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月存檔:6 月 2011

修心十德

1. 若聞譏諷心能堪忍

不管別人的嘲笑,譏諷,打罵如何厲害,堅決忍受,要把這些看成是我們的父母恨鐵不成鋼之舉。忍辱是美德,在六度中,菩薩常常要做的是忍辱波羅密,不忍辱就生嗔怒,嗔怒之火將會燒毀我們的功德。長期修忍辱,聲音就會圓潤。

 

2. 若聞稱讚反生慚愧

我們要恆常不忘慚愧心,遇到稱讚表揚,更要慚愧,檢查自己的不足。佛陀的目光都是下垂的,我們還能目中無人嗎?

 

3. 修道歡喜自慶不傲

遇明師得正法,也不自驕於人,只在內心充滿法喜。修行人應視己為凡夫,視一切眾生為大善知識。

 

4. 人之慚恥不宜宣說

不宜盯住別人的短處不放,而應多看別人的長處,多檢查自己的短處。

常看到別人缺點,是因為自己內心不清淨,功德不圓滿。父母眼中世間唯有自己的孩子號,是他們愛子心切。在佛眼中一切眾生皆是佛,而凡夫眼中即使佛也是凡夫。

5. 不為世事而做咒術

解脫才是根本,不要輕易把所積累的能量用於治病,健身,消災等,一旦抓住根本,不愁枝葉。

 

6. 少恩加己思欲大報

別人給自己一滴水,我們要當作是一碗水。滴水之恩,湧泉相報,修行人要永遠滿足,永遠懷一顆感恩心,存思大報。

修行是自己的事,不管別人動機如何,我們永遠感激所有眾生。

7. 怨恨己者恆生善心

對仇恨自己的人,不能以牙還牙,而應該以德報怨。因天下眾生皆為父母,能對父母生噁心嗎?

8. 見有罵聲反生憐憫

別人罵自己,就觀想是親生父母在為我們消業障。

佛經上這樣開示:眾生之所以罵自己,是因為無量劫以來曾多次做過我們的父母,我們欠她的實在太多,她為了養育我們不惜一切代價,乃至於造業,現在惡緣成熟了​​,他得到了果報,沉淪到咒罵自己親人的地步,我們不但不能憎恨他,反而更應滋生憐憫,慚愧和感恩之心。

因為天下如母眾生全是為了我們自己而種下惡業,他們才流轉於輪迴,沉淪於苦海,並繼續造業,我們感恩尚且來不及,還能憎恨他們嗎?

9. 視諸眾生猶如父母

這是修心的關鍵,一定要實實在在的執行。如能真實不虛的做到這一點,等於在守護菩薩戒,此戒的根本全在於此。

 

10. 擁諸所得樂於助人

財富金錢不是我們製造出來的,也不是專為我們製造的。錢財應供於流通,任何人不應該據為己有。所得之財用於布施和供養,樂助正法事業。財神賜財於人,其意不在讓人貯蓄,而是讓人流通,得財之人只是媒介而已。

以上十條是大乘菩薩的境界,常修之,可證菩薩果位。

 

生氣了怎麼辦?

在網絡上,有網友問:您是修行人,您現在還會生氣嗎?我回答:會的,但比過去來說輕多了。” “我不敢言修行,只是皈依十多年了。您說我有修行我明白,有修行指的不是不生氣,而是能在生氣的當下看到嗔心,並練習去對治它,讓它由強轉弱。從有意壓抑到不刻意壓抑,進而能接受與觀察生氣,時間長了就能調伏自己的嗔心了。網友說:我脾氣不好,明知生氣不好,可我還是控制不住,每發一次脾氣,自己就後悔一次,但下次還這樣,我因此常常煩惱。您說的我理解,具體點好嗎?我說:這個問題要想多說一點,我還是給您寫信吧,這樣可能全面一點。

下面就是末學寫給那位網友的,因末學修學有限,下面的調伏嗔心的方法中多數是對我來說很受用的,今將之發到這個論壇上,願能對見此文的網友們有一點參考,願我們共同努力遠離這只有欲界才有的嗔心之毒。

一、生氣是怎回事

我們每個人當事情能順自己的心意時,心里便會歡喜,當不順己意時就不高興。由於人生不如意者八九,因此每個人都吃足了生氣的苦頭。人在生氣時,就好像有塊陰雲蓋在我們心頭,愈想驅散它,愈驅之不走。其實沒有人喜歡生氣,但一遇到境界現前,卻沒有辦法不生氣,而且是越想越氣的不得了。由於我們眾生的習氣不同,有人是沾火就著,有的人看起來似乎不會生氣,但是心裡卻是暗自生悶氣。沾火就著者,火消的多很快,而表面平和者,內火消的反而很慢。對同一事,有的人就會生氣,而有的人就不會因這個事生氣,反過來也是這樣;有的人對這個事氣大,有的人對這個事就氣小。

只要是人就會有煩惱,在佛法裡,這煩惱的根源就是我們無始以來的貪、嗔、痴三毒。貪嗔癡這三毒會被列為根本煩惱,是因為它們會引發、生長出其它的種種煩惱。我們所說的生氣就是人的嗔心之毒,嗔又稱作嗔恚、嗔怒、恚、怒,它是我們世人怨恨心的精神作用。當我們遇到了違背自己意願(不順心)之事時就生起憎恚,自己的身心不能平靜下來了,所產生的忿、恨、惱、嫉、害的這種現象就是嗔。嗔心是我們修學佛道上的最大障礙,在《大智度論》中有:'嗔恚其咎最深,三毒之中,無重此者;九十八使中,此為最堅;諸心病中,第一難治。'

二、嗔心的危害

 

三毒中的瞋是最毒的,可以說是毒之根。因為人發嗔心不但會傷害自己,也會傷害到別人,是雙重的罪惡。

 

1、諸惡業多是由嗔心起

 

這嗔心的危害性非常大,它是我們修行者最大的麻煩。我們可以看到:一切人際關係裡頭,小到家庭不和,社會上人與人的衝突;大到國與國之間的戰爭,人類的互相屠殺,也可能因此引起生活在地球上的人類毀滅,歸根到底都與這個嗔心有關.。因此而造成諸多惡業的因緣多是由嗔心起

 

2、火燒功德林

 

學佛人皆知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嗔恚之熱惱如火,所以也叫它嗔恚火。我們在修行中所建造的為善之功德林,往往會因我們一把無明之火而燒光。遺教經曰:'嗔心甚於猛火,常當防護,無令得入。劫功德賊,無過嗔恚。'決定毘尼經曰:'寧起百千貪心,不起一嗔恚,以違害大慈莫過此故。'往生要集中曰:'或處經云:能損大利無過嗔,一念因緣悉焚滅俱胝廣劫所修善。'

3、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炒飯不得解脫

我們學佛之人皆在想跳出三界,離苦得樂永離輪迴。而在欲界、色界、無色界這三界中嗔只屬於欲界所具有的煩惱,於色界、無色界則無。我們如果不息滅這嗔心之火,就是連欲界都出不去,何能成就佛道呢。增一阿含經曰:'諸佛涅槃,汝竟不遭遇,皆由嗔恚火。

在佛法裡,貪嗔癡這三毒會被列為根本煩惱,是因為它們會引發、生長出其它的種種煩惱。這也是為什麼佛教對調伏嗔心這樣重視了。

學過物理的人都會知道三極管與二極管的原理,三極管能將外來的信號無級放大,而二極管只能過一個方向的信號,再經過其它器件就會將波峰起伏的交流電變成一個方向的直流電。當我們生氣時就是那三極管,將外界的信號無級放大而使我們的心不得安寧,學佛人要學那二極管,只接受好的信息,不接受另一方不好的信息,經過我們的戒定慧的調伏將之變成平和的信息不亂我們身心,這樣就不會起嗔心了。

三、嗔心的對治方法

可以說,每個人都知不生氣好,但卻找不到趕走嗔的方法。下面末學例舉的這些方法在對末學來說皆很受益,但對某些人來說,其中的一法或幾法共用就可對治嗔心,而對某些人可能有其個人自己對治嗔心的其它方法就也很受用。因此末學列出的調伏嗔心的方法僅供諸網友參考。

1、修忍辱法

在南傳的《法句經》說:於此世界中,從非怨止怨,唯以忍止怨,此古聖常法。忍是很不容易的,心上一把刀,唯有難忍能忍,才能成為大丈夫。

佛教說我們的這個世界是娑婆世界,這娑婆是堪忍之意,因此娑婆世界也就是堪忍世界。這修忍辱的方法就是佛教我們的六度波羅密中的修忍辱波羅密,但是佛教講的忍辱與世間上說的忍辱完全不同。這與社會上講的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完全是兩回事。君子報仇十年不晚是把嗔恨心深深地埋藏在內心,等待機會來報仇。這在歷史上最著名的是越王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一般都認為他很能忍辱,其實這種忍辱從佛教的觀點來看,是冤冤相報,無法了結的。佛教講的忍辱是建立在因果觀、慈悲觀這個基本觀點上的,是從三世因果來看待這個問題的。所以,對待別人無緣無故的侮辱我們、加害我們,是以償報和悲心來看待的。我們應該受,甚至願意犧牲自己。佛教最好的典型就是佛對歌利王砍了他的膀子,第一個念頭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我們遇到別人給我們難堪、過不去的時候,應該想一想,他還沒有砍我的膀子嘛,砍膀子都要度他,給點難堪算什麼?這樣一想,心量一下子就擴大了,就包容下去了。

2、修觀幻法

如果我們深入觀察這嗔心,會發現我們平時都是太在乎自己的利益、面子、得失心,使得即使是芝麻點的小事,為了自己這個面子,也要和人一爭短長。就會發現它其實是我們的執我之心在做怪,我們的色身是四大假合的產物,因為放不下自我,總會認為我們的身體是實在的。雖然我們的嗔心很多是由貪引起來的,但我在這裡只先談去嗔的方法。以觀幻的方法就是對治我們嗔心的方法之一,只要我們學會了這種觀法就會得到受用。

當我們遇到違緣之事而心裡剛要不平靜時,我們就問一下自己是誰在生氣、生氣是我嗎?經過如此層層觀照,因為心念不再執著煩惱,所以嗔火就不再生起。

3、修緣起法

修佛教我們的十二因緣觀,也會很好的對治我們的嗔心。長阿含卷載,緣痴有行,緣行有識,緣識有名色,緣名色有六入,緣六入有觸,緣觸有受,緣受有愛,緣愛有取,緣取有有,緣有有生,緣生有老、死、憂、悲、苦惱大患所集,是為此大苦陰緣。在此十二支中,前者為後者生起之因,前者若滅,後者亦滅,所以經中以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之語,說明其相依相待之關係。即一切事物皆具有相依性,皆由因、緣所成立。如果我們對外境的一切不受不取,那後面我們的嗔心就不會生起了。

當我們聽到我們不想听的話時(如挨罵),如果聽到的是熟悉的中文,我們馬上就會感到不舒服,如果聽到的是我們不熟悉其它方言或外語,因為聽不懂或看不懂,就不會起情緒反應。這是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聽到的是熟悉的中文,就會與我們頭腦中的知識相對號,這就是受取,而對聽不懂的就不會受取。如果我們這樣來觀察,語言是由一個個字組合而成,而我們的生命也是五蘊組合成的假我,那麼就不會因為執著語言,而將罵人的話不當做實話,當成是他只在罵這個假我色身、只在罵這個假網名,與我何干,就不會對假我產生傷害,這樣嗔心就不會起了。有人會說,這不與自欺的阿Q精神勝利法差不多嗎?這是否與阿Q的精神勝利法一樣,請大家自己觀察分析。

4、修空見法

 

緣起性空,這個道理凡學佛之人皆在理上明白。在我們生氣的過程裡,身心的變化速度非常快,會發現到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都知氣總有消的時候,當我們情緒有轉時這個嗔心就不在了,當我們在不生氣時觀一個我們生氣的原因,就會發現生氣是由很多原因造成的,。從種種形成生氣的原因中,找出最主要的問題去對治,下回再遇到類似的問題,就知道該如何處理,不需要再生氣了或再生氣了也沒有原來的火氣大了。

 

5、持名號法

 

觀察我們平時在生氣時是越想越氣,這是因為我們專注在了生氣上,而我們在平時中卻是一個念頭接著一個念頭,心念是散亂的。這時如果提起一句佛號,不管是念阿彌陀佛還是觀世音菩薩或是其它佛菩薩名號,就能讓心由外境回到內心,意識到自己在生氣,並且以心的力量截斷生氣的念頭。或因一時之氣而要惡口時,想到聖號心中就會生起慚愧,火氣就會減小或者消失了。

5、修禪定法

有些人知道上面的忍辱、觀幻、滅緣、空見、持名五種對治嗔心的方法,但還是遇境時起嗔心,或是當時能壓下火氣而不發作、離開這個境、忍住先不說或生氣就想對別人訴說進行緩解等等,但還是常感到我這樣做多虧的心之不甘,雖然是暫時的調伏了自己的嗔心,但會感到這些方法不是能讓人心底恢復平靜。這個原因之一就是我們的定力不夠,修習禪定也是調伏嗔心的方法之一。凡是定力修的好的人,外境來時而不動其心,就是動一下也能馬上平復。凡具有定力的人,在挫折面前,具有冷靜的頭腦,先忍受心中的痛苦與不快,再能審察情勢,檢討反省。在現實生活中修習禪定有助於對治嗔心,一個有定力的人是不會隨便生氣的。在這裡末學就不說修定的具體方法了,修習禪定也是非一日之功,只要我們天天不輟地修習,定力會一天天增長的。

上面說的都是對治嗔心的方法,其實佛法更提倡的是對優良情緒的培養,如對四無量心的慈、悲、喜、舍等優良情緒的引發。慈,就是希望眾生歡喜受樂、受人愛敬的與樂心;悲,就是拔除眾生痛苦的深度同情心;喜,因眾生享受喜樂幸福而自感欣喜快慰的歡喜心;舍,捨棄我執我慢,等視自他的平等心,及捨棄財物等的布施心,捨棄自心過度的愛憎及煩惱的平等心。四無量心的修習,先從自身觀起,然後推己及人,平等普覆一切眾生。在修定的過程中,如修不淨觀​​對治貪心,修慈悲觀對治嗔心,修因緣觀對治痴心。這都是通過禪定培養道德素質,改變人格結構的好方法。禪定的具體修習方法網友們可根據情況找師傅或經典自己學習,末學就不多說了,學禪定要先學會放鬆的,下面只簡單介紹二個小方法—-放鬆法與呼吸法。

放鬆法:

世人活在當今的時代,社會節奏與競爭日加劇烈,人人覺得活的都很累。如果身體累與頭腦累也就算了,但最累的是心累,總是處在一種緊張的狀態下。這樣就更需要我們平時學會放鬆法的。我們可以覺察一下,凡是我們生氣時,身心都處在更加緊張的狀態下,放鬆法是要我們覺察出緊張的來源,之後再想辦法放鬆。放鬆就是接受自己,包括接受自己生氣的當下,並高興發覺自己生氣,之後再解決生氣的問題。另外,一個放鬆的人,會視每個當下都是因緣和合而成的,即使生氣也是如此。我們要努力的是加入改善的因緣,而不是自責,抱持這樣放鬆平靜的心態,不僅免除了不接受自己的心累,也較能看出問題的癥結所在。

呼吸法:

在現代心理治療中,常用深呼吸來減輕壓力,如《擺脫壓力》一書的作者,心理學家紐倫伯格博士說:許多與壓力有關的抱怨,不論是生理、心理或是情緒--皆因不正確的呼吸所造成。但是幸運的是這類的抱怨,通常只要學習正確的呼吸法即可解決。而佛陀將數息觀作為習禪的最初入門,稱為二甘露門之一。如果數息在《六妙法門》與《佛說安般守意經》中都有詳細的修法,請網友們自看。

當我們心情不愉快時,提起雙肩,深深吸滿一口氣,當吸滿時,迅速吐氣並放下雙肩,這樣二三次,就可緩解的。

 

6、修慈悲觀法

嗔心對修行是一種嚴重的障礙,佛說有嗔心的人修行如沙蒸飯。大乘佛教首先要有菩提心,修道的三個要點: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正見。修菩薩行必須有菩提心,菩提心的生起必須有慈愛心、布施心,有嗔恨心的人不可能有慈悲心。嗔心重的人較不會想利益他人,而與菩薩道慈悲利他的精神相背。反之,如能調伏嗔心,不但能增長戒定慧三學,且能利益眾生,廣結善緣。

因此只有修學慈悲觀才能徹底斷除我們的嗔心,在前面所說的一些方法是在對治嗔心,就如揚湯止沸一樣,都是在壓制我們的嗔心,這樣的結果如果有一天一時不慎,將會燃起更大的嗔火。而慈悲觀的來調伏嗔心就如釜底抽薪一般,這才能真正地息滅我們的嗔心。我們平時不高興其實是把自己看得太重了,如果能以同情心、從別人的角度來看待,則也較容易生起慈悲心,便不會常常生氣。

人生難免有不如意的事情,有些嗔心重的人,特別容易生氣。其實,難以解決、不如意的事情,就會因為你生起了嗔心就會解決嗎?嗔心只有增加事態的嚴重,這樣想一想,就會冷靜下來,不要動那些無用的嗔心。我們對別人不理解,也很容易生氣,於是佛陀說要慈悲,就是要從別人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心中想:別人這樣做是有自己的理由。只要我們是俗人就會用分別心來看世間的一切,從而有了的不同的知見,我們既然是凡人就不可能自己的知見就都正確,我們就要同情地理解別人,這個世界上應該有不同的見解存在你也應該允許別人的存在,如果能理解別人,我相信肯定不會生嗔心。慈悲與忍,都是所以在見解上的治療。

在末法濁世,人們有許多不願意卻又不得不承受的痛苦,而且煩惱和分別念也非常粗重,難以安忍。我們大家都有這樣的經歷,如果自己的父母因我們的頑皮打罵我們,我們會起嗔心嗎?我想絕大多數人是不會的,因為知道這是父母為了我們好,這是對我們的管教,這是一種慈悲。當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有什麼事情時,我們都會放在心上,他們高興我們就會高興,他們不開心我們也會不開心。那我們再觀想一下,為什麼別人打罵我們就會生嗔心呢?我們今天來到這個世界上為人身,是無始劫以來的流轉,眾生皆可能都當過我們的父母兄弟姐妹,我們繼續觀想,不管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這些老母親所能獲得的安樂都像沙漠中的水滴一樣稀少,而他們所遭受的痛苦卻是無有邊際。當這些眾生暫時得到如草頭露許的安樂,如擁有飲食等的一些簡單的安樂,這時,我們為何不生起歡喜心呢?我們怎會對他們生起嗔恚心呢?我們確實應該生起歡喜心啊!對治嗔心主要就是修歡喜心和大悲心。

最後末學在這裡引用寂天菩薩的偈頌:遭遇任何事,莫擾歡喜心;若己不濟事,反失諸善行。若事尚可為,云何不歡喜;若已不濟事,憂惱有何益?願我們共同提起正念,發菩提心,走菩薩路。歡喜慈悲,永斷嗔心。

 

最痛的傷是最好的老師

最痛的傷是最好的老師

因為痛,所以深刻。

有位詩人曾說:「凡愛過的,永不遺忘。凡受過傷的,永遠有創痕。」 不過也有人說:「當你的生命中承受了某一種痛,你才會有生命的覺醒,覺悟往往是最大悲痛來的。」

 

大護理系副教授趙可式,在小時候經歷了母親辭世時,醫護人員胡亂將母親丟上屍車送往太平間的痛苦,使她深深覺得人死後一點尊嚴都沒有,於是將這分悲傷化為 日後學習護理的動力。後來,高齡八十六的父親生病,卻沒有醫院願意收,激勵趙可士走上臨終照護的路,並積極在國內推動安寧緩和醫療。

 

悲傷是自然的情緒反應,會隨著時間久遠而變淡,只要修補、淡化裂痕,即可。「容許悲傷存在,直接面對悲傷」,不須刻意治療悲傷,而此時最重要的是家人的陪伴並給予精神上有力的支持。

 

幾年前發生在美國鹽湖城的一段真實新聞,一個父親帶著三歲兒子到森林打獵,父親為了追趕獵物,留下兒子在車子裡熟睡,但他回來後,卻不見兒子蹤影,他發狂、著急,數天後兒子被發現了,稚齡幼兒獨自打開車門走入冰天雪地中被凍死。

 

法官判這位父親必須坐三十天的牢,傷心的父親在聆聽判決之後,選擇在發現兒子屍體的地方舉槍自盡。

 

這是一個父親在失去兒子、陷入悲痛和自責中,卻無法得到支持力量以致尋恐的例子。 每個人在成長的歲月中,都曾經有過深深淺淺的創痛,有的傷痕深、有的傷痕淺,有的令你印象深刻、有的讓你選擇遺忘,但是最痛的傷,往往讓你受到最多的教訓,因為痛,你反而不容易忘記。

 

刻畫在心版上的傷痕,深深淺淺的,舊的、新的,總是讓你牢牢的記住,傷痕的背後總是有一段傷感的故事,如果你願意選擇「遺忘」,那麼就表示傷痕己經痊癒,如果你不想碰觸這個傷口,或許是這個傷口尚未結疤,因為還有痛楚,所以無法忘記。

 

在每個人的生命裡,總有一些看不見的傷痕,而最痛的傷往往是最好的老師。

 

它總是可以教人看清人生的真相、看透世事的無奈,以及人事的無常,你總是可以因此學到一些什麼,或者看清楚一些什麼,許有些殘忍,卻是人生最真實的面貌。

 

如果我們把所有的脆弱都轉化成悲憫與幽默,人反而有種破蛹而出的喜悅,世事變化無常,今日的聚首,也可能是最後一次。

 

其實人生的一切事情,也都可能只有一次,它逼得我們不得不珍惜人生中無數的每一次,因為,每一次都可能是最後一次。

 

每個人在生命中,都會追求一些自以為可以滿足我們內心的東西,當我們得到這些東西之後,又會發現竟是如此的空虛;反而是得不到的東西,常常讓我們魂牽夢繫,當我們到困境或挫折時,總是讓我們記得牢牢的,也許一輩子想忘,都忘不了。

 

作家鍾玲說:「一椿嚴肅的悲哀,沉重的失落,往往會帶給我們對生命更深一層的體認。真的,沒有比在深沉悲哀中,讓我們更接近生命的本質。」

 

生命中最痛的傷、挫折、困境,往往是生命轉型的契機,古人說:「必有個大凋落而後有大發生,必有大摧折而後才有大成就。」

 

人生也是如此,有時候經過了折損、患難、屈辱、輕視、嘲弄,反而活出強大的生命韌力。

 

活在這個世界上,誰也不能免於受傷,若僅僅是外傷,比較容易獲得痊癒,倘若是內心的創傷,則需要較長時間的治療,不管你「傷」在哪裡?人總是可以因此獲得一些教訓。那麼,那些傷、那些痛,都是生活中最好的老師,讓人學會最多的道理和功課。

 

一次大破壞可能是另一次新生的契機,然而透過全面的反省與思考,新的生命才得以厚重與深刻,在療傷止痛之餘,也要能尋找生命的復原與甦醒。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美國詩人懷特曼說:「唯有在凜冽寒風裡顫抖的人,才能感受到陽光真正的溫暖。」同樣的,唯有飽嘗人生折磨者,才能領略生命的可貴之處。

 

我相信真正的智慧是,生命經過了煎熬與折損,以至於獲得提昇所得到的。生命中最可貴的經驗,往往伴隨著最深的苦難。

 

 

西瓜、冰品消暑 吃多反傷身

進入盛夏,國人喜歡大啖西瓜或喝冰飲消暑解渴,但營養師與中醫師指出,這種吃法應適可而止,因這兩種消暑品都屬寒性,慢性病患與寒性體質的人更要注意要少吃,以免傷身。

 

昨日是「夏至」,太陽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受光最多,是一年當中白天最長、晚上最短的一天,「夏至」節氣到來,宣告進入盛夏時節,不少民眾因汗流浹背,猛吃多汁的西瓜、清涼的冰飲。

 

然而,這些美味的消暑食品卻不能多吃,台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江昱寬說,清涼的冰飲屬寒性,吃在口裡冰涼涼,但吃下肚會引發身體的抗衡作用,造成身體發炎、腸胃道充血的熱性反應,這就是為什麼有人吃冰解渴,反而越吃越渴的原因。

 

江昱寬說,吃瓜果的時間很重要,因西瓜屬偏涼水果,不能一次吃太多,且只適合在白天氣溫高時吃,晚上人體陰陽交換之際,吃西瓜容易導致腸胃不適,更容易讓體寒的人身體更虛,至於寒性體質者如何判斷,簡單來說大部分寒性體質者,冬天時手腳會冰冷,喝冷飲後腸胃道容易敏感、胃痛。

 

營養師廖巾儀則建議,腸胃道有宿疾的人,夏天冰飲要忌口,冰飲下肚會過度刺激腸胃道,其實低熱量的愛玉、仙草、米苔目,不加冰塊就很可口,適合慢性病患與肥胖者做為夏日點心。

 

廖巾儀也說,西瓜汁、椰子汁是糖尿病患的大忌,這兩種水果含糖量高,吃完的2小時內會加速血糖上升,建議用蘋果、鳳梨、梨子、葡萄柚替代,且每次食用份量以1份(約碗的8分滿量)為宜,如果想打成汁,可添加些許代糖來取代糖。

 

冠狀動脈心臟病 靠後天預防

在工商進步的現代化社會裡,一般人多因缺乏運動又攝取過量之動物性脂肪,而導致冠狀動脈發生粥狀硬化,進而造成心肌缺氧、心絞痛、心肌梗塞等心血管疾病。

 

林詩怡護理師表示,冠狀動脈心臟病是台灣國內最普遍的慢性疾病之一,其發病率僅次於高血壓及腦中風,高居國人心臟血管疾病的第3位。

 

林詩怡護理師指出,一般常見的冠狀動脈心臟病泛指因冠狀動脈供血無法滿足心肌新陳代謝所需的血量,而發生心肌缺血或梗塞之疾病,而臨床上又以心絞痛及心肌梗塞為最常見之冠狀動脈疾病。

 

詩怡護理師提醒,冠狀動脈疾病之發生有時較難以去做預防,因為其原來就存有一些無法改變的危險因子。例如,1.性別與年齡:冠狀動脈疾病的罹患率會隨著年 齡增加而上升,而男性的罹患率約為女性的4倍,但婦女於停經後其罹患率則易升高。2.種族:白種人的冠狀動脈死亡率是較之其它種族為高。3.家族史:父母 之任何一方,或雙方皆患有冠狀動脈心臟病史者,其子女的發病率便被提高。

 

林詩怡護理師呼籲,雖然自身若患有冠狀動脈疾病在先 天上本來就無法去抉擇,但是在後天的生活習慣方面之養成仍然有可以控制的危險因子。

例如,1.抽菸:

 據臨床顯示在中年男性冠狀動脈疾病之個案中,每天抽一 包菸者的死亡率較不抽菸者要高出7成左右。

 

2.血清膽固醇升高:

若體內的血清膽固醇達到259mg/dl以上時,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的機率為血清膽固醇低 200mg/dl3倍。

 

3.高血壓:

已帶有高血壓患者再得到冠狀動脈性心臟病的機率是正常人之3倍。

 

4.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體內胰島素缺乏,而使脂肪代謝異常,造成血液中三酸甘油脂增加。且於胰島素缺乏的情況下,其血管壁之脂蛋白分泌脢的活性會減少,更讓低密度脂蛋白增加,而易發生冠狀動脈心臟病。

 

5.肥胖:

體重過重會額外增加心臟的負擔,此時心肌便需更加使力作用,才能壓縮足夠的血液來滋養增加的組織質塊。

 

另外,運動不但可減輕體重及降低壓力和增加血清中的高密度脂蛋白,因而能降低發生冠狀動脈疾病之機會。故以靜態為主的職業類型,又缺乏運動者則較易罹患冠狀動脈性心臟病。

 

慎防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

一位80多歲的老先生近日走路常感到疲累又氣喘吁吁,以為是血壓控制不佳而吃控血壓藥物治療,但卻遲遲不見狀況改善,後來到診間檢查,才發現心臟冠狀動脈三條血管都已阻塞,而其中一條更是完全阻塞,緊急做了介入性治療,才免於一場可能發生的悲劇。

 

據衛生署公佈最新99年國人十大死因,心臟血管疾病排名死亡原因第2,且死亡人數較去年增加近600人,其中冠狀動脈心臟病更是造成心臟血管疾病死亡的重 要原因之一。冠狀動脈是環繞在心臟上的血管,心臟本身所需的氧氣及養分,都有賴冠狀動脈輸送,因此冠狀動脈可謂心臟的生命線。但是當冠狀動脈因為動脈硬 化,或是膽固醇造成血管堵塞,長久下來使得血管壁變窄,如果此現象超過3個月,臨床上定義為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CTO)。

 

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CTO)是一種常見、發生率高的冠心病,振興醫院心臟功能室暨心導管主任黃建銘說 到,CTO在所有介入性治療中佔了約10%20%,不過有許多人並無自覺症狀,也有人可能僅是因輕微不適,透過身體健康檢查才發現心臟血管已經阻塞。

 

有立即發作的原因,可能在於有輔助血管從其他地方長過來,可維持氧氣養分的供應狀態,但等到劇烈運動而無法負荷時,病患會有胸痛、喘不過氣等不舒服狀況, 緊急就醫時血管往往已經堵塞嚴重,需要接受積極的治療。

 

在治療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病患時,由於操作的複雜性與難度,過去多半以外科方式治 療,如心臟繞道手術,但是近年來隨著心導管手術器材的進步,加上新的技術不斷演進發展,使得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治療可以藉由介入性治療成功醫治。目前市面 上有許多新研發的心臟支架,加上國內醫師在技術上的增進,藉由介入性治療,突破了傳統手術的侷限,降低再手術的機率,而在病患傷口大小以及住院天數上都有 所改善,減輕了病患的痛苦。

 

由於不斷演進翻新的技術,臺灣在CTO介入性治療手術上技術純熟,將於6月底時,邀請國內外多位專家醫師至臺灣 進行學術交流研討會「冠心病慢性完全阻塞介入治療國際心臟學術會議 (The 1st Angioplasty of Chronic Total Occlusions, CTO Taiwan 2011)」,並於會場實況轉播手術至振興醫院國際會議中心現場,實際討論手術現況。

 

黃建銘主任指出,台灣不僅是第一次舉辦此會議,更難能可貴的是,有別 於過去許多國際大型會議,此現場操刀手術者為臺灣醫師,希望藉由此會議,宣告台灣的高水準技術,更希望能凝聚台灣醫師的力量,將介入性治療的觀念更加發揚 宣導。

 

慧律法師:學佛要發三種心

第一要有長遠心:

以前,師父在念逢甲大學的時候,有一位剛進入普覺佛學社的學長,大一剛進來,就發心說要出家,大二交到女朋友,後來就結婚了!現在,住在美國。這就是沒有長遠心,而且亂發願。隨便發願的人,學佛是不會有什麼成就的。

 

第二要有慈悲心:

 要時常寬恕別人,擴大自己的胸量,不要看別人的缺點,你要活得快快樂樂,就要學習改變自己,而不是改變別人。多看眾生的優點,以慈悲柔軟的心來面對你周遭的人、事、物,這樣,就能活得比較自在解脫。

 

第三要發菩提心:

 十方三世一切佛菩薩,皆因菩提心才得以成佛,我們要「學佛」,當然就要發菩提心。

 

這三者當中都有一個「心」字,修行人就是善用心的人,因為「即心即佛」,佛法講的不外乎「心」的問題。所以,如果只是外表上在拜佛、念佛,而不懂得 去除內心裏的貪、嗔、癡,那麼只是在跟佛結緣而已。真正的佛法並不在於形式或儀式,而是要觀照內在,抓出心中的煩惱賊。兵法講「攻心為上」,運用於佛法當 中也是一樣的,心才是你生命真正的主人,只有深入我們的心靈世界,才能掌握修行的根本。

 

但講究心法並不代表就放棄因果,因為因果與空性是不二的。因果就是空性在事相上的顯現,而一切的因緣果報當下就是空性。事相就是因果,心性就是無 生。因、緣、果宛然如是,任何人都不可能破壞事相,顛倒因果。修行人即因果而超越因果,越瞭解佛法的人,就越瞭解因果,而徹見因緣法的人,那就有消息了。 所以,唯有見性的人,才能不昧因果。如此,就達到了理事圓融。

 

 

聖嚴法師:信仰佛教的一個重要條件

信仰佛教必須三寶具足。所謂三寶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稱為寶,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遠常隨,水火不能毀,盜賊不能奪,受用無盡,非世間諸寶所能比。

 

佛寶是指已修行而至福德、智慧圓滿究竟的人。任何眾生都有成佛的可能,所以,過去、未來、現在的三世十方諸佛,都是我們皈敬的物件。但在我們這個世界的歷史人物之中,成佛的,尚只有釋迦牟尼一人。

 

所謂法寶是指修行成佛的方法和道理,而我們所知的法寶是釋迦牟尼所說的,因此稱他為「本師釋迦牟尼佛」。現在所見的法寶是指經、律、論的三藏教典以及祖師們的注解、語錄,是指導我們如何修行而且必須修行的依准。

 

所謂僧寶是指正在修學佛法,並且協助他人修學佛法,護持眾生修學佛法的人,是包括菩薩、羅漢以及凡夫僧尼。可是聖僧的菩薩與羅漢,凡夫見到也不認識;凡夫所接觸的,多半是凡夫僧,因此,以人間的比丘、比丘尼為僧寶的中心。

 

僧寶是老師,法寶是教材,佛寶是發明及發現教材的過來人。唯有三寶齊備,才是完整的佛教;否則僅信三寶之中的佛寶,那和盲目地迷信神鬼無異;僅信三寶中的法寶,則和一般的學者研究學問無異;僅信僧寶,則和普通人認幹爹、拜幹娘相似,那就不是佛教。

 

所以皈依三寶,相當於學生到學 校註冊,是信佛學佛的開始。唯有註冊之後,有了學籍,自己才承認是學校的學生,學校也接受你的上課;學生上課是義務,學校授課是責任。所以,皈依的儀式非 常重要;又像夫婦結婚,官員就職,黨員入黨,都要經過宣誓和監誓等的行為,這表示慎重和肯定。

 

如果不經過皈依三寶的儀式,當 然也可以學佛,佛教不會把未皈依三寶的人指為魔鬼;但是未經皈依三寶儀式的人,在心理上,必定有所推託、躊躇、遲疑,遇到緊要關頭,他們會說:「我還不是 佛教徒,我還不需要遵照佛教的戒律來做。」比如:懈怠、放逸、邪淫、妄語、順手牽羊等的惡業和惡習,他們會原諒自己,更不會防範於未然。如果皈依三寶後, 自己會做自我的約束、警惕和警策,也會受到同修及師僧等善知識的鼓勵、督促、規勸,所以,在人格的昇華,道心的增長,修持的努力等各方面都會進入正軌和常 軌。

 

請讀者不要以為皈依不重要,或 者誤會尚未懂得佛法和修持,就不夠資格皈依三寶。其實正因為你尚未修行,不會修行,不懂佛法,而已經知道佛法可信、可學,那就應該趕快先來皈依三寶。認為 自己尚不足以做一個佛教徒的人,更需要現在皈依;皈依之後,不論在心態、生活、習慣等方面,都有善友、諸佛菩薩、護法龍天來協助你、加持你,所以意志力薄 弱,信心不足的人皈依三寶,就會增強你的意志,增加你的信心。

 

賊偷錦繡用裹氀褐喻

賊偷錦繡用裹氀褐喻 

昔有賊人,入富家舍,偷得錦繡,即持用裹故弊氀褐種種財物,為智人所笑。世間愚人,亦復如是。既有信心,入佛法中修行善法,及諸功德,以貪利故,破於清淨戒及諸功德,為世所笑,亦復如是。

 

有一個賊,走進一個富人家裡偷東西,他偷得了一塊很值錢的錦綢,另外又偷了一條破氈和一些破爛的衣服。偷了以後,他把那塊錦綢當包裡布,來包那些爛東西,打成一個包袱帶出來。後來許多人和道了,都把這事作笑話講。

 

這故事比喻︰已發正信修學佛法的人,不能再貪世間利益而破清淨戒律,弄得事情顛倒,得不償失,被人所笑。

懺悔罪業的意義與修金剛薩垛

(一)懺悔罪業的意義與重要性

末法時代眾生的共同特點就是不信因果,不怕造惡業。對許多佛教徒來說,表面上假裝誦經修法,背地裏實際卻是作卑下惡劣的顛倒行徑,依佛法教導行十善業並且完全不造惡業的人,非常稀少。

因此懺悔業障就成了修行的一個主要內容。一切眾生本來具有圓滿無缺的如來德相,只因為無明的遮蔽,無法顯出本來面目。在修行的道路上,過去世與現在世所作的一切惡業,在因果成熟之時,造成很大的障礙,雖然精勤修了很多法,而沒有結果,本尊不降,護法不臨,四事業法:息、增、懷、誅無法成就,有些人因為得不到驗相,反而會使信心銳減,無意樂修行。更重要的是,由於業障遮蔽本覺,雖多劫修行而無法明心見性。

生活在輪回之中,你能覺察到的惡業每天都在不斷增加,在不經意所造的惡業更是防不勝防,這些惡業的持續增長,必定會導致下墮三惡道的最終結果。比如不斷地往身體裏注射毒品,長期如此又不去解毒,必生後患。

為了掃清修行上的障礙,一定要先懺悔,有句話說得好:

惡業的唯一功德是可以懺悔清除。

顯宗和密宗裏都有許多懺罪的方法,比如漢傳佛教裏也有大悲懺、藥師懺、水懺、梁皇寶懺的方法,密法裏的三十五佛懺等等方法。佛陀曾說,消除罪障有無量方法,其中最殊勝的方法就是金剛薩垛懺罪法。

金剛薩垛是集諸佛於一體,包括忿怒、寂靜百尊,乃百部本尊之主,他的咒語百字明普攝了一切本尊心咒的精髓,可以說是咒中之王,具足虔誠地向金剛薩垛祈請並念百字明咒,等於祈請一切本尊,念一切本尊心咒。過去印度和西藏的大成就者在消除業障時,都是依靠金剛薩垛百字明來修的,因此稱之為懺罪之王一點也不為過。密續中說過,如法修百字明滿十萬遍者,可以徹底清淨一切的五逆重罪。

金剛薩垛佛在因地時曾發下大願:

願我證得無上佛果時,如果有眾生造五無間罪,破壞三昧耶誓言,一旦他們能聽到我的名號,對我有虔信,念誦咒王百字明,則一切罪障清除無餘,此願不成,我終不證得無上菩提。願我住於破戒者前,他的一切罪障悉皆清淨!

目前,你們許多人也已經入了密宗的門,若不好好地守持十四根本戒,則墮金剛地獄,比如蛇鑽竹筒裏,或從上出或從下出,別無第三種去處。密宗雖說是成佛的捷徑,但其中的首要條件是護持清淨的三昧耶戒(注:密宗根本誓言戒1、欺淩金剛上師;2、違越善逝教言;3、仇恨金剛兄弟;4、捨棄慈心;5、遺棄菩提;6、誹謗佛法;7、洩露秘密;8、損害肉體;9、懷疑自性清淨正法;10、對諸應行誅滅法者施行仁慈;11、以分別心忖度、遠離名言妙法;12、破滅信眾信心;13、不如法服用法藥;14、詈罵智慧女性),而尚為凡夫的我們要清淨地守持三昧耶戒是很困難的,在業障與習氣的引導下,不知不覺中毀壞了戒律自己還不知道。阿底峽尊者也說:

我初學密宗時,接二連三的有過犯。

阿底峽尊者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這些人,一個個都是意志力薄弱,沒有正知正念又不瞭解各種罪業的人。所造的惡業一定就象傾盆大雨從天而降那麼多。而且密宗的戒律細密繁多,細說則有十萬條誓言!就算你自己能守持不犯,但與其他壞失三昧耶戒的人交往、接觸,甚至同飲一山谷的泉水,也會對你有失戒的影響。從這一點來看,修金剛薩垛,更顯得無比重要了。金剛薩垛佛曾說:

若至誠一次念誦一百零八遍百字明,則可彌補一切所毀犯之戒。

如果違犯戒律後立刻懺悔則容易清淨,時間拖得越長越難以懺悔清淨,一旦犯戒之事超過三年時間才去懺悔,雖作了懺悔也無法清淨了。 

(二)四對治力

五加行中要求修金剛薩垛百字明至少在十萬遍以上,以此來清除無始以來的各種業障,在修的過程中,值得大家高度重視的是要具備四對治力

這四種植業對治力分別為:一、依止力,二、破惡行力,三、律儀力,四、現行對治力。

所謂依止力是指依靠金剛薩垛,祈求獲得他的慈悲加持,幫助我去除業障,這個依止力是對金剛薩垛完完全全的信賴與虔誠,深信只有他可以救助我們,淨除一切破密乘戒、別解脫戒、菩薩戒的根本與支分種種罪障。

破惡行力是指我們要認識到自己業障深重,並對過去所造的一切惡業後悔不已,沒有強烈的悔過之心,說明你還是沒有瞭解下墮三惡趣的可怕。如果你抱著無所謂的態度,罪業是無法懺淨的。因此要真切無偽地髮露懺悔。

律儀力就是發誓從今不再犯同樣的錯誤,比如我們想到過去所造的殺生惡業,現在發願懺淨後,今後縱然遇到命難也不再殺生。沒有律儀力的話,你心裏就會常常想:造業並不可怕,反正可以懺悔。請記住,如果有這樣的心念,業障是根本無法去除的。

現行對治力,在這個修法裏它指的是:一邊念修百字明,一邊觀想降下的甘露沖洗掉我們的業障,甘露也是針對我們的罪障而降下的,這就是對治力。不僅僅是指這些,在任何時候,任何狀況之下,我們聞、思、誦經、持戒,佈施等等皆為對治力,以這種力量或者說方法去對治我們的煩惱,尤其是在所有的對治力中,以發菩提心和住在空性的當下最為重要。淨除業障的方法沒有比這兩者更高深的了。所以修金剛薩垛的時候,最殊勝的是在發菩提心和住在空性當下二者的基礎上的。《入菩薩行》中寂天菩薩講到:

菩提心如劫末火,刹那能毀諸眾罪。

在實相的境界上來說,一切事物本來無垢無淨,不生不滅,如果對實相(空性)能體證的話,即使無始以來造下如堆積得比須彌山還高的罪業,也可以在證悟法界本性的情況下,瞬間徹底清淨。 

(三)觀修金剛薩垛

在心中思維並生起了四對治力後,即可開始正式按照儀軌修金剛薩垛了。

 

啊 

於我庸凡身頂上 白色蓮花月墊中

吽化上師金剛心 明淨圓滿報身佛

執鈴杵擁白幔母 祈消罪障我皈依

猛利髮露懺悔心 縱遇命難永防護

于彼廣大心月上 吽字周匝咒旋繞

持明根本加持力 父母喜樂和合間

菩提甘露如雲湧 猶如冰片紛融降

我及三界有情眾 黑白業苦煩惱因

病魔罪障諸過染 祈賜清淨無違害

字表示空性、大圓滿、本覺,此處是指在這種狀態之下觀想金剛薩垛,持誦百字明咒,在空性中顯現無實之法而修。

觀想離自己頭頂一肘高處的虛空中,有一個千瓣白蓮花,花中有一渾圓的白色月輪座墊,墊上豎立著一個白色的吽()字,光芒四射。在一刹那間變成無比莊嚴的金剛薩垛(金剛心佛),本性是自己的根本上師,與自己身體同一個朝向。金剛心佛身色晶瑩潔白,猶如一億個太陽照在雪山的那種白,清明、透澈、純淨,沒有絲毫的染汙。他一面二臂,右手持五股金剛杵於胸前,代表空慧。左手執金剛鈴於腰部,表空樂。以雙盤安坐於蓮花之月輪上,身上有報身佛十三種嚴飾,與白幔佛母現雙運相,表示明空雙運、智慧方便雙運的法界體性。佛母左手執顱器,右手拿彎刀,觀佛父佛母雖有身體而無實有,如天空中的彩虹,水中的月亮,鏡中的鮮花,不是血肉之軀,不是金、銀、土等物質的雕塑,更不是畫像,清晰示現但卻了無自性,乃光之體性。

這樣觀想清楚後,接下來的三句:

祈消罪障我皈依 猛利髮露懺悔心

縱遇命難永防護

分別是依止力,破惡行力與律儀力。在金剛心佛父母無二無別的心間有一個如芥子壓扁般大小的月輪,上面有一個白色的吽()字,字的筆劃如毛髮般粗細,周圍以順時針方向圍繞了豎立的百字明咒字,整好三圈,咒輪上的各個咒字互不觸碰。(見咒輪圖)

 

這時就可以開始念誦百字明

嗡班雜爾灑垛灑嘛雅 嘛努把拉雅

班雜爾灑垛底裸把 底叉知卓麥把哇

蘇多喀喲麥把哇 蘇波喀喲麥把哇

阿努惹多麥把哇 灑哇司底馬麥劄雅叉

灑哇嘎嘛蘇雜麥 資擋洗爾養古汝哄

哈哈哈哈 夥 把嘎哇納

灑哇打他嘎達 班雜爾嘛麥母雜

班雜爾把哇嘛哈 灑嘛雅 灑多阿

一邊念一邊觀想所有的咒字流出大悲智慧甘露水,就象以火融化冰塊流出的水滴一樣,源源不斷地降下,形成一股有力的衝擊流,進入自己和一切眾生的頭頂,沖洗體內的一切疾病、魔障、罪業,這些業障從全身的毛孔排出,為膿、血、蜘蛛、蜈蚣、蛇、蝨子、青蛙、蝌蚪、小魚、黑煙、各色的毒氣、粘稠的黑汁的形象,不斷地被甘露沖洗出來。被沖出的一切業障全都流到自己下方裂開的大地裏,以死主閻羅王為主的所有冤親債主全都張著嘴,張開手、爪接著這些膿血等物。最後,業障徹底沖洗清淨了,閻羅王及冤親債主們也全都滿足了,消除了過去與他們的一切宿留怨債。於是他們合攏了嘴和手、爪,裂開的大地又復原了。

自己的身體此時就象一個通透的水晶容器,裏面充滿了白色的甘露水,觀想獲得了寶瓶、秘密、智慧、句義四種灌頂,清淨了業障、煩惱障、所知障、習氣障四種障礙,於身心中生起了喜、勝喜、極勝喜、俱生喜四種喜之智慧,當下安立化身、報身、法身、法界體性身四身之果位。(注:每次修百字明的遍數可自定)

接下來合掌念儀軌:

依怙!

哀我愚蒙無知識 於三昧耶有缺犯

仰祈上師垂救護 無上金剛總持尊

無量大悲普攝受 唯一依怙我皈依

猛利髮露懺悔所有違犯身口意根本支分三昧耶戒,惡業罪障諸過染祈請賜予清淨。

念完以上的懺悔文,上師金剛心佛慈悲含笑說:

善男子(善女人)!你的一切業障過犯都已清淨了。

如是給予肯定後,上師金剛心佛化為自性光明融入自己的身體,自己一刹那間變成了金剛薩垛,觀想在心間有一芥子壓扁般大小的月輪,其上中間豎立著一個藍色的吽字,前面是白色的嗡字,右邊是黃色的班紮爾,後面是紅色的薩字,左邊是綠色的垛字(如圖)。

 

從這五個豎立的咒字上發出白、黃、紅、綠、藍的五色光,光中化現出許多各式各樣的殊勝供養,上供諸佛菩薩令其歡喜,下施六道一切眾生令其滿足、快樂,一切眾生也都變成金剛薩垛,器世界皆變為金剛薩垛的淨土,自己與他們齊誦:

嗡班雜爾薩垛吽

隨力念誦,結束時觀一切有情均化為光明融入自身,自身也逐漸化光融入咒輪中的嗡()字,嗡字化光融入()班雜爾班雜爾化光融入(),漸次融於垛()、吽(),吽字從下至上的各個筆劃都化光依次融入。最後,整個字也消融於空中,這種狀況之下,本來是修大圓滿法的時候,但目前你們還無法瞭解大圓滿,就在這種寬鬆自在的心境中安住就可以了。

妄念生起時就可以發願,回向功德。

從以上可以看出,修金剛薩垛法同時還包含了皈依、發心、懺罪,上供下施時又累積了福慧資糧,同時金剛薩垛的本性觀成根本上師也就是上師相應法,非常地殊勝善巧。

你們是會念蓮師心咒,會念百字明,可念起來就象唱歌一樣,是吧?嘴巴在念,你的心就到世界各地流浪去了。我很小時候的師父,就是蒼列寺的方丈。他的侄女很信佛,就去寺院裏閉關修行。她是修觀音法的,就念:嗡瑪呢悲咪哄。可是她心裏就想起了家裏的一條珊瑚項鏈,就擔心珊瑚項鏈了。不自覺地就把嗡瑪呢悲咪哄念成了嗡瑪呢比盧哄比盧在藏文裏就是珊瑚的意思,中文就是嗡瑪呢珊瑚哄了。然後我的師父說:啊,你念錯了,要念:嗡瑪呢悲咪哄。她非常慚愧,就回去拿很值錢的珊瑚項鏈供養寺院了。我們都是這樣的,嘴裏念佛持咒,心就去流浪了。我們念百字明沒有什麼效果,就是這個原因。所以大家一定要用強烈的信心觀想,念百字明,就能真正消除自己的業障。

 

菩提心的口訣精華

創古仁波切開示

妙融法師翻譯

為什麼要修持世俗菩提心呢?基本上來說,一般人都具備兩種心,這只是最粗淺的分類。一是利益的心,即對一切眾生,我們都有一個想要去幫助、利益、照顧、關懷別人的心。不論是對什麼樣的眾生,想要去幫助的念頭,叫做「利益」心。另一個心是「損惱心」,就是去傷害別人,欺負別人,從身口意來造作諸種傷害別人的心,這叫做「損惱心」。基本上,一個人主要會有這兩種心。

 

頂禮慈悲心

 在修心教法中,首先要放下我執,放下我執之後,就要生起利他的心,這利他的心,也就是希望一切眾生得到快樂、幸福、圓滿的心。利他的心之根本,也可說是悲心。講到悲心,中觀的論師「達哇查巴」,在他著作的「中觀論」中,一開始有一個禮敬讚頌文,一般的情況,我們都知道禮敬文的對象應該是三寶,但是「達哇查巴」在禮敬文中,他頂禮的是慈悲心,為什麼呢?

 

過去佛陀時代,有很多大比丘、大阿羅漢、大成就者,他們不斷的實踐自利利他的修持,但是在頂禮時,我們會頂禮佛陀,因為這些大比丘、大阿羅漢、修行者們是依佛而生,依佛陀而有,所以在敬禮時,首先禮敬的是佛陀,但是佛陀又從什麼而成的呢?就是修持慈悲心。這也是為什麼,「達哇查巴」論師首先禮敬慈悲心。

 

大慈悲是菩提心

修持是為了成佛,但是我們不可能馬上成佛,或是想成佛就成佛。任何人都要從凡夫開始,經過菩薩道的修持,行菩薩的行為,在完滿了菩薩的學習之後,才能登入佛的果位和境界,而一切的修持,是以慈心與悲心為基礎。從另一方面來說,成佛的因是菩提心,菩提心的因是慈心,慈心的因是悲心,悲心是世間一切知識的源頭,是成佛做祖的根本,所以說悲心是非常重要的。

 

在生起悲心的時候,會想到要拔除一切眾生的痛苦,也會希望一切眾生得到快樂,不論眾生是苦是樂,我們會自然想要救護一切眾生出離痛苦的輪迴,當漸漸的生起了極大的悲心時,大悲心也就成為了菩提心。因此,我們修行的人一定要立誓,並且發願好好的生起大悲心,並且修習大悲心。

 

交換修取捨除我執成利他

關於世俗菩提心的實修方法,請看主文「交換修取捨」。所有眾生都希望得到快樂,遠離痛苦,「交換修取捨」的意思,就是說我們能獲得快樂,是因為造作了善的因,也就是善業、福德、功德,這些善業會使我們有樂的果,在此,我們要將一切現前所有的快樂的、善的、美好的因與果,回向給一切眾生。對於他人所受的苦,眾生的一切苦痛,以及製造苦果的惡因惡業,比如說貪、嗔、痴、慢、疑等等苦因苦果,我們都發願來承受承擔。這個方法是幫助我們消除我執,增長利益他人,執他的思維之修持。我們總是要想著,將自己一切善業功德,好的善的因跟果,回向給一切眾生,將他人的苦因苦果自己來承擔,透過「交換修取捨」的練習,自然而然我們的惱害心、我執心會減少,利他心、執他心就會增長。所以,

練習將一切眾生的苦難苦痛由我來承擔,自己的善業功德回像給眾生,如此,就能生起利他心去除我執念。這就是「交換修取捨」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