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晶宮tzyy-jing-gong(玉徽宮)
討論區
會員等級:訪客
首頁 » 目錄位置 » 五輪塔(舍利塔)系列 » 紅銅噶當塔
商品分類目錄
 合金佛教手機支架手機指環扣 (1)
 安靜奈米離子水系列 (5)
 招財風水地墊 (2)
 智能手環系列 (1)
 檀香清潔系列 (2)
 驅蚊系列 (3)
 佛教七寶(珍珠) (27)
 十帝古錢系列 (2)
 淨化除檅系列 (3)
 轉山轉水轉佛塔”---唐多括羅轉經輪.財神時鐘 (13)
 五輪塔(舍利塔)系列 (39)
 木雕顯密道佛像 (163)
 仿古代佛像精雕系列 (27)
 送禮自用禮品區 (2)
 鈦金銅字精雕 (3)
 銅雕佛像法器 (87)
 佛教戒尺風水系列 (6)
 天然水晶招財發財樹 (2)
 天然礦石精雕法器 (13)
 瑪尼觀音圓通石系列 (10)
 台灣硃砂系列 (12)
 硨榘系列 (10)
 聚寶盆(招財聚寶)系列 (10)
 漆線雕-龍 (18)
 子彈頭漆線雕 (4)
 景泰藍佛教用品 (7)
 陶瓷漆線雕 (5)
 咒文金箔貼紙 (2)
 抄經筆系列 (2)
 蓮師伏藏法-無修成佛咒水杯 (4)
 孔雀石系列 (9)
 鹽晶燈系列 (1)
 紅珊瑚系列 (9)
 琉璃精雕系列 (6)
 天然水晶雕飾 (1)
 水晶.琥珀指壓.刮沙棒系 (4)
 唸珠.數數器系列 (61)
 銅製唐卡吊飾
 玉石雕 (2)
 真言宗系列產品 (3)
 小經書手機吊飾 (46)
 顯密佛教中國結金剛結吊飾 (46)
 唐卡系列 (33)
 梵文.佛菩薩大圍巾披巾系列 (16)
 梵文高檔緞布製品 (25)
 藏傳風水門簾 (10)
 羊毛古文經書 (1)
 轉經輪 (4)
 念佛機 (20)
 桃花香(達楊居士系列) (2)
 蓮花9K水晶 (7)
 台灣製供香(五輪塔香)藏傳臥香 (76)
 藏傳文物用品 (30)
 藏傳精製酥油粒(食用級)系列 (163)
 御品西藏純植物酥油系列 (10)
 香爐系列 (6)
 金箔顯密佛教貼紙 (12)
 顯密佛3D立體佛像唐卡係列 (73)
 天下第一符 (1)
 幸運草系列 (3)
 全素葡萄糖胺 (2)
 牙齒衛生保健牙膏 (1)
 仿真動物工藝品 (35)
 小玻璃藝品(可裝精油檀香油) (9)
 禮輕情意重系列 (3)
 清淨法師梵語CD檔案 (13)
 風水水流系列 (2)
 結緣品特區(免費索取) (8)
購物車
您目前還沒有選購任何商品
資訊台
網站導覽
廠商
商品回應
紅銅噶當塔
..
0 of 5 stars!
訂閱電子報
新上架商品 ...更多
塑膠圓桶裝純酥油供佛必備佛油純植物佛油20斤裝
塑膠圓桶裝純酥油供佛必備佛油純植物佛油20斤裝
NT 1,570 元
暢銷商品排行

一切如來全身舍利咒塔(寬5公分高8公分含24K鍍金)(接受各種材質大小五輪塔.舍利塔訂單)
NT 50 元


妙法聯華經舍利塔直徑4公分高9公分
NT 150 元


五輪塔(寶篋印陀羅尼經咒文)攸遊卡夾.識別證夾.提款信用卡夾6.7*10.5公分
NT 10 元


大方廣佛華嚴經捨利塔
NT 150 元


水晶五輪塔17公分(接受各種材質大小五輪塔.舍利塔訂單)
NT 0 元


地藏本院經舍利塔直徑4公分高9公分
NT 150 元


五輪塔銅製鑰鉂圈
NT 150 元


銅製密教佛塔(接受各種材質大小五輪塔.舍利塔訂單)
NT 18,000 元


水晶五輪塔15公分(接受各種材質大小五輪塔.舍利塔訂單)
NT 0 元


銅鎏金舍利塔/如來塔/雙色鎏金防掉色
NT 480 元

紅銅噶當塔

NT 6,800 元



列印商品資訊
出貨時間: 1~2天
紅銅噶當塔 紅銅噶當塔
紅銅噶當塔

紅銅噶當塔高21公分底座直徑8.5公分.可裝藏為即殊聖寶塔

噶當塔之起由及表意

 探水知源——噶當塔之起由及表意天晟傳統文化研究所 陳士東

塔是佛教中一種獨特的建築形式,在藏語中,塔稱為“卻丹”,在梵語中稱為“蘇堵波”,意譯為方墳、圓塚、高顯處、靈廟、功德聚等。我們常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圖”,這個浮圖就是指佛塔,而浮圖其實就是佛陀之變音。佛塔原為埋藏佛和僧尼遺體、舍利之圓塚,後來也供奉安置經文、法物。另外,還有一種不供藏舍利的,稱為“支提”,意即靈廟。噶當塔為佛塔之一種,在西藏之經論記載中,廣大的西藏地區有各種式樣的眾多佛塔,如有自然形成之佛塔,還有加持之佛塔,成就之佛塔、各教派之佛塔、各續部之佛塔,還有用於調節風水用之鎮壓塔等。在《律部》中,對於佛、獨覺、阿羅漢、上士、隨佛弟子、不還果、一來果、預流果等等,這些證果之人的佛塔度量均有專門論述。但是,除了噶當塔與極少數之異形塔外,藏區所有的佛塔都可歸入八大類型中,此即為本如來八塔。如來八塔是紀念釋迦佛一生事蹟的,如紀念釋迦佛誕生的塔名“蓮聚塔”,就是紀念釋迦佛降生時行走七步,每一步足踏一蓮花故;紀念釋迦佛修行成正覺,而建的“菩提塔”,表無上菩提;紀念釋迦佛初轉*輪,而建的“四諦塔”,因佛初轉法即四諦法門;紀念佛用十神變降伏外道而有的“神變塔”;紀念佛由天宮下降人間而建的“天降塔”;紀念佛勸息諸比丘之爭端,而建的“息諍塔”;紀念佛戰勝一切惡魔,而建的“勝利塔”;為紀念佛入涅槃而建的“涅槃塔”。

噶當塔其造型與如來八塔均有別,它不僅在今日之西藏很少見到,就是在佛教之鄉之印度也不多見。而物以稀為貴,極少見的噶當塔,也就成了收藏品,在布達拉宮內,各殿收藏最多的就是金銅製成的小型噶當塔。此塔曾盛行於十二世紀前後,隨著佛教大師阿底峽尊者入藏之傳法,此塔亦於西藏風行一時,但後來建造者少,變成了一些地位高的僧人和貴族以此贈送人之高貴禮品,比如明朝格魯派領袖宗喀巴大師,被明朝的皇帝欲迎請入漢地,而大師辭而未來,而是派一個著名的弟子入漢地弘法,並隨送一些禮品回贈皇帝,其中即有噶當塔。

阿底峽尊者本是印度人,他受藏王遣使之邀請,而入藏地弘法,隨著他在西藏的弟子日多,就形成了一個以阿底峽尊者為中心之弘法團體,尊者圓寂後,即由尊者指定之仲敦巴大居士接任法主,繼續帶領那些尊者的信眾們,由此形成了西藏第一個教派,稱為噶當派。噶當派之意,即是以一切佛理皆為教授傳承故,此門中不舍一法,佛之教法皆含其中。“噶”即佛法之意,“當”即傳承。顧名思義,噶當塔就是在噶當派中盛傳之塔,此塔乃阿底峽尊者入藏傳法後西藏才有的,而且一直流傳於噶當派中,所以這種塔就冠以“噶當”之名,稱為“噶當塔”。後來,更以此作為阿底峽尊者之一大標誌,只要在阿底峽尊者唐卡、壁畫等圖案上都可看到,以致我們分別是否阿底峽尊者唐卡時,可以將此標誌做為一個考量辦法,如果某位尊者身邊有一個古式佛塔,那就有可能接近是阿底峽尊者了!

那麼,為何噶當塔樣式特殊,與西藏眾多佛塔皆不同耶?它的來源是何處呢?此塔來源於噶當派,始自于阿底峽尊者,考究它的來源當然還要求證于阿底峽尊者。阿底峽尊者身邊那個舍利塔,正是噶當塔之來源,它的出處考量出就可知噶當塔之來由。那個舍利塔,是阿底峽尊者由印度帶來的,是他的上師那若巴大師的舍利塔。那若巴大師是超岩寺一流密法大師,超岩寺是當時印度密法最高學府,而那若巴是超岩寺中密法大成就者中第一流之人物,著名的“那若六法”(即“六成就法”:拙火成就、幻身成就、光明成就、夢觀成就、遷識成就.中陰成就,)就是由那若巴所傳下的。有人以為瑪爾巴依止那若巴學法,故將那若巴算到噶舉派中,其實那若巴不能算是西藏任何一派的,並且瑪爾巴也不能算是那若巴的接法弟子。瑪爾巴到印度去學法時,正逢阿底峽尊者由印度入藏弘法,他們相逢於中途,瑪爾巴曾向阿底峽尊者求法,阿底峽告知他那若巴已示寂,此事于《阿底峽尊者傳》及《瑪爾巴大譯師傳》上均可見到。瑪爾巴於印度所見到的只是那若巴的顯聖身(光身),並不是肉身之那若巴,因為肉身之那若巴已示寂了,肉體早已火化,不然阿底峽尊者所帶來之舍利何處來哉!于《阿底峽尊者傳》上,記載得十分詳盡,謂:那若巴來到超岩寺,一切人皆出來迎接,大尊者阿底峽挽著其右手,超岩寺另一位大師挽著其左手,從轎子裏出來。而此時至尊那若巴付與了佛之授記說:“燃燈智(阿底峽尊者之法名)今後你是主持佛教的人了!”阿底峽尊者說:“您正如日月安住,弟子像螢火蟲光,怎能照耀世界?”實際上這是阿底峽尊者為請上師住世,說的自謙之詞。那若巴說:“因為我住世不久了,主持佛教的是你。”這就是把他法主之位,授記給阿底峽之證明。因為只是道別而來,那若巴在那裏住了二十來日,阿底峽與那若巴誰也沒向誰求法(此是傳上原文,可見尊者並不只是其弟子,功德已與其相等)。後來,至尊那若巴到南方去了,又過了二十日左右,就圓寂了。阿底峽尊者請了舍利,帶到了西藏,現在聶塘。這就是那個噶當塔之來由,那塔就是為供奉至尊那若巴的舍利而造的,我們看那若巴大師的舍利塔就可知道,那個塔的式樣就與噶當塔了無二致。佛尊還做了一個小塔,常常帶在身旁,一是做為供養培福之所依,二來也為時時懷念上師那若巴,所以後世之人才將噶當塔繪在阿底峽尊者身旁。

那麼,噶當塔之來源我們知道了,可是為什麼要建造成那個樣子呢?為何與西藏傳統的如來八塔式樣都不同呢?既便是與形狀獨特的時輪塔、五輪塔等,也是存在很大的差異,這又是為什麼呢?它的風格來自於何處呢?我們要破析這些,就要探水知源,找對思路,才會理清頭緒。阿底峽尊者是印度人,他在到西藏後就已傳出了噶當塔,而又從無記載說此塔式為他所創,那麼就說明這是他繼承古式傳統的。哪里的傳統?當然應是古印度之傳統。但是,我們放眼今日之印度,卻很少能發現與噶當塔相似之塔,這又是為什麼呢?所以這裏我要先提醒大家,現在之印度版圖與過去阿底峽尊者時是有所不同的,現在的尼泊爾、斯里蘭卡在過去都屬印度國境。而在今日的印尼,這種類似噶當塔的古塔就有一些,而當年阿底峽尊者即曾到過金洲(即今印尼)學法,他很可能見到並學習過此種佛塔建築方法,後來傳入西藏,依此而變成了噶當塔,古之金洲即在今之印尼蘇門答臘。阿底峽尊者到金洲學法時是他三十歲之後,聽聞金洲之法稱大師是佛教大成就者,便率團去學法,四十多歲才返回超岩寺任首座。阿底峽尊者有157位上師,但是在這些上師之中,阿底峽尊者對金洲法稱最為懷念,每次聽聞上師之名均合掌於頂上,以示敬重,因為入大乘之門的菩提心,是由金洲大師教授的。法稱是他的法號,而他住的島因地下多黃金,故稱金洲,後人稱金洲大師,反而忘了他的號。法稱大師是佛教一大法主,《阿底峽尊者傳》上稱“他的名譽遍於瞻部洲,好象所有佛教徒頂上的寶貝”。阿底峽尊者歷經萬苦到金洲學法,住十二年學修顯宗一切教法,金洲大師尤其是將《命中仇敵之心的利器之輪》一書,傳給阿底峽尊者,此為修菩提心之秘要。另外,《清潔圓滿教誡全寢室放光法規》,這種事部修持規範,也是法稱大師傳給尊者的。據說,上師寢室的清潔和對三寶的供養等等,是一般人做不好的。上師和尊者住在一屋中,只隔著一面帳幕,有一次上師掀起帳幕對尊者說,你的施食不好,是母續的施食法嗎?後來他傳了最好的施食法給尊者。神通廣大,西藏希解派、覺域派祖師的當巴桑結尊者,他也是金洲大師的弟子。金洲大師也將法主之位授予了阿底峽尊者,他送給尊者一個金的釋迦佛像,授記說:“這是授權你主持佛教的一個緣起”。尊者後來將此像帶到了西藏,現供於熱振寺。遵一切本尊之授記,阿底峽尊者把那個修心法要《利器之輪》傳給了觀音化現的居士仲敦巴弟子。那個釋迦佛像,後來傳給了三大著名弟子仲、俄、枯中的枯(枯敦)。

 






產品上架時間 Friday, 05. July 2013.
購物說明   購物條款   退換貨說明   中間區塊   紫晶宮www.tzyy-jing-gong.com.tw(玉徽宮)