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子行詮釋土登曲吉扎巴詳解 (四)

佛子行詮釋土登曲吉扎巴詳解

佛子行诠释(佛弟子菩萨的实践及其详解) 佛子陀美作 土登曲吉扎巴详解 达瓦次仁翻译 录一 . 礼赞与誓愿 佛子行詮釋(佛弟子菩薩的實踐及其詳解) 佛子陀美作土登曲吉扎巴詳解達瓦次仁翻譯 目錄一 . 禮讚與誓願
(一)礼赞 (一)禮讚
(二)誓愿 (二)誓願
. 详解 . 詳解
(一)皈依佛门 (一)皈依佛門
1.
暇满人生的意义……… 1. 暇滿人生的意義………
2.
舍弃故里……………… 2. 捨棄故里………………
3.
置身幽静 3. 置身幽靜 …………… ……………
4.
舍弃此生……………… 4. 捨棄此生………………
5.
抛弃恶友……………… 5. 拋棄惡友………………
6.
投拜善师友………… 6. 投拜善師友…………
(1)从思想上投拜老师……… (1)從思想上投拜老師………
2 )从物质上投拜老师…… 2 )從物質上投拜老師……
7.
皈依…………………… 7. 皈依……………………
(二)三士之道 (二)三士之道
1.
下士之道……………… 1. 下士之道………………
2. 中士之道……………… 2. 中士之道………………
3.
上士之道…………… 3. 上士之道……………
(1)发菩提心 (1)發菩提心
(2)实践菩提二心 (2)實踐菩提二心
〈一〉修行实践世俗谛菩提心 〈一〉修行實踐世俗諦菩提心
1.
修行等引自他相换…… 1. 修行等引自他相換……
2.
勇于接受后得的不幸和灾难 2. 勇於接受後得的不幸和災難
a.
勇于接受四个不愿意 a. 勇於接受四個不願意
(1)接受求而不得之苦 (1)接受求而不得之苦
(2)勇于接受苦难 (2)勇於接受苦難
(3)承受毁誉 (3)承受毀譽
(4)承受贬损 (4)承受貶損
b.
忍受两个难以忍受的遭遇 b. 忍受兩個難以忍受的遭遇
(1)忍受恩将仇报的行为 (1)忍受恩將仇報的行為
(2)忍受欺凌 (2)忍受欺凌
c.
贫富都能忍受……… c. 貧富都能忍受………
(1)忍受贫困 (1)忍受貧困
(2)能够承受富贵 (2)能夠承受富貴
d.
爱和恨都能承受…… d. 愛和恨都能承受……
(1)能够承受恨 (1)能夠承受恨
(2)能够承受爱 (2)能夠承受愛
〈二〉修行实践胜义谛菩提心 〈二〉修行實踐勝義諦菩提心
1.
平等住离戏思想………… 1. 平等住離戲思想…………
2.
修行克服对后得的爱恨之物的爱憎思想 2. 修行克服對後得的愛恨之物的愛憎思想
(1)修行克服对爱物的爱恋思想 (1)修行克服對愛物的愛戀思想
(2)修行克服对可恨之人和事的憎恶思想 (2)修行克服對可恨之人和事的憎惡思想
3.
学习发菩提心的教导 3. 學習發菩提心的教導
A
学习并实践六波罗蜜多 ( 六度 ) A 學習並實踐六波羅蜜多 ( 六度 )
(1)学习并实践彻底的布施 (1)學習並實踐徹底的布施
(2)学习并实践彻底的守戒 (2)學習並實踐徹底的守戒
(3)学习并实践彻底的能忍 (3)學習並實踐徹底的能忍
(4)学习并实践彻底的精进 (4)學習並實踐徹底的精進
(5)学习并实践彻底的禅定 (5)學習並實踐徹底的禪定
(6)学习并实践彻底的上智 (6)學習並實踐徹底的上智
B
学习四法…… B 學習四法……
(1)自行鉴别并克服自迷…… (1)自行鑑別並克服自迷……
(2)放弃指摘菩提心者的过错 (2)放棄指摘菩提心者的過錯
(3)克服对施主家的依恋之心 (3)克服對施主家的依戀之心
(4)决不说恶语粗言……… (4)決不說惡語粗言………
C
学习克服烦恼…… C 學習克服煩惱……
D
学习清醒而自觉地为他人谋利…… D 學習清醒而自覺地為他人謀利……
E
善果利于圆满成佛…… E 善果利於圓滿成佛……
. 结束语…………… . 結束語……………
()写作的目的…… ()寫作的目的……
()正确的行为准则………… ()正確的行為準則…………
()自谦地请求他人见谅………… ()自謙地請求他人見諒…………
()撰写本论所获得的善果用于成就菩提心 ()撰寫本論所獲得的善果用於成就菩提心
()四完美的署名……… ()四完美的署名………
跋语…………………… 跋語……………………
《佛子行》原文………………… 《佛子行》原文…………………
佛子陀美生平简介…… 佛子陀美生平簡介……
土登曲吉扎巴生平简介…… 土登曲吉扎巴生平簡介……

一、礼赞与誓愿 一、禮讚與誓願

(一)礼赞 (一)禮讚

   南无罗嘎夏热亚! 一语为梵文,意思是向自在梵天 (应为观自在 叩头。 南無羅嘎夏熱亞! 一語為梵文,意思是向自在梵天 (應為觀自在 叩頭。

明知诸法无来去,只缘一心为众生,上师观音勤不懈,我当时时三门拜。 明知諸法無來去,只緣一心為眾生,上師觀音勤不懈,我當時時三門拜。

这段话的意思是:上师和观世音菩萨是无所不知的遍知一切者,他们本来知道世间的一切事物都无所谓来与去,无所谓产生与消亡,并不存在永恒与断灭,等等。 這段話的意思是:上師和觀世音菩薩是無所不知的遍知一切者,他們本來知道世間的一切事物都無所謂來與去,無所謂產生與消亡,並不存在永恆與斷滅,等等。 然而,出于大慈大悲的悲悯之心,一心一意,坚持不懈地致力于众生的利益。 然而,出於大慈大悲的悲憫之心,一心一意,堅持不懈地致力於眾生的利益。 他们是指引人们走上大乘之路的导师,观世音菩萨则是集一切佛陀的慈悲之心于一 身的慈悲化身,是众生的怙主。 他們是指引人們走上大乘之路的導師,觀世音菩薩則是集一切佛陀的慈悲之心於一身的慈悲化身,是眾生的怙主。 我们要时时刻刻以身、语、意向上师和观音菩萨叩头致礼。 我們要時時刻刻以身、語、意向上師和觀音菩薩叩頭緻禮。

(二)誓愿 (二)誓願

众生利乐源自佛,事佛方能成佛陀,能否成佛在行动,故而讲说佛子行 眾生利樂源自佛,事佛方能成佛陀,能否成佛在行動,故而講說佛子行

这段话的意思是:众佛是众生眼前的利益与终极安乐的源泉。 這段話的意思是:眾佛是眾生眼前的利益與終極安樂的源泉。 而众佛都是通过彻底实践大乘之道来成佛的。 而眾佛都是通過徹底實踐大乘之道來成佛的。 也就是说,首先要发大慈大悲的根 本之心,然后要实践施舍等方法并弄懂诸法无自性的上智等六波罗蜜多所包含的二资粮。 也就是說,首先要發大慈大悲的根本之心,然後要實踐施捨等方法並弄懂諸法無自性的上智等六波羅蜜多所包含的二資糧。 我决心为那些想成佛而修习大乘佛法的人们讲授佛子们如何实践大乘佛法菩提心的问题。 我決心為那些想成佛而修習大乘佛法的人們講授佛子們如何實踐大乘佛法菩提心的問題。
《毗卢遮那现证》中指出:密乘本尊的上智是从慈悲之心得到的,是从菩提之心得到的。菩提之心是至上 ( 彻底 ) 的方法。 《毘盧遮那現證》中指出:密乘本尊的上智是從慈悲之心得到的,是從菩提之心得到的。菩提之心是至上 ( 徹底 ) 的方法。
龙树所作的《致国王书》中指出:要想成为菩提心者就要树立稳如大山一般的菩提之心,要树立对普天下所有众生一视同仁的慈悲之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上智。 龍樹所作的《致國王書》中指出:要想成為菩提心者就要樹立穩如大山一般的菩提之心,要樹立對普天下所有眾生一視同仁的慈悲之心,並在此基礎上建立起上智。
佛子陀美之所以敢于讲述佛子菩萨的行为准则是因为他拜了许多善师友学习并通晓了浩如烟海的大乘经典,受到了本尊的垂视,完全具备了撰写本论的条件。 佛子陀美之所以敢於講述佛子菩薩的行為準則是因為他拜了許多善師友學習並通曉了浩如煙海的大乘經典,受到了本尊的垂視,完全具備了撰寫本論的條件。 特别是他本人完全实践了佛子菩萨的行为准则,因而的确有资格讲述本论。 特別是他本人完全實踐了佛子菩薩的行為準則,因而的確有資格講述本論。

二、详解 二、詳解

(一)皈依佛门 (一)皈依佛門
1.
暇满人生的意义 1. 暇滿人生的意義
为什么难得暇满人生一定要过得有意义呢? 為什麼難得暇滿人生一定要過得有意義呢? 本论指出: 本論指出:

获得暇满大船时,只为渡济轮回海,日夜闻思修佛法,此即佛子菩萨行。 獲得暇滿大船時,只為渡濟輪迴海,日夜聞思修佛法,此即佛子菩薩行。

这段话的意思是:当你获得暇瞒的人生时,不应把宝贵的人生耗费在无谓的事情或小事情上,而应当用在使自己和其他一切众生从轮回的大海中解脱出来之上,并为此日夜不停地、一心一意地在善师友跟前听讲大乘教导,并且从四个方面分析思考其理论,不折不扣地修习、实践它,这就是佛子们使暇满人生过得有意义的作法。 這段話的意思是:當你獲得暇瞞的人生時,不應把寶貴的人生耗費在無謂的事情或小事情上,而應當用在使自己和其他一切眾生從輪迴的大海中解脫出來之上,並為此日夜不停地、一心一意地在善師友跟前聽講大乘教導,並且從四個方面分析思考其理論,不折不扣地修習、實踐它,這就是佛子們使暇滿人生過得有意義的作法。
[
没有转生在八无暇的叫做八有暇,学佛所需要的自我条件叫五自圆满,客观条件叫五他圆满,合起来叫做十圆满。 [ 沒有轉生在八無暇的叫做八有暇,學佛所 ​​需要的自我條件叫五自圓滿,客觀條件叫五他圓滿,合起來叫做十圓滿。 要获得具备八有暇和十圆满的人生——即暇满人生——是非常不容易的。 要獲得具備八有暇和十圓滿的人生——即暇滿人生——是非常不容易的。 只有获得了暇满人生,才有求得解脱或修行成遍知一切——即佛——的可能。 只有獲得了暇滿人生,才有求得解脫或修行成遍知一切——即佛——的可能。 ] ]
《华严经》指出:要想获得永恒不变的东西是极端困难的,要想获得完全闲暇的机会也是极不容易的。 《華嚴經》指出:要想獲得永恆不變的東西是極端困難的,要想獲得完全閒暇的機會也是極不容易的。
《入菩萨行论》指出:暇满人生极难得,得即当去作士夫。借助人生这艘船,渡过苦海与苦河。 《入菩薩行論》指出:暇滿人生極難得,得即當去作士夫。借助人生這艘船,渡過苦海與苦河。
《劝戒亲友书》指出:获得人生极不易,但愿正法成正果。在这里暇满一词本身就说明闲暇圆满的含义;大船渡济轮回的大海一语指明了暇满人生的重大意义和作用,即不论是去争取士夫的地位,还是争取天神的安乐,还是去实现获得至上的、遍知一切佛的地位都可以依靠这个暇满人生来实现。 《勸戒親友書》指出:獲得人生極不易,但願正法成正果。在這裡暇滿一詞本身就說明閒暇圓滿的含義;大船渡濟輪迴的大海一語指明了暇滿人生的重大意義和作用,即不論是去爭取士夫的地位,還是爭取天神的安樂,還是去實現獲得至上的、遍知一切佛的地位都可以依靠這個暇滿人生來實現。
为什么说暇满的人生是极不容易获得的呢 ? 為什麼說暇滿的人生是極不容易獲得的呢 ?
关于这一点佛子陀美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说明:( 1 )从比喻的角度,( 2 )从数量上,以及( 3 )从因缘条件的角度; 關於這一點佛子陀美從三個方面進行了說明:( 1 )從比喻的角度,( 2 )從數量上,以及( 3 )從因緣條件的角度;
日日夜夜不懈怠,一心一意闻思修。一语指出:为了暇满人生的心经,应当努力修佛。 日日夜夜不懈怠,一心一意聞思修。一語指出:為了暇滿人生的心經,應當努力修佛。 如果此生不去修佛,来生很难再次获得这样的人生。 如果此生不去修佛,來生很難再次獲得這樣的人生。
《入行论》中又指出:假如今生不把暇满人生用于做有意义之事,来生怎么可能再次获得这样闲暇圆满的人生呢?”“正如这样的船是极不易获得的,因此……” 《入行論》中又指出:假如今生不把暇滿人生用於做有意義之事,來生怎麼可能再次獲得這樣閒暇圓滿的人生呢?”“正如這樣的船是極不易獲得的,因此… …”
尊者阿底峡指出:闲暇圆满此人生,极难获得今已得,来生殊难再次得,努力修佛求意义。 尊者阿底峽指出:閒暇圓滿此人生,極難獲得今已得,來生殊難再次得,努力修佛求意義。
仲顿巴也指出:暇满人生实难得,有缘遇佛更不易,劝君莫把暇满废。并问坚俄瓦:你是否真的意识到今生获得了暇满人生呢 ? 仲頓巴也指出:暇滿人生實難得,有緣遇佛更不易,勸君莫把暇滿廢。並問堅俄瓦:你是否真的意識到今生獲得了暇滿人生呢 ?
坚俄瓦说:一想到暇满人生如此难得就觉得再也没有功夫睡觉,再电没有功夫闲逛。说完便发了誓言:一定要抓紧时间修佛。 堅俄瓦說:一想到暇滿人生如此難得就覺得再也沒有功夫睡覺,再電沒有功夫閒逛。說完便發了誓言:一定要抓緊時間修佛。
普琼瓦也指出:如果获得了暇满人生而不去行善,虚度了一生,就像得到了一件非常珍贵的宝物不加使用而被扔掉一样。如果把暇满人生用于做坏事,就像吞食掺有毒药的食物一样。 普瓊瓦也指出:如果獲得了暇滿人生而不去行善,虛度了一生,就像得到了一件非常珍貴的寶物不加使用而被扔掉一樣。如果把暇滿人生用於做壞事,就像吞食摻有毒藥的食物一樣。
格西波多瓦指出:这暇满的人生不仅难以获得,且很容易失去。因此不应白白地虚度它,而应当使其充满意义。 格西波多瓦指出:這暇滿的人生不僅難以獲得,且很容易失去。因此不應白白地虛度它,而應當使其充滿意義。
卡热巴也说:暇满可贵此人生,殊难获得今已得,得到不应虚度之,致力求取功与德。”“借助暇满人生之船……” 卡熱巴也說:暇滿可貴此人生,殊難獲得今已得,得到不應虛度之,致力求取功與德。”“借助暇滿人生之船……”
夏沃瓦说:既然,我们此生获得了暇满的人生,并且有缘遇到了善师友,结缘与大乘佛法,就应当为来生求解脱和成遍知一切的佛而打下基础。 夏沃瓦說:既然,我們此生獲得了暇滿的人生,並且有緣遇到了善師友,結緣與大乘佛法,就應當為來生求解脫和成遍知一切的佛而打下基礎。
法王佛子陀美也指出:当你获得难得的暇满人生时,应该去从事有意义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劝有识之士不要荒废人生,应当严格地闻、思、修、行,认真地修佛,以此来使暇满人生具有意义。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