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2 月 2013

佛教教育的社會意義與未來

作為宗教教育的佛教教育,對社會信仰教育的作用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首先,從佛教信仰層面看,佛教教育為廣大信仰者所需要;其次,從一般社會教育層面看,佛教教育主要是為相關的道德教育提供資源。這與中國佛教文化的特性有關。

 

趙樸初先生曾在《佛教與中國文化》一文中指出,“大乘佛教傳入中國後,和中國文化相結合,發展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是與中國的思辨哲學相結合而向學術化發展,對教義愈研愈精,由此引起各宗派的成立,使佛教本身達到高度的繁榮;一方面是與中國的精美工藝相結合而向藝術化發展,使佛教成為絢麗多彩的藝術寶庫;一方面是與中國的人生理想相結合而向社會化發展,使佛教與中國社會密切聯繫。這三方面都使佛教成為中國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實際上,這也概括了佛教教育的基本內容與作用。也就是說,佛教通過思想的、文化的教化功能,成為中國人信仰和道德價值體系的文化支撐,影響深刻。

 

佛教傳入中國之後,充分吸收、融匯了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更加重視人倫道德的儒家思想,其理論闡解與信仰傾向,更突出了社會倫理和人格道德的價值、內涵。中國佛教宗派的思想演變,從出世到入世,從曲高和寡到日益大眾化乃至世俗化,正是佛教道德理念的必然結果。可以說,佛教道德早已成為中國傳統道德的一部分。

 

中國佛教的道德理念、道德規範、道德行為都蘊涵著深邃的中國傳統文化思想。比如,佛教“五戒十善”,不僅是所有佛教徒必須共同遵守的,也屬於文明社會所必須共同遵守的最基本道德準則。佛教的“五戒”符合中國社會所一貫倡導的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若淡化和剔除其宗教的或封建的觀念,這也應該成為現代社會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內容。佛教特別強調“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提倡不以個人好惡、親疏、利害,不以思想偏見、集團私利等等來取捨,採取不正當的行為傷害、剝奪別人的權益,惡化生存環境,最終身獲惡報。菩提心行的“利他”特質,根本在於教化人們在心靈深處培植一種公平、公正的健康心態,培育一種善良、理智的生活態度,培養一種能夠適度克制慾望、充分發揮愛心的道德情操。

 

佛教道德具有倡導眾生平等的理念,重視內省自律的規範,主張利他實踐,其所建構的理論概念,經過現代闡解,仍然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其一,眾生平等的生命觀,有利於保護生態平衡,營造和諧的生存空間。

 

目前,人類生存的環境日益惡化,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這既包括自然環境的被破壞,也包括人文環境的被污染。這固然有多種外在因素,但在文化理念上的缺失是不容忽視的。一是否認自然界的其他生物是“生命的存在”,二是認為人類有“主宰性力量”,一切都應為“我”所用。佛教“依正不二”的理念,其目的就是教化人類體認生命尊嚴的廣泛性意義,在心靈和精神中建立牢固的、富有文化教養的狀態,這才是“和平”的關鍵。人類私慾與狂傲的極端膨脹,漠視其他生命的權力,必然導致冷酷、殘忍、爭鬥,最終導致自身生存困難乃至尊嚴的喪失。佛教特別主張“戒殺”,把它作為“五戒十善”之首,就是要求人們培養和善、平等、公正、報恩的品行。

 

維護生態平衡需要科學的、法制的手段。但只注重技術手段的改進往往是治表不治裡,亡羊補牢式的方法將造成極大浪費和被動。我們不能忽略道德理念潛移默化的作用。佛教的生命觀,如果作為一種廣泛的文化理念被接受,作為共同的社會道德被遵守,對維護世界和平,淨化人類心靈與生存環境,將產生深遠的、積極的意義。

 

其二,懺悔自律的內省性,有利於培植健康心態,防止個人行為失範。

 

懺悔,就是行為者敢於面對自己的過去,敢於對自己的錯失承擔責任,並善於對自己的心行功過進行理性、深刻、真切的分析,從而校正、培育正確的人生價值追求,並能自覺、有效地警戒、約束自己的行為取向,使其契合真、善、美的社會道德要求。這種心靈自覺產生積極的行為自律,潛移默化成一種良好的社會風尚。佛教的“無相懺悔”與“四宏誓願”聯繫起來,明確懺悔要以樹立高尚理想和承擔社會責任為目的,而不應只是個人的精神自娛。懺悔使人清醒,清醒的心智有益於反思能力與社會批判精神健康發展,產生寬容、民主、樂觀、積極、持久的精神狀態,這是美好人生與理想社會所必不可少的。

 

其三,利他心行的慈悲觀,有利於塑造人格形象,樹立理想的人生價值取向。

 

人生本身就是人的個體生活不斷社會化的生命歷程。個體人格是社會共同價值特殊化、個性化的結果,而它只有與社會共同價值融合,才會體現其價值。因此,個性張揚且符合社會共同道德認同,能夠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才是理想人格追求。

 

佛教反對離群索居的個人解脫與完善,認為它經受不起持久的社會實踐的檢驗,認為只有在慈悲利人的實踐中,才能夠不斷完善、獲得真正的智慧,所謂利他才能利人。道德責任的完成,會給人帶來持久的寧靜,心理的寧靜祥和本質上是精神自由的表現,精神自由必然會帶來生活智慧的發掘與發揮,從而提升人生境界與生命價值,推動整個社會文明、進步和發展。

 

佛教教育的未來

 

要充分實現佛教教育的社會意義,根本在於提升佛教教育水平。多年來,凡是關心佛教教育的教內外人士,都無不關心佛教教育的發展問題。但是,至今也沒有一個十分明確的結論。過去,我們談及佛教教育問題,主要針對的是僧伽教育,或者說只是立足佛教信仰者自身的教育培養。當前的佛教教育系統內部,基本上還是遵循以往的教育規制,存在不少的問題。顯然,這不利於佛教教育未來的健康發展,也不利於佛教擔當起應有的社會責任並發揮更大的社會作用。那麼,如何提升佛教教育水平及其社會價值呢?筆者認為,關鍵在於觀念更新、健全體制,造就新型教育模式。

 

當今的佛教教育基本沿襲傳統的僧伽教育模式,以培養出家僧人為目的。這顯然沒有體現佛教教育的真實內涵。本來,單從信仰層面講,佛教教育也是“社會化”的——面對所有佛教信仰者。而佛教信仰教育的更高目標,卻是要面對社會全體成員——這正是佛教教育的社會責任。未來的佛教教育,當然是要承擔起社會教化的責任,把佛教崇高的道德風範和實踐行為,奉獻到利益群生的事業之中。

 

提升佛教教育水平,重點要以培養具有紮實佛學理論基礎、豐富現代文化知識、學有專長、德才兼備的僧才為主體,兼以培訓居士信仰人才,形成梯隊教育格局。居士教育問題一直是佛教教育的薄弱環節。法輪功等邪教或附佛外道的盛行把這個問題暴露無遺,已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解決之道,一是要把居士教育放在佛教教育的重要地位,與僧伽教育構成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二是要把寺院開設的居士班、函授班、培訓班、講經法會、念佛法會等等納入佛學院系統教育體系中,從課程設置、學制等各方面相呼應,形成“綜合大學”的模式,推動佛教教育整體運行;三是有條件有基礎的寺院可以開辦宗派或某一修行法門的研修班,與佛學院教育連接起來,充分運用現代教育與傳統修學相結合的方法,培養富有特色的弘法人才,推動佛教教育成為“終身教育”。當佛教四眾弟子信仰素質與專業技能教育有機結合,形成網絡,那麼,佛教教育就形成了“立體教育”模式。

 

我們已經進入信息化、多元化的時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對人們的專業技能要求越來越高,社會發展需要各方面的專家,佛教教育也同樣如此。在這種立體教育模式中,要積極吸取國民教育體系中的經驗和教訓,兼顧技能教育與信仰教育,根據學生興趣和素質強化佛教宗派理論、佛教現代專業技能等的提高,培養出具有專業化的特色人才。比如,為了引導佛教徒積極服務社會,可以開設從事專門慈善活動的課程等,有計劃地引進、培養某一佛教宗派教研人才,打造出自己的“名牌”來。

 

此外,佛教界還須藉鑑社會培養人才的機制,營造寬鬆的成長環境,讓各種人才都能自由和健康的發展。同時,自覺按照國民教育體系的教學、管理、評價機制的要求,建立健全佛教教育的相關體制。

 

天龍鬼神憑什麼來護你的法?

天龍鬼神憑什麼來護你的法?

淨空老法師

 

      佛為什麼特別著重在修福?我們受三皈的時候,「皈依佛,二足尊」,二就是福、慧這兩種;足是圓滿。成了佛,他的福德跟智慧這兩種都圓滿,在福德里面沒有人能夠相比,所以稱之為最尊、最貴。由此可知,佛絕不反對人修福,而且鼓勵人修福,為什麼?修道是一樁相當不容易的事情,障道的因緣非常多,你修學、證道障礙很多;福德能夠保護正法,能夠真正護持你。我們講護法天龍鬼神來護你的法,他憑什麼護你的法?看到你有福、有德,你要沒有福德,不修福德,天天磕頭作揖,人家理都不理你,憑什麼來護你法!你肯修布施,人家佩服你、讚歎你;你肯持戒,人家尊敬你。所以我們要求得諸佛護念、龍天擁護,不是去天天給他磕頭、天天求他,巴結他、諂媚他,辦不到!只要自己認真依照佛陀教誨去做,不要去求他,不要去理他,自然護持。為什麼?他尊敬你,你在廣大的群眾當中與眾不同,別人造業,你修福,是這麼個道理,我們要明白。

      形式上我們做出儀規,實實在在講是做給社會大眾看,用這種方式啟發大眾,讓這些迷惑顛倒的眾生覺悟、回頭,所以這些儀式做得莊嚴隆重,道理在此地。社會大眾沒有見到的,我們這個儀式做得莊嚴隆重,鬼神看見了。由此可知,所有一切形式是普度一切眾生而為,那個是外表;有表要有里,裡是真修。內心清淨、平等、覺,表現在外面,六度萬行,成就真實廣大的福報。福報能除障,能幫助我們開智慧,世間諺語所謂「福至心靈」,這個人福報來了,他特別聰明。平常看他笨笨的,福報現前了,他忽然聰明,這話都有道理的。修定是開慧的主要原因,修福是助緣,幫助你開慧,所以要福慧雙修

 

 

三個真心的笑容

有一個家財萬貫的富翁快死了,死神來接他走,他問死神:「我死後會上天堂還是地獄?」

 

死神跟他說:「地獄。」

 

富翁很不服氣,他說:「怎麼會是地獄呢?我捐錢蓋了好幾座教堂,還捐很多錢給教會,怎麼會是下地獄,我不服氣!」

 

「你不服氣嗎?那好,我給你一週的時間,如果你可以收集到三個真心笑容,我就讓你上天堂。」

 

富翁很得意,他心想,要三個真心笑容還不簡單?

 

死神走後,富翁想了一下,要得到真心笑容,就從自己結髮四十年的老婆開始,會比較容易一點。

 

於是富翁就花了很多錢買了一條鑽石項鍊,這是他老婆以前就很想要的,然後送給他老婆。

 

老婆見到鑽石項鍊很驚喜,也笑的很開心,但是死神卻告訴富翁,這根本就不是真心笑容!

 

富翁感到很奇怪,於是他又加把勁,送了老婆房子、車子、鑽戒,所有女人想要的東西他都買了,奇怪的是,老婆雖然高興,卻都不符合真心笑容的條件。

 

就這樣過了三天,富翁越來越慌張,因為餘下時間只有四天,他卻連一個老婆真心笑容都得不到,

 

直到第四天早上,富翁起的很早,他想到自己快要死了,也沒什麼東西給老婆,煩惱中他不自覺的走到廚房,拿起平底鍋,打了兩個蛋,烤了土司,開始作早餐。

 

他老婆起床,看到富翁在做早餐,大吃一驚,因為他們明明有很多傭人,富翁根本不用自己作早餐啊。

 

富翁把早餐端上桌,老婆吃了一口,突然眼眶泛紅,然後笑了起來,「親愛的,你還記得我們剛開始創業的時候, 沒有錢,你都會作早餐,我們就是吃這樣的簡單早餐喔。」

 

這時候,富翁突然發現,老婆的笑容好美,一早起來的她雖然沒有化妝,笑容卻美的讓人心動,富翁突然明白,這幾年來他從來沒有好好陪過他的妻子,都忘記她真正開心的模樣了。

 

於是,富翁得到了第一個真心笑容。

 

——————————-

 

接著富翁回到公司,他決定要把第二個真心笑容,交付給跟他一個非常信任的部屬,

 

於是富翁把部屬叫了過來,對他說:「我決定要升你的官,讓你當副總裁,然後給你股票和獎金!」

 

部屬非常驚喜,臉上堆欣,對富翁連連感謝,可是,富翁卻發現那部屬的笑容還不是真心的笑容。

 

富翁後來又開了很多優渥的條件,給了更多的獎金和股票,可是部屬雖然高興,富翁還是沒看到他的真心笑容。

 

時間又過了三天,直到第七天的早上,富翁把部屬叫了過來,遞給部屬一張假單還有五張機票。

 

「你為我賣命這麼久,我才發現沒有讓你好好的放假陪家人,我給你一個月的長假,這是五張到夏威夷機票,帶你的老婆和孩子一起去玩吧!」

 

部屬先是吃驚,然後臉上嚴肅的表情慢慢變了,變得柔和而溫暖,一個笑容在他了臉上綻放開,那是很輕鬆很輕鬆的笑,淺淺的微笑,但是讓人一看就覺得很舒服。

 

「是啊,我真的好久好久沒有跟孩子去玩了,他們都快認不得這個老爸了!」

 

富翁鬆了一口氣,原來這才是部屬真心想要的,這是第二個真心笑容。

 

—————————–

 

可是好不容易得到第二個真心笑容,時間卻已經剩下不到一天了。

 

富翁想了想,覺得時間已經來不及了,無論是老婆或是部屬,都花去他太多時間了,

看樣子,他註定要下地獄了。

 

想到要下地獄,富翁有點難過,他決定脫下西裝到外頭走走,對日理萬機的富翁來說,這樣一個人四處閒晃的經驗,幾乎是不可能的!

 

平常他出門一定是坐高級的賓士車,身邊一堆保鏢,手邊總是有著處理不完的公文, 真的沒什麼機會一個人在台北街頭慢慢走。

 

富翁想說,反正再過幾個小時,他就要被死神抓去地獄了,所以他也不想掙扎了,只是在路上悠閒的走著。

 

走著走著,富翁突然看到了一個小女孩蹲在路邊哭,而周圍的路人卻沒有人願意伸出援手幫助她,富翁想說,反正我也沒多少時間好活了,就幫幫小女孩好了。

 

於是,富翁把小女孩帶去警局,做了記錄,等小女孩的父母親來接她,在等待的這段時間,

富翁一直看著時間,他心裡是有點焦急的,因為離死神來接他的時間越來越近了,而他卻只能枯坐在警局中。

 

後來富翁就一直陪著小女孩,直到小女孩的父母終於趕來,三個人哭了起來,抱成一團,富翁看著這一幕,突然感到一陣打從心裡升起的溫暖,啊!原來單純的幫助別人,是這麼美好的一件事啊!

 

然後,他看到了死神出現在警察局。

富翁嘆了一口氣,知道自己要被抓去地獄了。

他伸出雙手,準備讓死神銬上手銬。

 

可是,死神卻意外的搖了搖頭,道:「你不是要跟我去地獄,你可以上天堂了。」

 

富翁睜大眼睛,他不懂。

 

「第三個真心笑容」,死神拿出了一面鏡子,放在富翁的面前,說:「其實老早就出現了。」

 

富翁看著鏡子中的自己,原本嚴肅繃緊的表情,竟然整個鬆開了,一雙殘酷的眼睛變得像小孩般清澈,最重要的是,他的嘴角竟然不知不覺微微上揚著,彷彿不是一個掌握大權的總裁,而是一個親切慈祥的老人。

 

「原來,第三個真心笑容是我自己….」說著說著,富翁露出了笑容,這次,是一個真心的笑容。

 

 

對錯誤的對象發脾氣

最近在書上看到這麼一則笑話。
有一個人在公車上遇到一個婦人和一隻狗, 不巧的是這隻狗還佔了一個座位,他因不忍疲倦, 所以便開口跟那位婦人說:「可不可以把妳的狗的座位讓給我?」 此時婦人裝作沒聽到。
那個人開始有點不高興了但還是再問了一遍說:「 可不可以把妳的狗的座位讓給我?」這回這個婦人是拼命的搖頭。
那個人一火大,便把這隻狗丟到了車窗外去。
此時旁邊的說道:「不對的是那個婦人,而不是那隻狗。」
人們不也常犯了像那個丟狗的人一樣的錯誤嗎?
在盛怒之下,對錯誤的對象發脾氣,不僅無法改變現狀,也往往傷害 到無辜的人。
狗只是聽主人的話,乖乖坐在座位上,牠並沒有錯, 牠只是奉命行事,真正錯在那位婦人,但其下場卻是被丟到窗外去。
仔細想想,不也有許多情況與此類似嗎? 有許多小職員只是奉命行事,而他們並不具有對事情的決定權, 真正有決定權的是他們的上司, 但卻常常遭到不明究理的無情指責或是辱罵,不僅無法讓事情解決, 也讓小職員們委屈萬分。
反觀之,人往往也總是欺負弱小勢微者, 真正遇到有決定權者又是另一個180度截然不同的態度。
真讓人不禁感嘆,每個人都有一把秤,有人用金子當作秤陀, 有人用權勢當作秤陀,卻極少有人用心當作秤陀。
做個高EQ的人,不要做個丟狗的人。

******************
好倒楣的狗。但是,現實生活中,不過是狗換成了書包、背包。你看過嗎?

新春賀喜喜事連連

一年一度的新春過年即將結束.我們的傳統過了元宵才是真正過年

 

結束.過年前安置了五輪塔春年.並在過年期間粉色蓮花已開的第二

 

.在五輪塔春聯的蓮花更為殊聖.相信今年必是一個豐盛的一年.

 

大家在佛菩薩加持下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國土安穩.家家平安快

 

.心想願成.共同為佛菩薩度化一切眾生.


                       五輪塔春聯


                           紫色蓮花


              今年第二朵粉色蓮花

佛陀最常用的尊號有哪些

佛陀最通用的尊號有十一種,那就是: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禦丈夫、天人師、佛、世尊。諸經論往往開合成為十種,例如:《十號經》以世間解、無上士合為一號,《大智度論》卷二十一、《成實論》卷一、《菩薩地持經》卷三都以無上士、調禦丈夫合為一號,稱為“如來十號”。

 

佛陀十號的詳解:

 

一、如來 

 

“ 如”,梵語tath,又作如如、真如、如實。指萬物真實不壞、無有變異的本性。一切法雖有各自不同的屬性,如:地有堅性,水有濕性等,但是這些屬性都不是實有,都是以空為實體,所以將這種實性稱為如。“如”也是諸法的本性,所以稱為法性;而法性是真實究竟的至極邊際,所以又稱為實際。

 

諸法雖然各有差別,但是理體平等無異,這種理體平等無異的真理,也稱為如,又稱為真如;此理為一,故稱一如。

由此可知,如、法性、實際、真如、一如等等,都是諸法實相的異名。

 

如來,梵語tathāgata,音譯作多陀阿伽陀、多他阿伽度、多陀阿伽度、怛薩阿竭、怛他多、多阿竭。各種經典對於“如來”有不同的解釋,歸納如下:

 

1. 以如實之智,乘如實之道、來成正覺,故名如來。

2. 以如實智慧解脫,得究竟涅槃,故名如來。 

3. 如實覺了真理,故名如來。

4. 如實知眾生種種欲樂,悉能示現,故名如來。 

5. 如實成就一切善法根本,斷一切不善根本,故名如來。

6. 如實為眾生指示解脫之道,故名如來。 

7. 能令眾生遠離邪道,住於真理正道,故名如來。

8. 演說諸法真實空義,故名如來。 

9. 諸佛來到三解脫門,也令眾生入到此門,故名如來。

10. 通達諸法實相,故名如來。 

11. 如實修行,來到佛地,故名如來。

12. 以佛法真理,來到佛地,故名如來。 

13. 以權智二足,證至佛地。《助道經》說:“智度無極母,善權方便父,生故名為父,養育故名母。”智慧善權是一切善法的根本,出生諸佛,因此以修習二者而證入佛地者,稱為如來。

14. 從如如自性而來,故名如來。

 

以上是如來的解釋。也有人將如來譯為如去,這是因為梵語tathāgata可分解為tathā-gata(如去),tathāāgata(如來)二種。如果作如去解,則是乘真如之道,往至佛果涅槃的意思。不管是“如來”也好,或者“如去”也好,佛的法身體性平等,有如虛空般清淨常住,離言絕慮,不可名狀。《金剛經》說:“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道盡佛陀境界的甚深微妙,不可思議。

 

二、應供

應供,梵語arhatarhant,音譯阿羅漢、阿羅訶,又稱作應真或應。

 

阿羅漢具有三種意義:

1. 殺賊:賊,指煩惱,能盜走一切善法功德,故名賊。佛陀斷盡一切煩惱,所以稱為殺賊。

2. 不生:佛陀證入究竟涅槃,心中不再生無明煩惱,所以稱為不生。

3. 應供:佛陀斷盡三界內外一切煩惱,智德圓滿,所以應受十方眾生以飲食、衣服、臥具、湯藥、幢幡、寶蓋、香、花、燈等最勝莊嚴具禮敬供養。

 

阿羅漢雖有三義,但以“應供”能涵蓋三義,故一般均以“應供”作為佛陀的異名之一。

 

三、正遍知 

正遍知,梵語samyak-sambudha,音譯作三藐三佛陀,又稱三耶三佛檀、正遍智、正遍知、正遍覺、正真道、正等覺、正等正覺、正覺等、正等覺。指佛陀所證得的智慧正真而又圓滿,周遍含容,無所不包。

 

凡夫俗子的世智辯聰固然微不足道,即使是聲聞、緣覺與菩薩,雖然已入聖位,他們的智慧和佛陀比起來,還是有所不足。《法華文句》卷五和《大明三藏法數》卷十八,對於四種聖者的智慧作了以下的比較:

 

1. 聲聞的智慧有如螢火:聲聞雖觀四諦,悟得空理,但是還不究竟,僅能自度,不能度人。有如螢火蟲的光芒微弱,僅能自照而不能照物。

2. 緣覺的智慧有如星光:緣覺雖觀十二因緣,悟真空之理,但是對於中道妙諦仍然不能明了。好比天邊的星辰雖然發出光芒,但是不能照到遠處。

3. 菩薩的智慧有如月光:菩薩雖然具有智慧,但是惑業未斷,所擁有的智慧有多少之別,好比月亮有盈有虧,光芒也就強弱不等。

 

4. 佛陀的智慧有如日光:唯有佛陀的智慧能覺了諸法實相不增不減,悉知十方諸世界的名號及眾生的名號、先世因緣、來世生處,以及一切心相、結使、善根等宇宙諸法,所以稱為“正遍知”。

 

四、明行足 

明行足,梵語vidy-caraa-sapanna,音譯鞞侈遮羅那三般那。又作明善行、明行成、明行圓滿、明行。

 

在經典中有多種解釋,歸納如下:

 

1. 明,指宿命、天眼、漏盡等三明。三明與六神通的名稱雖然相仿,其中仍有如下差別:

 

1)二乘及菩薩等聖者只知道自己以及眾生過去一世、二世、三世,乃至百千萬劫之事,是為宿命通;佛陀能知道無始劫來自己以及眾生一切因緣行業,是為宿命明。

 

2)二乘及菩薩等聖者只知道眾生未來生此死彼之事,是為天眼通;佛陀進一步知道其行業因緣果報及生死 ​​相狀等事,是為天眼明。

 

3)二乘及菩薩等聖者雖斷煩惱,猶存習氣,不能了知他人煩惱是否已斷盡,是為漏盡通;佛陀則斷除一切煩惱習氣,而且了知眾生煩惱是否斷盡或已斷若干,是為漏盡明。

 

行,指身、口二業。四善六道中,惟有佛陀的身、口二業圓滿無失。

佛陀具足三明二業,所以稱為“明行足”。

 

2. 明,指離諸痴暗,證得佛果;行,指三學、六度等修行。

佛陀在因地時,曠劫精進,修諸善業,而得究竟解脫,永離無明煩惱系縛,所以稱為“明行足”。

 

五、善逝

善逝,梵語sugata,音譯修伽陀、蘇揭多、修伽多。又稱善去、好去。有下列三種意義:

 

1. 指如來進入種種甚深三昧與無量妙智慧之中,是妙往的意思。凡愚六道心中充滿貪嗔癡等,所以常流轉於生死苦海中,就不是善逝。

2. 如來正智慧斷諸惑,妙出世間,往至佛果,故名善逝。

3. 如來如實去往涅槃彼岸,不再退沒於生死之海。

 

也有人將sugata,譯為善說、好說、善解、善說無患。指如來能 ​​依諸法實相,不著於法愛而說,並能善於觀察弟子的根器,應機說教,令入佛智。

 

六、世間解

世間解,梵語lokavid,音譯路迦憊,又作知世間。

世間可分為二種,眾生世間和非眾生世間。如來不但遍知眾生、非眾生之間的一切相狀,而且能如實了知世間的非有常、非無常;非有邊、非無邊;非去、非不去等,心不著相,如虛空般清淨無染。

 

七、無上士

 

無上士,梵語anuttara,音譯阿耨多羅,又作無上、無上丈夫。具有下列意義:

 

1. 佛陀的智慧、禪定、戒行等一切智德圓滿,福慧具足,於人中無有過之者,所以稱為無上士。

 

2. 在諸法中,涅槃法最為殊勝,佛陀不但自己證得涅槃,也教導眾生,令入涅槃,所以佛於眾生中,也是最勝無上。

 

3. 佛身俱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在眾生中無與倫比。

 

八、調禦丈夫

 

調禦丈夫,梵語purusa damyasarathi,音譯富樓沙曇藐娑羅提,指佛陀善於運用各種方便權巧化導眾生,令得今世樂、後世樂,乃至涅槃樂。

 

九、天人師

 

天人師,梵語sasta dena-manusyanam,音譯舍多提婆魔舍喃,又作天人教師。指佛陀善於教導眾生何者應作、不應作,是善、是不善,如果眾生能依教而行,不捨道法,就能解脫煩惱。

 

如來廣度一切眾生,無有分別,為何說是“天人”師呢?這是因為人的煩惱較薄,天的智慧較利,二者容易趣向佛道,得度者較多,因此以天、人為代表,稱如來為“天人師”。

 

十、佛

 

佛,梵語buddha,全稱佛陀、佛馱、休屠、浮陀、浮屠、浮圖、浮頭、沒馱、勃陀、馞陀、步他。意譯為覺者、知者、覺。指具足自覺、覺他、覺行圓滿,如實知見一切世間、出世間法,成就無上正等正覺的大聖者。

 

十一、世尊

 

世尊,梵語bhagavat,音譯作婆伽婆、婆伽梵、薄伽梵,又稱有德、有名聲等,世間最尊貴的聖者之意。

 

“ 婆伽婆”含有六義,都含攝在“世尊”的意譯中:

 

1. 自在:指如來永不被諸煩惱所繫絆。

2. 熾盛:指如來智慧之火能使三毒永盡無餘。

3. 端嚴:指如來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種好。

4. 名稱:指如來的功德殊勝圓滿,名聞遍於十方。

5. 尊貴:指如來常以智慧方便利樂眾生,永無懈怠。

6. 吉祥:指如來為一切眾生所讚歎供養。

 

來源:般若文海

 

佛教教旗

可能會讓今天的很多人感到意外的是,佛教教旗的設計者既不是一位比丘,也不是一位比丘尼,甚至都不是一位東方人,而是一位美國的陸軍上校軍官,他的名字叫Colonel Henry Stell Olcott 1832~1907)。

 

亨利·斯蒂爾·奧爾科特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的橘城,他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學習時,研究的是哲學,那時他就開始對佛教思想產生了興趣。十九世紀的錫蘭(今斯里蘭卡),佛教受基督教傳教的壓制日漸衰敗,很多佛教徒甚至不敢公開自己的佛教徒身份。

 

在公元1860年至1870年的十年間,有一群比丘開始嘗試改變這種現狀,他們設立印務所,印刷各種佛教宣傳小冊子,向人民宣說佛教的教義以及佛教受到的迫害。他們建立佛教學校,幫助佛教徒的子弟進入學校學習,並鼓勵佛教徒保護神聖的佛教。

 

有一位勇敢傑出的比丘(上座部佛教也有記載說是沙彌)瞿那難陀(Mahotti Vatte Gunananda),舉行佛教與基督教的公開辯論,說明兩教教義的差別和優劣,讓民眾了解佛教的思想。這種公開的辯論,從1866年持續到1873年,其間一共隆重舉行了五次。最後一次,在巴那都羅(Panadura)辯論兩教的善惡,羯那難陀雄辯的言詞,徹底擊敗了基督教徒。這次辯論大大振奮了錫蘭民眾對佛教的信心。

 

辯論結束後,羯那難陀比丘將辯論講詞翻譯成英文,印刷成冊並寄到歐美各地廣泛宣傳。這份辯論講詞被當時已經成為美國陸軍上校的亨利·斯蒂爾·奧爾科特和他的妻子波拉瓦斯基(HPBlavatsky)讀到,夫婦二人非常受感動,並在1880年決定 ​​到錫蘭研究佛教,幫助錫蘭佛教界重振佛教。他們首先在科倫坡成立了“佛教靈智學會”(Buddhist Theosophical Society),學會的宗旨是促進世界各宗教間的和平友好,及保衛宗教不受壓迫。學會先後開辦了很多學校,教授英語和僧伽羅語,讓佛教徒的子弟就讀。

 

奧爾科特上校見錫蘭民眾多數是佛教徒,但每逢佛教重要節日卻得不到休假,他覺得對佛教徒非常不合理,遂以個人名義直接向英國外交部殖民地大臣交涉,使英國駐錫蘭總督同意將佛教衛塞節(佛誕節)做為全國公休假日。 

 

奧爾科特上校為振興錫蘭佛教所付出的努力得到了錫蘭民眾廣泛的擁護和支持,他積極募集資金,創辦佛教基金,出版僧伽羅語的佛教雜誌《Sarasavisan-derasa》和英文佛教雜誌《佛教徒》(The Buddhist)。1885年,奧爾科特上校購買地皮開始修建大廈,並成立了學校,這就是今天科倫坡著名的“阿難陀學院”。

 

奧爾科特上校一生著有30多本論著,著名的有《佛教問答》、《佛陀的傳略和遺訓》、《佛教與印度教的關係》等。為了在印度本土復興佛教,1886年他又在印度的阿德亞爾市(Adyar),創辦了“阿德亞爾圖書館”,裡面除了存放他本人所著及大量巴利文佛教書籍外,還有來自中、日、泰等國的佛教經典,這對印度近代佛教復興和發展都具有里程碑的作用。

 

 

 

佛教的教旗

 

佛教教旗是奧爾科特上校在1885年設計的。他受佛陀成道時所放射的光明啟發,選用了幾種顏色來代表不同的含義:


藍色:代表慈悲,和平。
黃色:中道了義,離於空有,究竟徹底。
紅色:成就福慧,莊嚴吉祥。
白色:清淨解脫,法爾如是。
橙色:佛法的本質,是從智慧莊嚴而成。【注:在緬甸為淺粉紅】
綜合前五色:真如不二之義

 

1954 年,在緬甸仰光舉行的世界佛教聯誼會第三屆會議上,正式通過這面旗幟為佛教的教旗。1980年,將佛教教旗的標準、解釋和使用方法載入僧伽組織基本規條第十章內。

 

1. 藍光由佛陀的毛髮放射,代表對諸眾生懷有同體大悲的精神。

2. 黃光由佛陀的皮膚放射,代表遠離二邊、帶來平衡和解脫的中道。

 

3. 紅光由佛陀的肌肉放射,代表依佛法修行而帶來的加持力。

4. 白光由佛陀的骨齒放射,代表佛法的清淨和它所帶來的解脫。

 

5. 橙光(緬甸佛教則為淺粉紅)由佛陀的掌、踵和唇放射,代表不可動搖的佛法。

6. 五色光合成第六色(非肉眼所能見)代表佛法為普遍的真理。

 

這面教旗清晰的傳達出這樣的意義:不論種族、國籍、地域或膚色,所有眾生,佛性平等,均可成佛。

 

懸掛和使用教旗指引:

1. 當懸掛教旗時,深藍色的部份必須在懸掛者的左面。

2. 在五色混合的條子上,深藍色必須永遠在最上方。

 

3. 升旗時,必須快速地把旗幟升到桅杆頂,但降下時則須緩慢進行。

 

4. 懸掛教旗必須從晨曦開始一直到日落為止,但在重大日子則可通宵懸掛。

 

5. 在台上懸掛教旗時,必須保持旗幟水平地懸在台上的高處。

6. 當和其他旗幟一起懸掛,教旗必須置於中央較高的位置。

 

7. 在講堂懸掛教旗時,教旗必須置於傳道者的右前方。

8. 在講堂中,當和其他旗幟一起懸掛時,教旗必須置於傳道者的左方。

 

9. 要在大的車子上懸掛教旗時,它必須固定於車頂的較前位置。如果車子較小,則可懸於車子的右前方。

 

10. 只有在下述情況才可在車上懸掛教旗:車子盛載菩提樹、幢幡、長老、僧團及傳道者。當上述人物或聖物離開後,則必須尊敬地把教旗摺好,放回車上。

 

11. 懸掛教旗時,必須保持水平,不可倒掛。但當懸掛小的紙製教旗,則必須垂直懸掛。

 

12. 僧伽組織和其他佛教團體必須遵照上例處理教旗,並且在各種佛教活動和儀式中按規定使用教旗。  

 

懸掛和便用教旗注意事項:

1. 即使車上載有僧侶,也不許在朝聖的車子上懸掛教旗。

2. 除非有重大宗教原因,否則不許懸掛教旗在路邊、道路交匯點、車站、機場、碼頭、市場和其他地點。

 

3. 不允許任何人對教旗有任何不敬行為,還有,教旗不是用來守護人或事物的。

4. 不許以任何方式撕毀、弄污或破壞教旗。

 

5. 不許以教旗覆蓋、裝飾大樓。

6. 不許以教旗用作包裝紙、商標、廣告或告示牌的設計。

 

7. 懸掛教旗的桅杆上不許再貼上或掛有海報和小冊子。

8. 不可以卷或綑縛方式處理教旗。

 

9. 使用教旗時,不可使它和地面、水面、或它下面的任何東西有接觸。

10. 無論可時何地,不許以教旗作地蓆、地氈等。

 

11. 教旗之上不可再懸掛任何旗幟。

12. 必須在佛教儀式中,遺跡和佛像前懸掛教旗,唯不許以教旗覆蓋它們。

 

13. 不許以任何理由拋棄教旗,如果它因破爛了、髒了而變得不合用,則必須尊敬地把它燒毀。

 

佛教教旗是佛教的象徵,是智慧、平等、慈悲、和平的象徵,讓我們都團結在這一神聖、偉大的旗幟之下,為利益眾生而不懈努力。

 

地藏經吊飾

《地藏經》吊飾經師兄姐發心已開發完成.是一部記載著萬物眾生其生、老、病、死的過程。它融合了地藏王菩薩的大悲願和諸佛菩薩的見證,敘述佛陀深入淺出的慈悲開示。對於深究佛法的修行者,可以印證因緣果報的不可思議;而初發心者而言,亦可相應契入地藏王菩薩的教化慈悲。在所有經典之中,《地藏菩薩本願功德經》教理相較於其他經文淺顯易懂,故廣受歡迎。


                           《地藏經》吊飾

在佛教及部分民間宗教中,《地藏經》亦用於人們對死者的超度(及臨終關懷)。即依誦《地藏經》或遵循《地藏經》中所獲的功德,亦可把其迴向給死去的親人。例如台灣大部分佛寺於農曆七月舉行的各項法會,許多參與者都

第十九難:睹境不動第二十難:善解方便

第十九難:睹境不動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

節制貪欲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難。

 

“ 佛說人有二十難,睹境不動十九難,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我們要如何才能修好自己的心,不受外境影響?要真正守住一心不動的確很難!因為外面有很多境界,不論大自然或是人事的境界,常常會動搖人心。

 

大自然的境界有寒熱濕幹不同的變化,這些都與我們的生活直接接觸。冷的時候,要我們不去想冷,那是不可能的;天氣冷了,必定要添加衣服,關緊窗戶,環境比較好的人就裝設暖氣。反之,夏天時,要我們不去想熱,心靜自然涼,卻仍會汗如雨下,所以要打開窗戶讓它通風,環境更好的人就裝設冷氣。

 

在大自然的境界裡,如果長期下雨,就會覺得出入十分不便;反之,若沒有雨水,地上的花草、田間的稻子、青菜等等就會乾枯,土地干裂同樣使人擔憂。因此四周的環境,無不讓我們動心。

 

譬如每天早晨靜坐時也會感受到外面的境界,心也會跟著浮動,因為它很靜謐。天將亮而未亮,大自然的生物充滿著活躍的生命力,當我們接觸到了,同樣也會覺得很歡喜、很有朝氣,這就是心也跟著在動。

 

“道心不堅隨境轉,千經萬論也枉然”。剛才所說的是大自然界,如果說完全沒有感受,這是不可能的,但是我們修學,是從突破人事的境界開始,這實在很複雜!人事的境界,雖不似大自然的輪轉,但是我們的心會去分別人的好與壞,有緣或無緣,對人起分別,對事也不斷分別。

 

喜歡的人離開了,就會很不捨,朝思暮想,希望能趕快再見面;不喜歡的人,則會恨不得他早日離開。

 

家庭中也有這樣的情況——過去媒妁之言的時代,娶來的媳婦若是有緣,就會很歡喜;若是無緣,也會很怨恨。新娘嫁到婆家,有時與小姑、妯娌之間也有“有緣、無緣”的情況;夫妻也一樣,還沒結婚時,彼此都很歡喜;結婚之後也不一定能相處融洽,這些都是心的分別所造成。

 

修行也一樣,既然捨去俗家,投入如來家,所選擇的道場,就是我們終生依止的地方。進入如來家,內心必定要自我堅定,道心不堅就容易隨境流轉,原本抱著滿滿的希望而來,卻因境界裡的人事不合自己的心意,於是一顆心就在人事之間團團轉。

 

這樣就算在道場裡讀很多經,聽很多法,做很多研究,也都是枉然。這些只不過是文字相而已,內心不堅定,只是文字懂得多,實在對修行沒有一點幫助。

 

“志玄虛漠心清澄,守之不動賢聖道,節制貪欲正心念,睹境不動並不難”,願大心堅,這就是志玄虛漠。不只是“我看到世間苦,六道輪迴苦,要修行獨善其身,超脫六道輪迴”,沒有那麼簡單。真正的修行,要超脫六道輪迴不是這一生結束以後的事,而是在每天的生活中。假若不斷起心動念,心的生住異滅,這也是四相生死,一下執著現在,一會兒又變化了,這種心態的轉變,其實也是在生死輪迴中。

 

隨著生住異滅的境界,有時會生起歡喜心,那就如處天堂;有時生起憐憫心,那就是在人間;有時發瞋發怒,那就在阿修羅道。我們的心如果痛苦煩惱、憂愁擔心,就好像處在地獄當中;時間到了,沒飯吃肚子餓,或是身體不好想吃卻吃不下,就如在餓鬼道中。人與人之間,在修行道場中有句話“敬師兄,愛師弟”,但是,我們時常會忘記這種做人的禮儀,這樣就不是“人”,而是動物,這不就是在六道中輪迴嗎?

 

有一天,我到慈濟小學時,洪老師告訴我——小學的孩子們好可愛,他們很天真,有話也都直說。有一群孩子在玩,一位三年級的孩子看到一年級的孩子玩得翻天覆地,就喊他們:“你們怎麼這麼吵!”那些孩子還是照常玩,這位三年級的孩子就說:“還吵!還吵!你們幾年級呀?”

 

一個孩子站起來說:“我是一年級。”三年級的就說:“我是三年級,你這麼小,我比你大,你怎麼不尊重我?”這位一年級的就說:“你比我大,我比你小,你怎麼不會愛我?”

 

其實兩方面都有理,不過,應該將心念調換一下,“你比較小,所以我要愛你;你比較大,所以我要尊重你。”道理是正確的,只不過採取對立的觀念就不對了;所以我們在道場中,必定要懂得尊重,這完全看自己的心境如何守持。

 

我們所發的心是這麼宏大,志玄虛漠,守志奉道;所立的願是這麼堅定,怎能不好好把握時間,為生死的課題勤下功夫?日常生活的心念生滅,其實也就是生死的一種,我們若不趕緊好好調治,又怎能掌握“人死之後,要如何解脫”?

 

身體健康、理念清晰時不好好調適,等到疾病來磨苦不堪言時,就難免心智顛倒。一旦往生,六道茫茫如墮夢中,不能自主時,又該如何解脫?自己要很清楚,修行是立弘誓願,為大地眾生付出。如果能將自己這個剛強的眾生調伏好,自然就能開擴心胸,為眾生的疾苦著想,不再只為自己內心的煩惱糾纏不已。

 

總之,修行人如果“出家如初”,堅定宏大的志願,就不會後悔,也沒有是非或好壞的分別。所以大家真的要把心調好,要守之不動,才能達到賢聖的道路,也就是菩薩、佛的道路。

 

最重要的,不論是在家、出家,都要節制貪欲才能正心念;心念如果能調理端正,面對境界就不會動搖這並不困難。前面說過,大自然的境界熱就是熱,不要想修到熱了不流汗,冷了不必加衣服,這並不是修行。應該是雖然很熱,卻可以忍耐;如果很冷,也有堅毅的心志,忍耐得住。

 

總之,要時時用心,既然要修行,既來之,則安之,安於道、安於人事,心安則道隆。所謂“法忍、生忍、無生忍”,都是一個忍,“忍而無忍”才是真忍,這就是真正堅定的道心。

 

 

第二十難:善解方便

 

佛說人有二十難,善解方便二十難;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

 

佛說人有二十難,第二十種是“善解方便”的困難。善解方便,聽起來好像很容易,其實是最難的。看看人世間萬物萬事萬理,許多的道理都表現在不同的形相中,我們的心結如果解不開,就會時時隨著形相而轉動,使我們產生喜、怒、哀、樂各種情緒,困於形相之中轉不過來,事事就會被束縛。

 

煩惱如大繩,我們聽聲、見色,無不是煩惱纏心,所以要解脫就非常困難,最重要的是學會善解,有善解的心量,煩惱才能化解,有句話說“四兩撥千斤” ,這就是方便法。

 

“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我們能善解不合意的事情,就能契合道理,所以善解就是“會事”,能會事啟理,就是方便法。方便法表現在什麼地方呢?就在舉手投足之中。

 

萬法唯心重善解

 

待人處事之間,眼見色,耳聽聲,哪句話喜歡聽,哪句話聽了不合意,我們的行動就會隨著感受表達出來。所以一定要培養雅量,時時面對聲色都能圓融善解,在動作中表達出溫柔善順,不要動不動就發怒。看看有些人聽到不歡喜的,一發脾氣,東西拿來就摔,搥胸頓足,藉以發洩自己的不滿,這就是沒有善解,因此無法啟理。

 

凡事善解,就能化瞋怒為柔和,所以說“舉手投足是妙方”,不論聽到什么生氣的事,看到不歡喜的形態,都不要“跺腳蹬蹄”、摔東西,依舊要保持柔和善順,才是最巧妙的方法。

 

“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若能把所聽的、所看的一切納受於心,化解成柔和善順,不只是對自己好,這樣的修養形態對別人也是一種方便教法。因為萬法唯心,我們能吸收進來,加以善解,再以包容的舉動表達出去,看在別人眼裡,也能自我觀照,這就是隨機逗教。

 

我們要時時謹記,舉手投足無不是教育,所以很多事情要從心修起,表達在行動中,不但能自利修行,還能利他化人,這都在於凡事能善解。

 

要能做到“不變隨緣圓事理,善解方便就不難”。“不變”就是真心,初發心是最真無偽、清淨無污染的本性,也就是“發心立願”的志節。如果能以真心發心立願,雖然世緣萬變,但是本性不變,自然就能圓融事理。

 

以前我常說,本性如水能隨方就圓,水性不變,但是它能隨緣善順,也就是不要執著。學佛最怕的是執著,我們要用善解方便的方法,以發心行菩薩道這份真心,面對世間萬事、萬物、萬理,如此才能會事啟理。

 

學佛,不也就是遇事要能體會其中的道理嗎?這叫做智慧。哪個人在人間不會遇到事?每天的生活中,無不是有人、事、物等等應對,任何人都離不開。

 

但是,我們常被人事物所困擾、起煩惱心,這就是“事不會理”。以前我常說:“人圓,事就圓;事圓,理就圓。”最重要的是把做人的基礎打好,進而達到事理圓融。做人講究心念的調整,心念沒有調好,如何能善解!能善解才能開擴心量,容納萬事萬法。

 

隨機逗教除心結

舉一個佛陀在世時的故事來說明。有一次,有位年輕比丘,出外時看到一位女子長得很美麗,從此就對這位女子產生很多欲想、不淨念。這位年輕比丘自己也很煩惱自責,為什麼見到那位女子之後,會有不淨之想又念念不忘呢?

 

他看見阿難,就對阿難說:“尊者,我有心事、有煩惱,不知道要如何解開煩惱?”阿難問他:“你遇到什麼困難,把你的煩惱說出來吧! ”這位比丘就說:“我出外時,看到一位年輕女子很艷麗,就不由自主地生起許多不淨的念頭。從那時候開始,我一直無法把這種念頭抹掉,所以很煩惱。 ”

 

阿難對他說:“年輕入道要好好照顧這念心,佛陀常告訴我們要觀身不淨。”年輕比丘說:“我也知道佛陀的教法,儘管提起觀身不淨的念頭,但污染的心念又會現前。”阿難再告訴他:“你可以觀想那位女子的身體,到底哪裡值得去愛,每個人的身體都是皮包著肉,肉包著內臟,而內臟是多麼污穢!如果有一點病痛,身體失去光彩,許多的污穢都集中在體內,甚至腸穿肚爛地顯露在外,像這樣,哪裡可愛呢?”

 

這位比丘說:“我也這樣想過。”阿難說:“你可以再想想自己的身體,什麼時候是清淨的,平常肚子餓了就要吃飯,不論是飲食或湯水等等,在體內製造成不淨的排泄物,還有什麼是清淨的?”

 

他說:“是啊!我也曾這樣想過。”阿難又說:“世間真的很無常。佛陀曾經要比丘們在水邊看水,水流動時,水與水相衝激會生起水沫,但很快的,水泡瞬間就破滅了。其實,人與人之間的慾念交染之樂,也只是一時之間,非常無常,卻會存留很多苦難。年輕的比丘,要多觀察無常!”

 

這位年輕比丘雖然懂得觀身不淨,仍無法突破道理,一直到阿難提出無常的道理時,他才深深體會:“是呀!人生很無常,如幻如化,如水沫泡影,如露亦如電,到底有什麼堅實的東西永遠都靠得住,能永遠保持那份快樂?”他往這方面想,終於了解、體悟了,體悟到萬法唯心,就在一個心念而已。世間有什麼是堅固的?男女情慾更是無常,更不堅固。所以他在事中善解了,由人事的困難,體會到萬法唯心。

 

佛陀為煩惱的眾生開八萬四千法門,無非是因為人、事、物的複雜多變,所以用種種方便法來觀機逗教。觀機逗教不是用嘴巴說的,而是遇到事情時,懂得如何善解、如何體會、如何表達;佛法深如大海,但最妙的方法就是善解方便。

 

學佛要學習善解方便,才能在人事物中不受污染,還能在人群中呈現隨緣、隨機度化的良能。所以大家要多用心,時時記誦“會事啟理方便法,舉手投足是妙方,萬法唯心重善解,隨機逗教方便法”。

 

 

                                                                                      (連載完)

                 證嚴法師講述 

王端正記錄

 

第十七難:見性學道第十八難:隨化度人

第十七難:見性學道

 

佛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

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靜,靜的環境真的很美。每日晨課間幾分鐘的靜坐,讓我們可以有短暫的時間自我調息,這樣的境界的確很美。我們要向內找出本性、自然之美,這樣的寧靜之心才是真正的永恆。其實,若心頭煩躁,儘管外面的境界很美很靜,我們同樣無法察覺,這些都要靠自己向內心探求。

 

佛陀說人有二十難,“見性學道十七難,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 ​​心,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把握當下勤精進,見性學道並不難。”

 

學道,最重要的是追求“明心見性”,然而明心見性,是學道中最難達到的心境之一。因此在二十難中,“見性學道”是第十七難。我們要知道人人與生俱來的本性,就是明亮、清淨的佛性;只不過我們長期在六道中輪迴,受到不同環境的薫習,本性雖存在,卻早已受到污染。

 

財富與名利的貪染,使得失心變成一般凡夫的習慣,遮蔽了清淨的本性,污染了光明的內心,最後就演變成學道的障礙。在貧富貴賤相對的觀念中,人就會各有所偏,權位高、財富多,是人人所要爭取的。人人都誤以為有權有位就叫做尊貴,沒有人希望自己是個平凡或是低賤的人,大家都想顯耀自己的尊貴。

 

其實貴賤也只是相對的觀念,但是人們常因此患得患失——想要得,就要爭取;如果失去,就非常恐懼。有些人覺得生活孤單,於是就期待成家立業,有家屬圍繞身旁,認為這樣叫做福,這其實也是一種相對的觀念。若依循真理,就沒什麼好爭取的;都是因為執迷於相對的認知,才會造成彼此的爭奪。

 

  如果可以了解這個道理——在相對的世間中有得必有失。那麼人與人之間,何必爭論“你對,我不對;我對,你不對”,退一步海闊天空,如此就能在人群中,慢慢培養出那份無爭無求的心念。

 

其實,有錢不一定就有貴,也不一定有福,只是有錢而已。錢賺得很多的人,還會覺得不夠,因為他還要求“貴”,才叫做權貴。所以很多有錢人,還會不斷地爭奪。他們會覺得:錢我已經有了,現在只想要個成就,因此,人心永遠都不會滿足。

 

選賢與能憑實證

在百丈禪師時代,當時大家都欣羨禪師座下的弟子們能嚴守戒律,並且充滿清高的意志。有一次,有個道場的方丈希望找一位承接衣缽的人,他想到禪師的弟子應該是最理想的人才,因此就請禪師在弟子中選派一位來傳接他的衣缽。

 

百丈禪師於是召集所有弟子,在大家面前放了一個淨瓶,問道:“誰可以回答我的問題?不稱這個東西為淨瓶,另外找一個名稱代替。”此時,弟子華林就起身回答:“它不叫淨瓶,也不叫木桶吧!”

 

百丈禪師靜靜地看看周圍,其它人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反應,他就指名:“溈山,你的見解呢?這個東西還能叫做什麼?”溈山站起來,走至淨瓶前,一腳踢翻了它,然後走了出去。看到這個動作,百丈禪師微笑,回頭就說:“華林,你輸給了溈山。”

 

這個意思就是告訴我們:心中沒有執著,就不會受外在的形相所困。溈山他不把名利當名利,不對接衣缽、得到一個道場而在意,他將那座道場視為瓶子一般,即使踢掉了也沒什麼!本性清淨無一物,絲毫沒有名利的負擔,見性之後,也就無掛礙、無負擔。所以我們不要讓名利污染了自心。

 

  “邯鄲學步迷本性,薫習懈怠失道 ​​心”。邯鄲學步的故事是——有一個人他覺得趙國都城邯鄲的文化很昌盛,當地人的儀表很好,他想去那裡學習他們走路的步伐。結果他太在意別人的走路方式,過了幾年之後,別人的步伐沒學成,竟也忘了自己原先走路的方式,最後只好用爬的回去……這個故事同樣是比喻迷於外相的荒謬。

 

恆持清淨一念心

我們現在的人,大多是太過安逸了、太好命了,所以就厭惡勞作,想追求清閒,什麼職務都嫌辛苦,甚至不想承擔職務,這種人修行會很痛苦。因為他們背離了修行的方向,這就是“薫習懈怠”。雖放棄在家的生活,然而出了家若不肯與人合群,無法承擔職務,這種人絕對會失去道心。

 

“人人本皆具佛性,恆持清淨一念心”,其實人人都具有佛性,只是無法恆持這念善心。因此我常常說“發心如初,成佛有餘”。真正想為人群付出,就願意放棄一切個人的享受,不怕辛苦,這念心如果能永遠保持,就叫做菩薩心、清淨心。

 

此外,我們也要“把握當下勤精進”,把握當初的發心,如此見性學道就不難。與佛同等的本性人人本具,還要去哪裡求?只要我們了解這個道理,就會明白要往內自我探求。

 

假如我們背離本性,想要修行就難了,如同邯鄲學步般迷失,或薫習了懈怠,就容易退失道心。這些想法都只在一念間,請大家要把握當下,恆持初發那念心,那麼見性學道就不困難。學佛只有一句話——多用心!

 

第十八難:隨化度人

 

佛說人有二十難,隨化度人十八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

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

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時日不斷地消逝,發心立願學佛的意志,是不是仍如當初的一念心?時間有如缸中之水,缸裡的水一天天干枯,缸中魚的生命也一天天受到威脅。人同樣也是如此,學佛需要時間來降伏習氣,但是人生苦短,不好好把握,一沉淪就是萬劫難復。

 

人常常不會愛惜時間,都會想著:今天沒有調伏好自己沒關係,還有明天。大家因為“反正有明天”,所以才無法度化自已,又怎麼能度化他人?剛開始修行時,每個人都有宏大的誓願,要了脫生死、度化眾生,這是所有修行者共同的心願。

 

但是,想要了脫​​生死談何容易?真正的了脫生死,並不是在生命結束的一天,而是在當下。在我們每一時刻的生活中,自己的心念有沒有跟著境界起伏?看到不順眼的事,心中是否生起煩惱?如果隨著境界轉化起煩惱,就是處在六道輪迴中,而且是餓鬼、地獄、畜生的心境。

 

當我們滿心歡喜時,則是輪迴到天堂。六道其實都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才不至於讓自己整天在三途惡道中輪轉?這就要看我們是否能“及時了脫”。

 

不論遇到任何事,我們都可以馬上化解,這就是“了脫”;如果境界現前時,一直無法看開,那就是在輪迴中。我們要度自己都不容易了,不知能否度化他人?所以佛陀說二十難中,“隨化度人十八難,眾生剛強難調教,規過勸善萬般難,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

 

“眾生剛強難調教”,剛強的眾生,不一定是別人,很可能就是自己,因為自己也是眾生之一,要調伏自己也沒那麼容易。我們將心比心,明了自己都如此剛強難調教了,若只一味地想要別人聽話,聽了又能改過,這實在非常困難。

 

調伏習氣度自他

所以佛陀希望我們好好“自度”,但是,很多人將這句話斷章取義。有時我們認為一段文字很好,就用它來代表,但是聽的人只聽到這一段,因此就時常斷章取義。其實自度的意思,就是將自己調教好,不是要你獨善其身或是遠離群眾。假若遠離群眾,就如一塊粗石沒有其它東西來磨磋,這樣永遠都顯不出真正溫潤美好的本質。

 

我們要在群眾中用心轉境,境界現前時,境轉心不轉,境不轉心轉,要訓練到運用自如,這就是學佛學到心境寧靜的境界。但是我們處在濁惡世間,內心如何寧靜?就是因為很難,才叫做修行。要能在憒鬧的地方調伏自心,進而才能調教別人,否則,一顆心動不動就被眾生所轉,哪還能轉度眾生!

 

“規過勸善萬般難”,自己尚未調伏,要如何調伏他人呢?內在的眾生才一個,而身外的眾生確實很多,度眾生要用盡許多心血與方法,所以說“規過勸善”實在很難。

 

不過,只要用心,不好的習氣還是能在良善的環境下改正過來,例如慈濟中、小學(民國八十九年開辦)的學生,在老師們愛心的指導下,才開學一個多月,學生們的生活常規就能有所改變。孩子回家後,開始懂得幫父母做家事洗碗筷。看!孩子在學校受了大環境教育的影響,過去的習氣就能逐漸改善。懂得生活的人,能夠處處體貼別人,為辛苦的人分勞分憂,我們希望能教導孩子們成為勤快、懂得生活的人。

 

有一位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他在學校裡學到吃飯前要先唱感恩歌,並且懂得龍口含珠、鳳頭飲水。回家之後,他還是行禮如儀,教弟弟、妹妹如何拿碗—— “你要這樣拿碗,要龍口含珠;你要這樣拿筷子,鳳頭飲水。”要開動了,又對爸爸媽媽、弟弟妹妹說:“慢點!我們要先合掌,唱感恩歌。”

 

經過老師用心的調教,孩子們已經可以將好的教育帶回家,這就是調教眾生。當然想要調教眾生是一件辛苦的工作,其實修行也是很辛苦,因為要調教“內在的眾生”,所以辛苦一點,把自己這個眾生調教好,才有辦法調教外在的眾生。

 

精誠所至金石開 

雖然付出的當中可能遭遇很多困難,但是既然發心立願,就要義無反顧去實行。“眾生度盡證菩提,菩薩歡喜化人間”,眾生要度盡,而內外的眾生都要度,內外皆度盡方能證菩提,也才能真正到達覺悟的境地。真正當菩薩要歡喜化人間,因為菩薩的願本來就是“甘願做,歡喜受”,儘管世間險惡,眾生難度,然而這卻是立大願發大心的道路。

 

再說“精誠所至金石開,隨化度人有何難”,我們要度化人間,不能缺少精誠,精就是精進不懈怠。出家人發心修行的那一念,的確非常精進虔誠,所以才能辭親棄愛離俗出家。

 

其實在家菩薩也是一樣,既然同為佛弟子,這念精誠之心就要永遠堅持,而且要精進不息。從內至外,內心的精進虔誠,表達至外在的舉手投足、開口動舌,無不能感動人、度化人。所以說“精誠所至,金石能開”,只要內心精誠,就算石頭也會點頭,就像金屬那麼剛硬也會熔化。

 

所以,精誠是自度度人最重要的法門。若能如此,我們要隨化度人有什麼困難?隨時隨地都能度化他人。

 

學佛,最重要的就是要向內自度,如此要調教他人,自然有其方法,大家要好好地自省,不要懈怠荒廢時光—— “是自己過,命亦隨減,如少水魚,斯有何樂”,大家要殷勤精進,慎勿放逸!

 

 

                             證嚴法師講述   

王端正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