此看來,師徒關係不是一廂情願的單向選擇,而是雙方情投意合的雙向選擇。雙方一經選擇便形成了親同父子的法脈關係,或曰法統傳承,一生一世師唱徒隨,如影隨形,須臾不能分離。因此,在藏傳佛教史上把師徒關係往往稱作“父子關係”。

 

如果師徒之間在結成正式的關係以前,各自對對方的背景不甚了了,便草率地結成師徒關係。當師徒兩相處了一段時間後,雙方或因性格不和、或因品性不正、或因學問不高等而發生師徒分離時,當初締結師徒關係時的誓言便成了一紙空文。分離時因痛苦而造成的罪孽,足以成為死後墮入地獄之因。正如《上師五十頌》所雲:“上師及其諸弟子,俱有可能失誓言,勇士故應先觀察,上師弟子之關係。”因此,師徒之間相互考察,各自瞭解,彼此磨合成為締結師徒關係的前提條件。

 

第二,師徒間互相辨識及選擇之相。即弟子辨識上師之相和上師辨識弟子之相。

 

首先,弟子辨識上師。關於弟子辨識上師分三,即辨識之因;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相;應捨棄所謂上師之相。

 

  1.弟子辨識上師善知識的必要性

 

《明燈論》中講:“於此世間中,小至選擇一日之陪伴,大到尋覓一生之伴侶等大小事均需垂問他人或算卦等,須經過考察驗證。對上師則更需要檢驗考察,因為從此生到未證得佛果之間所發生的一切善惡之事及幸福安樂皆需仰賴上師善知識,故須考察上師善知識。”

 

薩迦派在這裏說明了人不是孤立的人、抽象的人,而是處在社會關係之中的人,因此,人一天也離不開朋友或伴侶。同樣,對一個出家為僧的人來講,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既不能依靠父母,又不能投奔兄弟姐妹,亦不能跟著親朋好友,他所能託付終生的唯一物件就是上師善知識。因此,弟子考察上師、選擇上師成為他的終生大事,事關重大,不可掉以輕心、草率從事。

 

2.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相

 

《明燈論》中講:“……總之,因善持清規戒律故,身、語清淨;因獲得正智慧故,精通顯密,善達五明,尤工辭章,通曉能解弟子疑惑之言教;不追逐利養、恭敬等,使此法成為煩惱之對治,欲將一切有情置於大菩提之下,激發悲心而具足生髮清淨增上意樂心故,欲利他者,定須具備彼三相也。”

 

這一段講明瞭一個合格的上師善知識所應具備的基本條件。首先,佛教視戒律為佛法之生命,戒律存則佛法存,戒律亡則佛法亡。作為一名合格的上師善知識,必須要遵守佛教之清規戒律,以戒為師,做到自己的身、語、意三業清淨,正如《大般涅槃經》所雲:“出家學道,護持禁戒,威儀成就,守攝諸根,不令馳散。”

 

其次,作為一名上師善知識,須精通顯密教教義、教法,善達世俗的大小五明文化,尤其要精深地瞭解上師自己所授予徒弟的教法之根本義理及名相概念,這就像中國傳統文化中所講,作為一個講國學的教師,應精通義理之學、辭章之學、考據之學。作為一個上師善知識,在講授教法的過程中,善於給弟子釋難解惑、舉一反三、條分縷析、融會貫通,使弟子對上師所講的教義、教法心知其意、心領神會。

 

作為一個上師善知識,不追逐名利,不貪求財富,安貧樂道,清心寡欲,淡泊名利,以修來生之福。這就正如《大悲經》中所說的:“安住善法,少欲知足,樂修乞食。”作為一個上師善知識,還要“深厭生死,樂求涅槃,不樂住世,救拔群品(生)。”對一切有情眾生發菩提心,行菩薩行,做到毫不利己,專門利他。正如薩迦班欽所雲:“上師善知識應具足恪守戒律、善達教義及利益他人三相。”唯其如此,始能成為一切知,唯有成為一切知,方能成為具相之上師善知識。

 

阿羅仁波切還講到了密乘上師善知識所具備的條件,《明燈論》中引用《上師五十頌》中的一段話:“堅定溫良具智慧,忍辱正直非狡詐,通曉密咒及續部,具悲心而達論典,應當遍知彼十相。”對此,薩迦派大師紮巴堅贊尊者說:“具傳承而明續部,守誓言而飾教授,有悲心而知論典,向彼之足下頂禮!”薩班又言:“善於講解諸多乘,即如佛陀釋法要,能講正法之上師,我等視為真佛陀。”

 

由上可知,要成為顯教之上師善知識,應具備三個條件。成為密教之上師善知識,則要具備十個條件,即堅定、溫良、具智慧、忍辱、正直、非狡詐、通曉密咒及續部、具悲心、達論典等十相。根據薩迦三祖紮巴堅贊尊者及四祖薩班貢嘎堅贊之講法,密宗之上師善知識是佛的代言人,是佛的化身。他就像佛陀一樣解釋佛之法旨,這樣的上師善知識和真佛陀是毫無二致的。

 

3.應捨棄所謂上師之相

 

在《明燈論》中引用薩迦班智達貢嘎堅贊的話說:“若不按佛教之義理宣說,即使是上師也應捨棄。”此意思簡單說就是不合格、不稱職、徒有虛名、僅存形象、形同虛設、名不副實的所謂上師善知識,應遠離之、應捨棄之。

 

在這裏,薩迦派阿羅仁波切按照甯瑪派大師華智仁波切對不合格上師善知識的界定,指出了他的幾條特徵。例如:如木磨之上師,徒有虛名;如井蛙之上師,鼠目寸光;如癲狂嚮導之上師,孤陋寡聞、桀驁不馴;如盲人嚮導之上師,引入歧途等等。若依止這樣的上師,非但不能成佛,反而會虛度此暇滿難得的人生。薩迦派這一說法和寧瑪派的說法如出一轍,毫無區別。所以,在此無需贅述。

 

其次,上師觀察弟子。關於上師觀察弟子:即合格弟子之相及應捨棄所謂弟子之相。

 

  1.合格弟子之相

 

《戒律三百頌》中記載:“敬禮上師而持正戒,精勤於三摩地及念誦,聰明正直而具忍耐力,明瞭出家之清規戒律……總之,自然心明而具智慧故,快捷掌握名相、通達義理;具勤奮故,有求知欲而堅固修習、精進用意,則其功德能與日俱增;具信解而敬禮上師,則由其加持力而進入心田,如此修法,定有裨益。弟子應具備此三相也。”

 

薩迦派在這裏指出了合格弟子的三條基本標準:他(她)必須是一個天資聰慧、心明眼亮、智商較高;並且求知欲很強,勤奮好學的人;具有信仰佛法之堅定信念和十分虔誠地恭敬、禮拜、供養、侍奉上師善知識的獻身精神。正如薩班在《智者入門論》中雲:“聰慧求知而敬上師。”

 

關於密宗弟子之相,在《明燈論》中引用了《上師五十頌》中的話語:“具足信解佛法僧,懼罪孽而嚴律己,信奉隨喜佛之法,授受誓言及淨戒。”薩迦派傑尊仁波切又言道:“具慧隨喜甚深法,欲速獲證金剛持,于彼授予金剛乘。”

 

這一段說明了作為一個合格的密教弟子,首先要理解、信奉佛法。理解是基礎,唯有在理解佛法的基礎上,方能更好地信奉佛法,這樣的信解才是堅定的、永恆的。若沒有理解就是盲目的信仰,這樣信仰就會變成迷信。因此,薩迦派所講的信仰是理性的信仰。有了如此理性的信仰,即懂得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因果鐵則,這就是《大般涅槃經》中所說的“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這樣不但信奉佛法,而且喜歡佛法。自覺自願地遵守誓言,恪守戒律。具備如此條件的人,才可以修學密宗。

 

2.弟子應捨棄的相

 

《明燈論》中講道:“與上述之相相反之弟子,對上師及佛法的信仰極其微弱,不嚴守戒律,無有智慧及精進等。”《明燈論》中進一步引用《上師五十頌》中的話說:“具足智慧之弟子,于師不作無悲心而憤恨,狂傲而貪著,恣意而不律己等罪孽。”

 

如此看來,不合格的弟子對佛法的信仰可有可無,不守戒,不律己。沒有求知的欲望,沒有進取精神。在他們的心裏充滿著憤恨、狂傲、偏執、貪著等。這樣的弟子不應收錄,更不應作為傳法之器。正如《金剛鬘》所雲:“如同獅子之乳汁,不應注入土器中,如是摩訶瑜伽續,不得傳予非器者。”

 

  (三)徒弟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

 

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理則:對上師深生信解;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行。

 

  第一,如何對上師深生信解。

 

弟子觀察、選擇上師善知識之後,要將上師善知識的一切行為皆視為善行,不應起疑。

 

薩迦班智達講:“《波羅蜜多經》雲:‘吾之上師善知識,雖應視作真佛陀,然未真說是佛陀,說他即是真佛陀,授受灌頂等而說。’ 授受灌頂的上師善知識,為了拔濟所化眾生,其暫時之行為應隨順世間凡夫之行為,但在了義實教中其密意是聚集三時一切佛之智悲體性及佛法僧三寶之自性。”

 

上師善知識一身兼佛、法、僧三寶於一體,佛、法、僧三寶于上師善知識的一身中得到了統一。弟子在觀察並選擇了上師善知識後,應對上師善知識的一切言行確信不疑。應將上師看作是佛的代言人,是佛法的傳達者,是溝通佛與有情眾生的紐帶和橋樑。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法與上師善知識三者相容無別,兼而有之。因此,《集密》雲:“上師善知識即是佛亦是法,如是上師善知識亦即是僧。”

 

但是,大乘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利樂有情、饒益眾生、自覺覺他、普度眾生。他為了教化眾生,他的一切言行都暫時要隨順眾生、隨轉世間、服從眾生。從歸根到底的意義上講,上師善知識體現的是三時一切佛之智悲體性及佛法僧三寶之自性。故在《明燈論》中總結說:“是故,對三寶、四諦、取捨、因果報應堅信不疑,將對上師善知識的信仰視為對佛陀之信仰甚為重要。”

 

第二,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

 

在《明燈論》中引用《寶雲經》、《華嚴經》、《上師五十頌》等佛教經、論中的話語來說明,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如《寶雲經》雲:“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則能增加善而減少惡,是故,上師善知識或多聞者、或平等、或持戒者、甚至失戒者皆將其與佛陀同等視之。”若依止上師善知識,就能夠行善積德、增益資糧,能夠消除惡業、罪孽等。

 

因此,弟子一旦依止上師善知識,不管上師善知識是博學多聞者,還是與自己平等者,還是恪守戒律者,甚至是失去戒律者,都像佛陀一樣對待他。如《華嚴經》雲:“……上師善知識,能使(你)了知一切非業,能使(你)從放蕩處返回,能從輪回之城中拔濟。善男子!如是不斷作意,而應行于上師善知識面前。”依止上師善知識,能使弟子懂得何為非業等,也能使弟子從放蕩等作惡處回頭,亦能使弟子從生死輪回中解脫。所以,弟子應常常如此思維,全心全意地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

 

第三,依止上師善知識之行。

 

此分包括:依止之正式理則,從身、語、意三門起始,供養上師,應捨棄使上師善知識不悅或對上師善知識不敬之言行。

 

這一段主要講,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後,具體如何供養上師善知識、服從上師善知識、學習上師善知識、尊敬上師善知識等。

 

  1.依止之正式理則。

 

在對上師生起信解,隨念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功德的基礎上,要虔誠地依止上師善知識。薩迦派阿羅仁波切引用《華嚴經》中的“九種心”來說明依止上師善知識的理則。

 

《明燈論》言道:“負荷上師善知識之一切重任而不厭煩故,以大地般的心依止上師善知識;不因魔羅或惡友之情義而分心故,如金剛心;任起任何苦惱皆不動心故,如輪圍山心;為上師善知識幹任何事都毫無怨言,如世間之僕人心;捨棄一切我慢及大我慢故,如敝帚心;能肩負所有重任故,如車乘心;任受訓斥及打罵都不發怒故,如家犬心;為自己祈求佛法及反復為上師承辦事務都不厭煩故,如船心;視上師善知識之臉色行事而不以自主行動故,如孝子心。”

 

弟子正式選擇、辨識、確定上師善知識後,應以如孝子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輪圍山心、如世間之僕人心、如敝帚心、如車乘心、如家犬心、如船心等“九種心”來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唯有如此信仰、恭敬、供養、侍奉、取悅上師善知識,方能得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始能驗修上師所傳授之妙法。

 

2.從身語意三門起信

 

《明燈論》引用了《華嚴經》裏的話語:“善男子!汝由無明煩惱而受苦故,應視自己為患者,視上師善知識為醫師,視上師所講之法為妙藥,由自己驗修彼妙法,視作救治自身之疾病。”

 

這裏,主要講弟子如何看待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弟子應視自己為無明煩惱之疾病患者,視上師善知識為能夠救治無明煩惱之疾病的醫師,視上師所講之法為能夠救治無明煩惱之疾病的妙藥。上師善知識、佛法及自己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醫師、妙藥和患者的關係。弟子懂得三者關係,而驗修上師善知識所傳的妙法,才能成就解脫。就如同患者在醫師診斷了疾病後,按醫師之囑咐服用妙藥,方能救治疾病。

 

3.供養上師

 

《上師五十頌》雲:“對於能授灌頂之導師,尚需供養吾之家室,甚而不惜奉獻吾之性命,況於供養錢財等在所不惜。”作為弟子,不但要誠心實意地信奉上師善知識,而且還要毫不吝嗇地向上師善知識供養錢財、家室、甚至性命。還要全心全意地侍奉上師善知識,這包括上師善知識的生活起居、衛生保健、法事活動都要周全服務,不能有絲毫的怠慢和怨言。關於侍奉上師善知識,《明燈論》中引用《上師五十頌》的話語:“浴足與浴身,按摩及洗身,先作合掌禮,後隨師意行。”

 

除了上述諸項供養以外,《明燈論》中還提出了以修行供養,也就是說依止一位上師善知識,修持上師善知識所傳授的妙法,而成為真正的修行師。若是比丘,則有二百五十三條戒律;若是沙彌,則有三十三種違犯;若是居士,則應戒殺生、邪淫、妄語、偷盜、飲酒等五條。加之守戒時勿坐過高的墊褥、濃妝豔抹、食過午飯等,共八戒。若能嚴守各自受之戒,則稱清規守戒者,此為獲得人天善趣及解脫之根本,也是獲取一切功德之體。

 

4.弟子應徹底捨棄令上師善知識不悅,或對上師善知識不敬之言行。

 

這包括:在上師善知識面前不能大聲喧嘩;不能放聲歌唱;不能大聲咳嗽;不能隨地吐痰;弟子的座位不能高於上師的座位;弟子不能先于上師睡覺;平常走路,上師在先、弟子在後,並且弟子與上師之間行走的距離應保持在弟子的腳不踩上師的身影為准,弟子若踩踏上師的身影,其罪孽則有如同毀壞寶塔之罪過,但遇到險情危難時,弟子則應衝鋒陷陣,保護上師的安全;在上師面前,弟子應免冠、坐姿端正;不能與上師爭論;未經上師同意,弟子不能給他人授予灌頂、戒律等;弟子不能踩踏上師的法衣、法器,也不能騎上師的馬;若上師為在家居士,弟子不但要尊重上師,也要尊重上師的明妃、兒女等。

 

  (四)上師之演說及弟子聽聞之規則

 

《明燈論》中講兩個部分:一、上師善知識講傳和弟子聽聞的若干要求;二、弟子受灌頂和加持的過程。由於文章結構與篇幅所限,在此只講上師善知識講傳和弟子聽聞的若干要求。

 

  第一,上師善知識講傳的要求。

 

《明燈論》中言道:“薩迦班智達雲:‘三門之德正直故,為護法而敬恭之。’上師善知識應穿好三法衣,捨棄臥身、依靠、伸腿等姿態,應身直而以釋迦法王講法的姿態。捨棄多語、重複、微聲、聲音時高時低等,而以音韻豐富而明確講法。不貪著財物及恭敬等,並捨棄傲慢、嫉妒、嗔癡等,具備本尊神之我慢而發起慈悲心及菩提心,思維使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降妙法之甘露,應如此講法。”

 

這裏講上師善知識講法時的一些要求,即上師善知識在講法時必須要穿好三法衣,不能以臥身、依靠墊、伸腿等姿態坐於寶座上,而應保持以釋迦法王講法時的端正姿態。上師善知識在講法時也不能說話冗長、重複字句,聲音不能太微弱、太高或時高時低,必須以聲音高低適合、音韻豐富而明確地講法。只有這樣,弟子才能聽而不厭、集中注意力,能銘記上師善知識所講的每句話。另外,上師善知識也不能有傲慢、嫉妒、嗔癡等雜念,更不能貪著于弟子的錢財及恭敬等,上師善知識應以本尊神之啟示,為一切有情眾生離苦得樂而發起慈悲及菩提心,給弟子講如甘露般的妙法。

 

第二,弟子聽聞的要求。

 

《明燈論》中雲:“于彼,應捨棄聞聽之三過及六垢,應發起菩提心,遠離我慢而以專心聽聞上師善知識之講法。彼三過,即是耳不注如覆器之過,意不持如漏器之過,雜煩惱如毒器之過。彼六垢,即是傲慢、無正信、不求法、外散、內收、疲厭。”

 

弟子聽聞上師善知識的講法時,應捨棄聞聽之三過及六垢,發起菩提心,修習本尊神,而洗耳恭聽,銘記於心。聞聽之“三過”是:一、耳不注如覆器之過,即坐在上師善知識面前聽法時心不在焉,上師講再多再好的妙法也沒有用,猶如容器倒置而注水,注再多的水也不會蓄水;二、意不持如漏器之過,即上師善知識所講的法,當作了耳邊風,今天所聞所學之法,明天忘得一乾二淨,猶如有漏洞的容器中不能蓄水;三,雜煩惱如毒器之過,即弟子帶著雜念、邪念去聽上師善知識所講之法,猶如有毒的容器中注水,則整個水會變為有毒之水。

 

聽聞之“六垢”是:傲慢,無正信,不求法,外散,內收,疲厭。弟子在聽聞、修習佛法時,若狂傲不遜、不信上師、無精進、心不在焉、昏昏欲睡、感到厭倦,則學不到正法,得不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更不能解脫成佛。所以,弟子應捨棄此“六垢”,而仔細認真地聽聞上師善知識所講之法,鍥而不捨、持之以恆地研修彼妙法,方能獲得解脫、實現佛教之斷證功德。

 

以上,我們以薩迦派阿羅仁波切的著作《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為資料依據,較為系統地論述了薩迦派關於弟子依止、親近上師善知識的基本內容。

 

縱觀藏傳佛教諸宗派,關於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有關論述,其主要內容、基本架構大同小異,當然也有些細微的不同之處。例如:從寧瑪派和薩迦派關於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來看,大的方面沒有什麼不同,細微的差異亦不少。和寧瑪派相比,薩迦派主要是通過引經據典來論證弟子與上師善知識的關係,如薩迦派引用了《華嚴經》中的九種物、人、動物來比喻弟子對待、侍奉、供養上師善知識的心懷。另外,薩迦派大量引用了《上師五十頌》中的有關依止上師善知識的內容來闡述弟子與上師的關係。相比之下,寧瑪派則較少地引用了《上師五十頌》中的論述。(待續)

 

【注】阿羅仁波切:《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此書是薩迦派顯密佛法之基礎讀本,要修學薩迦派顯密宗佛法,首先要掌握本書的內容,方能系統、全面地驗修薩迦派的顯密教法。本書第一章較為系統地論述了薩迦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其作者阿羅仁波切,全稱阿旺洛哲仁青,於西元1892出生在康區,1959年圓寂。《薩迦加行教言解脫道之明燈論》(藏文版)一書寫於20世紀中期。我們所見到的本書, 由香港天馬出版公司2001 年出版, 442 , 尚無漢譯本。本文所引資料皆由筆者藏譯漢。

 

作者:班班多傑 周拉

來源:《法音》 2007年第5

 

記得與曉得

記得與曉得

有一個女生,因為跟家裡處得不好,所以很少回家,後來有一次回家,發現年老的母親走路一跛一跛的,不經意的看了母親的腳一眼,這才發現母親的腳指甲太長而長到肉裡面造成流血,流膿,這時,她認真的看著已經很久沒有正眼看過的母親,她才發現在她眼前的母親已經年老,老到已經沒有辦法彎下身來自己剪指甲,所以才會讓雙腳的指甲傷到肉,她哭了!

從此她便每個禮拜回家,用一盆溫水先幫母親泡腳再幫她剪指甲,泡溫水是讓腳指甲變軟,才不會因為這樣不好剪而傷到母親的腳。

一直以為父母也應該跟我們一樣能適應這個變化的世界,新的科技、新的資訊,新的理財觀直到最近幾年才知道他們追的蠻辛苦的,遙控器太多太複雜、聽不懂的專業術語、完全陌生的理財工具直到最近幾年才知道為了怕我們不耐煩,父母偶爾忍住了想說的話,想做的事,如果沒有這次遠遊,遲鈍的我也不會知道,一向熱心打點照顧我們子女無微不至的父母,退休十幾年的老爸,竟衰老得如此快速。

我們五姊妹只湊足了三個,決定陪爸媽去新加坡玩。在去程的飛機上,老爸四小時都不願如廁,任憑我們好說歹說,他依然老僧入定,不肯起身。在每一站觀光區,他也是非到萬不得已才進男廁。有次我觀察到他小解很久才出來,看不到熟悉親人身影,先是向東搜尋,繼而向西眺望,即使在這節骨眼,他也不願放聲大喊大叫,讓我們子女沒有顏面,站在陌生人群中,一副茫然失魂的樣子,安靜、耐心等待子女們的出現,我終於瞭解他出門在外不願如廁的原因。

以前不解事的小兒子常笑他八十幾歲的外婆,連鈕釦都不會扣,真慢!真笨!好簡單的一件事,為什麼老人家們就是做不好?我們還未經歷到,當然難以理解,年紀大,有時候手腳會不由自主、不聽使喚,我以為老爸和外婆之間還有一大段差距,誰知他也不知不覺走到這個階段了。往後行程我只要看到老爸表情稍有異樣,便好說歹說強行押解他到男廁,自己則守在男廁外頭,起初老爸感到萬分不自在,後來也就漸漸習慣了。

回程飛機上,我陪老爸去洗手間,他忽然低聲對我說:「其實我不會鎖機上廁所的門。」我拍拍他肩膀,告訴他:「沒關係」,心裡卻翻湧出一陣心酸。

一趟旅行帶給了我許多感觸,也讓再度離開家、身在火車上的我不禁滴下眼淚….或許是自己太多愁善感,也或許擔心自己的父母狀況,只是自己一直沒察覺,這才驚覺原來老爸老媽也變老了,變脆弱了,不再是以前那「強壯的臂膀」、「溫暖的避風港」。原來一直幫我扛著頭上那片天的巨人,也會變老….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一)


簡論上師善知識與藏傳佛教的關係(一)

 

一般在佛教中,只是說“向佛、法、僧三寶敬禮”,而藏傳佛教提出“向佛、法、僧、上師敬禮”。藏傳佛教為何將上師善知識與佛平等對待,等同觀之?下面我們通過梳理藏傳佛教寧瑪派、薩迦派、噶舉派、格魯派等宗派對上師善知識的經典論述,來闡釋上師善知識在藏傳佛教中的地位、作用。

 

一、寧瑪派關於上師善知識地位、作用的論述

 

寧瑪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規則,甯瑪派大師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分兩個部分進行了論述,即依止上師之必要性和程式。

 

(一)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必要性和重要性

 

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之必要性和重要性,《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講:

 

一切佛經、續部、論典中從未宣說過不依止上師而成佛的歷史。我們所見到的現有法中無有一人以自我杜撰及膽大妄為而生起五道、十地功德的事實。如此,如果說自己以及一切眾生對於歪門邪道頗有造詣,而對於諸解脫與遍知的聖道則猶如無依無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曠的荒野上一般暈頭轉向。沒有不依靠商主而從如意寶洲中獲取珍寶的先例。因此說,上師善知識和善道之友是實現解脫與遍知(聖道)的真實引導者,故應恭敬依止上師善知識。

 

俗話說,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甯瑪派大師華智仁波切的意思是說,從佛教的歷史到現實,沒有出現過一個不依止上師善知識而成就正果、解脫成佛者。佛教的經、論、律三藏和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四續部中亦沒有無師自通的覺悟者的記載。一切善男信女若沒有善知識的教化啟迪、正確引導,就像一個無依無靠的盲人迷失在空曠的荒野裏一般暈頭轉向、不知所措。所以,上師善知識的地位和作用和無上佛陀毫無差別。

 

(二) 依止上師之程式

 

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之程式,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分三個部分論述,即觀察上師、依止上師、修學上師之意行。

 

1.觀察上師

 

關於觀察上師,《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講:

 

凡夫容易被助伴等暫時的因緣所改變,所以我們于一切時、一切處皆應依止上師善知識和善道之友。譬如,普通的一節樹木掉入瑪拉雅的檀香樹叢中,經過數年後,就熏習上了旃檀木的妙香,於是,這節普通的木材也會發出芬芳的檀香味。同樣,若我們依止具相的高僧大德,也會濡染他的功德妙香,一切威儀也將成為大德那樣(如理如法)。如智悲光尊者的《功德藏》一書中雲:“如瑪拉雅樹林中,飄落普通一節木,樹葉滋潤出妙香,依止上師亦隨行。”

 

俗語講,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個修學佛法者在修道途中,遇上了具相的高僧大德及善道之友,就像一棵普通的樹木置於瑪拉雅的檀香樹林中,久而久之,也能濡染上旃檀木的妙香而噴發出芬芳的檀香味一樣,他在高僧大德們的言傳身教、提攜獎掖下,也能成就無上正等正覺。

 

對於一個剛剛步入佛門者來說,依止上師善知識固然很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應依止一個具相的上師善知識,即夠資格的上師善知識。所謂具相,即是上師善知識應該具備的資質和條件。

 

如今處於五濁惡世,雖然圓滿具足眾多續部寶典所講的一切法相之上師極為難得,但是,對於人們所依止的上師必須具備(以下)這些功德:未違犯外別解脫戒、內菩薩戒、密乘三昧耶戒故,相續清淨;通曉經續論典故,廣聞博學;對無邊眾生如母對獨子般慈愛故,具大悲心;精通外三藏、內四續部的儀軌故,通達顯密;依靠修持實義于自相續中現前殊勝的斷證功德故,現前斷證;依佈施、愛語、利行、同事四攝法攝受具善緣的弟子故,圓滿四攝。如《功德藏》雲:“圓滿諸法相者,濁世力致故難得,三戒清淨之大地,多聞大悲潤心續,精通如海顯密義,斷證淨慧果豐富,四攝鮮花齊爭豔,善緣弟子如蜂聚。”

 

以上說的是上師善知識應該具備的一般條件。那麼,密宗金剛乘之上師應具哪些特殊條件呢?《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講:

 

尤其是宣說密宗金剛乘之甚深竅訣要點的上師,必須具足諸續部寶典中所講的(下列條件):獲得不間斷能成熟的灌頂故,相續成熟;沒有違反灌頂時所受的誓言和其他戒律故,淨持律儀;煩惱和虛妄分別極少故,相續溫柔;精通金剛乘基、道、果的一切續部意義故,通達顯密;面見本尊等念修之相皆已圓滿故,念修圓滿;現證實相之義故,相續解脫;心相續周遍大悲心故,唯求利他;斷除了今生世間貪執故,瑣事鮮少;為了來世精進憶念正法故,精進修持;現見輪回的痛苦,生起強烈厭離心,並勸勉他人(趨入正法)故,厭世勸他;以各種各樣善巧方便攝受調伏弟子故,攝受弟子;依照上師的言教行持,具有傳承之加持故,具有加持。應當依止如此一位上師。如《功德藏》雲:“特別是宣說教授之上師,獲得灌頂嚴守淨戒,溫讓柔順,通達基道果續義,念修圓滿,證自解,悲心無量,唯求利他,精進念法,瑣事鮮少,極具厭離亦勸他,善巧傳承,具有加持力。”

 

這裏所講的是密宗金剛上師善知識應具備的特殊條件。概括起來講,就是《功德藏》所講的獲得灌頂,恪守誓言,嚴以律己,通達續義,悲心無量,唯求利他,遠離世事,專心修法,善巧傳承,具有加持等。除此之外,還講到了作為上師善知識,所應捨棄的不良習性。

 

雖然自相續中無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卻自以為我乃是某某上師之兒子或貴族子弟等,種姓方面優於其他人,並且現在我的傳承也是那樣的,這種如同婆羅門世襲相傳的門第觀念。或者雖然具有少許聞思修的功德,但不是以希求來世的清淨心而修持,而是擔心自己在某處失去上師的地位等。所作所為只是為了今生的目的,此師稱為如木磨(外形是磨石,但不能磨穀物,因為是木頭做成的,形同虛設)之上師,徒有虛名。

有些上師不能調伏弟子的相續,自己的相續也與凡夫無有差別,無有絲毫特殊功德。但是其他一些愚笨之人對他生起信解,未經觀察便將其置於高高的位置,他獲得名聞利養後,自相續已改變,充滿了我慢,見不到聖者的功德,這種上師稱為如井蛙之上師,鼠目寸光(故事略)。

未曾依止過智者上師,也沒有精進修學經續,孤陋寡聞;相續中煩惱粗重,無有正知正念,違犯戒律破誓言;相續比愚夫還低劣,而行為卻如大成就者一樣,所作所為高如虛空;嗔恨和嫉妒心粗重,斷掉了慈悲心的吊索,這便是所謂的如瘋狂嚮導之上師,桀驁不馴,不知如何啟人慧思。

尤其是無有勝過自己的少許功德、遠離慈悲心菩提心的上師,乃稱為如盲人嚮導之上師,不知如何打開(弟子)取捨之雙眼,如盲人引路,引入歧途。

 

這裏,華智仁波切講了弟子篩選上師善知識時,應捨棄的四種低劣的所謂上師善知識。第一種是如木頭磨坊之上師,徒有虛名者。第二種是如井蛙之上師,鼠目寸光者。第三種是如瘋狂嚮導之上師,桀驁不馴者。第四種是如盲人嚮導之上師,引入歧途者。若不依止名副其實的上師善知識而依止這樣的上師,不但不能證成佛果,反而墮入惡趣。就像密咒大師蓮花生所說“不察上師如飲毒,不察弟子似跳崖”。

 

可見,弟子選擇稱職的上師,上師遴選合格的弟子是十分重要的。因為,上師是生生世世的皈依處,也是選擇取捨、是非、對錯的啟蒙者。如果對上師不善加考量,萬一遇到不稱職、不合格,甚至是假冒偽劣的所謂上師,則不但會毀壞弟子一生的資糧,並且會浪費來之不易的暇滿人身。這就像某人只見樹影而未發現攀繞於樹下的毒蛇,到此乘涼,結果被毒蛇咬死。因此,在紛繁複雜的世俗世界中,對於那些投入佛門、皈依三寶的善男信女來講,要學會考察、選擇、辨識上師善知識。

 

以下是華智仁波切論述上師善知識與佛的關係。

 

因此,善加觀察並且無誤辨別後,應當依止一位具足諸功德的上師,並且恒常思維彼上師即為真佛也。如此圓滿一切功德的上師乃是十方諸佛大悲與智慧的本體,僅僅是為了利益所化眾生而顯現補特伽羅的形象。如《功德藏》雲:“圓滿德相之上師,諸佛智慧大悲體,所化前現士夫相,悉地之根即無上。”

如此殊勝的上師,為了引導所化眾生,他暫時的行為好像與所有的普通人相同。但是,從了義上講,其意趣已融入到佛的密意中,故與一切世人的行為相違。上師的一切所作所為都是為了隨順所化眾生相續和具有密意之行為故,超勝於一切凡夫。他善巧遣除弟子的疑心,並能忍受弟子的一切邪行和憂勞故,則如獨子之母。如《功德藏》雲:“不了義隨順眾生,了義則與眾生違,具密意故極殊勝,善斷疑而忍憂邪。”

如此具有一切德相之上師,猶如大船,能救度眾生脫離輪回大海;猶如商主,能無誤開示解脫遍知的聖道;猶如甘露雨,能熄滅業惑熾燃的烈火;猶如日月,能遣除重重的無明黑暗,呈現正法的光明;猶如大地,能容忍弟子憂心勞身及一切邪行,並且廣泛容納一切見行;猶如如意樹,是利樂今生與來世一切功德之源泉;猶如妙瓶,成為不可思議諸乘宗派一切意願的寶庫;猶如如意寶,乃是隨心所欲(息、增、懷、誅)四種事業大海的源泉;慈如父母,對無邊無際的一切眾生無有親疏、愛憎,平等慈愛;悲如河流,對無邊無際的有情生起廣大悲心,尤其是對無依無怙的痛苦眾生更是迫切悲憫;喜如山王,不為嫉妒心所轉變,不為實執之風所動搖;等舍如雨雲,自相續不為貪嗔所擾亂。

 

在這裏,寧瑪派將佛與上師善知識合而為一,等同對待。其主要理由是:一個合格的上師善知識,從本質上講已經具備了佛的智悲功德,但是他為了教化、啟迪處於無明煩惱中的一切有情眾生而化現為眾生,即取人身來到人間,與眾生同呼吸、共患難,為他們排憂解難,使他們離苦得樂。因此,他們的言行暫時和世間眾生一致。但從究竟實相的意義上講,他們的思想境界與佛融為一體。因此,他又超越一切凡夫俗子。上師善知識正因為具備這樣的品格、德性、素養,他又能為一切眾生斷疑、傳道、授業、解惑,並且還能忍受無知弟子的邪行以及對他的惱憂、逼迫等。

 

因此,上師善知識具有艦船一樣寬廣的胸懷,像商主一樣能神機妙算。像夏日的傾盆大雨一樣熄滅熊熊燃燒的無明煩惱之火焰,像日月的光輝一樣驅散黑暗,引來佛法之光。像無邊的大地一樣包容弟子們的不同的見行,甚至邪行及憂勞,正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上師善知識就像如意寶樹一樣,既能令獲今生的利益,又能保證來生的安樂。上師善知識就像一個無盡的妙瓶一樣,庫藏一切諸乘、宗派及不可思議的美好願景。上師善知識就像如意寶一樣,如願具備四業,即息業、增業、懷業、誅業。上師善知識就像嚴父慈母一樣,對一切有情眾生無遠近、親疏而平等地慈愛。上師善知識就像悲憫的河流一樣,對無依無怙的苦難眾生發起悲憫心、憐憫心。上師善知識堅固如須彌山一樣,不為嫉妒心所改變,不為實執的心所動搖。上師善知識就像等舍之雨雲一樣,自相續不為貪嗔所迷亂。

 

2.依止上師

 

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華智仁波切引用《華嚴經》中的論述,對此解釋道:

 

如《華嚴經》雲:“善男子!汝應對自己生起病人想。”有許多類似的喻義說法,如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須依止善巧的名醫;行于恐怖路途的旅客,須依止勇敢的護送者;遭到怨敵、強盜、野獸等恐怖危害時,須依止解救危難的友伴;赴大海寶洲取寶的商人,須依止商主;欲乘船達河岸者,須依止舵手。同樣,要擺脫生死煩惱的怖畏,須依止具有救護力的上師善知識。如《功德藏》雲:“如病依醫客依護,怖畏依友商依主,諸乘舟者依舵手,畏生死惑當依師。

 

遭受疾病折磨的病人,必須要靠醫生來治療疾病;行走於恐怖危險之地的旅客,須依靠勇敢的護送者;當你遭到怨敵、強盜、野獸等的危害時,須依止解救危難的友伴;赴大海取寶的商人,須依止商主;想乘船達河岸者,須依止舵手。同樣,被無明煩惱困擾的弟子要擺脫生死煩惱的怖畏,須依止上師善知識來救度。

 

除此之外,弟子對上師善知識的恭敬及信解應落到實踐的層面,《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言道:

 

縱遇生命危險也不違背上師善知識的意願,故精進大鎧;自相續不會因出現暫時的違願而改變誓言,故智慧極堅;甯舍生命也去辦成(上師吩咐之事),故承侍上師;聽從上師所說的一切教言,不顧惜自己,故依教奉行。這樣的人因對上師的敬信而必將獲得解脫,如《功德藏》雲:“精進大鎧慧極堅,不惜身命做承侍,謹遵師命不護己,因敬信而得解脫。”

 

弟子一旦選擇了上師善知識,就要堅守自己的誓言,聽從上師的一切教言,一切都依教奉行。哪怕遇到生命危險,也不能違背上師善知識的意願,恭敬聽從上師善知識的一切教誨。具備如此條件的弟子,才能獲得解脫,證成佛果。尤其是密乘弟子,依止上師善知識時應具備更多的條件,如《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言道:

 

視上師為真佛——具大信解;知上師善巧方便行為的密意——具大智慧;能夠受持上師所宣講的一切正法——廣聞博學;慈愛那些有痛苦及無依怙之眾生——具大悲心;恭敬上師所傳授的律儀和三昧耶戒——敬護淨戒;身語意寂靜調柔——三門調柔;內心能容納上師及道友的一切行為——寬宏大量;所擁有的一切供養上師——慷慨大方;內心很少出現不清淨的惡分別念——具有淨相;如果造了惡業立即想到:諸聖者知曉我的惡行,並一定會羞辱我——具慚愧心。應當具足(以上條件)後依止上師。《功德藏》雲:“具信慧聞大悲心,恭敬戒律三門調,寬宏慷慨淨相愧。”

 

據此,在圓滿具足了依止顯教上師善知識後,進入密教之堂奧,繼續深造者尚需視上師為真佛,師佛不二,並對其深信不疑;具足智慧,博聞強記;對一切處於苦難之中的眾生具有廣大無邊之慈悲心;像愛護自己的生命一樣盡心護持自己所獲得的清淨戒律;對上師及法友溫良恭儉讓;就像供養佛一樣供養自己的上師;知榮辱、懂善惡,等等。具備了這些條件,才有資格依止密教上師,修持密法。

 

要以三種承侍令上師歡喜,上等為修行供養:通過苦行及精進的方式而修持上師所傳的一切正法;中等即身語意承侍:以自己的身語意精心侍奉上師,為上師服務;下等為財物供養:以慷慨供養飲食受用等方式令上師歡喜。

 

總的來講,對上師善知識的供養及恭敬可歸納為三類。其中上等為修行供養,即通過苦行及精進的方式,修持上師所傳給你的一切正法;中等為身語意之承侍,也就是說以自己的身、語、意三門,精心侍奉上師和供養上師,並為上師善知識做一切;下等為財物之供養,就是說供養飲食受用等,令上師善知識歡喜。

 

3.修學上師之意行

 

關於修學上師之意行,華智仁波切在《大圓滿前行引導文》中講道:

 

譬如,依止勝妙水池的天鵝不會攪混池水,而是輕盈嬉水,盡情享受;蜜蜂飛入花叢中時,不會損壞花的色香,而是吸取精華後便離開。同樣,我們應當了知:無有疲倦、不厭其煩地依教奉行,受持上師的意趣,依靠信心與精進的近取因,住于上師聖者心相續中的一切聞思修的功德能融入自己的相續中。就像從一妙瓶傾入另一妙瓶中一樣……

 

以信解與精進,上師聖者心相續中的聞思修之一切功德皆能融入自己的相續中,就像水從一妙瓶傾囊注入另一妙瓶中一樣。這裏,講了修學上師之意行之功德和利益。

 

上師、聖者行持菩薩行,積累福德智慧廣大資糧時,自己也應發心供養微薄的財物受用或身語勞作,直至僅以意念隨喜等結上善緣,由此聖者的無上發心力所產生的一切善業資糧,聖者獲得多少自己也將同樣獲得。

皈依處以及積累一切資糧之無上福田沒有比上師更殊勝的。尤其是上師灌頂傳法時,十方三世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勝加持融入于上師的相續中,通常千供百供不如此時供養一口飯的福德大。觀修一切生起次第的本尊也是同樣,如果了知其形象雖然是某某本尊,而其本性則除了自己的根本上師外,別無其他,則能速得加持。在相續中欲生起圓滿次第的智慧,唯一對上師的誠信恭敬與上師的加持力和合,自相續中就會生起上師心相續中所證悟的智慧。所以,修持生圓次第等一切聖道的所修之本體都可包括在上師本性中,一切經典、續部中都說上師乃是真佛。如《功德藏》雲:“何為皈處資糧田,修師瑜伽內外二,所修生滿體攝師,經續說師為真佛。”

 

皈依處及積累一切資糧之福田雖說無上,但也沒有比上師更殊勝。尤其是上師灌頂傳法時,十方三世諸佛及佛子的大悲心和殊勝加持已融入于上師的相續中。這裏說,上師善知識就是佛的本體和化身,除了上師善知識外,別無皈依處和一切功德之源泉。

 

上師的密意安住于與諸佛無二無別之中,為了引導我們這些不清淨的所化眾生而化現為補特伽羅的身相。上師在世時,我們應當精進依照教言修持,並以三種承侍使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成為無二無別。若非如此,上師在世時沒有承侍供養,不依教奉行,而當上師不在世時卻繪製影像或說些修持(上師瑜伽)、研修實相之類的話,然後尋找另一甚深法,不具備使上師心相續中的斷證功德融入自相續的誠信恭敬,不進行祈禱等,這是所謂的“能修所修相違”。

在中陰界中能面見上師、上師指引道路等,這也需要自己無量的誠信恭敬與上師的悲心願力聚合才產生那樣的結果。當然上師不可能親自去中陰界,如果自己沒有誠信,不恭敬上師,無論上師多麼賢善也不可能出現在中陰界為你指引道路。如《功德藏》雲:“凡夫愚者繪像修,上師在世不承侍,不知師意修實相,能所修違誠可悲,無信中陰難見師。”

 

上師善知識之密意,早已與諸佛無別而住,但為了救度我等不清淨的所化眾生而化現為補特伽羅的身相。這裏主要是講,就算弟子遇到合格上師善知識,若對上師善知識不信、或不恭敬、或不依教行持,你就不會得到上師善知識的加持。上師善知識過世後,弟子才醒悟,繪製影像或說些修持上師瑜伽、研修實相之類的話語等,都是沒有用的。因此說,當你遇到合格上師善知識,且上師善知識在塵世駐足時,弟子應依照教言修持,以三種承侍恭敬上師善知識,要努力使自己的心與上師的智慧合而為一。

 

綜上所講,寧瑪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之重要性和必要性,主要是從佛教文本、佛教歷史以及佛教之現實三個層面,闡明了皈依三寶、修學佛法、斷除煩惱、解脫成佛的一個基礎性、前提性的條件,即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這是一個必然的條件、必須的前提,而不是一個或然的、偶然的條件。總之,無師自通者,歷史上沒有先例,經典裏沒有記載,現實中沒有出現。因此,修學佛法,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除此之外,別無他途。

 

在確定了必須依止上師善知識的條件後,即論述怎樣依止上師善知識。首先,作為一個皈依佛門的弟子,要考察、選擇一位品性高尚、行為端正、修學高深的上師善知識。當然,選擇是雙向的,弟子要選擇上師,上師也要選擇弟子,擇優錄用弟子。如果弟子選錯了上師,上師選錯了弟子,則必自斃,正如密咒大師蓮花生所說之“錯選上師如飲毒,錯選弟子似跳崖”。弟子若一旦選擇上師,就應把上師善知識當作真佛來對待,聽從上師的教誨,恭敬侍奉上師,誠心供養上師。並在此基礎上,努力地繼承、弘揚上師善知識之品德、思想以及行為等。使上師的正確之見、善妙之修、清淨之行等和盤轉移至弟子的身行中。這樣,上師的事業在弟子的身上得到了延續和傳承,可謂是薪火相傳、後繼有人。這樣,實現佛教之斷證功德,指日可待。

 

【注】華智仁波切的《大圓滿前行引導文》,此書是顯密一切佛法之基礎,令一生成佛的究竟正法,堪稱為極其難得稀有之殊勝論典。要想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修行者,必須了達大圓滿前行,未受密宗灌頂者亦可閱讀修學。本書較為系統地論述了寧瑪派關於依止上師善知識的主要內容和基本特徵。藏文版《大圓滿前行引導文》由香港天馬出版公司2001年出版,共412頁。漢文版由堪布索達吉翻譯,內部發行,共534頁。本文所引資料均源自此書,譯文主要採用了漢文版堪布索達吉的譯文。對其中的某些所引用的譯文,筆者對照藏文原文,作了一些改動。本文的引文採取加注的形式,以下凡是引自本書的引文只寫藏文原本和漢文譯本的頁數。特此說明。(待續)

 

作者:班班多傑  周拉

來源:《法音》 2007年第2

 

我想我思我想做

希望我們佛弟子要盡心盡力、想方設法地將佛教的博愛精神和智慧精髓,真正落實運用在實際生活當中,使所有的人類社會,包括非佛教徒,都能甚深地體會到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

 

無論是出家人,還是在家人,這是我們的責任,也是我們肩負著的使命。

 

既然我們大家還肩負著服務眾生的使命,那麼服務眾生就應該從不殺害生命開始做起。

 

而不殺害生命又應該從吃素開始做起,吃素就應該從修心開始做起。

 

這點非常重要,我本人也正在努力當中,也願所有的修行人都能夠相互提醒和指點。

 

我真心的希望所有教派的修行人都能踏上解脫的正確軌道,並迅速啟迪智慧,淨化心靈,更好的服務一切眾生。

這是我們大家的責任!

 

佛法得以廣大的弘揚也是我們所有佛教徒的心願!

祈願大家吉祥如意!

法喜充滿!修證圓滿!

 

【轉貼】飯前香蕉百病消

【轉貼】飯前香蕉百病消

日本東京大學教授山崎正利利用動物試驗,比較了香蕉、葡萄、蘋果、西瓜、菠蘿、梨子、柿子等多種水果的免疫活性,結果證實其中以香蕉的效果最好,能
夠增加白血球,改善免疫系統的功能,還會產生攻擊異常細胞的物質TNF。 山崎教授的試驗也發現,香蕉愈成熟即表皮上黑斑愈多,它的免疫活性也就愈高。

所以從現在開始要吃熟一點的香蕉唷!

香蕉不會使白血球盲目增長只有在數量少的時候才會大幅度加。

因此,專家們研究認為,香蕉具有的免疫啟動作用比較溫和, 在人體狀態健康時並不會使免疫力異常升高。但對病人、老人和抵抗力差的體弱者則很有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不妨每天吃1?2根香蕉,透過提升身體的抗病能力來預防感染,特別是預防感冒和流感等病毒的侵襲。

山崎教授指出,在黃色表皮上出現黑色斑點的香蕉,其增加白血球的能力要比表皮發青綠的香蕉強8倍。

* 研究顯示,兩條香蕉,可以提供足夠能量維持 90 分鐘劇烈的運動。

*但是,香蕉不單隻提供能量。還可以幫我們克服或治療好多病症和身體狀況,所以我們必需把香蕉加進每天的餐單。

1.憂鬱症
*
患憂鬱症的人,在吃過香蕉後,感覺好好多。因為香蕉含胺基酸,會轉化成血清促進素,令人鬆馳、提升情緒。

*2. 貧血:
*
香蕉鐵質含量高,能刺激血液內的血色素。

3. 血壓高:
*
香蕉含極高量的鉀,但鹽份低,最理想是降血壓。
*
最近,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宣佈,允許香蕉業宣傳:香蕉能降低血壓高和中風機會。

*4. 腦力:
*
在英國 Twickenha 就有 200 名學生,為了要提升腦力,幫助考試,在學期開始,於早餐、小休和午飯,都吃適量香蕉。
*
研究顯示,含豐富鉀質的香蕉,能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對他們讀書有所幫助。

*5. 便泌:
*
香蕉的纖維質很高,可幫助回覆腸胃正常活動,消除便泌,無需服用輕瀉劑。

*6. 宿醉:
*
香蕉奶色加蜜糖可以即時解酒。香蕉鬆馳胃部,蜜糖提升血糖水準,抒緩精神和製做炭水化合物。

*7.
心絞痛:
*
香蕉對身體有一種天然的制酸性,有鎮痛作用。

*8.早上無精打彩:
*
早餐後午飯前,吃少量香蕉可保持血糖水準。

*9.蚊釘蟲咬:
*
用香蕉皮內部輕擦患處,可退腫消炎。

*10. 緊張:
*
香蕉的維生素 B 含量高,可幫助抒緩神經系統。

*11.超重:
*
澳地利心理學學校研究發現,工作壓力大,使員工會不斷進食巧力克和薯片去抒緩情緒。研究員對5000名醫院的病人做研究,發體型肥胖的,通常都是司職壓力非常大的工作。
*
研究總結認為,要避免引起對抒緩情緒食物的欲念,就應該約每兩小時吃一點高炭水化合物的食物,以降低身體內的血糖水準。

*12. 胃潰瘍:
*
香蕉是調理腸胃失調的食方,因為香蕉有著柔軟的纖維而且柔滑。
*
對於長期患者來說,香蕉是唯一可以進食的未煮熟食物,而不會有不良反應。香蕉還可以中和胃酸和減少疼痛。

*13. 體溫控制:
*
在不同國家、地區和文化中,都有把香蕉作為一種「降溫」的果物,可以用作降低身、心的熱度。在泰國,孕婦為了使嬰兒出生時有較為涼快的環境,臨盆時就會吃香蕉。

*14. 戒菸:
*
香蕉可以幫助戒菸。香蕉含維生素 B6 B12 ,也含鉀和鎂,可以複元戒菸者,因為沒有了尼古丁刺激的影響。

*15. 壓力:
*
香蕉所含的鉀,可以調節心跳使之正常化,從而將氧氣順利送到大腦,與及調節身體的水份。當受到壓力緊張時,我們的新陳代謝就會加快,因而使鉀的水準一降。鉀含量高的香蕉,正好作補充。

*16. 中風:
據著名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的研究指出,長期吃香蕉,中風死亡的機會率大大降低 40%
*
香蕉的確可以治療許多疾病。如果跟蘋果比較,香蕉多四倍蛋白質、多兩倍碳水化合物、多三倍磷質、多五倍 維生素 A和鐵質、多兩倍其他維生素和礦物質。香蕉也含豐富的鉀,是最有益的食物。所以,應該把那句老句子改為:「一日一香蕉,醫生遠離我。」
*
猴子經常都情緒高漲和開心,應該是吃得多香蕉的原因。
還有,想皮鞋潔亮如新?嘗試用香蕉皮的裡面,直接擦到皮鞋,然後用乾布擦淨,效果立見。真神奇的生果!

*17.香蕉緩解眼睛幹澀避免其過早衰老 :
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常常會覺得眼睛幹澀或紅腫、疼痛,如果每天吃一根香蕉,就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這是台灣番薯藤健康網站的一篇文章日前告訴讀者的。文章中指出,香蕉保護眼睛的功能:首先和其中含量豐富的鉀有關。人體攝入鹽份過多,會導致細胞中存留大量的水分,引起眼睛紅腫。香蕉中的鉀可以幫助人體排出這些多餘的鹽分,讓身體達到鉀鈉平衡,緩解眼睛的不適症狀。

此外,香蕉中含有大量的胡蘿素。當人體缺乏這種物質時,眼睛就會變得疼痛、幹澀、眼珠無光、失水少神,多吃香蕉不僅可減輕這些症狀,還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眼睛疲勞,避免其過早衰老。



我怎麼捨得讓妳輸

我怎麼捨得讓妳輸

嫁給你是她一生的賭注,你怎麼捨得讓她輸!

兩個人每天面對面上班。她有時候會看著他走神兒。他有張好看而略微頹廢的臉,看得多了,他會注意到她,便總是衝著她笑。她低下頭,臉突然就紅了。

很快,周圍的同事也窺測出她的心事來,頻繁開起他倆的玩笑。一來二去,他和她竟真成了戀人。

他們都到了結婚的年齡。那天一起吃飯的時候,她猶豫著,提到了婚事。當時他愣了一下,沒有作答,半天才囁嚅著說「只怕……只怕以後,妳跟著我會吃苦」

「不怕的。」她小聲說。

他不再說話,輕輕歎了口氣,在她看來,他算是答應了。

回到家,她把兩人的事告訴父母,遭到強烈反對。父親和他們是一個單位的,對他的印象不好,一直就反對他們交往。

理由是,他是不上進的男人,懶散,沒事業心,還跟外面社會上一些不務正業的年輕人來往,女人跟了他以後,以後絕對沒有好日子過。

尤其現在,工廠效益每況愈下,有能力的人都自己出去闖,而他還在混著,一個月只有幾百塊錢。這樣的男人,沒前途的。

不僅父母,當初開他們玩笑的同事中,和她關係走的近的,也反對她嫁他,理由和父母一樣,說這樣的男人喜歡可以,絕對不能當丈夫。

她卻鐵了心一般,不管誰勸,就是一句話:我就要跟他。

父母失望至極,母親衝她嚷:「你這是拿自己的幸福做賭注!」

她抬起頭,斬釘截鐵:「就算是所有人都不看好,就算會輸,我也認了。」

所有人的阻止都無濟於事,24歲,她嫁他為妻。租了間小套房,從家裡搬了出去。這也似乎更證明瞭大家的猜測,他是她本命年的劫。

可事實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結婚後的他像換了個人似的,分外刻苦努力起來。他先是離開半死不活的廠子,斷了外面那幫亂七八糟的朋友,去一家私企跑起業務。

開始時沒底薪,他又是外行,不知道走了多少彎路,費了多少心思,總算艱難的在那家公司站住了腳。

那一年,她看著他變得又黑又瘦,大夏天頂著太陽走在快被曬化的柏油馬路上,汗都顧不上擦。晚上幾乎沒有在10點之前回來過,一回家,倒在床上,衣服不脫就睡著了。

一年後,他的工作走上正軌,業務提成漸漸多了起來,而她卻下崗了。他不讓她再出去工作了,安心在家裡,打理家務等著做母親。

孩子出生的時候,他做了業務經理,手裡有大把的客戶,還在業餘時間重新學了英語和日語。公司給他配了車,他們也買了新房,每個人都看見了他的大好前途。

這時的她,因為生孩子胖了許多,又總不出門,穿衣服隨意起來,和他站在一起,竟有種不相配的感覺。

此時,當初替他擔憂過的人又開始有了新的擔憂,擔心長著一對桃花眼的男人,會在這個時候離她而去。這個年頭這樣的事,簡直就是數不勝數。

但這次,大家又看錯了他,在他人生和事業不斷攀升的日子裡,他愛她始終如一。那愛,不知比戀愛時紮實了多少倍,是貼心貼肺的呵護。

從衣食住行的大事到心情喜好的小事,他面面俱到,從來沒有忽略過。從她坐月子起,每天晚上,都是他給她洗腳,這個習慣一直被他保留了下來。

他從來不隱瞞對她的感情,有時同事和朋友對他開玩笑的說:「什麼都換了,現在該換老婆了吧。」

他搖頭,認真的說:「這輩子,就是她了。」

她的幸福,讓所有人無話可說。其實當初她也不確定會擁有這樣的幸福,那時她只是愛這個男子,捨不得離開他。哪怕跟著他吃苦,像她說的,她認了。

那天晚上,他又給她洗腳,溫暖在水中,他一如既往,把她的腳握在掌心。

她忽然笑著問:「怎麼會對我這麼好?」這個問題其實已經在她心裡存了很久,她甚至還想問:如何會在就婚後,變了一個人?只是覺得不妥,所以只問了這一句,半開玩笑的口吻。

他依舊蹲在她的面前,握著她的腳,抬起頭來,看了她片刻,然後認真的說:「因為當初,妳拿了自己一生的幸福做賭注,要跟著我,你是這個世界上唯一這樣信任我的人,嫁給我是妳一生的賭注,我怎麼捨得讓妳輸。」

她看見,向來愛說愛笑的他,說完這句話,眼圈紅了。

作為男人,不能讓一個能把自己終身幸福都押在你身上的女人輸,因為你輸不起,愛你的那個女人賭上她的青春和下半輩子更輸不起!

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會變老

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會變老

開學第一天,教授自我介紹後,要每位同學主動去結交一位新朋友。當我站起來環視四週時,有人輕輕拍我的肩膀。

我轉過頭,看見一位滿臉縐紋,個子矮小的老婦人對著我微笑,那笑容光亮璀燦。

她說:「嗨!帥哥,我叫蘿絲,今年87歲。我可以抱你一下嗎?」

我笑起來,熱切的答道:「當然可以」,她果真緊緊地將我抱個滿懷。

我開玩笑的問她:「你年紀這麼小,怎麼就來上大學了?」

她也調皮的回答道:「我準備來這釣個金龜婿,生幾個孩子,

然後退休去雲遊四海。」

「此話當真?」我明知故問。

我很好奇,到底是何動機,促使她年屆古稀,還來上大學。

她告訴我說:「我一直夢想要受大學教育,如今終於得償宿願。」

下課後,我們散步到學生聯合大樓,兩人分享了巧克力奶昔。

從此我們成了摯友。往後三個月的每一天,我們總是一起離開教室,天南地北的聊個沒完。

她像一部「時光機器」,將智慧和經驗與我分享,而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一學年下來,蘿絲成了學校鼎鼎大名的人物。

不論走到那裡,她總能輕易的結交到新朋友。她經常打扮得漂漂亮亮的,陶醉在同學們對她的關注之中。

學期結束時,蘿絲應邀到我們為足球隊舉辦的晚宴中演講。我永難忘懷當晚她賜予我們的珍貴禮物。

主持人介紹她給聽眾之後,她碎步走向講台,正當要開始演講時,她手中的講稿不慎掉落地上。

有幾秒鐘時間她顯得有點懊惱和靦腆,不過立刻就幽默的對著麥克風淡淡的說:

「抱歉,我最近老喜歡掉東西,剛剛我本想喝杯啤酒壯膽,卻喝了威士卡,沒想到那玩意兒簡直要我的命。看來我是記不得事先準備的東西了,那我就講最熟悉的事情吧。」

在大家的笑聲中,她清了一下喉嚨,然後開始說:

「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我們是因停止玩樂才會變老。

只有一種秘訣能使人青春永駐,快樂成功。

就是你們必須經常笑口常開,幽默風趣;

你們必須時時懷抱夢想。

當你們失去夢想時,你們就形同死亡。

我們的週圍有許多人像似行屍走肉,卻不自覺。

變老和長大之間有很大的差別。

任何人都會變老,但不一定每個人都會長大。

長大的意思是,你必須不斷在蛻變中找尋成長的機會而善加利用。

要活得無怨無悔:上了年紀的人,通常不會因做過的事後悔;

卻常因在年輕時,未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遺憾。

只有心懷悔恨的人,會恐懼死亡。」

那年底,蘿絲終於完成她的大學學業。

畢業後一星期,她在睡夢中安祥去逝。

超過2千名同學參加她的葬禮。

我們聚在一起,向這位以身教教導我們:

只要下定決心,不管年紀多大都可以實現夢想的偉大女性致敬。  

人的一生: 通常不會因做過的事後悔,卻因未曾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而遺憾

索達吉堪布:多做利他的事就不苦

索達吉堪布:多做利他的事就不苦

佛陀告訴我們:人的一切快樂,都是從利益他人中產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這一點,並試著去慢慢改變,其實得到幸福很快,並且很長久。
當今這個時代,生活上跟以往相比,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人們內心的痛苦、壓力、煩躁,卻比過去增加了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真可謂不償
過去,不少人以為有錢就會帶來快樂,但後來有了錢才發現,快樂並沒有如期而至,痛苦卻是層出不窮。
美國蓋洛普調查證明:按100分為滿分的話,中國消費者在1994年,幸福指數是69分;1997年最高,達到71分;十年後的2004年,卻降到了67分。
這說明了什麼?在過去的十年裏,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剛開始覺得很幸福,但沒多久,幸福指數就日漸下挫。不說全世界,僅僅是中國,據統計,每年就有28.7萬人死於自殺,200萬人自殺未遂,相當於每兩分鐘就有一人自殺身亡。
實際上,人生本來就充滿了痛苦,不管你有錢有勢,還是家境貧寒,都註定要經歷各種苦。但凡夫人以為生活本該充滿快樂,並對此寄予了厚望,一旦遇到違緣,就會難以面對、接受,甚至可能萬念俱灰,選擇一條不歸路
美國史學教授達林,曾寫過一本書叫《幸福的歷史》。主題就是:人類的幸福到底是什麼?到底什麼能給我們帶來幸福?
答案是什麼呢?如同神話裏盛過基督寶血的神杯一樣,極致幸福也可能只存在於我們的想像中。
換句話說,真正的幸福是得不到的。這種觀點,可以說與佛教中講的三界無安不謀而合。

或許有人駁斥:人生中並非全是痛苦,還是有一些快樂的。話雖不錯,但實際上,這些快樂都是暫時的、無常的,隨時可能會變成痛苦。所以,我們的快樂,就像一塊藍布上的小白點,只是偶爾的點綴,卻不是人生的底色。
還有人以為,快樂存在於感官之上,比如身體的接觸、悅耳的聲音、漂亮的東西……確實,這些都可以帶來快樂,但這種快樂特別膚淺,有時候通過藥物也可以獲得。
其實,真正的快樂來自內心,人要想離苦得樂,就必須從內心下手。
怎麼下手呢?
關鍵要知道:痛苦的根源是對自我的執著。因此,一旦你試著不再執著自我,將生活的重心轉為利他,你會發現,原來壓得你喘不過氣來的東西,譬如對名利的殫精竭慮、對感情的患得患失,不知不覺中就不在了。
有個教授和一個學生在田間小道上散步,突然看到地上有雙鞋,估計是附近一個農夫的。學生對教授說:我們把鞋藏起來,躲到樹叢後面,看看他找不到鞋子的感受怎麼樣?
教授搖搖頭:“我們不能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你可以通過幫助他給自己帶來更多快樂。你在每只鞋裏放上一枚硬幣,然後躲起來觀察他的反應。學生照做了,隨後他們躲進了旁邊的樹叢。

沒多久,一個農夫來到這裏,把鞋往腳上套去。突然,他脫下鞋彎下腰,從裏面摸出了一枚硬幣,臉上一下充滿了驚訝和欣喜。他又繼續去摸另一隻鞋,又發現了一枚硬幣。這時,教授和學生看見他激動地仰望著藍天,大聲地表達著自己的感激之情,話語中談到了生病無助的妻子、沒有東西吃的孩子……
學生被這個場景深深地感動了,他的眼中充滿了淚花。這時教授問:你是不是覺得這比惡作劇更有趣呢?

學生說:我感覺到了以前從不曾懂得的一句話——給予比接受更快樂!

佛陀告訴我們:一切快樂,都是從利益他人中產生的;一切痛苦,都是由只為自己而引起的。你若能明白這一點,並試著去慢慢改變,其實得到幸福很快,並且很長久。

 

人身是怎樣獲得的?

想要瞭解人身從何而來,我們首先需要理解這樣一個概念:眾生之中,墮入惡道者如大地上的塵土,獲人身者如指甲裏的塵土。為什麼這麼說呢?

 

我們之前反復強調過,一切眾生自無始以來就為無明所惑,習氣非常深重,所以自然而然、隨時隨地都可能做出惡事,並不用任何人教唆,直白一點講,殺盜淫妄這些事不用學,生來就會。或許大家不相信,但是仔細想想,我們周圍,是不是絕大多數人都很容易在心中生出做壞事的念頭呢?我想應該是的吧!

 

所以說,墮入惡道的眾生非常多,而且就算願意行善,能夠因行善而獲得人身的眾生也很少。

 

這一切都源於獲得人身的主要原因,既不是佈施、忍辱,也不是禪定、精進、智慧,而是——持戒。關於持戒,龍樹菩薩說:人天的福報,除了戒律清淨以外,沒有任何其他方法可以使我們獲得人天福報的因。

 

佛法雖如此定義,然而當今社會中,能受戒的人實在太少。即使受持了戒律,能夠守戒清淨的人也為數不多。

 

要知道,戒律是很不容易護持的,要克治的地方很多,有時候越是戒律禁止之事我們就越容易違反,比如在家的居士五戒、出家的沙彌戒、比丘戒等等,實實在在守護得完美清淨之人並非沒有,但屈指可數。就像古人所說的地獄門前僧道多,意思就是因為僧道都要受戒,但戒律很容易被破,而一旦破戒就會墮入地獄。

 

我們已經知道清淨持戒是極重要的事,但對於一位真正的學佛之人而言,確立持戒的目的則更為重要。

 

對於這一點,我想難陀尊者的故事足以說明:

 

難陀是釋迦牟尼佛的親戚,在出家之前有一位非常美麗的妻子,兩人相親相愛,時時刻刻都捨不得分開。

 

有一天,釋迦牟尼佛觀察到難陀解脫的因緣已經成熟,為了度化他,便專門來到難陀的家門外化緣。難陀聽到門外佛陀化緣之聲,拿了食物準備出去供養,此時他的妻子忽然把自己的口水塗在了難陀的額頭上,並要求他必須在口水沒幹之前回來,否則就要懲罰他,難陀答應了。

 

難陀出了家門,見到佛陀,接過佛陀的缽,把食物放進缽裏,可是因為佛陀儀態威嚴,所以他竟然不敢直接把缽交還給佛陀,也不敢放在地上,只好捧在手裏等佛陀拿回去。不料,佛陀卻轉身離開,難陀只好拿著缽緊隨其後,一直跟到了佛陀的道場。當然,這個時候難陀額頭上的口水早已幹掉了。

 

這時,佛陀停下來問他:你願不願意跟我去雲遊啊?面對威嚴的佛陀,難陀雖然心裏惦記著妻子,嘴上卻不敢拒絕,只好回答:願意。

 

於是佛陀就帶著難陀上了路,途中他們遇到了一隻母猴,佛陀問難陀說:你覺得你的妻子和這只猴子哪一個好看啊?難陀實在地回答:當然是我妻子好看。

佛陀又帶著難陀來到了天界,走進一座莊嚴的宮殿,裏面滿是極美的天女,以及一個空著的寶座。佛陀又問難陀:難陀,你再瞧瞧,是你的妻子美,還是這些天女美呢?難陀呆看著眾天女們,感歎道:還是這些天女們更美啊,我妻子和她們比起來,簡直就像剛才那只猴子了。

 

難陀定了定神,問那些天女說:為什麼這個寶座是空的呢?這裏有如此多天女,為何卻沒有國王呢?天女們笑著回應:人間有一個人,名叫難陀,因為他出家後戒律十份清淨,所以死後可以投生到這裏,我們就是專門在等他,這一切都是為他準備的。

 

難陀聽了興奮極了,立刻來到佛陀面前誠懇地請求:佛陀,我要出家,我要受持戒律。佛陀微笑著同意了。

 

就這樣,難陀出了家,但是很顯然,他出家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尋求解脫,而是為了去天界享樂,所以佛陀就對舍利弗和阿難說:難陀是為了天人的享受而出家的,你們是為了解脫輪回而出家的,目的不一樣,方向也不一樣,你們誰也不許跟難陀在一起。

 

於是乎,大家都刻意躲著難陀,更沒有人願意跟他做朋友。難陀感到很孤獨,很痛苦,但依舊十分謹慎地持戒,因為他心裏還惦記著那些美麗的天女。

 

直到有一天,佛陀來到難陀面前,問他:你想不想跟我去地獄看一看?難陀同意了。

 

他們來到了地獄,難陀見到熊熊烈火之上架著一口大鍋,鍋裏裝滿了沸騰的鐵水,裏面並沒有罪人,一旁卻有許多獄卒在準備各種刑具。難陀問獄卒道:現在這裏一個罪人都沒有,你們準備這些刑具幹什麼?

 

獄卒回答說:人間有一個人,名叫難陀,他為了獲得天界的享樂而出家守戒,等天道的福報享盡,他就會來這裏,我們在等他,這些刑具都是為他準備的。聽了這話,難陀膽戰心驚,趕緊用袖子遮住自己的臉,生怕獄卒們認出他來。

 

從那時起,難陀便明白了,雖然他的戒律很清淨,能夠獲得天界的福報,但福報並非永恆,最後還是會墮入地獄。於是他心中產生起了強烈的出離心,為了解脫輪回之苦,他從此一心一意地守護著戒律,後來終獲成就。

 

從難陀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出,持戒雖然重要,但確立持戒的目的更為重要。

 

如果我們持戒的目的是為了所謂的福報,或是今生的利益之類的,那麼持戒的功德再大,就算能夠獲得人身,最終還是會墮入惡道。相反,如果持戒的目的是為了出離心、菩提心,那麼不僅能夠獲得暇滿人身,還能成為解脫和成佛的因。

 

現在我們已經懂得,獲得人身的主要因素是持戒。可是現實中真正如法的修行者,其實需要具備諸多條件,這些條件都很難得,而違緣卻常易出現,所以說,真正如法的修行者寥若晨星。

 

除此以外,藏文版《地藏菩薩的一部經》中還提到,有十種人難以再獲得人身:

第一,沒有善根,不願行善;

第二,不積累福德;

第三,跟隨惡友;

第四,煩惱相續;

第五,不恐懼來世的痛苦;

第六,被煩惱擾亂;

第七,懶惰,修習佛法散亂;

第八,雖入佛門,卻不願修行;

第九,跟隨邪見;

第十,執持邪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